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8日,罗庄区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暨新学期单元整体备课活动在临沂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这是新学期临沂市罗庄区小学英语团队就单元整体教学进行的第二次集体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会议开始,徐静主任致开场词,并向我们隆重介绍了与会的刘莹主任(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及何娅超老师。</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来自临沂市第六实验小学的刘宇、庄建磊、周淑宇等五位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人教PEP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How can I get there》,这一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及前三个课时的课时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将这一单元的大概念提取为“Different ways to find the way.”,在之一大概念引领下分出三个子主题,分别是“Map helps us to find the places”“People help us to get to the places”和“BDS helps us to get to the places conveniently”。</p> <p class="ql-block"> 随后,来自第六实验小学的郭志荣、艾姝彤等三位老师,以及六年级的孩子们给与会老师带来了三节课例展示,分别是本单元第一课时Let's talk &Let's learn,绘本故事阅读课《Pirate's treasure hunt》以及本单元的复习课。</p> <p class="ql-block"> 课例展示后,刘莹主任就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和课例展示进行了犀利点评。首先,她指出,老师们对于“单元主题”和“主题语境”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有偏差,六上Unit1《How can I get there?》这一单元的主题语境属于“人与社会”大主题,而不能说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人与社会”。第二,她指出,六上Unit1和Unit2(《Ways to go to school》)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有一定关联的,老师们在提取Unit1大概念“Different ways to find the way”的时候是否联系了教材Unit2的相关内容。第三,她还指出老师们在选择教学资源时要坚持“育人性”这一大前提,所选内容要具有正能量同时兼具德育功能。</p> <p class="ql-block"> 下午,刘莹主任继续为我们做专题报告。首先她为我们展示了北京一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导入环节,老师通过自创《Vehicles Alphabet》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紧接着,刘主任通过视频向我们展示了北京骨干教师王国玲她对于英语学科基于大概念进行整体教学的理解,王老师以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为例,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解释了这一概念,大概念、单元主题、课时教学可能就是树干、树枝、树叶的关系,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要基于大概念,绝不能“一叶障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刘莹主任还针对英语核心素养给我们进行了深入解读:核心素养是个人在信息化、全球化、学习型社会,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情境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念、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包括三个维度、六个方面、十八个要点。现代社会,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其次,刘莹主任对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我们要建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而不是单纯地将碎片化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而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三大主题语境,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基于这三大主题语境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则是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最后,刘莹主任指出单元整体教学具有一致性、发展性、结构性、聚焦性这四个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必须以这四个原则为导向同时贯彻落实这四大原则。老师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的核心任务有以下八个方面:研读教材、学情分析,确定单元主题,确定单元结构,确定单元内各课目标、重难点,确定各课时教学过程,选择设计各课资源,设计单元和各课评价形式和活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学习,尤其是刘莹老师的点评,使我认识到我们罗庄小学英语团队在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这条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老师也做了很多努力,举一个例子,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学期进行分析时,我们老师实际上已经做得非常详细了,包括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但在听了刘老师的报告和她所带来的北京王国玲老师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分享后,我的感觉是可能我们欠缺的是四个字“内化吸收”,我们的工作做得很细但还没有深下去,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具体学情去分析到底同一个内容为什么三年级学完五年级还要学,没有研究透这些所谓的相同的教学内容间的递进关系和内在逻辑。就像刘老师所说,可能我们英语老师有时候也需要数学老师的逻辑思维。</p><p class="ql-block">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可能我们欠缺的地方还很多,但我们不会停止学习的脚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