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高(29)班(下篇)

阿灼获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一直欠一个结尾、一篇压轴,此篇涉及到特别敬重的语文老师,唯其重要,愈加惶恐,所以迟迟不敢下笔。思量再三,终是老师曾经的教诲释了顾虑:摈弃华丽辞藻,写真实的自己。</p><p class="ql-block">&nbsp; </p><p class="ql-block">&nbsp;&nbsp; 我们(29)班的语文兼班主任是舒清泰老师,当年的舒老师与我们的父辈同龄,出生于1932年的舒老师和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一样,诞生于湘西凤凰这座小县城,这种历史渊源让我倍觉神奇而又神往,沈从文的故乡凤凰最初在心底早已成为地标性城市。这种对凤凰小城的神往不知不觉刻入自己的潜意识里,为自己今后的人生与凤凰的不解之缘埋下伏笔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私下里对班主任即语文老师的配置深以为然!对所有的历任语文老师都情有独钟。</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 初识舒老师,不怒而自威,豁达而内敛。患有脉管炎的舒老师病发时双腿不能站立,多是坐着给我们授课。一年两个学期的语文课,舒老师把我们带进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长廊,这里绚烂而深邃……</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刚开始上古文课时,舒老师考虑到同学们初次接触文言文,对古文中比较多的古音通假会有点懵,就采用讲故事的形式,通过一块玉石和氏璧将同学们引入历史的长河;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继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成了课间休息时男同学扳手腕赢家挑衅和藐视败家的调侃用语。</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一首记梦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彩的艺术形像,新奇的表现手法为后人推崇,也是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杜甫的忧郁在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若隐若现、白居易《卖炭翁》里那句:心忧炭贱愿天寒——悲苦的处境、矛盾的心理,读后令人潸然泪下。尤其偏爱那篇《琵笆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p><p class="ql-block">开篇场景的描写像极了一幅画卷缓缓展开在眼前。后来我把其中一个‘’荻‘’字用来作自己网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8年去庐山旅游,先直接去了现在的九江即古代的浔阳城,春江花朝秋月夜,已无山歌与村笛……</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记得这次庐山之行途径岳阳特意绕进城里去找范仲淹的岳阳楼,殊不知这座古代楼阁早已成为现代景点,需购票进入。几个颇具特色的免门票背诵亭吸引了我,上世纪1981年毕业至2018年,跨越世纪的牢固记忆鼓动自己跃跃欲试,心里非常清楚这底气来自当年舒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所有课本里的古文全部都要求背诵!作为语文课代表的自己受益颇深。要做好督促同学们背诵课文自己首先得过关。所以至今对长篇幅的《琵琶行》仍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文课历来都是命题作文,在固有的框架里千篇一律,是舒老师为同学们打破惯例,开展了一次自由命题作文,当时我写的是一篇散文《布谷鸟升起的地方》,等到下一堂作文课时,舒老师比平时提前进教室,他把手里的一叠作文本放在讲台上,招手点了我的名字要我随他走到教室外的走廊,全班同学都已座好等着上课,我开始忐忑起来。舒老师问我,你的那篇作文内容是真实的吗?是你自己写的吗?我点头回答:人物思想活动真实,场景和情节有虚构。舒老师点点头说:好吧,进教室。我一头雾水坐下来不知老师什么意思。然后、居然、老师在课堂上把我的那篇作文当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散文的内容依稀还记得,用第一人称写的,一个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因当年的书刊《中国青年》刊登的一篇署名潘晓的《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引发的思考。通过后山、映山红、布谷鸟这些三中同学熟悉的场景烘托出主人对前途及理想的迷茫和担忧,最终在布谷鸟声声呼唤中坚定了自己的方向,绝对正能量的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 这堂课让我有范进中举的感觉!要知道以前的范文基本上都是被班里的学习委员、班长、团委书记他们承包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 记忆里舒老师极少当面夸奖人,最明显的就是肯定的目光。这目光给你鼓励和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岁月冲刷掉的东西太多、太多,但那个五四青年节的班会,背着一架手风琴的舒老师领着全班同学高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点燃了我们青春燃烧的激情,也让我们对未来四个现代化热血沸腾满怀憧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会弹风琴的音乐老师常见,而能拉手风琴的语文老师却很少。能师生一场这就是29班所有同学与老师的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这段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求学岁月里,感恩与所有老师们最美的遇见!</span></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毕业三十周年同学聚会与舒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舒老师与夫人伉俪情深</p> <p class="ql-block">2011年毕业三十周年同学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2021年毕业四十周年同学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惊回首沧桑已过四十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喜重逢畅叙当年同窗情</p> <p class="ql-block">三中校园我们的求学之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29班原教室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教务处大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