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南极北极,温州有南麂北麂。南极北极遥不可及,南麂北麂还是可以企及的。几年前,集团摄影俱乐部曾去南麂岛采风,那里金黄的大沙岙沙滩,翠绿的三盘尾大草坪,还有为多拍几个渔村风貌而翻山越岭、全身湿透的疲惫,至今记忆犹新。<div>2021年9月4日,摄影俱乐部再次出海,目标——北麂岛。</div> 客轮从瑞安南门码头驶出,我们开始“走向深蓝”。看舷窗外,从浑黄的江水到碧绿浅海,从高楼林立到岛屿零星,一个多小时后,大海向我们敞开了他博大的胸襟——蓝汪汪的,像极了蓝宝石,看起来清澈透亮,却又深不可测。 经过近3小时的航行,于中午11点多到达北麂码头。码头不大,但水很蓝,上岸的坡道很陡,看得出这里水应该很深。左侧的海湾是一个人工沙滩,右侧的小海湾是乡政府所在地。正前方,一横一竖呈现侧躺的“T”字型的两条堤坝,把这三个海湾很好的圈护起来。 也许是中午太阳太毒的关系,尽管沙滩上海水碧蓝,水面如镜,却没看到人们在戏水玩沙。很遗憾这次是来采风的,估计也没合适的时间下水感受蓝色海水的温度了。 <p class="ql-block">中午强烈的光照同样不适合拍照。午饭后大家各自休息,到下午四点钟再集中去拍落日。事实上,三点半大家就迫不及待出发了。</p> 出了小村的另一侧,又是一个小海湾,狭而长。海水透如镜绿如蓝,蹲在岸边往水里看,可见螃蟹横行,小鱼游弋。 蓝天上白云悠悠,悬崖岸边石头房子错落有致,几叶小船散落在水面上,或停泊、或作业,满满的古朴渔村气息!脑子里突然蹦出个想法:岛上正在进行旅游开发,会不会把石头房子刷成白色,造就一个中国版的圣托里尼?顿时很庆幸能在深度开发之前来这里记录下这朴素的风景。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吧!)</p> <p class="ql-block">沿着环岛公路前行,来到了北麂的主要风景点之一——过水屿。一个小岛,与本岛之间有礁石通道相连,涨潮的时候海水会淹没礁石通道,故名“过水屿”。</p> (过水屿上望本岛) 过水屿不大。北面蓝色的海面上有序排列着一个个黄色的圆形构建物,那是深海黄鱼养殖场,据说这一个圆圈的造价就要近百万呢! 过水屿上长满了狗尾巴草,夕阳下,一簇簇狗尾巴花在风中摇曳,颇有高山草甸的味道。 岛屿顶上是几座废弃的石头房子,均已倒塌成了残垣断壁,显得荒凉、沧桑,似乎在述说着曾经的沧海桑田。 过水屿南面,有一条长长伸入海里的长廊,连接着一个水文观测站。 过水屿一圈逛下来,阳光已经变成了金黄色,太阳快下山了,该回到本岛上去拍日落咯! <p class="ql-block">刚过礁石通道,碰到一老伯,提醒我们让后面的人走快点,潮水上涨很快就会淹没通道。我们赶紧大声呼喊后面的朋友赶紧撤。走在最后的朋友说,通道最低的地方,海水已经差不多与路面持平了······</p> 天气原因,并没有拍到完整的落日,但过水屿上空的晚霞还是挺美的。 <div><br></div> 太阳落到了海平面上的云层里,我们也结束了今天的拍摄。回旅馆卸下装备,迫不及待脱下了防晒衣,嚯!我的淡蓝色T恤衫居然变成了深海蓝,后摆还有汗水往下滴。<br>晚餐是海鲜大餐,一个字,鲜!说不定就是下午我们出发时在小海湾里看到的那几艘小渔船刚捞上来的,能不鲜吗?!<br>拍日出是我们俱乐部海边活动的必备项目。第二天凌晨四点就披着满天的繁星、戴着皎洁的下弦月朝山顶进发了。 <p class="ql-block">在山上寻找机位的时候,黑乎乎的,要打手电才能看得清地面,只有灯塔探照灯发出的光束,无声却又坚定地一次次从我们头顶划过。</p><p class="ql-block">等我们架好相机,东方开始渐渐泛白,朝霞开始装点天际,游人也慢慢多了起来。快门声逐渐密集,谁都不愿错过哪怕一秒的美景啊!</p> 由于下午才有返回瑞安的客轮。拍了日出后,还有半天时间,大家开启“逛山”模式—— 这是北麂岛灯塔,温州境内唯一一座国际大型有人值守灯塔。“最浪漫的志愿服务”就是在这里值守,目前已经有4千多人报名到这里值守灯塔了。 (国际灯塔) (国际灯塔) (海事塔) (游步道风景) (游步道风景) (游步道风景) (游步道。道路尽头是悬崖,崖壁上有炮台,有驻兵坑道。) 南炮台 (游步道风景) (游步道风景) (村边小码头) (灯塔前俯瞰北麂岛) 回忆两天的行程,触目皆蓝:深海蓝,厚重而神秘,让人有化身为鱼一探究竟的冲动;天空蓝,通透而深远,让人有冲天而起展翅高飞的遐想。这蓝让人忘却烦恼;这蓝让人心情恬静;这蓝让我莫名沉醉。尽管已经选择了一个月内,客轮来回间隔时间最长的两天,依然感觉过于匆忙,还有北炮台没去探过,还有立公村的石头房没去转过······留待下次吧,或许也可以报名“最浪漫志愿活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