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园位于门头沟区龙泉镇中门寺沟村西的半山上,此地山势平缓,雄浑沉稳,明代称为“宝瓶山”,清代乾隆年间八旗官员尤警斋辟为山庄园林,名为“乐静山庄”,别称“杏泉峪”,尤警斋死后葬于此地,现存墓碑此。民国初年,军阀李枫桥在此建造别。墅,名为“枫桥别墅”。由于清、民国时期均有官员在此建园,故而此地村名为官园。南官园风景秀丽,山泉潺潺,清冽甘甜,漫山苍翠,怪石嶙峋,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来此游玩,并在山石上留下了许多刻字,刻字多为清代作品,字体有楷、行、篆、隶等各种字体,其内容为咏景抒怀,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水平一定的欣赏价值。 刻字最为集中的是“蛤蟆石”。蛤蟆石位于村西北三百米处,一块巨石上叠压有一块酷似蛤蟆的石块,俗称此石为蛤蟆石。 在此石的东壁下端,横刻有“莫辞吟”三个楷大字,字高0. 2米,宽0. 16米,右侧有浅刻纪年文字“道光壬寅桂月书”,“莫辞吟”三字字体苍劲有力,颜体之中掺有赵孟頫之笔意。 左侧有“过客下鄙赐翰是幸。” 另一首,诗前有序:“余不吟诗有年矣,壬寅菊月携孙昌兴,访云樵弟于西山之麓,登临作此。”诗为“自发纷纷老渐侵,尘劳销尽少年心。不图健饭人犹昔,马上还能强自吟。”落款为“漱石翁题。”刻文书体为楷行相杂。 “卧游”在撒手崖东南四百米处一块巨石上,字径高0. 31,宽0. 24米,横刻“卧游”二个行楷相杂的大字,行笔流畅,苍劲有力,其风格也与莫辞吟相同,颜、赵二体相间,应为同时代相近作品。 在莫辞吟的南侧也有两首七言诗:一首为“开怀辄醉欧阳酒,寄兴时操靖节琴。如此云山如此趣,好登临处莫辞吟。”落款为“眠云樵子题”。刻字书体也为楷行相杂,也颇具赵孟頫的笔意; 在莫辞吟对面的一块巨石上也刻有一首七言诗,诗为“人情每见更朝幕,山色得曾变古今。浮利浮名东游水,但逢高赏莫辞吟。”落款为“星碍僧人”,字体也为行楷相杂。 “雷音壑”在园的东部山沟中一块巨石上,字径高0. 26,宽0. 28米,竖刻“雷音壑”三个用双钩技法凿刻的楷书大字,字的间架结构较合理,行笔苍劲,其书法风格近似王羲之的笔意。从其刻字技法、刻石风化程度分析,其时代也应为清中期。 在莫辞吟的北侧有一首七言诗,诗曰:“远观山势疑无路,一片菁葱写密林。不到箇中佳境出,书生到此敢辞吟。”落款为“一咲书生题”(咲同笑),刻字书体为楷行相杂,颇有赵孟頫的笔意。 在蛤蟆石北壁下端也有刻诗五首,其一为“平生最喜是山水,今得遨游乐不禁。何必声华等斑马,就无才也莫辞吟。”落款为“模棱子题”,书体也为行楷相杂;其二为“桃花隖在白云岩,逸世流芳梦里寻。得与山翁并游赏,虽无妙句敢辞吟。”落款为“不虚生题”,书体为行楷;其三为“意在云山住,清闲乐有时。若非俗缘重,即此结茅庐。”落款为“春农氏题”,书体为隶书。其余两首诗,字迹漫漶不清,难以辩认。 “青麟峡”在蛤蟆石的西上方一块巨石上,字径高0. 19,宽0. 15米,模刻“青麟峡”三个楷行相杂的大字,行笔流畅,但缺少古朴之风,似为清末时期作品。 “撒手崖”在青麟峡的西南方三百米处的一石崖的南崖壁上,字径高约0. 5,宽0. 4米,竖刻“撒手崖”三个楷书大字。字的间架结构浑厚挺拔,行笔苍劲古朴,书体以颜体为主,间有赵孟頫圆润清秀的笔意,具有清中期馆阁体之风格。 “杏泉峪”刻碑在园内。已残断仅剩上部,汉白玉石质,阳面刻一颜体“杏”字,阴面刻四行楷书“杏泉峪•••••••树林丛茂•••尤警斋••••••道光二十••. . . . . ”。尤警斋,道光时期的八旗贵族,在此建“乐静山庄”,因其地树林茂盛杏树较多,加上山泉四、五眼,故称其为“杏泉峪”而刻碑记之。尤警斋死后葬在此地,现其墓丘、墓碑依存,且常有后人来此祭祀。 另外园内外还散存一些刻字,如“樱桃沟”、“待月崖”、“古烟霞”、“听涛”、“云谷石坊”、“武陵春色”等,字体有楷、行、行楷、篆、隶等书体,但书法一般,比不上前述诸刻石,为民国时期所刻。 南官园是门头沟区摩崖刻字最为集中,书法艺术水平较高之地,1981年门头沟区区政府公布为自然风景保护区,是一处有待深入开发的旅游休闲景点。<div>(此文系二十多年前,所写。)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