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9日,雨过天晴,集结于永定门外,开始了游走北京中轴线之旅。</p> <p class="ql-block"> 向路边老者打听街道对面的文物古迹。</p> <p class="ql-block"> 燕墩公园位于南二环外侧,场地内的重要文化遗产“燕墩”,是北京传统中轴线之南延长线周边的代表性文物古迹。</p> <p class="ql-block">“沙路迢迢古迹存,石憧卓立号燕墩。大都旧事谁能说,正对当年丽正门”,这首清同治年间杨静山写的七绝诗讲的就是面前这座紧邻北京传统中轴线之南延长线的标志性文物,"燕墩”。据传燕墩始建于元代,初建时只是一座土台,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京修筑外城时,才用砖包砌。据文献记载,元明两代北京城有“五镇”之说,燕墩位于南方之镇,主镇火、因此其外开呈锋火台状。其上设置石坛,石坛上刊刻御制碑碑高约8米、南面刻《皇都篇》北面刻《帝都篇》,碑文满汉文合壁,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镌刻,字体为少见的乾隆正楷手书。《帝都篇》赞领了北京作为都城险要、优越的地理位置,《皇都篇》侧重介绍了北京城自唐虞以来的历史沿革和京城的繁华富庶景象。这两篇诗文对于了解乾隆帝的治国思想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 离开燕墩公园,步行到永定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 北京中轴南端点</p> <p class="ql-block"> 继续北行,来到了天桥地区。</p> <p class="ql-block"> 天桥百货商场</p> <p class="ql-block"> 老天桥的标志性建筑———四面钟。原四面钟约建于民国初年,解放后被毁。2003年复建,是著名古建专家王世仁先生依据老照片、按原状设计出的图纸。这是宣南地区近90年前出现的标志性建筑,被毁至少也有70年以上,拆除大概也有半个多世纪了。此次复建位置有所移动,高度有所降低。</p> <p class="ql-block"> 今天对“墩”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1907年的天桥</p> <p class="ql-block"> 珠市口西街街景</p> <p class="ql-block"> 在天桥上,看到老字号丰泽园的门楼了,去慰劳一下腾空的胃。</p> <p class="ql-block"> 山东风味煎饼</p> <p class="ql-block"> 传统招牌菜——两吃干炸丸子</p> <p class="ql-block"> 义利大果料面包,勾起了儿时的怀旧情节,感谢张鸿同学发的福利。</p> <p class="ql-block"> 沿着轨道,继续北行。</p> <p class="ql-block"> 上好的布料,给咱定制几套。</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在正阳门快乐地结束,感谢各位摄影师记录的美好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