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百年诞辰—父爱如山

彭惠仙

<h3> 今天,2021年9月10日(农历8月初4)是父亲的百年诞辰。仅以此篇深切悼念离我们远去11年的的慈父—彭金泉。</h3> <h3>父亲:彭金泉 1921年农历8月初4出生于四川省梁平县云龙乡,2010年6月10日因病逝于云南省昆明市昆钢职工医院,享年89岁。</h3> <h3>  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早年,为躲避抓壮丁只身离开家乡外出闯荡来到昆明,先后打短工、在祥云饭店跑堂、帮厨,1951年在三姨爹石清云的介绍下进入昆明钢铁厂桥钢厂工作。</h3> <h3>三姨爹(石清云)、三姨妈(刘桂珍),可谓是父亲的恩人。三姨妈是我们妈妈的结拜姊妹,却比亲姐妹还要亲。他们和父亲是挚友、是至亲,和我们一家一直是最亲的亲戚,三姨爹姨妈给了我们很多的关爱,父亲一直叫三姨妈为三姐。</h3> <h3>三姨妈家有4个孩子(表姐:石海英、表弟:石海荣、石海南、石海东)她们一家6口人,日子过得很紧。但每年假期我们三姐弟都会到姨妈家去玩,姨爹会挑着箩筐到地里去把本来种了补贴粮食的包谷掰来给我们尝青。吃饭的时候姨妈姨爹会在我们的饭下面埋一个煎荷包蛋,或者买一个红烧肉罐头只给我们吃,就连最小的小老也不能分享。这份关爱我们也是会牢记一生。:</h3> <p class="ql-block">表姐石海英,是姨妈姨爹的大女儿。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小学毕业后选择半工半读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昆明造纸厂工作。几年后嫁给了军哥张志刚,她们为姨爹姨妈分忧解难,甚至对我们家庭都多有帮助 ,表姐是我心目中的亲姐。</p> <h3>父亲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的平凡在于他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忘我投入,不求名利不顾家的工作状态,以至于在我母亲最需要他慰籍的时候,未能察觉。父亲的伟大是作为一个男人,在他中年丧妻,遭遇人生最大坎坷的时候,为我们三个瞬间没了妈妈的孩子撑起一片天,抚育我们成长,尽可能让我们过得不比其他同龄孩子差,使我们这个破碎的家庭繁衍生息,延绵不断,让这个家始终保持了活力与生机。</h3> <h3>我们的母亲 蒋汉英,禄劝县人,随父亲从桥钢厂调昆钢后在农场工作。母亲工作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是昆钢的先进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1961年在评“五好运动”中遭人诬陷迫害,年仅38岁的母亲,选择以死抗争!丢下父亲、和我们三个分别为9岁、7岁、5岁的孩子,离我们而去。一瞬间,我们成了没妈的孩子…</h3> <h3>母亲的死,引起了单位群众的愤慨、也引起了公司党委的重视,很快派调查组查清事实,对当事人做出留党察看、开除公职、下发遣送等处理;并给予书面结论:蒋汉英为“逼攻自尽”;让我们从新村搬家到公司处级领导居住的新东区 ,我们三姐弟则按比例给予了抚恤费,公司领导还派专人到父亲老家四川要把我奶奶接来照顾我们。<br></h3> <h3>这是我孃孃 彭长惠 ,是父亲离家后才出生的,父亲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个小妹。派去接我奶奶的杨叔叔,看我奶奶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他觉得父亲的这个小妹还行,于是自行做主把我们的这个小孃孃给接来了,当时,我孃孃18(虚)岁。从此,我孃孃用她稚嫩的肩膀协助父亲撑起这个家,可谓是我们的恩人与贵人。</h3> <h3>我和我孃孃大小仅7岁,同睡一张床直到她结婚。刚来的时候她不会做饭,我记得她每天早上背着老三去上幼儿园,老三不去,在她背上又哭又踢的,送完老三,她背个箩筐到新村我妈种的地里去收包谷。到了下午,她又到幼儿园接老三回家,老师说:发军在幼儿园成天的哭,不吃饭。老师会给他留饭,让孃孃带回来给他吃,幼儿园的饭菜很好,每天都有肉,有时候还会给他带水果回来。我第一次知道菠萝,就是老师给他带回来的一片,闻到那股香味我就嘴馋但我和发生硬是没有动过一口,直到我到了版纳才尽情的吃,至今菠萝一直是我的最爱。</h3> <h3>  不记得拍这张照片的时间了,但我的头发肯定是在理发店梳的。母亲走后,父亲每个月要带我们上一次昆明 ,进理发店理发,去五一路吃汽锅鸡或北京路吃水饺。我的这件毛衣是爸爸买给我买的红色的。记得在妈妈下葬那天,我也是穿了一件红色的毛衣开衫,妈妈的同事孃孃帮我把红色的毛衣脱掉,并告诉我送妈妈走不能穿红色的衣服。从此,我几乎不穿红色的衣服,照片拍出来后我把它拿去染成绿色。甚至箱子里有一件妈妈给我做的红色新棉袄,我一次也没穿过。直到我的48岁本命年 ,孃孃说要由妈妈买红色的内衣,她给我30元钱让我自己买了穿,真的很感动😭从此,我又开始染指红色。</h3> <h3>孃孃来了大概3年后,父亲想办法让她参加了技校培训,然后被分到轧钢厂650车间当上了一名车工。</h3> <h3>在工作中,我们的孃孃认识了宗叔叔,几经父亲的考察认为叔叔是靠得住的人,父亲同意了他们的交往,最后结婚了。</h3> <p class="ql-block">宗叔叔 (宗大自)按老家的叫法“宗姑爷”,与孃孃结婚以后我们一直未改口叫姑爹。父亲允许我们叫叔叔,除了他是妹婿以外更把他当成兄弟,所以叫叔叔更亲切。叔叔是父亲的重要依靠,家里的很多事情由叔叔拿主意。</p> <h3>68年10月叔叔孃孃的宝贝女儿出生了,取名宗银芳 我们都叫她小云。叔叔孃孃工作忙碌,小云由奶奶照看。次年3月我就上山下乡到版纳去了。1970年,发生经分配进了机修厂工作,发军他们这一届又面临下乡,在叔叔的安排下他才15岁就提前进入焦化厂工作。解决了两个弟弟的工作,父亲的最大牵挂就是我,希望我尽快调回昆明。<br></h3> <p class="ql-block">其实我也是想好了一定要回到父亲身边的,尽管农场用各种手段不让我走,都不能动摇我回昆明的决心,因为我牵挂着父亲和两个弟弟,想为父亲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亲的心理负担。</p> <h3>这是我从版纳第一次回家探亲时我们姐弟仨拍的照片。虽然我们都已经工作,但谁的脸上都笑不出来,因为我们的心里都有阴影,有心结。父亲显得特别烦躁,他说两个儿子不听话,一个贪玩、一个脾气不好,家里又没有个女人一定要把我调回来。我返回农场的时候父亲给了我一块上海牌手表,发生给了我50元钱,发军也在我枕头下面放了20元钱。多年以后父亲告诉我,其实那块手表是发生买的。姐弟间的这些情谊我会终身铭记。</h3> <h3>这张照片也是我探亲回家时和孃孃拍的,那时候孃孃已经又生了小妹,小川了。她说:“她很累。叔叔工作太忙,她还要倒2班,小川太小,小妹身体不好、还要在幼儿园练体操,小云也不好带、太挑食、不吃饭,她太难了”。我说:“如果你放心,我把小云带走,农场一样可以上学”,孃孃马上说放心,叔叔也同意,就这样,小云被我带到了版纳。其实,我对孃孃心里是有愧的,她生小妹的时候我也是探亲要返回版纳的时候,她叫我留下来帮帮她,。当时我票都买了,也不想超假,就坚持走了,让孃孃很失望。<br></h3> <h3>其实,小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娇气。带她去版纳的路上在墨江吃饭,只有米线还是红米米线,清汤寡水只漂了几片葱叶子,我吃几口就不吃了。她很快吃完说:大姐姐我还想吃一碗!两碗米线吃进肚一副很满足的样子。在农场小学校读书,老师同学都很喜欢她。上海知青送来的奶糖装了满满一饼干筒,她并不喜欢吃。每天中午,她会跟我要5分钱去买傣族的生芒果,沾辣子盐巴吃。还总是要我给她穿裙子,因为我怕把她晒黑了,不给她天天穿裙子。</h3> <p class="ql-block">1978年10月我终于调回昆明了,在昆钢职工医院工作。1979年9月16日我与饶成良结婚,我们是同学也是一起去农场的知青战友。在父亲,叔叔孃孃的全力操持,和两个弟弟的倾力帮助下完成了我人生的一件大事,也了却了父亲的一桩心愿。</p> <h3>这是我的伴娘,我昆钢医院最好的同事和朋友 。我结婚当天,她穿一件大红色衬衫我穿一件白衬衫,有人悄悄跟我说:“搞反了嘛”!其实,之前她问过我的 ,她说她想穿一件红色的衬衫沾沾喜气,不会抢你的风头吧?我说:不会,我穿白衬衫,她问我为什么?我说我喜欢白色。其实,我结婚 酒席办得很热闹,在那个年代也算是开了先河。可是我心里还是有阴影的。记得我一个同学结婚,因她妈妈不同意她的对象就不问不管,但在婚礼当天她妈妈提出必须要穿大红色的衣服,于是我和一帮同学跑遍了昆明的商店都没有买到大红色的衣服,终于在婚礼前帮她买到了一件洋红色的的确良衬衫。有妈和没妈就是不一样…28年之后儿子结婚,我为儿媳买的婚服就是大红色。<br></h3> <p class="ql-block">我心目中当新娘的样子</p> <h3>小云、小妹和老川,我们结婚第二天带他们去拍的。</h3> <h3>这是1980年父亲59岁时我们拍的全家福。当时,我怀着饶译已经快要生了 ,父亲怀疑他得了癌症,心情特别不好,我们因此为他提前过60岁生日,并拍了这张全家福。大弟发生还请好假准备陪他回趟四川老家,最后可能面临我要生孩子,他又不去了。</h3> <p class="ql-block">1980年10月我生了饶译,同时也调到昆明盘龙区医院工作。一天,姨妈来昆明找到我说:桥钢有一个我妈原来的同事叫彭淑君,湖南人,老伴得肺癌去世了,无儿无女,很适合给我爸爸做个伴,问我的意见。我说:我已经结婚,现也不住家里,我的意见不重要,关键是两个弟弟的意见。姨妈走后,饶成良对我说:你不要考虑两个弟弟的意见,他说,我们每次回去,老头子就是一杯茶对着一个电视机太孤独了。其实两个弟弟也同意,饶成良开车拉着父亲去四营煤矿帮他们办手续并把她接回来。父亲在他60岁的时候有了一个老伴。</p> <p class="ql-block">继母来到家,我基本没有叫过她妈,随饶译叫外婆,对我老婆婆也一样,随饶译叫奶奶。我对她们说,请她们原谅,我自从9岁没了妈,妈妈这个称呼是我的痛,早就从我口中消失了,我叫不出来。继母和父亲陪伴了23年,尽管后来的10多年她得了老年性肥厚性心肌病导致慢性心衰,一直是父亲在照顾她,但毕竟父亲身旁有个伴。2005年她因病逝世,享年83岁。</p> <h3>这是我和饶成良父母、哥嫂侄儿、弟弟,我们一家的全家福,饶译满月那天拍的。我的公婆是非常老实善良的人 。公公饶大啟,江西人,婆婆岳桂芝、嵩明人 。公公1990年78岁去世的,在他生病住院期间,父亲、弟弟前去看望给他送饭。公公走后,婆婆也是多次生病住院 都得到父亲和弟弟的关心照顾。每次逢年过节,或我们回家相聚,父亲和孃孃都会叫饶成良开车去龙山矿把饶译奶奶接过来,到我们走再送回去。奶奶2013年逝世,享年89岁。</h3> <p class="ql-block">1981年,小弟发军和相爱多年的黎福娣结婚了,也是由父亲、叔叔孃孃全权操办。等到小彭莹出生,就由爷爷奶奶帮带,彭莹是爷爷奶奶的大孙女,他(她)们疼爱有加。</p> <p class="ql-block">大弟发生和何德坚的婚礼,照旧主要由父亲、叔叔孃孃操办。看他们的结婚照蛮时髦的,满满的幸福写在脸上!就是和今天的小青年比也豪不逊色。她们的宝贝女儿彭爽出生后,也由爷爷奶奶帮带。每次回家总听她们叫“我爽爽”,天伦之乐满满的写在脸上。</p> <h3>我们三姐弟都成了家、有了孩子,在叔叔孃孃的关心下,四川老家的几个表弟也先后来到昆钢工作,定居,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逢年过节或周末都会回家相聚。</h3> <h3>这是我们姐弟当年的一张合影 </h3> <h3>每年清明父亲都要带我们去祭扫母亲坟墓。之前,母亲一直埋在农场的苹果园,清明时节正值花开,我们既去扫墓也去踏青。</h3> <h3>逢年过节或者是周末,一家人聚在一起无比开心。</h3> <p class="ql-block">不仅是我们全家相聚,就是和叔叔那边的亲戚,我们相处也很好,经常走动。他们所有人对父亲都很尊重,随叔叔孃孃叫父亲为二哥。</p> <h3>叔叔孃孃一家带父亲到丽江旅游;小云安排带父亲到澄江游玩。</h3> <h3>叔叔孃孃的大女儿小云和吴勇结婚,婚礼是在昆钢一食堂举办,在叔叔的安排下,我还当了婚礼主持。</h3> <p class="ql-block">二姑和王姑爷,是父亲兄弟姐妹中唯一专程来昆明玩耍的一家。她们带了小孙女瑶瑶一起来。还把她们的全家福带给我们认识。</p> <h3>1999年12月25日,小银儿子吴宗然出生后,给叔叔孃孃的退休生活增加了许多乐趣,让他们享受到了天伦之乐。l</h3> <h3>石海东(小老)结婚</h3> <p class="ql-block">石海南结婚了。媳妇叫钱应葵,是从禄劝老家娶回来的,生了个女儿叫石沁可。一直由表姐石海英抚养。</p> <h3>2005年思小公路通车,我们姐弟三家“五一”小长假陪父亲到版纳旅游。</h3> <h3>全家人到植物园,黑龙潭春游</h3> <p class="ql-block">恭贺孃孃孃乔迁新居</p> <h3>彭莹出嫁,与爸爸妈妈分享她的快乐😁</h3> <h3>中秋节全家团聚</h3> <h3>到平顶山看月亮🌙</h3> <p class="ql-block">父亲离开家乡70余年共回过3次家。第一次,是在孃孃来到我们家后,将家中情况告诉父亲后,父亲思母心切便回家探母。返回时,钱已用光,将佩戴的一块罗马手表卖了作路费,才回到昆明;第二次,是1978年春节,和孃孃一起带我们姐弟3人,小云、小妹和小川,共8人回四川老家过年,算作是带我们认祖归宗吧;第3次,父亲已经86岁高龄了,他还想回四川老家看看,我和发生利用国庆长假陪他和孃孃回老家,了结了他最后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父亲共有弟兄5人,妹妹3人。他排行老二,除大哥早已去世 ,78年父亲带我们回家时 ,3位叔叔 、3位姑姑,和各自的家庭都见到、走到了。这次陪父亲回去,家里就父亲、三叔和3位姑姑还健在,大家都年事已高 。父亲能够在86岁高龄来省亲,给大家一个惊喜,留守在家的侄儿侄女们,安排接待得很周到,让父亲和孃孃的思乡情节得到满足。</p> <p class="ql-block">返昆途中,陪父亲参观三峡工程,游览朝天门码头和解放碑。</p> <h3>饶译结婚,给奶奶、外公敬酒!</h3> <p class="ql-block">父亲年轻时候就喜欢钓鱼,后来年纪大了还是去。曾经有一次,钓鱼的时侯被恙虫叮咬得了恙虫热,差点把命丢了才不去。吴勇姐姐那边有一个水库,小云经常安排带父亲上去住几天,过过钓鱼瘾。</p> <h3>2008年父亲体检,经鉴定基础矽肺病升级为二级;另外,在肺胸膜发现一个肿瘤。因年事已高,医生考虑到麻醉风险,不建议手术。我们同意了医生的意见,同时没有将病情告知父亲。随后 ,父亲身体每况愈下,从他感觉胸痛到逝世历时11个月。</h3> <p class="ql-block">2009年6月3日,彭莹的女儿笑笑出生了,她是父亲唯一看到的重孙女,让父亲实现了四世同堂。2010年6月2日,父亲是坐着轮椅参加笑笑周岁生日宴的。之后几日父亲就走了。</p> <p class="ql-block">2009年过完中秋后 父亲感觉胸痛逐渐频繁,但他交待不进医院受那个罪。于是,我们为他在家配置了氧气、购买了轮椅、聘请了保姆来照顾他的生活。到了后期,每天晚上两个弟弟轮流来家陪夜,孃孃则是几乎天天白天都来照看。父亲真正卧床不起其实不到2个月。他临走前反复说的话就是怕他走了,这个家就散了。我们也再三向他承诺让他放心,这个家不会散。父亲最后虽然胸痛难忍,但他的疼痛仅靠口服药物镇痛,没有做过任何有创治疗。走得平静、安详,走得有尊严。这也是我对父亲能聊以自慰的一点点吧!</p> <h3>彭爽出嫁,与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姑爹姑妈、大姨小姨分享她的快乐😁</h3> <h3>朱兴平结婚</h3> <h3>石磊结婚</h3> <h3>石睿结婚</h3> <h3>昔日的姑侄如今都已两鬓斑白,聚在一起倒是更像姊妹。</h3> <h3>大鱼大肉告慰父亲,我们的生活一直保持着品质。</h3> <h3>三位姑姑和王姑爷喜重逢,笑逢春颜;大姑“八十大寿”儿孙满堂,福禄双全!</h3> <h3>我们的小孃孃美颜不减当年</h3> <h3>孃孃的天伦之乐</h3> <h3>告慰父亲 ,我们当爷爷奶奶了,您有重外孙了。</h3> <h3>告慰父亲,您牵挂的彭爽已经当妈妈了,您的小重孙女叫念念。</h3> <h3>父亲的重孙们快乐的童年告慰他:这个家没有散!正在开枝散叶,延绵不断。</h3> <h3>告慰父亲:您虽走了家还在 ,亲情还在,我们会紧紧团结在孃孃周围,维系好您苦心经营的这个家和这份亲情。这是我们的全家福 !</h3> <h3>父亲的音容笑貌永留心间 ;父亲的责任担当堪作楷模;父亲晚年功德圆满;感恩父亲—百年诞辰</h3> <h3>点一盏心灯,悼念我们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寄托我们无限的哀思。愿父亲的在天之灵 ,保佑您所有的亲人平安健康!保佑这个家兴旺发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