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席逝世的日子里

唐河岸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九月九日”,是一个让中国人记忆尤深的日子,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祭日。今年,主席离开我们已经整整45年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1976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灾难沉重的多事之秋,在我国当代历史上也是值得书写的重笔。凡是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对当年发生的那些事,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从元月份起大事一桩接着一桩,无不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由此引发的变故,也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举国悲痛。</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3月8日15时,吉林天降陨石雨,最大的一颗重1770公斤,迷信的老年人说,这是不好的征兆,星宿降落,天人感应,人间恐怕要出大事了。但当时谁也没往深处想,也不敢想。</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4月4日,清明节,是我国祭奠英烈和已故亲人的传统日子。从3月底开始,北京广大群众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自发悼念周总理,4日,悼念活动达到高潮,达百万之众。5日、6日悼念活动继续,受到“四人帮”的阻扰,并同群众发生冲突,被定为反革命事件。4月7日晚8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天安门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的通讯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一)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华国锋任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二)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撤销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这是小平1973年恢复工作后的再次被打倒,由此自1975年底的“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始了对邓的公开批判。</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7月6日,德高望重有“红军之父”之称的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逝世。</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凌晨3点42分,一道蓝光闪过,大地剧烈抖动,如有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以下16公里处的地壳中猛烈爆炸。顿时,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大地狂风呼啸,这座百万人口的京东钢城在顷刻间夷为平地。24万生灵顷刻消失,伤者无数。</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此时,文化大革命已进行了十年年,在国家处于政治动荡、经济落后的形势下,周、朱两位重要领导人的相继离世,加上唐山地震的打击,已经重病的83岁的毛主席身心疲惫,也于9月9日零时10分永久的闭上了眼睛。毛主席的逝世,对当时人们心理的震撼和打击是非常大的。缘于主席在国人心中的崇高威望和人们对领袖的无限敬仰,尽管几年来他一直在病中,但有他在,人们感到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依赖,一旦失去,就犹如大厦倾倒,像一群失去了父母的孩子一样,顿时感到渺茫和无助,国家向何处去?以后怎样生活?人们无不忧心忡忡··· &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那年,我22岁,高中毕业后在大队当通信员,负责接听电话、扩放广播之类。秋季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准备上大学,也不用考试,要求被推荐上的每人写一篇大批判文章,记得题目是批判邓小平的“三株大毒草”(指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形成的三个文件:《论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纲》《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由于我在大队部经常看报纸,听广播,接触这一类的时政方面的东西也比较多,文章写得狠抓题。通过公社初审,于9月8日下午去县里集中体检后就可以确定了。体检地点在县原教育招待所(现在的教师进修学校),9日上午量血压时,由于情绪紧张激动,低压一下子升到100毫米汞柱,那位女医生没填表,说道:“你小小年纪,瘦弱的体质,血压不会恁高吧,别紧张到下午情绪稳定一下再复查,问题不大”。 &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午餐后,参加体检的同学都在招待所休息,下午两点多钟,还没开始体检。院内的高音大喇叭忽然响了起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播音员不停地预告:“今天下午四点钟,本台将有重要广播,请注意收听”,并每隔十几分钟重复一次。当时以为又有什么大事了,都很注意收听。那时没有电视机,广播便是人们获取新闻的唯一收听工具。四点最后一响鸣过,播音员用缓慢低沉的声音向中国人民和全世界沉痛公布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其后就停播了原编排的节目,循环播送治丧委员会名单和哀乐。</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伟大领袖的与世长辞,天地同悲,山河呜咽,当听到消息的那一刻,犹如晴天霹雳,人们都惊呆了,包括我们参加体检的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失声痛哭,有些人就是自己的亲人去世,也未必如此动情,但这次他们哭了,是发自内心的哭了。发生这样的大事,我也未再去顾及血压复查的事,就急忙搭班车回村了,当然,推荐上大学的事也就泡汤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匆匆来到汽车站,排队、买票、候车、进站,心急如焚、焦急不安,终于在下午快六点的时候登上了去桐寨铺的班车。汽车前边已经系了一大朵纸扎的白花,车内的旅客也少了平时的熟人之间的谈笑,低声传说着主席逝世的噩耗,从每人脸上木讷呆板的表情可看出其内心复杂的沉痛心情。</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赶回村里时天已擦黑,没顾得往家里拐就直接去了大队部。几位大队干部都已在那里等着,他们也从收音机里知道了这件事,支书见我回来赶忙催道:可回来了,快发电开广播。那时老家农村还没有通电,广播机所用的电源,是用一台10匹的柴油机带动5.5千瓦的马达改制的发电设备。发电、开机、预热、找中央台······,一切在紧张中按步骤进行,终于在晚上7点多的时候向全村群众广播了主席逝世的消息。</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在其后的几天里,根据公社通知,除每天早、中、晚三次照常转播中央台节目外,强调在此关键时期要加强昼夜值班,守好电话,密切注意阶级动向,防止阶级敌人破坏等。为方便群众悼念和吊唁,大队部腾出了一间房子布置了灵堂,一幅巨大的杭州产的黑白丝织镶框毛主席标准像摆在屋子的中央,两边摆放着花圈,一条黑底白字的“沉痛悼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挽幛悬挂在灵堂的上方,显得庄严肃穆。每天有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党员、贫下中农代表和学生轮流前去吊唁,怀念主席的丰功伟绩。党员干部们还要集体向主席宣誓,内容无非是当时比较流行的“继承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遗志”“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之类的口号。</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9月18日,全国哀悼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追悼大会,基层各单位都同时举行。唐河县城在原南大操场会场举行了有县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参加的万人大会。各公社、大队也都举行群众大会。我们大队比较大,空旷的大队部院子里提前用白石灰水画了分界线,每个生产队站四纵队,整整齐齐的,是几十年来历次群众大会参会人员最多、秩序最好的一次。下午三点钟开始收听北京追悼大会的实况转播,全国鸣笛三分钟,亿万人民向他们逝世的领袖默哀。大会由党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主持,华国锋致悼词。收听完北京追悼大会广播后,大队党支书记又做了简短的讲话,群众大会就结束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同年10月6日晚,以华国锋、叶剑英为代表的党中央政治局在李先念、陈云等老一代领导人的支持下,采取果断措施,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实行隔离审查,一举粉碎了“四人帮”集团,此后两年,各地又开展了肃清“四人帮”及其帮派残余分子的运动。中国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现在回想起来,在毛泽东时代虽然物质文化条件相对落后,大部分人吃不饱,穿不好,但人们的精神状态依然较好,对国家和领袖怀有崇拜和感激之情。即使在主席逝世之后,仍然掀起几次“毛泽东热”,20世纪80年代初,民间流行的“领袖像前的扶乩之谜”,就是人们怀着朴素感情的怀念、神话领袖的典型例子。其实也是对当时一些“非毛化”思潮的不满和回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寻其原因,无非在于毛泽东的平民化思想,现在人们怀念的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相对公平正义和安全感,上至各级官员下至百姓都比较清贫,社会贫富悬殊不大。经常开展的政治运动把干部群众都搞怕了,没有那么多的贪污和腐败。但是,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改善以及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不满和牢骚反而多了起来,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难道这些现象不值得反思吗? </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首都各界代表瞻仰毛主席遗容</p> <p class="ql-block">1976年9月18日,北京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p> <p class="ql-block">追悼大会主席台</p> <p class="ql-block">每到清明节,各族人民到毛主席纪念堂进行悼念祭奠。</p> <p class="ql-block">李中群,网名:唐河岸边,唐河县桐寨铺镇人。县人大退休干部,现任唐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从事县域历史文化的研究。2011年来,在《石柱山》《唐州风》《唐河文史资料》等刊物发表文章80余篇。参与《唐河胜迹》《中共唐河县历史(第二卷)》《唐河革命老区发展史》《史韵唐河》《漫话唐河》《南阳历史文化词典(唐河县部分)》《唐河县地名志》等书的编纂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