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散记(2)|又见·敦煌

明也

<p class="ql-block">“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南北朝 刘孝先</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敦煌有三宝“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而我以为,敦煌就是莫高窟,莫高窟就代表了敦煌!</p><p class="ql-block">敦煌,不仅仅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名,而是一段久远的历史、一种文化的符号。</p><p class="ql-block">虽说在读书的时候就知道了敦煌,但真正的敦煌其实我是第一次去,为何叫作“又见”,一方面同行的远哥十多年前已去过,今次去该当是“又见”,而对于我来说盖因“敦煌”这两个字早已融入我的心灵和血液中,“飞天、反弹琵琶、最美观世音”等等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东西,皆与敦煌息息相关,“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耳熟能详的古诗句也与敦煌相连,特别是三十多年前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文化苦旅》中曾有一文《莫高窟》,更让我对敦煌魂牵梦萦,好似早已遇见。这次环西北之旅的最重要一站,便是去敦煌,朝拜莫高窟。</p><p class="ql-block">今天,终于又见·敦煌!</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38年,张骞手持节杖,翻越秦岭,渡过大河,穿越犹如刀锋一般窄长的河西走廊,再走荒芜盐泽,横渡西域城廓诸国,过葱岭、入中亚,第一次张开了东方帝国的远眺之眼,也第一次发现了生命的辽阔性和苍茫大地的内在潜力。</p><p class="ql-block">这条道路,就是名扬千古的“丝绸之路”。它既是历代英雄旌旗漫卷和马革裹尸的漫漫征途,也是驼铃叮当与商旅绵延的贸易通道,更是中西文化之间引进、输出乃至碰撞、演变的纷繁孔径。在这条路上行走,不是与敦煌擦肩而过,就是与敦煌闪亮地相遇,这种光芒的对话,绵延了一千多年的茫茫时光。多少人的生死、离散、梦想、征战,都已如花朵般破碎、沉淀,和随风远逝。唯独敦煌却如心灵的珍宝,在时光的淘洗中,成为人类精神的至高圣地,它是整个人类的血液和思想喂养成的雪莲之花。</p><p class="ql-block">敦煌,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六大宗教和十余个民族文化的融汇之地。公元366年,乐尊和尚在这里开凿了第一座洞窟,此后,经过长达一千多年的营造,莫高窟成为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至今仍保存着735个洞窟,其中包括45000平方米壁画和2000多身彩塑,涵盖文化、艺术、科技、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日常生活的诸多层面,向世人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p><p class="ql-block">这个看上去十分寻常的小山包,却是河西走廊上的一个博物馆,也是半部中国艺术史,又是几大文明的交流地,它因无比深厚而长久沉默,也许深厚正是沉默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当旅游大巴带我们来到莫高窟景区,远远望去处在一个干涸的河床边,一个寻常的不高的山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洞窟,这便是号称“千佛洞”的莫高窟。心中油然而生无限的景仰和兴奋。</p><p class="ql-block">由于莫高窟已经受到严格的保护,洞外已不是十多年前的原貌,洞口全部增加了保护墙体和封闭门锁,而且绝大多数已不对外开放了。在导游的带领下,虽然我们只能参观一部分洞窟,看着这些历经千年仍旧栩栩如新的壁画、塑像,已足够让我们惊叹得目瞪口呆,好在我们通过数字展厅影像对莫高窟典型洞窟的艺术有了比较全面了解。</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来到著名的第16号洞窟,那个著名的藏经洞还在,但已空空如一,只残留下墙体上丝丝风沙冲刷的痕迹,以及洞内壁画高僧、菩提树、比丘等还清晰可辨。一百多年前的王道士偶然发现这个藏经洞,震惊了世界,也带来了莫高窟文物的一场浩劫。好在自1944年开始经过常书鸿等几代敦煌守护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在无比艰苦的条件下,莫高窟文物整理、保护、修复等取得了卓越成果,也才让我们今天还能够有幸参观、了解和研究。</p><p class="ql-block">恰如大师季羡林说,影响深远,文化自成体系的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国家的文化唯有在中国敦煌,新疆地区汇集交流。敦煌已有了“敦煌学”,并成为显学。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已然成为中西方文化的研究中心;敦煌,“一带一路”的载体,她是民族的,是世界的。她更以开放,包容,创新的姿态迎接四方。</p><p class="ql-block">除敦煌之外的任何地方,恐怕都难以让人在拜谒与瞻仰之中,身不由己地发出牵动灵魂的喟叹和赞美,并且再三地弯下腰身,满心虔诚,向着寂寞而又神色灵动,灰暗而又光彩夺目的文明和艺术顶礼膜拜。要真正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文化,敦煌都是不可或缺的。</p><p class="ql-block">一座洞窟,与一个(群)人的相遇,</p><p class="ql-block">千年佛国,与数十载人生的相遇。</p><p class="ql-block">莫高窟与它的守望者,在荒漠中相互召映并彼此守侯,将直到永恒……</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傍干涸的河床</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洞窟原貌</p> <p class="ql-block">第332号洞窟</p> <p class="ql-block">第96号洞窟九层楼,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p> <p class="ql-block">洞窟内佛像雕塑</p> <p class="ql-block">最美观音像</p> <p class="ql-block">飞天壁画</p> <p class="ql-block">第16号洞窟著名的藏经洞(17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