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秋摄之四《喀什》— 疫情下不失魅力

龙卷风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转眼,又是一年秋色近。时间过得真快,从去年秋天的南疆之行到现在,不知不觉一年就过去了。前面断断续续做了三篇关于南疆秋摄的美篇,而最后这篇直到今天才来完成,虽然有些晚,但还是想对疫情下艰难的南疆之行有一个完整记载,也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吧。 离开温宿托木尔大峡谷,我们于10月23日到达向往已久的南疆古城——喀什。 喀什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新疆西南部。喀什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诸山和沙漠环绕的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犹如绿色的宝石镶嵌其中。境内最高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最低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海拔1100米,喀什市城区的平均海拔高度1289米。 当晚,安排好住宿,我们便夜游喀什古城,先来踩踩点。 喀什地区古称“疏勒”“任汝”“疏附”,包括古代的疏勒(今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伽师县一带)、蒲犁(今塔什库尔干)、莎车、依耐(今英吉沙和阿克陶境内)、乌禾宅(今塔什库尔干南部)、西夜(今叶城)等地。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还是新疆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及传统经济的特色和精华。 走进喀什老城区,扑面而来的是无处不在的少数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房屋街巷。老城区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的房屋,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们曾经代表了这个城市古老的过去,如今已经成为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p class="ql-block">  维吾尔族匠人的手艺精湛,各种出自他们手中的铜制品玲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p> 俗语说;“到喀什不吃美食算是白来!”老城里有一条街叫“罕巴扎”,这里有各种美食,羊肉串、酸奶、手抓饭,以及卤羊头、羊蹄等随处可见。大盘鸡、烤馕、烤包子的香味四处蔓延,令人忍不住停下来想要大快朵颐。 各种干鲜果品也是新疆的特产,沿街摆放着大枣、香梨、哈密瓜等等,比比皆是,香甜的哈密瓜和库尔勒香梨是游客的首选,虽是晚间,也是热闹非凡。 老城的街区巷道纵横、迂回曲折,有时候看似走到了尽头,却柳暗花明又出现了一条新的小巷。穿行在狭窄的街巷中,两边是一户户维吾尔民居,多数是一些两到三层的小楼,每家每户都有不大的庭院,院落里摆放着花草和盆景,显得错落有致,幽静清新。 这里的街区多数比较窄,宽的可以行走驴车,窄一点的只能容纳两人并肩而行。街道长的有数百米,短的只有几十米就到达了尽头。走在喀什老城里,据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不用担心迷路!只要看懂脚下的砖就可以了。行走中注意巷道,地砖横铺就是死巷道,纵向铺则是贯通巷道,熟悉了这个规律,就可以在老城里随心所欲地闲逛了 住在老城里的居民淳朴厚道,一般是允许游客去家里参观的,但是需要看清楚各家的房门,如果两扇门全部打开,就代表男主人在家,可以进入。如果只开启一扇房门,就表示只有女主人在家,最好止步。若是看到大门前挂起了布帘,则代表正有客人来访,最好不要打扰。所以,穿行在喀什老城里,只需要观看各家大门,就能了解里边的情况了。我们来时已是晚上,所以就不便去打扰了! 古城外夜晚的灯光秀很有特点。 说起新疆喀什,有许多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如艾提尕尔清真寺、香妃墓、喀什大巴扎、喀什天门大峡谷、泽普金胡杨、白沙湖、卡拉库里湖、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等等景区,我们计划一一去拜访。<div>  第二天一早,我们首先去了香妃墓参观。</div>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顷。 整个香妃园内建筑风格奇异,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香妃园内充满异国情调...... 香妃的家 香妃的故事源于传说,在乾隆皇帝的40多个后妃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她就是闻名遐迩的香妃。据说香妃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div>  其实“香妃”确有其人。(本名:和卓氏,又称:容妃,1734年9月15日-1788年5月24日),图尔都之妹,乾隆帝贵妃。其实香妃是否遍体生香,根本无从考证。但乾隆帝只有一个维吾尔族妃子却是史实,她就是容妃。</div> 香妃的故事历来非常迷人。传说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即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下图是传说中香妃沐浴用的香料) 香妃爱情树...... 仆人们劳作的地方...... 乾隆统一新疆后,图尔都等进京拜见高宗皇帝,其27岁的妹妹被选入宫,册封为和贵人,即香妃。香妃的俊俏和异域风情赢得了乾隆的喜爱。 1788年,香妃离世,享年55岁,由124人抬运棺木,历时3年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现主墓室中尚存驼轿一乘,据说就是当年运尸时从北京带来的。此传说流传甚广,表达了民、汉各族自古以来团结互爱的良好愿望。<div>  不过据考证,香妃死后并没有葬在这里,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div>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40米,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穹窿形的圆顶上,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塔楼之巅,又有一镀金新月,金光闪闪,庄严肃穆。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坟丘。墓丘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又有保护墓丘的作用。 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下图右上角红色丝绸裹住的石棺便是香妃的陵位) 陵墓左边,建有大小两座精致的伊斯兰教礼拜寺。陵墓后面,还有一大片坟墓,景色十分壮观。大礼拜寺在陵园的西半部,名“艾依提甲衣”,节日期间供教徒们作礼拜用。 这里的柱子上有极为精美的彩绘和雕刻图案 小礼拜寺和门楼是一组最外面的建筑物,彩绘和砖雕图案非常漂亮。寺外有一池清水,林木参天,清幽宜人。 下面是喀什老巴扎的铜质雕塑群组图,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南疆喀什地区巴扎(集市)的盛况。 早在公元前12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来到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也就是今日的喀什市,曾对喀什有过这样的描述,疏勒城居然同中原的城镇一样,有很象样的街道和市场店铺,当时城里城外,车水马龙,驼队马帮,熙来攘往,行商坐贾,比比皆是,杂货分呈,琳琅满目。更有趣的是市场上人们的服饰一个个绚丽多姿,所操各种语言,闻所未闻,已经是一个繁华的贸易市场。 从香妃园出来,在路边遇见一卖南瓜的大姐,见我们过来看她的南瓜,便十分好客地将一个大南瓜顶在头上,并竖起大拇指高呼:“新疆加油!新疆亚克西“!其神态非常热情可爱。 好大的南瓜!如不是在异乡携带不方便,真想买一个回去尝尝味道咋样?! 中午,在品尝了新疆正宗的美食“大盘鸡”后,我们便去逛闻名遐迩的喀什大巴扎。 喀什大巴扎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它是一个具有两千年历史的传统贸易市场。“巴扎”,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是新疆一种特有的传统贸易形式,说白了就是贸易市场。喀什有很多巴扎,分布在城乡街道各处,但是最有名气的要数喀什市的东门大巴扎。这主要是因为在喀什所有巴扎中,东门巴扎规模最大,商品最丰富,价格最实惠,顾客最多,气氛最浓。 逛完"大巴扎",本来准备再去喀什古城拍摄,不料城门封闭,人员只出不进。我们只得绕着城外转一转。 喀什古城的建筑别具一格。 后来方知是喀什附近的疏附县发现了新冠肺炎疫情,喀什县城立即启动了紧急防疫管控,我们回到旅馆后也不允许再出来,当晚便做了全员核酸筛查。 本来还准备从喀什到塔县,去领略帕米尔高原的自然风光;去看泽普金胡杨、白沙湖、卡拉库里湖、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等,然而疫情阻断南疆路,我们只有想法如何回家了。 由于疫情管控,所有大街小巷除了特警和救护车外,很少有社会车辆通过,倒是清静了许多。我们由于要等核酸检查报告到手才能离开喀什,所以暂时被困在了喀什县城。 对于像我们这种喜欢旅游和摄影的人来说,怎么耐得住寂寞, 于是便开车去喀什城外周边转一转。殊不知这一去却发现喀什城外的风景还真不错 ,好一派南疆秋色!美了,醉了! 高高的芦苇在秋风中微微摆动...... 一种不知名的藤类植物在阳光下显现出通透的黄色金光...... 叶尔羌河岸秋色一片...... 河边的芦苇花在秋风中纷纷扬扬,真的好漂亮! 幽静的林间小道通向何方? 鸟儿仍在自由飞翔...... 花儿仍在绚烂开放...... <p class="ql-block">  疫情下的喀什仍不失其魅力。人们常说,北疆看风光,南疆看人文。其实个人认为此话不完全正确,南疆不仅有明显区别于北疆和内地的西域风情,南疆的自然风光整体上也是非常壮丽的,只是风格和北疆不太一样。(虽然我们未能完成南疆之行,但已有所感受)</p> 拿到核酸检查“阴性”报告后,接下来便是艰苦的出疆之行!警车开道,车门贴上封条(未经许可不能下车),1700余公里,连续行车40多个小时!其中的艰辛苦辣同行的大哥有美篇《出喀什记(上)(下)》详细记载,这里不再赘述。 在被“护送出疆”的途中,见不得美景,不管有没有封条,还是要下车来拍照。 出了新疆,晚上11时过来到青海省茫崖市(花土沟),由于我们的行程码来自新疆喀什,属于高风险地区,所有旅店均不让住宿,只能入住政府指定宾馆(虽然价钱贵一点,但总算能够睡上一觉了)。 第二天,虽然大家心情有点郁闷,但还是去了茫崖翡翠湖。再次站在这玉石般的湖边,眼前的美景让所有的不快都随风散尽了! 谁和谁?来一张合影! 荡舟翡翠湖真的好享受...... 湖后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 从日出到日落,继续赶路,大家归心似箭 。当然,沿途的美景绝不放过! 沙漠中一处新建的旅游景点可能由于疫情的缘故空无一人,只有桅杆上的幡旗在夕阳下,在猎猎的寒风中孤独的飘荡...... 傍晚,经过水草丰盛的乌图美仁草原,其景色秀美无比...... 途径黄河源冬格措纳湖,其秀丽的风景让我们忍不住驻足游览一番。 秋草黄,雁何往,站在湖边有点想家了。 湖后面便是著名的阿尼玛卿雪山,又称玛积雪山,藏语意为“祖父大玛神之山”。 阿尼玛卿雪山在青海省东南部,延伸至甘肃省南部边境。为昆仑山脉东段中支。西北—东南走向。黄河绕流东南侧。长约200公里,宽60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终年积雪,多冰川,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哈龙冰川。 阿尼玛卿雪山不仅自然风光旖旎,而且各种传说更给它笼罩了一层神秘色彩,它和西藏的冈仁波齐、云南的梅里雪山和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雪山、冰川上的积雪在阳光的炙烤下,化作团团白雾向空中升腾...... 回到四川,夕阳西下,终于要回家了,回家的感觉真好!虽然此次南疆之行,由于突发的疫情阻断了我们的南疆之路,但特殊的经历也是人生的一次历练。泽普金胡杨、白沙湖、慕士塔格峰...... 等着我,疫情过去,我们一定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