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藏东南雪山冰川寻秘(四)</p><p class="ql-block"> 在藏东,东念青唐古拉山深处,有一座美得惨绝人寰、震撼人心的寺庙——孜珠寺。它像雄鹰一般凌驾在4800多米的山尖。</p> <p class="ql-block"> 多年前,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第一眼看到孜珠寺的照片魂就已经被它勾走了,脑海中久久不能忘记那幅画面。其实,与孜珠寺的缘分2016年就注定了,那年暑期西部大环线自驾,走大北线和新藏线,孜珠寺本来是计划在进藏途中的,当时从西宁走唐蕃古道,经玉树、囊谦到类乌齐转G317走丁青、巴青、索县往那曲到拉萨,因行程走的太急,部分队友高反,在类乌齐临时终止了西进川藏北线G317,改道南下昌都走G318去拉萨。这次藏东南寻冰,终于有机会,圆一个愿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丁青县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孜珠寺的历史可以上溯到3000年前,作为外象雄的中心,这里最早是苯教大师的修行地,在吐蕃第二代赞普穆赤赞普时,国师穆邦萨东修复了孜珠寺并传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住持喇嘛被尊称为“孜珠活佛”,现任住持为丁真祖普俄色活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丁真俄色活佛说:“孜珠寺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除了非常有缘分的人”,在昌都丁青这是一座连藏族人都感到陌生的寺院,很多人只闻其名却不知在何处。 </p><p class="ql-block"> 是啊,无论从地理位置、建筑位置、苯教位置,孜珠寺都有着难以逾越的高度。它太过偏远,深藏在藏东的偏远一隅,雪山深处,高入云端的险峰之上。其“高、峭、冷、俊”的特征不仅令人瞩目,作为“藏区最古老的、海拔最高的寺院”虽已广为人知,但能亲临其境的也只是近年川藏北线路况的改善而热门起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川藏公路主要是两条,一是有中国最美景观大道之称的川藏南线G318国道,这是游人进藏的主要道路,第二条就是昨天(3月6日)然乌到昌都,今天要开始走的,以人文大道著称、寺庙密布、藏文化色彩浓厚的川藏北线G317。 早上从昌都出来去孜珠寺大约220km,四个小时,经过珠角拉山、类乌齐、斜拉山,插几张上午过来车上抓拍路上的风景(更多图片后篇图文分享)。</p> <p class="ql-block"> 类乌齐县境内的珠角拉山曾是国道317上要翻越的著名的天险。2019年9月,珠角拉山隧道建成通车,现在天险变坦途。</p> 在距离丁青县城约20多公里的觉恩乡叉路下国道转Y535乡道去孜珠寺,道口新建的“山门”,心想不知以后会不会成为收费“景区”。<br></br> 从山脚海拔3600米的达曲到山顶孜珠寺11.5km路程竟然爬升了1100米,几乎直上直下,细窄的单行道烂路,崎岖蜿蜒,有三十几个发卡弯,一侧是光秃秃的悬崖峭壁,一侧是万丈深壑,需要四驱越野车。这还是现在加了护栏、修了路拓宽以后,据说之前更烂,雨季连当地藏民的车都不敢开上来,这段盘山路让人血脉喷张,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信徒们来这里多半选择爬山,来此的游客少之又少,所以才说是有缘又有信念的人才能到此。<h3> 走完了这段30多道拐的烂路,远远就看到孜珠寺在高高的山顶上,三千年来它一直屹立在高山之巅。虽然早已看到过它的图片,但今天实地呈现在面前时,那种心情无以言表。如果说当年囊谦的尕尔寺带给我们的是惊喜,那孜珠寺就是震撼。尤其漫山皑皑白雪,让孜珠寺显得格外圣洁。<h3> <h3> 快到寺庙时会经过公路边附近的天葬台,山坡上扔满了衣服,众多的秃鹫、乌鸦在上空盘旋。在这里,让人切身的体会到生死轮回只是生命的一个过程,带不走也留不住,唯有挚爱你的人会日思夜想,祈祷往生。<br></br></h3></br><h3> <p class="ql-block"> 车停在观景台附近,下来用相机、手机一阵猛拍,再起飞无人机全方位扫描。</p> <p class="ql-block"> 经典记载孜珠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孜珠”意为“六座山峰”,六座山峰象征观音菩萨用慈悲和智慧度化所有六道众生,帮助他们从烦恼中走向解脱之路,代表六度万行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及对众生的贪婪、愚痴、嗔怒、傲慢、嫉妒、邪见的对治之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孜珠寺金碧辉煌的主殿就坐落这些山峰峭壁的怀抱中,左右镶嵌在山体岩壁之上的寺庙、经堂、僧舍、禅房、修行小屋错落有致分布在六座山峰上,整个孜珠寺充满了神异的气氛和恒远的肃穆,简直就是神界。</p> <h3> 苯教有四大神山之说,主要有阿里的岗底斯山、林芝的苯日神山、昌都的孜珠山、德钦的梅里雪山。孜珠寺地处险峻高山,远离世俗社会,洞窟在西藏教派当中是最常见的修行场所,很多高僧都会选择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洞窟进行苦修。以前用于修行的洞窟如今渐渐废弃了,贴在崖壁上的一间间小屋子便是修行洞,一位位修行者从这里走向了大智慧。</h3></br><h3>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主殿很气派,因为疫情影像,主殿没开放,前面的广场空无一人。红色围栏围的是孜珠寺的天葬区域。</p> <p class="ql-block"> 收起无人机,孜珠寺对面还新修建了一个观景台,要走一大段路,我走过来这里用手机拍一段全景视频。</p> <h3> 孜珠山背面没有建筑,而是一些狭小的转山朝圣栈道,布满了经幡和玛尼石。今天时间充分,一如既往再去转个山。苯教的转山是逆时钟,一个藏族小伙,尾随着我,路上还帮我拍几张照片,扎西德勒。🙏<br></br></h3></br><h3> <h3> 朝圣者一步一个脚印走在积雪的转山道上,他们脸上无一例外被晒成了高原红,午后的斜阳下,黑色的身影成为迷人的风景线。<br></br></h3></br><h3> <p class="ql-block">转山道上看到一对红胸朱雀在觅食,没带长焦,用随身24-105mm镜头记录。海拔4700,走的气喘吁吁,蹲下来按快门手还在抖,才拍几张就惊飞了。</p> <p class="ql-block">孜珠山的第三峰有个空洞,传说是大鹏鸟穿山而过留下的,因为像一面悬空的镜子,可以照见世人之心,照见世间空性,所以第三峰又叫“见性峰”,空洞叫“见性洞”。</p> <p class="ql-block">见性洞旁边悬崖上的那个修行小屋是后世人的修葺,最早只是一个山洞,据说占巴南喀(公元前915年诞生在沃莫隆仁圣地,是象雄国王的王子,文殊的化身,被誉为“密宗之父”,象雄八十大成就者之首)曾在这个山洞修行,至今山洞内还有占巴南喀当年修行留下的脚印。转山一圈后,我来到见性峰下,登上了悬崖扶梯,在海拔4700米,再登几十米台阶,很考验体能,气喘吁吁,来到了修行密室,拜拜及随喜,留下爱妻曾经戴过的首饰。图片</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想起李白的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p><p class="ql-block">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p> <p class="ql-block">身处见性峰,宛如站在云端俯瞰大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蓝得耀眼的空中飘着大朵棉絮般的白云,近处的山峰覆盖一层新雪,格外纯净。静静的观赏眼前壮丽的一切,思绪万千。低沉悠远的法螺声伴随着钟鼓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直击人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手机铃声打断我的思绪。很遗憾,领队原本说好今天拍到、等到日落后才下山的,以为时间很充分,航拍了大场景后,我去转山了,之后想再到寺院建筑近距离拍些人物近景,始料不及的是,五点后,大部分人不愿再等一个多小时后落日及拍摄,估计山上刺骨的寒风她们受不了了,已在车边等待急着要下山,我在山顶上,接到领队电话,只好匆忙再赶回到车边,18点便下山往丁青县住宿。</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地处险峻高山,远离世俗社会,使其一直保持着纯净的修法氛围。三千年来,无论灾荒、法难、战争还是动乱,虽然孜珠寺会受到干扰甚至遭到拆毁、但佛法的火种始终能在这里薪传不灭,许多苯教佛法的经典、仪轨只在孜珠寺得完整的保存和继承。</p><p class="ql-block"> 孜珠寺最有名气的是每隔12年(藏历鸡年五月十五日)就会有一场极其隆重的独具特色的苯教佛事活动——神舞法会。数以万计的朝圣者不辞跋涉之苦,华服盛装地聚集在这海拔4800米的高尚之巅,法会持续半个多月,以“阎罗十二判”为主线,展示着善恶因果报应等自然规律,最后一天才是最隆重的神舞表演“极乐与地狱”,据说这样的表演形式在整个西藏可能只有孜珠寺能看得见了。</p><p class="ql-block"> 鸡年是我的本命年,不知下一次鸡年的神舞法会,我是否还会再来。🙏</p> <p class="ql-block"> 有别于藏区寺院都已成为景区的概念,孜珠寺依然保留着单纯寺院的性质,没有大门,没有门票,没有纪念品兜售。 </p><p class="ql-block"> 2018年,活佛在内地传法时,曾经有记着采访问他想不想把路修的更好,让旅游业给寺庙带来经济效益时,活佛是这样回答的:“我没有把寺庙的收入放在第一,很多人都说我的寺庙条件艰苦,可我觉得还行,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提高生活和修好寺庙,我觉得应顺其自然,特别是我不想把它弄成一个旅游区,那样经济可能会搞好,庙修得金光闪闪,可是它真正的意义、它的文化会消失。因为它真正的目的是让庙里现在两百多个僧人很好的学法,再将它们实践出来……变成旅游区会让他们看到另一面,慢慢地这种虔诚的思想会没有了,如果没有了这个思想,寺庙再修得辉煌也没有意义,就剩下一个空壳。”</p><p class="ql-block"> 再见,孜珠寺,愿你永远有最能打动人的宁静,永远有薪传不熄的火种,永远有脱离尘嚣的修行。</p><p class="ql-block"> 探索之旅,旅行中的点点滴滴都值得记录、回忆和分享。作为藏东南寻冰旅行的流水账,整理此图文,只是为了方便自己日后回味翻阅,并分享有兴趣、关注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继续整理《藏东南雪山冰川寻秘之五》——徒步布加雪山波戈冰川</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wV9PjTxmYP0-YtJmpZfAgQ"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本人微信公众号《王工第三只眼看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