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峥嵘 流声回荡

江城龙

<h1>——悼念岳父王文华</h1><h3> 夏 鹤</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文华</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王文华 (1924年6月4日—2021年9月2日),辽宁省大连市人。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武汉军区后勤第34分部副部长,1983年10月离休(正师级待遇,行政13级)。</h5> <h5>日伪统治时期的沈阳(网络资料)</h5> <b>一、出身贫苦,少小离家</b><div> 王文华出身于城市贫民家庭,自幼丧母,当时东北被日本侵占,国破家碎,他在苦难中挣扎,很小就挑起家庭重担,与妹妹相依为命。因受继母欺负,愤然离家,辗转流浪,后进入抚顺煤矿做苦工。煤矿在日寇的把持下,中国劳工整天做牛做马出苦力,在皮鞭棍棒下忍气吞声地过活。除了受日本鬼子欺负外,更可恨的是那些被称为“二鬼子”的汉奸工头,他们有时比日本鬼子更奸毒,专门狐假虎威地“整治”中国人。劳苦大众在苦难生活中挣扎。<br></div> <h5>在日寇欺压下的煤矿童工(网络资料)</h5> <h5>(网络资料)</h5> <p class="ql-block"><b>二、盼望光明,投身革命</b></p><p class="ql-block"> 王文华在苦难的生活中,希望能早日赶走日本鬼子,盼望着出头之日。在矿工中有一批没有暴露身份的八路军战俘,在他们的秘密组织下,王文华积极参与了抗日活动。为防止日寇在战败时破坏矿山和机器设备,地下党领导组织工人成立了护矿队。当动员王文华参加时,他二话没说就加入了进来,从此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护矿队白天照常上班,夜晚则拿起铁镐作武器,或站岗放哨,或进行巡逻,有效地保护了矿山资源和各种设施。日本宣布投降后,护矿队前往沈阳,编为冀热辽军区独立第3营。王文华正式成为我军战士。(因这支护矿队在日本投降前即在我党领导下开展了秘密的抗日活动,所以该营虽然是在日本投降后正式列编,但所有官兵都定为抗战期间参加革命。这是后话了)</p> <h5>护矿队员(网络资料)</h5> <p class="ql-block"><b>三、战斗成长,功绩卓著</b></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王文华和他的战友们为了人民的解放,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殊死的拼杀,亲历了那场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他也在战斗中成长,从一名抗日护矿队员,成长为人民解放军“旋风部队”中的一名基层政治工作干部,为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1945年10月,王文华所在部队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3旅68团,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3纵9旅27团,1948年11月全军统一整编,该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120师360团。王文华随这支英雄部队,先后参加了三保本溪、四保临江、东北“三季”攻势作战,在白山黑水中英勇奋战。1946年2月参加攻击徐家屯战斗,这是他第一次上战场,战斗中只身冲入敌阵抢救出负伤的战友。是役,我军这支新组建的部队歼灭敌“王牌”新6军一个整营。当年3月,入伍不到一年的王文华就担任了班长,率领全班多次出色完成战斗任务。特别是在“二保临江”的三源浦战斗中,他所带班担任团后方警戒,当发现敌人撤退经过该班面前时,他果断先敌开火,整个部队听到枪声后打了回来,打乱敌阵势,歼灭敌一个团。不久,王文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下半年他担任排长,1947年上半年任连副指导员,下半年担任指导员,那时他入伍才两年。当时部队成份复杂,“解放战士”居多,士兵来自全国多个省份,政治工作难度很大。他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大力开展诉苦运动,激发广大“解放战士”的阶级觉悟,巩固了部队,提升了战斗力。所带连队在夏秋冬“三季”攻势中多次出色完成作战任务,为战役战斗全局胜利作出了贡献。1948年10月,随部队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首先参加了攻克义县战斗,随后在攻打锦州的战役中,所带连队勇猛突击,打入敌纵深,协同兄弟部队,打垮敌第6兵团部,付出重大牺牲,消灭了大量敌军。在辽沈战役后期的辽西会战中,所带连担任前卫,向小谢屯方向突进,他亲自带领一个排向敌占村庄攻击,被敌火力压制而坚守不退,待大部队到来发起总攻。该连一排在排长赵广同带领下,最先突入村庄,连续打退敌七次反扑,全部壮烈牺牲,战后被命名为“赵广同排”。此次战斗,该连损失两个排,但撞上了敌西进兵团指挥部,打乱了敌指挥,为辽沈战役最后胜利,付出了重大牺牲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辽沈战役后,部队入关,针对部分东北籍战士不愿离开家乡的情绪,他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地巩固了部队。所在部队参加了著名的平津战役。1949年2月下旬,随所在部队作为四野先遣兵团南下,打过长江,在转战湖南期间,升任营副教导员,随后参加了衡宝战役、广西战役、解放海南岛等战役,经历大小战役战斗数十次。在解放海南的战役准备期间,亲自带领部队抓获了由海南岛潜入大陆刺探情报的敌县长,使我军进一步了解了敌海防情况,增强了渡海作战的信心。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王文华从一名新战士成长为基层指挥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部队从东北打到海南,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的考验,同时也不断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增强了组织指挥才干和政治工作能力,是所在团的优秀指导员之一。</p> <h5>我军攻打锦州(网络资料)</h5> <h5>我军乘木船解放海南岛(网络资料)</h5> <h5>时为中南军政大学上干队学员(1950年8月于武汉)</h5> <b>四、抗美援朝,屡建新功</b><div> 解放海南岛后,王文华被选派到中南军区军政大学学习,从小学课程学起直到速成中学的文化课。他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精神,积极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br> 抗美援朝战争中,王文华所在的第40军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批部队入朝作战。因部队基层干部伤亡较大,第五次战役时,调在军政大学学习的学员中止学业回老部队参战。不久,王文华即担任志愿军40军120师360团2营教导员。随部队参加了战役后的战备整训,深入进行了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提高了政治思想、管理教育和技战术水平。其间,还参与了粉碎敌细菌战和心理战的斗争,保证部队没有出现非战斗减员。1952年5月随部队进入大德山至板门店地区担任坚守防御任务,贯彻“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方针,加固修筑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开展“零敲牛皮糖”式的冷枪冷炮杀敌活动,多次顶住了敌人的攻击和袭扰,并积极主动出击,打击敌人,巩固阵地。当时,敌我阵地前沿相接,最近的只有40米。为争取主动,王文华多次利用夜暗绕到敌人阵地侧后查看地形,侦察敌情,掌握了第一手情况。部队按他设定的作战方案出击,歼敌十多名,还抓了俘虏,我无一伤亡,受到了上级的通报表彰。<br>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王文华随部队撤回国内,任120师360团干部处长(当时团机关是司政后干四大部门)。因其综合素质较高,后改任军事干部,任118师352团第一副团长兼参谋长,开启了新的历炼。<br></div> <h5>志愿军40军120师360团2营营部部分人员在朝鲜前线(前排右二为王文华,时任该营教导员。1952年6月)</h5> <h5>在朝鲜前线构筑坑道工事(1952年6月)</h5> <h5>时任120师360团干部处处长(1953年)</h5> <b>五、学习全优,教研双佳</b><div> 1955年8月,组织上安排王文华到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第一年学习文化,以后重点学习联合兵种指挥。他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钻研,除利用节假日处理家事和生活琐事外,全身心地扑在了学习上。在学习中善于开动脑筋,改进学习方法,积极探索钻研,总结提升以往战斗和实践经验,并注重课堂外的交流切磋。在四年的学习期间,一直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部科目考试均为5分。<br> 军事学院毕业后,王文华因学习成绩突出,被挑选到政治学院军事教研室任教员(正团职待遇)。他负责教授毛泽东军事思想课,面对来自全军的有着实战经验的军师团职学员,为保证授课质量,他积累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除本院和军队系统外,还从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等单位查找了许多材料,包括红军时期的作战命令、计划等,还阅读了许多敌方将领的回忆文章,认真准备教案,反复征求意见,精心绘制讲课的图表。结合自己参加辽沈战役的实践,灵活讲授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全院领导、教员和千余名学员听课,受到上下一致好评。课后,学员们自发敲锣打鼓到教研室向他表示赞扬。经过几年磨炼,王文华成长为优秀教员,其教学能力水平和授课质量均名列前茅。1964年政治学院撤销军事教研室,王文华被调到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编审室任研究员(副师职待遇),较好地完成了组织上赋予的外军发展动向研究课题任务。“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参加军科任何一派的群众组织。“三支两军”时曾被派到七机部811厂担任军管会主任,完成了组织上赋予的特殊任务。<br></div><div><br></div> <h5>南京军事学院小组演习作业结束时合影(后排右二为王文华,1957年5月)</h5> <h5>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五期二班五组学员合影(前排左三为王文华,1957年5月)</h5> <h5>南京军事学院毕业留影(所在合成军队指挥系一部五期二班五组被评为先进集体,后排左三为王文华)</h5> <h5>政治学院军事教研组与院领导合影(中排右三为王文华,1965年8月于北京)</h5> <b>六、新岗尽责,再创佳绩</b><div> 1970年初,军事科学院大批人员下放,王文华被调到武汉军区后勤第34分部任参谋长。他坚决服从命令,离开繁华的大城市北京,来到河南信阳的一个小山沟工作。面对全新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他毫无怨言,边学边干。针对单位新组建,干部成份新,素质不强的现状,加强思想工作,经常与干部谈心交心,了解其诉求,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激发了广大干部努力干好工作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同时,搞好传帮带,培养骨干,加强机关业务建设,较快地提高了年轻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后改任第34分部副部长,分管司令部和训练、行管工作,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认真负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br> 1983年部队整编,王文华为使年轻干部更快成长,主动提出提前离休,让出领导岗位。离休后,他依然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关注军队建设,坚持读书看报,曾担任干休所两届党支部书记和一届管委会主任,积极努力,为做好老干部工作和加强干休所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和心血。<br></div> <h5>在冬季野营训练途中制定训练计划(时任武汉军区后勤34分部参谋长,1978年2月)</h5> <h5>率部进行野营拉练(时任武汉军区后勤34分部参谋长,1978年12月)</h5> <b>七、一生清廉,永葆本色</b><div> 王文华始终不忘自己的贫苦出身,始终牢记当年参加革命的初衷。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不论是担任领导职务,还是离休以后,都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热爱学习,刻苦钻研,打牢了较好的文化基础,不断提高政治军事理论和工作有关的相关专业知识水平。针对新的岗位,积极努力学习新的知识,适应新的形势。他顾全大局,服从组织,严守纪律。他长期从事基层政治工作,后改任团参谋长;入最高军事学府学习得全优成绩,本可以弥补短板,回老部队大展宏图,但被留下当教员,还是去政治学院教军事思想,所学战役战术基本用不上;后调军事科学院从事外军动向研究,又是从未接触过的全新领域;最后调离北京,到后勤分部任参谋长,人地两生,业务不熟。然而每次工作调动,王文华都坚决服从,毫无怨言,积极适应新情况,转变角色,在每个新岗位上都做出了新的成绩。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性格刚正,不讲情面。在生活上严格自律,清正廉洁,节俭朴素。对家庭和子女严格要求,从未利用职权为自己家人办事。从北京调到河南信阳山沟工作,主动人走家搬,放弃了北京的住房和岳母在国家部委机关的工作,子女们也从北京优越的学习条件而变成乡村简陋的学习环境。他自己有时也感到亏欠家人,但却始终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为培养年轻干部,主动让出领导职位,提前离休,表现出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离休后,仍关心党和国家大事,力所能及地发挥余热。他几十年如一日,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div><div> 王文华曾荣获三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著有【岁月流声】回忆录。<br></div> <h5>岳父王文华和岳母孙玉琴在辽宁绥中结婚(1954年6月)</h5> <h5>岳父母和子女合影(后排左起:四女王兰、长女王敏、二子王军、三女王建,1978年春节)</h5> <h5>岳父母和我们一家在郑州邙山(长女王敏、长女婿夏鹤、长外孙夏桐)</h5> <h5>祝贺岳父85岁生日(前排左为长女王敏、右为二子王军,后排左起:三女婿马刚军、外孙女马心妍、三女王建、四女王兰)</h5> <h5>和孙子王枫合影</h5> <h5>一生热爱学习(在病床上审读回忆录【岁月流声】)</h5> <h5>在安徽黄山</h5> 王文华同志的一生,是忠党爱国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防建设而努力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热爱学习,工作认真负责,原则性强,为人坦诚,性格直率,严于律己,艰苦朴素,信念坚定,品德端正。他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