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西城村的历史变迁

亮堂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水西城村的历史变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水县西城乡西城村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2公里,现今全村人口8200人,耕地8100亩,是文水县第二大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依笔者手头现有资料看,西城村历史上属于文水县,只在上世纪1971年5月组建吕梁地区时,随“三南一西”即南安、南白、南庄、西城4个人民公社划归交城县,后于1983年11月复划归文水县。所以,西城村的历史与文水县的历史紧密相连。说到历史变迁又不能不提到行政区划,应该说西城村的历史变迁某种程度上就是行政区划的变迁,因而文水县的行政区划变迁就是西城村的行政区划变迁,也就是西城村的历史变迁了。又因1953年5月实行乡村制,西城乡驻地于西城村(其实1947年3月西城已经设乡了,不过是阎政权之乡)至今(只在1958—1959年不到一年的时间未设),故而西城乡的行政区划变迁也可以说是西城村的变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先理清文中要涉及到的行政区划名称以及历史上与今有别的几个名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行政区划,就是行政区域划分,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制,简单说就是编制和系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建置,建立,设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邑,都邑、城市之意;邑也作为县的别称;上古时国都也称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道,历史上区域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下面设道,大致相当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郡,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比如郡县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相当于明清的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府,也是古代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地级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州,在古代,州伸缩性大,有的相当于省,有的相当于市,有的相当于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治,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上古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首先说说2700多年前发生在我们家门口的几段具有厚重文化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古时期,家乡一带是“天地俱浩瀚,放眼是汪洋”的水泽,属晋阳湖之西边缘。直至大禹治水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这里才慢慢变成了陆地。但在整个晋中平原上看,毕竟紧靠吕梁山麓,地势稍高一些,这样便有了“平陵”的称谓和来历。陵,这里是土山、土丘、土坡的意思。有记载的历史可上溯到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这里为晋国宗室祁氏之田。周敬王六年即公元前514年,晋灭祁,魏献子当政时,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封有功之臣司马乌为平陵大夫,县地为平陵邑。这样,家乡这一带就成了平陵大夫的世袭之地,还在平川西缘较高处建了一座城叫平陵邑。平陵邑的位置大约在今武陵村与交城县大陵庄一带。战国时期,这里属赵国,也许是嫌平陵之“平”比较平乏不够大气吧,还是什么原因的,遂改平陵为大陵,平陵邑亦改为大陵城。这便留下了“赵武灵王巡游大陵,梦识处女吴娃鼓瑟而歌”的千古佳句。大陵城究竟有多大,据记载,城周十里,南门大约在今武陵村南,东门在今交城县大营村东,北门在大陵庄北0.5公里处,西门在大陵庄村西0.5公里处。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前221年置大陵县,县治仍是大陵城。到了东汉建安十六即公元211年,太原人商曜等人占据大陵城造反(属于规模、实力、影响都不大的带有山贼性质的起义,故而瞬间被剿灭),遭到了夏侯渊、徐晃攻破大陵城后大肆屠城,杀得血流成河之血腥镇压。有记载云:“(建安)十五年,讨太原反者,围大陵,拔之,斩贼帅商曜。”“(建安)十六年春正月,太原商曜等以大陵叛,遣夏侯渊、徐晃围破之。”后来,曹操将南匈奴六千户安居于大陵县,以添充人口。在之后的200多年间,家乡这一带就是南匈奴与汉人杂居相处。到北魏初,这里仍为大陵县,县治仍在大陵城。到了太平真君初年,大陵城渐毁。这样,大陵建县千余年,建城同样千余年。太平真君九年即448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下令将大陵城南十里,大致相当于现在东旧城、西旧城及旧城庄一带的南匈奴人迁移外出,并且迁徙大陵东受阳县(亦写作寿阳)之民众三千户落户于此,建城设治,县名亦改大陵县为受阳县,因位于原受阳之西,故亦称西受阳。据记载:“西受阳城甚宽大,城周三十里,百姓种水田于中。”隋开皇十年即590年更受阳县为文水县。然而,494年后的宋朝元丰七年即1084年,文峪河、汾河水暴溢,西受阳城不堪其负而毁于水患,连基址都没有了。这样,建城636年的西受阳荡然无存。不得已,只能另选城址重造县城。如此,才有了现在的文水县城——凤凰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此可见,我们脚下是充溢了刀光剑影政权更迭而又蕴涵有浓浓文化的一片土地,这还不说现代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抗击外侮抛头颅洒热血而进行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壮丽史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具有500多年历史的狐神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村建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城建村史究竟有多长多远,笔者查阅了不少文书史料,也探究过多个碑文志铭都未其果。愚以为村名的由来某种程度上也许能代表或至少能说明一点村建史吧,前两年曾写过一篇《西城村名小考》,归纳起来来历有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流传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坊间流传,春秋时期,孔子高徒、十哲之一、魏文侯之师、被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尊为始祖的卜商(字子夏)在西河(当年讲学的地点大致在今文水西南跟汾阳接壤的一带)某地讲学,一度时期迁至今信贤村(信贤村也称夏迁村,盖因子夏迁移过此地而得名,或许信贤取信奉笃信子夏贤人之意)设坛讲学。迁徙途中路过汾河(今磁窑河,上古几度时期为汾河、汾河与文峪河汇聚之河道,今西城人仍称汾河槽zao)以西一村庄曰“西儿村”,随从弟子探问村老得知此村名。还得知村中央有一石碑,碑文不详,碑的南侧是一东西大街曰“碑儿街”。其街把村一分为二,街北住“左”姓人家;街南住“李”姓人家。从屋舍、人物风貌看,李家人丁兴旺。过河东行又逢一村,问村妇得知为“东儿村”。直到现在,民间还是称西城村为“西儿村”,东城村为“东儿村”,一直流传下来的俚语“东儿村、西儿村,两个老婆拾(方言,相互的意思)问询”就是最好的佐证。如此说来,西城的建村史远在春秋时期之前。是为流传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毁城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坊间还有一说,上古时期东城、西城原址为一城池,后城迁徙,原址立村,曰城世村(或市,本地口语称城为市或世,如杭世村即杭城村,世头村即城头村,世村即城村),后发大水把村一冲为二,冲刷河流遂为河道(即汾河,今磁窑河),河西曰“西城”,河东曰“东城”。不过,从有记载的大陵城到筑受阳城于今旧城庄一带,再到修筑今凤凰城于章多里一带,都未记载在这里建城。看来这城更在上古,只是没有记载流传下来?真不知其详了。是为毁城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里仁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又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该村原为里村、仁村两个村,两村之间隔有一条大道,其大道原为文峪河水泛滥形成的一条河道,后河水断流后,遂成了一条天然的大道,里村在南,仁村在北。后来随着人烟的繁殖,房屋住宅的修建,两村逐渐相连,遂合为一村,名为“里仁村”。这条大道也就成了村中间的一条大街,叫“不二街”,表示两村已合二为一,年长日久人们讹传成了“碑儿街”。但这“碑儿街”还有一说,两村修建逐步靠拢仅隔一街,遂立碑为界,这条街人们就称“碑儿街”了。不管怎么说,两村合二为一取名里仁村,应该是取之于《论语》中的《里仁篇》吧。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果真如此,那么西城的建村史更在春秋时期之前。千百年来,里仁村就是个大村舍,一度设里仁乡。明永乐后期改坊都制,为了平衡协调,文水城东25里设东城都,领辖东城、里仁两村,因里仁村在东城村之西,为了跟东城村对称,遂改里仁村为西城村。是为里仁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管是哪种“说”,都说明西城的建村史是很久远的了,真可谓历史悠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关帝庙遗址上兴建的空中关帝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地理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城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3度,北纬37.455度。东南隔磁窑河与文水县西城乡东城村相望,东北隔磁窑河与西城乡武良村相望,北与西城乡杭城、新立村比连,西北与交城县西营镇比邻,西与文水县凤城镇大城南村为邻,西南跟凤城镇东旧城村相依,南与文水县南武乡东庄村接壤。村庄与所属耕地皆为平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今科技很发达,我们可以用地理坐标来确定位置,方便得很。而先前特别是上古时期只能以大型建筑作参照物来定位,比如农村就是以城市为参照物确定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上文水县的名称几经变更,县城也是几经变动,所以西城村相对于县城的位置也在变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大陵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前所述,大陵城在今县城北12.5公里的武陵村与交城县大陵庄村一带,建于春秋时期,为晋国平陵邑治。之后,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均为大陵县治,至北魏初年渐毁。西城村位于大陵城东南7.5公里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文水古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水古城即受阳城或西受阳城,在今县城东5.5公里的旧城庄一带,建于北魏时期。有记载:“太平真君九年(448),迁山戎(指南匈奴)外出,徙寿阳民三千户于大陵城南10里,置受阳县,”移县治于此城,改大陵县为受阳县,因县地在寿阳县之西,故又称西受(寿)阳。西城村位于受阳城正东4公里处。宋朝元丰七年即1084年,汾河、文峪河水暴涨,受阳城毁于水患,连基址都不存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文水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毁受阳城第二年即1085年,县令薛昌“构(购)于西山之下南张陀村,居高阜处,筑兹邑。”这便是今文水县城的雏形。西城村位于其城东北12公里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需要说明的是,旧城庄村西古照壁留有“此地号平陵”字样,东旧城村照壁也留有“昔号平陵城原是旧,今存古道壁兰自新”之句,西旧城村学校碑记勒有“西乃平陵章率旧,城徙人杰凤文村”等句,有人就称西受阳为平陵。其实不然。经有关人士查证,无论秦汉之前的大陵城还是北魏改址后的西受阳,县人均习惯称平陵邑即平陵。究其原因还是因文水之地在春秋时期曾为平陵大夫邑,即使迁址更名,但人们还是习惯上以古平陵为傲,故而在一些口授及文字中常称平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两张为白家堂,第三张是王家堂,最后一张是侯家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历史(建置)沿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西城村的历史不可能以文字的形式从原始起就记载下来,西城村的历史只能依附于文水县的历史。也就是说,西城村的历史是文水县历史的组成部分。故而 这里只能简略地梳理一下文水县的历史了。笔者手头的资料可上溯到2700多年前的东周春秋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春秋时期,这里为晋室祁氏之田。周敬王六年即公元前514年,晋灭祁,魏献子为政时分祁氏之田为七县,有功之臣司马乌为平陵大夫,县地为平陵邑。如果西城村的流传说属实的话,那么建村史比此时还要早得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战国时期,周安王二十六年即前376年属赵国,称之为大陆,亦称大陵,为大陵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前221年,置大陵县,属太原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汉朝更迭频繁。西汉,名大陵县,属太原郡。西汉(前202—9)时,家乡大陵县还有个小插曲:在其南部别置平陶县,包括后来平遥县的西北部,县治就在今文水县平陶村,后置平遥县而出境。从高祖六年即前201年始,之后近200年间更迭频繁,直到初始元年即公元8年王莽建立新朝,才消停了些,此时将大陵县改名为大宁县。到东汉建武元年即25年复改大宁县为大陵县,属太原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国时期,名大陵县;曹魏时属太原郡;西晋时属太原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魏初,仍名为大陵县,属太原郡。到太平真君九年即448年,“徙受阳民三千户居大陵城西南十里”,改大陵县为受阳县,或西受阳县,属太原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齐、北周,名受阳县,属太原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隋初,名受阳县。开皇元年即581年,改太原郡为并州,县地属并州。开皇十年即591年,因境内有文峪河水,“其水濚(ying水泉,水回旋)波多纹”,更名为文水县,仍属并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唐初武德三年即620年,文水县由并州划归汾州,三年后又复归并州,过一年又属汾州,贞观元年即627年又复归并州。武则天称帝后,于天授元年即690年,将并州置为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将其故里文水县易名为武兴县,与晋阳并立为京县,神龙元年即705年,复为文水县,属太原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代十国时期,文水县先后属后唐、后晋、后汉以及被北汉所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宋太平兴国四年即979年,文水县属并州;嘉佑七年即1062年,改并州为太原府,文水属太原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金天会六年即1128年,文水属河东北路太原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蒙古太祖十三年即1218年,废太原府置太原路,文水属太原路;大德八年即1304年,改太原路为冀宁路,又属冀宁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洪武元年即1368年,废冀宁路置太原府,直到清末一直属太原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民国元年即1912年,废府制由省直辖;民国三年即1914年,省下设道,文水县属冀宁道;民国十六年即1927年,废道制,归省直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第二年4月,抗日民主政府在交城县米家庄成立,属山西省第二行政公署管辖;民国二十八年即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后,文水县完全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区,属晋西区第八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四年即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文水县先后属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第八专员公署、吕梁行政公署第八专员公署、晋中行政公署第二专员公署;1949年5月,撤销晋中行政专员公署,划属太原市政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说明一下,民国二十七年即1938年2月15日文水沦陷。不久,日军成立了伪县政府,属日伪冀宁道,至民国三十四年即1945年8月日军投降解体。期间,日伪政府与我抗日民主政府并存,这就出现了白天是日伪政府,晚上是我抗日民主政府的局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9年9月,省下设专员公署,文水县属汾阳专员公署;1954年4月,撤销汾阳专员公署,归属榆次专员公署(后改为晋中专员公署);1958年11月,汾(阳)、文(水)、交(城)三县合并为汾阳县,文水县改称文水镇,设汾阳县文水镇办事处;1959年3月分置,恢复文水县建制,属晋中行政专员公署;1971年5月,成立吕梁地区革命委员会(后改称吕梁地区行政公署),文水县属之,同时,西城村随“三南一西”划归交城属之;1983年11月,西城村又随“三南一西”复归文水,仍属吕梁地区行政公署;2003年10月23日,国务院批准吕梁地区撤地设市,2004年7月9日,吕梁市正式挂牌成立,文水县属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年笔者走访老人们时,他们常常提起积极为八分区筹集粮棉日用品并送往八分区,我想,这八分区应该是指晋西北区第八专员公署、晋绥边区第八专员公署、吕梁行政公署第八专员公署吧。那些年,斗争形势相当严峻,再加上敌人的封锁,根据地的生活工作状况很不好,所以好多生活所需就只能依靠平川地区来解决了。不论是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西城村乃至文水人民,在英勇抗击敌人的同时,为保障根据地机关军民的物质生活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还有,西城村解放(1948年7月初)后没几天,村里就迎来了“二分区”,直至1949年4月随同文水县政府一同迁出西城村。老人们同样是一口一个“二分区”。我想,这“二分区”应该就是由原来晋绥第八专员公署划归到晋中行政公署第二专员公署,既是二地委又是二专区,但老百姓习惯上还是称二分区。其实,它是后来汾阳地委、专区的前身,因为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全省设七个专区,文水县属汾阳专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一张是1958年西城村获得的国务院奖状,下一张是郭氏文化活动中心〈郭家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行政区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坊都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笔者从现有的资料查询到西城村最早有行政区划记载的是明清时期的坊都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明清时的行政区划坊都制大致相当于早些年的社队制即现在的乡镇制。《文水县志》记载,明清时文水城设坊、关设厢、乡村设都,为了村落、人口均衡便于赋税徭役的征收摊派,城内各坊、厢除管辖城、关外,还领属乡村若干都,当时的贵信坊除管辖城内东北隅四巷外,还领属11个都,其中之一为东城都,并言明东城都在县城东25华里,辖东城、西城二村。以此看来,“西城村”的村名在明实施坊都制时已经确定了。又据文水古县志记载,自宋以来,本县曾设七乡,其中之一为“里仁乡”,笔者估计这“里仁乡”之“里仁”即为“西城”的前身了。也就是说,“里仁”在前,“西城”在后,而“里仁”出现在宋朝,那么距今也已1000多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区村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民国及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的是区村制。民国初年沿袭清制,到阎锡山执政时,于民国六年及1917年9月12日颁布《县属村制通行简章》,规定百户以上为1编村,不足百户者可设为联合村,村以下设闾,每25户为一闾,5户又编为1邻,设邻长、闾长等。时文水县设四个区,区治分别为城内(一区)、下曲镇(二区)、南庄镇(三区)、开栅镇(四区)。西城为编村属四区。抗战时期区治也不是固定的,根据斗争形势而变动,比如四区区治就曾在西城村、石侯镇驻扎过。民国三十四年即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军队抢先占据文水县城设立县政府,至民国三十七年及1948年7月中旬县境解放前,如同抗战时期一样,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和阎锡山操纵的县政府,两个政府并存,犬牙差互。民国三十六年即1947年3月,阎锡山政府实行“三自传训、自白转生”“兵农合一”暴政,又改划全县为24个乡,到全县解放为止。期间,西城设乡,乡公所驻西城村,西城村隶属于西城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解放初期1950—1952年,全县设七个区,一区驻地城内、二区驻地下曲镇、三区驻地南庄镇、四区驻地开栅镇、五区驻地大象村、六区驻地孝义镇、七区驻地马西村。西城村属四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乡村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3年5月,遵照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划乡实施方案精神,进行第一次划乡,全县划为53个乡,乡名以驻地村命名。到1954年10月撤销区建制,乡成为县以下一级人民政权,称乡人民政府。在这次区划乡中,西城乡辖村为西城、新立二村。1955年1月,乡人民政府更名为乡人民委员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6年9月,贯彻省人民委员会《关于扩大乡一级行政区划的指示》,进行第二次划乡,将全县53乡合并为21乡。在这次乡合并中,西城乡辖西城、新立、东城、大城南、杭城、新庄6村,乡驻地西城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8年3月,为适应农业合作化发展的需要,进行第三次划乡,将原来的21乡并为14乡。西城乡辖西城、东城、武良、东石侯、杭城、新庄、新立、大城南8村,乡驻地西城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社队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8年8月17日,文水县实现人民公社化。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精神,撤销原来的14个乡,以河系、地域划块,组建起了前进(驻城关镇)、胡兰(驻云周西村)、红旗(驻南武村)先锋(驻开栅镇)4个人民公社;西城村属红旗人民公社管辖。同年11月,汾(阳)、文(水)、交(城)3县合并为汾阳县,合并后将文水地区改划为红旗(驻文水镇)、胡兰(驻云周西村)、卫星(驻开栅镇)3个人民公社;西城村属红旗人民公社管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9年3月7日,中共汾阳县委和人委,根据省指示精神,按照各地区居住、经济发展和交通条件,又将红旗、胡兰、卫星3个人民公社改划为10个人民公社。分别是:前进人民公社驻城关镇,辖15个自然村;红旗人民公社驻南武村,辖13个自然村;黎明人民公社驻西城村,辖15个自然村;巨流人民公社驻南齐村,辖13个自然村;迎泽人民公社驻南庄镇,辖21个自然村;灯塔人民公社驻孝义镇,辖24个自然村;先锋人民公社驻南安村,辖10个自然村;胡兰人民公社驻云周西村,辖17个自然村;红光人民公社驻下曲镇,辖14个自然村;卫星人民公社驻开栅镇,辖9个自然村。在这次改划中,西城村属黎明人民公社管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年9月,恢复文水建制,全县仍为10个人民公社。公社化初期,公社下属自然村称管理区,一般大村为一个管理区,小一些的村子几个合并为一个管理区。时西城村为黎明人民公社西城管理区。农业合作化期间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为管理区下属之生产队。1960年后,取消管理区名称,改称生产大队。1960年3月,成立城市人民公社,将人民公社名称除胡兰人民公社外,均以公社机关驻地村镇命名。时黎明人民公社易名为西城人民公社,西城生产大队属西城人民公社管辖。1971年5月至1983年11月,西城村随“三南一西”划归交城,其隶属关系没有变。1983年11月复归文水后,西城人民公社所辖7个生产大队也没有改变,分别是:西城、东城、武良、东石侯、杭城、新庄、新立生产大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乡镇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改为乡镇建制。文水县将17个人民公社改划为7镇、10乡。乡镇为县以下一级政权,分别称乡、镇人民政府;村设村民委员会。在这次改制中,西城乡所辖村没有变,分别为:西城、东城、武良、东石侯、杭城、新庄、新立7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综观几千年来的历史变迁,特别是行政区划,既错综繁杂又井然有序,每一次的划分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人口、历史,有的还涵盖有民族、国防等因素。可以说每一次的行政区划是当时综合方面所需,同时也是社会时代的必然产物。所以它既具有政治意义,比如政府职能能顺利下达执行,使国家机关密切联系群众,便利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也具有经济意义,比如根据不同地域的经济特色划分,以便于有的放矢,使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另外,通过学习本地的历史知识,能让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探讨研究提供帮助,也能为下一步既定相关方案作一借鉴,也能系统地了解自己生活的这块热土是很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还能进一步追寻缅怀无数革命先烈,是他们为了追求创造新生活把热血洒在了这块土地上,进而让我们更加热爱这方沃土,也进而让我们不忘过去,珍惜现在,开创未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1.09</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参考资料:《文水县志》(1994)</span></p> <p class="ql-block">(西城小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