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正能量的《上梁中学》

老秦腔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2021年的收获季节,经友人介绍,我拜会了久仰的梁海老师。</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h1><h1>  那是在银川一个老旧小区的一楼,迎在门口的梁老师领我们来到他家的客厅。</h1><h1><br></h1><h1>  环绕客厅的书柜前,又环绕了一圈新出版的《上梁中学》,原本不大的客厅就成了书海。听梁老师介绍,经常遨游这书海的,有他夫妇,还有一只不离形影的小狗、一只不喜露面的乌龟和一只不甘寂寞的鹦鹉。这“三个一”的组合,使别具特色的空间里“海、陆、空”俱全,梁老师因此微信取名“三军司令”——这名,显气质,见胸怀。</h1><h1><br></h1><h1>  谈话自然离不开上梁、上梁中学、《上梁中学》。</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晚告别时,梁老师双手将一本《上梁中学》交给我。我捧着蓝色布面、沉甸甸60多万字加大量图片的巨著,心底对梁老师的敬重在不停地翻番。</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认真阅读《上梁中学》,每一页都告诉我:这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好书!</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中国千千万万所学校中,上梁中学渺小而不起眼;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里,35年如白驹过隙瞬息即逝。但是这所仅仅存在了35年的小小乡村中学却有它的标本价值。几个整天为抓革命促生产而奔波,同时还要为缺衣少穿的乡亲的温饱而操劳的公社干部,居然想起了要在这个吃饱饭才是第一要务的贫瘠山村办一所中学。一群外地的大学、中师毕业生抛开舒舒服服的日子不过,为了实现教书育人的理想居然离乡背井跑到这个穷乡僻壤为山里娃传道授业解惑。而最重要的是,在那些靠洋芋糊糊度日、靠扒草根填炕取暖的老乡心中,让他们的子女读书受教育能出人头地的宏愿居然没有泯灭……</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世纪70年代,上梁村仅有40户227口人,耕种着811.7亩贫瘠的山地。日工分值1角钱上下,少的时候只值2分钱,人均年收入仅10元左右,多数村民一年之中有大半岁月靠供应粮和野菜糊口。‘家徒四壁、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饥寒交迫、身无分文’等字眼,在这里并不是什么形容词,而是村民们真实生活的写照。1972年,这里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绝望地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而闻名于世……</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  </h1><h1>  “上梁中学成立于1969年秋季。当时政府没钱,给了个政策叫‘民办公助’,就是学校校舍由公社自己修建(民办),教育、教学经费由政府拨款(公助)。上梁公社领导是铁了心要办学,和生产队换来了几亩山地和一块打麦场,号召生产队和社员们投工献料,盖起了12间小土屋,建筑面积不过120平方米。开始是个‘戴帽子中学’,七年一贯制,小学五年,初中两年。1975年又增设了高中,升格为九(十)年一贯制……<div><br></div></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梁中学的成立,是上梁教育飞跃发展的里程碑。这所跨世纪的山区普通中学,很小很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存在了短暂的35年,而高中仅存在了4年。就这样一所极其简陋的普通中学,鼎盛时期有六七个中学班、270 多名在校学生。35年来,在一个不到900户、仅4000左右村民的弹丸小乡,共培养了1921名合格的高、初中毕业生,23名农业技术培训班学员,有300多名学生考入了各级大、中专院校,毕业以后成为农、工、林、医、教、行政、建筑、交通、银行、财税、文艺、餐饮等各个行业的专门人才,有的成为教育专家,有的在跨国公司担任重要职务;而继续留在农村的学生,或科学种田,或智慧打工,物质和精神生活充裕充实……</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梁中学在拼搏奋进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其意义十分重大:首先,从根本上斩断了新文盲滋生的源头,改变了当地千百年来文盲充斥的状况;其次,犹如一夜春风,扫除了亘古蒙昧,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对人们解放思想,更新思维方式,破除旧的精神枷锁,移风易俗,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架起了自上梁山巅抵达现代文明的长梯,用一代人的时间,跨越了几代人的历史进程;第四,创造了一个初等教育史上成功的范例……</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上梁中学》这本书全面、真实地记载了上梁中学从成立、发展、成功,直至被撤销的全过程。它深层次、全方位地诠释了‘崇文尚德,拼搏求存’的上梁中学精神,是校友们献给家乡父老的一份厚礼,也是为子孙后代、为社会留下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h1><h1>  “这本60多万言的资料汇总和回忆是由一群散布在地球各处的校友们自发联系起来共同参与,历经三年半的时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第一手资料自己动手撰写出来的。每一个字、每一幅图、每个数字都经过校友们反复核实,都饱含着校友们的艰苦和汗水,承载着大伙的辛酸和眼泪,当然也充满了幸福与自豪。所选回忆文章篇篇精彩、句句动情、字字珠玑,写出了上梁风骨、上梁中学精神……</h1><div><br></div>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年上梁中学的老师们迎难而上,带着青春和梦想以及亲人遥遥的牵挂告别故乡,来到别人不愿去、不敢去的深山里,用青春的焰火照亮深山孩子们的人生道路。学校创校初期,没教室,没操场,没食堂,缺宿舍,师生和乡民一道劈山移土、采运木石、砌墙盖屋;没校长,缺老师,没教具,没蔬菜,吃土豆,睡土炕,点油灯,每位老师教几个班,备课批改作业秉烛达旦;缺粉笔,凿山崖下石膏土法烧制;没颜料,挖山洞的红胶泥兑水研磨;没水喝,用容量340斤的废油桶远途拉运……</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老师们扎根驻守在艰苦的大山里,把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山里的孩子,把绵绵不断的乡愁托付给山畔明月,乐观而豪迈地在梁峁上唱响充盈大爱的时代长歌。”</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勿需多言,从以上来自《上梁中学》一书的引述中,怎么样的上梁,怎么样的上梁中学,怎么样的上梁中学精神,都已经了然于胸。而在我看来,这一切的核心,就在于当时的上梁中学得天独厚地得到了一批和梁海一样人品学养俱佳的好老师。</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一些特定的时期或者特定的年代,某些特定词语也许会成为高高耸立的“山梁”,比如我们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家庭成分之类。也许正是那道横亘心中的“梁”,把一个名叫梁海的热血青年,和上梁这个小地方联结在一起,从而让梁海与和他差不多的同事们,以山梁的挺拔坚韧,以大海的壮阔激情,在上梁这个朔风凛冽民风热情的穷困之地,演奏了一曲中国教育史上可歌可泣的青春乐章。用梁海老师自己的话说:“我离开教育行业后,先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部门、政府行政部门工作,也曾混得个一官半职,也曾辉煌过,也曾被人奉承,但从未有过像在上梁中学当老师时的那种成就感和那种被人尊重的感觉。即将进入耄耋之年,回首在上梁的岁月,尽管表现平平,甚至不受一些人的待见,可那是我一生中真正为社会、为老百姓尽了绵薄之力、干了一点实事、有人生价值的十年。有了这段经历,我这一生,才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愧疚!”</span></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而细读《上梁中学》,其中的回忆文章大都直朴无华、感人至深。特别是远在大洋彼岸的老乡李来余先生的多篇长文,以浓郁的乡思,浓墨重彩、浓情真意地书写了上梁、上梁父老乡亲和上梁中学、上梁中学老师、学生的伟大精神,而且以全球视角、民族情感、深邃思想、渊博知识将上梁中学精神再现得令人信服。就他的文章本身,也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上梁中学的教学成果、上梁中学各位老师的教学成就,以及上梁中学学生的学业水平。</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虽然不是上梁公社人,也没有在上梁公社读书或工作的经历,但我老家所在的桃山公社和上梁公社相邻;曾经顶住压力、高瞻远瞩、拍板定案创建上梁中学的公社党委书记郑廷柱,是我熟悉、敬重和一块共过事的老领导;我的老师卜天生、李克哲,曾为创建上梁中学和成就“上梁中学精神”做出了突出贡献;我的同事刘万吉、马瑞琴,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共同为上梁中学添彩增色,更何况《上梁中学》一书所概括的“上梁中学精神”,就是我们当地那一代人,以及当地祖祖辈辈共同奉行的生存法则!因为在我们那一带,凡地名和“梁”字结缘的,说白了就是指一道道干山枯峁。放眼陇右,干山枯峁连绵不绝,这“梁”那“峁”比比皆是。而与这样的地名连成一体的,是干旱少雨、缺粮断水、食不果腹、衣难蔽体。在承继祖辈而无法选择的绝望环境中,要想生存下来,吃苦受罪仅仅是不重要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则是:你必须咬牙拼搏、忍泪前行、团结奋斗、自强不息。这,既是炎黄子孙共有的民族精神,更是当地人祖祖辈辈刻骨厉行的准则和必须蘸着血汗做足的功课!</span></h1><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此,从那个年代和那个地方走出来的男男女女,个个都是人生路上的大手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正是这样的一代人,在创造改革开放奇迹的进程中顶天立地,并且以不思回报的奉献,手脚并用、日夜兼程、磨秃十指、累弯腰身,硬生生为子孙后代抠出一个让全世界羡慕嫉妒恨的现代化生活!</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退而述其次,即便那代人难以大红大紫,难以大富大贵,但也很少小肚鸡肠,很少怨天尤人,很少拖延推诿,搜遍全身细胞,在那代人身上也找不到什么叫“躺平”,而且那代人一辈子还错过了让多少光男鲜女痛苦不堪的更年期和抑郁症。</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曾经和朋友们聊天,有人说起对往后生活的担忧,我曾劝说大可不必过度忧心。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只要身体允许,有一小块土地就不会饿死。当然,这不是凭空吹牛,这种底气就来自那个年代的磨练,来自家乡人所共有的生存秘笈。而祖祖辈辈艰苦奋斗的历程证明,善利万物的天地之间,永远都会给扑下身子充满正气的奋斗者留有生存之地。读《上梁中学》,这种底气再一次得到回应,而且回应得感人肺腑,回应得令人敬佩!</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实话说,《上梁中学》所阐述的上梁中学精神,以及那个年代普遍的艰难困苦和昂扬上进,不只为上梁中学所独有。然而,更加值得赞叹的是,在40多年之后,创造上梁中学精神的师生又携起手来,不计代价、不算成本地以白纸黑字、皇皇巨著完整、立体、前瞻性地把这种精神再现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让“上梁中学精神”成为有目可睹的文化印记,让《上梁中学》成为激励后人的一座丰碑。而这雕刻印记、树立丰碑的人,也一个个走进文字,走进历史,从而让自己和《上梁中学》、上梁中学精神一道伟大,一道永恒,一道光耀后辈儿孙!</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你们点赞,成就《上梁中学》的所有同仁!</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  </h1><div><br></div> <h5></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选自梁海老师微信。<br>图文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