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老 师

邵 华

<p>  自因文化大革命而离开小学的学校以后,当我再见到我们的姚老师时,岁月时光已经闪去了四十多年。在那段信息不很畅通的年代,我既不知道老师去了哪儿? 更不清楚她生活的如何?</p> <p>姚老师(2018年拍摄于上海)</p> <p>  在一次同幼儿园的园友们聚会时,我从一位同学那里知道了姚老师已经退休多年,现在生活在她的故乡~上海。</p> <p>  姚老师曾当过我们班的四年班主任(1962年 ~ 1966年 )。记得她个子不高,但站在讲台上的她浑身透着一股为师之尊的端庄高雅气质。在她讲课时,会时常走下讲台,穿行于书桌的行间,把那园丁的雨露撒向我们学子“林中”。让努力学习知识的种子深深植入了我的心里,至今仍在深受其益!</p> <p>  先和姚老师通了电话,当时隔几十年又听到她那爽朗的笑声时,似乎一下让我穿越回到了学龄时代,使我的心里涌动着难以平息的思绪和感恩之念!</p> <p>  我迫不及待地订了机票,很快就飞到了上海。在和姚老师拥抱时,我看到她老了,岁月的刻刀毫不留情地在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上划上了道道痕迹! 是啊,作为她的学生都已年近花甲,那为师的她老人家……。姚老师坚持要亲自下厨掌勺为我做饭,望着她那依旧硬朗的身板,想着她已八十有余的高龄,作为深知她性格的学生,我只能面露难色,心底感动地默认了。</p> <p>  就像学生那会儿一样,我在老师的家里,坐在她的对面,在老师的注视下,品尝着她亲手做的饭菜。一切都如以往,只是桌上多了两个酒杯。</p> <p>  我“酒足饭饱”后,请老师坐在沙发上,借着窗户外透进来的散射光,给她拍了一张肖像,以让她的慈爱和坚韧之心定格在了图像中,因为世言道:“像由心生”!</p> <p>  姚老师生于1931年,年轻时的她端庄秀丽,有图为证。</p> <p>老师的婚礼(1952年)。</p> <p>第8、9、10张的图片由老师提供。</p> <p>老师和她的夫君。</p> <p>  在和老师的交谈中,得知她有一个心愿:想回到曾经工作过,但又已离开了四十年的北京去看看,去见见她的学生们。</p> <p>  我带着老师的心愿回到京城。和几个同学一联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姚老师由女儿陪同,乘坐高铁来到了北京,和她的学生们故地重逢,欢聚一堂!</p> <p>  在姚老师依依和她的每一个学生握手相认时,居然能一个个叫出他们的名字,只是大都舍去了他们的“姓”,而是在前边加上了一个“小”字。师生们时隔四十多年后相聚一堂,欢声笑语,真的是情还在,意更浓! 当老师指着每一位同学,表扬他(或她)的优点,数落他(或她)的淘气和不足时,一群学生在老师的面前笑的是前仰后合,无拘无束,让大家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p> <p>  老师带着满满的幸福回到了上海,并感慨万分地写了一篇文章刊登在了《新民晚报》上。老师最后写到:“如果还有来世,我一定还做老师!” 在这里,我想对老师说:不管几生几世,我们永远都是您的学生! </p> <p>  自那以后,我几乎每年都找机会去上海看望我的老师。有时和同学相约去 , 更多的是自己去。也许这个师生情缘中隐含着另一个情愫,那就是老师和我母亲是同年生人。再说还有世言所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啊 ! 我愿遵训所言。</p> <p>同学们到上海看望老师。</p> <p>同学和老师一起看我们小时后的照片。</p> <p>见图思昔。</p> <p>  一次去上海,老师陪我去了外滩。雨后的黄埔江边空气清新,云雾缭绕,如同一幅水墨国画。老师兴致勃勃,一会儿照相,一会儿健步而行,居然让我这个“壮年汉”都跟不上她的节奏。</p> <p>雨中的外滩。</p> <p>  望着老师的背影 ,看着老师的面容,真的让你无法相信眼前的是一位87岁的“老人”(2018年)。我在心里由衷地祝愿我的姚老师,健康!长寿!</p> <p>和老师留个念。</p> <p>老师和老伴。</p> <p>如今老师儿孙满堂,安享晚年。</p> <p>  这两年因疫情所致,使得我几次去沪探望老师计划搁浅。为弥补心中的遗憾,借每年金秋时季的教师节,得以向我尊敬的姚老师(同时也向所有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并谨以此文献给姚老师今年的九十寿辰!</p>

老师

学生

同学

上海

回到

四十多年

讲台

外滩

师生

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