用爱去温暖孩子,用心陪他们成长——最美乡村教师闫楠

鸣犊街道四坡小学

<p class="ql-block">  闫楠,女,29岁,2014年7月毕业于陕西工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9年取得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现为鸣犊街道四坡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她于2016年入职,担任一年级班主任,这届学生一带就是六年。该同志带班严格细致,总结出一套学习、生活习惯口诀,使学生迅速养成了良好习惯;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学习积分银行”等管理制度,成功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鸣犊河流、水库较多,每年5到10月的汛期,她都会坚持在每天放学后巡河,制止了多起学生在河边逗留、玩耍的现象。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2019年荣获西安市优秀班集体,个人先后被评为长安区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p> <p class="ql-block"> <b>一、邂逅一只小候鸟</b></p><p class="ql-block"> 四坡小学前任老校长李伟亚、现任校长王普兵都特别重视家访,经常深入学生家中了解情况,寒暑假也是如此,她也养成了每周家访两次的习惯。2017年,班上有一名学习习惯较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她便去家中了解情况,原来是父母常年不在家,一旦发现孩子成绩有所下滑就是一顿暴打。劝说父母无用后,便给予他更多关爱,并和其爷爷协商制定学习计划,每天晚上打电话监督,让他姐姐拍学习视频。五年下来,他阳光自信了,考试成绩突飞猛进,从20多分提升到90多分,成为一名优秀学生。</p> <p class="ql-block">  <b>二、让候鸟在爱的天空勇敢飞翔</b></p><p class="ql-block"> 那次家访后,她在班上做了一次统计,全班23名学生,13个人的父母一个月才回家一次,8个人的父母在家但见不上面,他们太需要关爱了。她说:“一个孩子对我来说也许只是百分之一,但对家庭而言,就是百分之百;一届学生教不好,对我而言还有下一届,但对于家庭而言就是唯一。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于是,她想尽各种办法,学生过生日送一本喜欢的课外书,考试进步奖励没吃过的零食,放学没有家长接时送他们回家……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学生们逐渐变得温暖乐观、积极上进,在农村生源快速流失的环境下,六年来只有两名学生因爷爷奶奶去世无人照顾转学到城区。</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闫楠发起成立了“候鸟”社团,12名老师参加,帮扶60余名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社团老师每天放学后将他们组织起来,义务给学困生辅导家庭作业,给有特长学生开展美术、舞蹈等辅导活动,还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开展送书包、送书、送棉衣等活动,这一做就是四年。学校以她的故事为原型拍摄了微电影《候鸟》,先后荣获长安区、西安市、陕西省一等奖第一名,并入围教育部百部微电影大赛。</p> <p class="ql-block"><b>  三、吹起候鸟集结号</b></p><p class="ql-block"> 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发扬候鸟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上好每一节课,带好每一届班级,教好每一个学生,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的好老师、好班主任!她近期的规划一是下茬抓好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让他们为六年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二是学习长安教育大讲堂专家李镇西老师出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编写一本属于自己有关候鸟的班主任叙事集,题目就叫《一万公里的约定》;三是将候鸟精神发扬光大,让周边更多的老师和留守儿童加入社团,让爱心传承下去,让候鸟精神惠及更多的孩子。</p>

学生

候鸟

班主任

学习

家访

老师

闫楠

一届

长安区

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