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1971(一)

桦林

<p class="ql-block">  军垦,这是一代知识青年熟知的称谓。</p><p class="ql-block"> 1971年广西14374名在农村插队的知青和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生产师,当上了一名军垦战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50年1月新疆部队11万名指战员在天山南北、戈壁荒滩就地屯垦,创建了军垦农场(1954年10月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到了六十年代,由于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全国相继有甘肃、宁夏、青海、陕西、黑龙江、内蒙古、兰州、江苏、福建、安徽、广东、江西、西藏、云南、山东、浙江、广西、湖北等18个省、市、自治区以国营农场为基础建立了一批生产建设兵团或建设师,划归各大军区或省军区领导。全国先后有200多万城市青年到军垦农场参加开发和建设。</p><p class="ql-block"> 图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年代。</p> <p class="ql-block">  广西以国营橡胶农场为基础,于1970年10月1日成立广西军区生产师,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生产师,归广西军区领导。师部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生产部、后勤部,从广西军区各部队抽现役干部223人,选调地方干部77人组成。接收自治区29个橡胶场、站、所、厂,按照军事化体制,组成6个团和6个师直属营。6个团的分布是:一团驻龙州县龙北农场(下设3个营);二团驻东兴火光农场(下设3个营);三团驻合浦县三合口农场(下设5个营);四团驻浦北县张黄东方农场(团不设营);五团驻博白县旺茂农场(下设5个营);六团驻陆川县五星农场(下设2个营)。6个直属营的分布是:一营驻那坡县平孟农场(现百合农场);二营驻扶绥县山圩试验站(现山圩农场);三营驻广西热作所南宁试验站(现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四营驻合浦县合浦大修厂(现热作机械厂);五营驻北流县水冲农场(现桂丰农场,含大伦农场);六营驻桂林灵川县东风氮肥厂。师部驻浦北县张黄公社东方农场。师长叫李兢,政委叫孙景芳。当时的农场不称农场,名称叫“广西军区生产师某团或某营”。工人统称为“军垦战士”。</p><p class="ql-block"> 图为广西军区生产师驻地浦北县张黄公社。这是张黄下低圩,出了街囗是209国道,再经大雾岭上坡是生产师四团(东方农场)。</p> <p class="ql-block">  广西军区生产师师长李兢</p> <p class="ql-block">  广西军区生产师政委孙景芳</p> <p class="ql-block">  广西军区生产师师首长合影照。右起:孙政委、李师长、刘副师长、周副政委、才副政委、金副政委、武副师长。</p> <p class="ql-block">  这是通往生产师师部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原广西军区生产师师部办公大楼,现在已成为东方农场职工住宅楼。大楼前的几棵小树都长大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原广西军区生产师师部办公大楼。</span></p> <p class="ql-block">视频:原广西军区生产师师部办公大楼。</p> <p class="ql-block">  原广西军区生产师师部食堂,现在改成东方农场职工住宅。</p> <p class="ql-block">原生产师师部总机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原广西军区生产师师部机关营房。</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原广西军区生产师警通排的营房。</span></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我们住的营房。</p> <p class="ql-block">  原广西军区生产师师部机关住宅。</p> <p class="ql-block">  这是通往15号山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5号山是生产师师首长的住地。</span></p> <p class="ql-block">  生产师师首长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生产师师首长的住宅。</span></p> <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是生产师四团礼堂所在地,现在礼堂已拆除,建成了东方农场职工运动场。</p> <p class="ql-block">  1971年为了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钦州等地的知识青年,怀着“到边疆去,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扎根边疆干一辈子革命!……”的豪情壮志,离开繁华的都市,告别亲人,来到了军垦农场,投身到“屯垦戌边”的伟大理想之中。记得那时去生产师的知识青年还要具备以下条件: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比较好;本人政治历史清楚;身体健康;年龄十六岁以上(其实有些知青还未满十六岁也去了生产师)。还要填写“新战士入伍登记表”,经政审、体检合格,报当地政府批准后才能参加生产师。</p><p class="ql-block"> 广西军区生产师接收知识青年,共分为两批。第一批是1971年2月27日至7月25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核心小组的批示,广西军区生产师从南宁、玉林、钦州3个地区接收在农村插队的知识青年3938名。其中:南宁地区1501名,玉林地区1500名,钦州地区937名。第二批是1971年7月29日至12月31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的指示,广西军区生产师派出4个工作组分别到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个市招收1971年的应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原计划招收12000人,其中:南宁市2500人,柳州市4000人,桂林市3000人,梧州市2500人。但实际招收了10436名,其中:南宁市2029名,柳州市3814名,桂林市2593名,梧州市 2000名。知识青年来到生产师后,具体的安置是:南宁市和南宁地区的知青安置在一团、二团、四团、直属二营和直属三营;柳州市知青安置在三团、六团、直属一营、直属三营;桂林市知青安置在二团、直属五营;梧州市知青安置在五团、直属五营;玉林地区的知青安置在生产师的师部砖瓦厂、四团、五团、六团、直属五营;钦州地区的知青安置在三团和四团。</p> <p class="ql-block">茫茫胶林。</p> <p class="ql-block">橡胶树苗圃。</p> <p class="ql-block">勃勃生机的橡胶林地。</p> <p class="ql-block">军垦战士在进行胶林管理。</p> <p class="ql-block">  技术人员在二团检查橡胶树的生长情况。</p> <p class="ql-block">割胶用的胶杯和割胶刀。</p> <p class="ql-block">  练习割胶。新战士向老战士学习割胶技术。</p> <p class="ql-block">  割胶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胶林是绿色的,胶树是高大的。图为五团五营的开割胶园。</p> <p class="ql-block">  胶林深处割胶忙。每天零晨4、5点,军垦战士便早早起床到了橡胶林割胶。</p> <p class="ql-block">割胶。</p> <p class="ql-block">  洁白的胶乳。每一滴乳胶,见证了军垦战士的艰苦和对橡胶树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一团二营五连新战士在收胶水。</p> <p class="ql-block">收胶水。</p> <p class="ql-block">  一团二营二连的军垦战士收胶水返回连队。</p> <p class="ql-block">运胶水。</p> <p class="ql-block">  生产师师长李兢与新战士在橡胶园里。</p> <p class="ql-block">  一群军垦战士割胶归来。</p> <p class="ql-block">屯垦戍边。</p> <p class="ql-block">  劳动生产之余,军垦战士还要进行军训。图为生产师二团一营通信排在训练战时通讯技能。</p> <p class="ql-block">  守卫边疆,保卫祖国,是边境军垦农场军垦战士的神圣职责。图为二团二营的军垦战士在巡逻。</p> <p class="ql-block">  生产师时期六团一营知青住房。墙上标语“屯垦戍边,寓兵于民”。</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三团一营六连柳州北海知青曾经住过的宿舍(现是三合口农场庙山沟队)。</p> <p class="ql-block">  广西军区生产师1971年上半年从玉林接收在农村插队的1500名知识青年中有100名知青(男80名,女20名),是4月10日乘坐几辆挂着军牌的汽车从玉林出发前往生产师师部驻地浦北县张黄公社。到达张黄后参加10天的新战士入伍学习班,学习班结束后,男知青安排在生产师师部砖瓦厂,女知青安排在四团。</p><p class="ql-block"> 图为 20名玉林女知青(红色娘子军班战士)在四团驻地合影。</p> <p class="ql-block">  玉林知青到生产师后,在师部驻地张黄留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生产师通行证。在当时出差、探亲凭此通行证购买车船票和住宿,享受“军人优先”待遇。</p> <p class="ql-block">  生产师的文化生活主要有:各团直属营都成立有电影队、业余文艺宣传队和篮球队。 </p><p class="ql-block"> 图为广西军区生产师文艺宣传队下连队慰问演出。</p> <p class="ql-block">  这是广西军区生产师师部电影队在探讨电影放影技术。</p> <p class="ql-block">  广西军区生产师师部电影队队长吴振飞在为军垦战士和地方群众放映电影。</p> <p class="ql-block">放映员张广慧在放映电影。</p> <p class="ql-block">放映前放映员在检查和保养机器。</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团篮球队的几名球员训练后留影。。</p> <p class="ql-block">  知识青年到了生产师后,与军垦老战士一起,新定植胶园14.78万亩,485.96万株橡胶树,年均植胶近5万亩。使广西橡胶的种植面积增加到32.68万亩,橡胶株数增加到877.96万株。种植面积比原来增加百分之八十三,株数比原来翻一番多。干胶产量也比1970年增长了百分之六十一,从而加快了广西发展橡胶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广大知识青年在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上,好学上进,敢于实践,勇于钻研,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都有显著的变化。全师有115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965人加入共青团,117人担任不脱产的连队干部,247人担任中小学教师,328人担任财务工作,302人担任医务工作,1658人担任正副班长,278人学会开汽车和拖拉机,还有946人从事各项专业技术工作。有34名知识青年荣立三等功,1394名知青获得各种奖励。</p><p class="ql-block"> 照片上是1971年参加广西军区生产师的知识青年,生产师撤销后,他(她)们仍然留在农垦,继续在这块土地上默默地耕耘,一如既往地迎接每一个明天。他(她)们1976年6月出席广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p> <p class="ql-block">  由于有些兵团几年来接收安置知识青年过多过猛,同生产需要不相适应。在内地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意义不大。同时,在农业生产领域实行军事化体制,用带兵打仗的办法来管理企业,不适应农场生产经营的需要,出现许多弊端等等。为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农业部于1973年2月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上报《关于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管理体制问题的调查报告》,建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会议研究解决。1973年下半年至1975年底,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除保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其它建设兵团或建设师、生产师全部撤销,恢复地方国营农场。</p><p class="ql-block"> 广西军区生产师也于1973年12月正式撤销。1973年10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下文(桂发【1973】278号)同意将广西军区生产师移交给地方领导,并决定成立自治区农垦局,接管生产师所辖的橡胶农场及研究所、站和工厂。生产师、团的直属单位,如团属的大修厂、麻绳厂等,和师直的卫生所、制药厂、文艺宣传队、电影队等都保留下来。到1973年12月31日截止,广西军区生产师结束对团、营上下行文。</p><p class="ql-block"> 图为生产师撤销时,197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生产师政治部在师部办公大楼合影。</p> <p class="ql-block">  生产师撤销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生产师生产部在师部办公大楼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生产师撤销时,1974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生产师政治部宣传科在师部办公大楼合影。从左至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前排:梁慧中(副科长)、卢家贵、周庆华、林朝华、曾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后排:金湘荣(副科长)、王则荣(科长)、胡邦进(副科长)、全学忠、魏美丽、吴振飞。</span></p> <p class="ql-block">  1974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生产师政治部宣传科合影。前排左起:魏美丽、王则荣(科长)、全学忠、金湘荣(副科长)、胡邦进(副科长)。后排左起:梁慧中(副科长)、卢家贵、林朝华、周庆华、吴振飞、曾斌。</p> <p class="ql-block">  谢谢欣赏!请继续收看军垦.1971(二)—军垦文艺兵</p> <p class="ql-block">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以及战友们的提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告知,速删。</p><p class="ql-block"> 文字、编辑、制作:林朝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