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一枚珍贵的带新堤地名戳邮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邮票见证古镇新堤邮政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程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感恩湖北省文旅潮研究会,加入研究会认识了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老师刘乐源,因共同的爱好我们成了忘年之交的朋友。他讲:之前写研究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货币、邮票历史,参考过我九十年代初写的研究文章。为了表示感谢特赠送我一枚他从美国购回的民国带新堤地名戳的邮票。希望我研究一下邮票背后的故事,写出来讲给人们听,得到刘乐源老师赠送的这枚邮票,我幸为至宝。</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一、民国带新堤地名戳邮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仔细观赏这枚87年前,从古镇新堤寄出,漂洋过海到美国的邮票,87年后她又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回到了她的故土,转了个圈回到了原点,落入到我这位爱好研究家乡历史的研究者手中,只能说我与这枚邮票有缘,我认为研究她是历史赋予我的责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1)</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一枚普通的民国邮票(图1)主图为橘黄色,无污渍,无霉点,保存较好,图文清晰,此种邮票是为纪念辛亥革命而发行的,俗称北平版烈士像邮票。1931年由孙中山遗嘱提供烈士人选,经选定后先由德纳罗公司镌制凹版邮票母模,再由财政部印刷局翻版印制。票面图案格式与孙中山伦敦版大致相同,中央为先烈像(陈英士烈士像),框以椭圆花圈,中央顶端为国民党党徽,邮票四角分别用中文和数字从右至左排列“壹分”、“1”,下框从右至左为“中华民国邮政”字样。此邮票图幅为宽19.5mm,高22.5mm。在早期,邮票主要是用来寄信的,当时的人们也没有收藏邮票的意识,这就导致早期的邮票世量很少,而中华民国时期是一个社会极度动荡的时期,当时发行的邮票虽然种类多,但存世量都非常少。这样,更显得这枚邮票的珍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这枚邮票珍贵,存世量少不是主要因素,更加珍贵之处是因为她是一枚带地名戳的邮票。是研究地方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我们发现,这枚戳是倒盖的圆形戳,上部从右至左为“湖北”二字字样,中部年月日也是从右至左上下三排。分别是:廿三年、十一月、十八日。下部为新堤字样。据刘老师讲:他见过的带新堤地名戳的邮票制式有多种不同。有的还有英文,有的是“湖北新堤”,有的是“湖北沔阳(新堤)”,有的是“沔阳新堤”。他说象这样邮票上“湖北新堤”,这样把县省略的相对少见了。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是与古镇新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变更及城市地位和城市级别有关,这里就不细说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么,这枚珍贵的带新堤地名戳的邮票,又是怎样回到她的寄出地——新堤的呢?上文我说过,是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刘老师从美国购得。我们在一起讨论新堤古镇江峰阁是否有照片存世时,我们都坚信一定有的,寻找的重点应放在国外。他说:我就带回一枚民国时期带古镇新堤的地名戳邮票,送给您研究研究!刘老师为了研究美国牧师崔美满(E·C·ZIMMERMAN)于1928年至1941年间在荆沙一带的活动轨迹,通过美国集邮协会,购买到崔美满牧师的后人委托销售的一批遗物。其中有邮票、信封、信件等史料。据记载,1928年,崔美满牧师携夫人安娜从汉口乘船逆江而上,到沙市布道,他当时在汉口学习了6个月中文,能使用不是很流利的中文同中国人交流了。据相关史料研究发现,1928年至1940年间,他先后和比利时、瑞典、英国友人一同走遍了沙市、江陵、监利、沔阳(新堤)等地。并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了记录拍照。并通过信件寄回美国,成为早期美国人了解江汉平原沿江几个县市的窗口。他们随写随拍随寄,这枚珍贵的邮票就是这个时期从古镇新堤寄出的。刘老师之前见过从新堤寄往路易斯安娜州和纽约的实寄封。可惜因为要价太高,没有弄到手。那么,民国时期的古镇新堤邮政业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二、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新堤邮政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繁忙的新堤长江轮船码头(图2)</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镇新堤位于江汉平原东南端,长江中游北岸,上接荆蜀,近逼岳湘,下通武汉,地当要冲。是民国时期湖北的八大城镇之一,水路交通便利,人杰地灵。荆北的粮食、机器和各种物资都在这里集散。上下的船只和人员都在新堤补给和休息(图2)。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人在新堤经商。比较有名的商号有湖南人办的“梅通和”、浙江人办的“协盛”、河南人办的“皇甫万泰”、咸宁人办的“于志顺”、“朱松茂”、“吴春茂”、汉阳人办的“仁仁堂”、“德丰荣”等商号。新堤还是湘鄂接壤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商业空前活跃,“镇内行商坐贾云集,店铺作坊鳞次栉比”、“市不以夜息”、“热闹繁华,俨然汉口”。新堤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邮政事业的繁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据1992年版的《洪湖县志》记载:新堤的邮政事业始于清朝末年。其实新堤有邮政业比《洪湖县志》上记载的更早些。笔者考证:明嘉靖年间沔阳州就设有4驿站23递铺,有驿路4条。传邮水上用船只,陆地或用驿马或步行肩挑。驿站专为接送来往官吏和传递文书专差住宿之用,各站配驿丞一人,驿站夫2-3人。只递官府文书、情报,不为民用。州前设总铺,铺丁5名,另设急递铺1个,负责传送官府急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沔阳设州前总铺和急递铺及新堤等18个铺递。境内有驿路5条,分别为东去汉阳、西到潜江、南走新堤镇、西北经新开铺、东北至汉川。到了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新堤始设三等邮政局,始辟支线邮路,受理民间邮件,办理邮政业务。清宣统年间,新堤邮政业开始办理小额汇兑业务和小件包裹邮寄,并在古镇镇内增设有二个邮票代售处(主要方便镇内商人、文人、政府官员)。清光绪以前,驿路只传递官府军政文书、谍报、塘报、奏章、官方汇款,不递转私私人信件。由此看出:清朝之前的邮政业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民国初期,新堤境内铺递逐年减少。驿站、铺递废止。民国元年(1912年),沔阳改州为县,新堤、仙桃邮政局和脉旺嘴、沔城邮政代办所改属县邮政机构,始辟航船邮路。长江航线由汉口招商局、太左、怡和、美最等公司的轮船带运邮件。民国2年(1913年),新堤、仙桃两镇设电讯局,分别架设新堤至仙桃、新堤至龙口、新堤至峰口的电话线路3条,全程195线对公里,树电杆3900根。这一年起,新堤邮政业务可通高额汇兑,并在峰口、龙口、陆溪口设有代办所。民国11年(1922年),辟新堤至汉口步班干线邮路和水上联运邮路各1条,全程为360公里。民国21年(1932年),新堤邮政局升为二等邮政局。民国30年(1941年),开辟新堤至监利早班邮路,全程90公里。民国32年,开辟新堤至汉口航船委办邮路,班期不定,邮件递转迟缓。民国35年(1946年),增新堤至沔城早班邮路,改新堤至汉口航船委办为航船直达邮路。系三日一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5月,新堤和平解决,天潜沔指挥部军邮局接管地方旧邮政局,在彭家场成立县邮政局,辖新堤、沔城、仙桃、脉旺嘴等4个邮政局。1949年8月1日新堤邮政局改名为“军分区邮政局”。1950年元月,奉上级指示撤销“军分区邮政分局”,改名为“沔阳专署中心邮政局”,除办理本县业务处,还管理汉阳、汉川、嘉鱼、蒲圻、沔阳、监利、石首等七县邮政业务,致此,新堤的邮政事业发展到了顶峰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在新堤的东岸盐码头和西岸分别设有一处邮票代售处,在轮船码头放置邮政信箱,方便民众投递信件(主要是方便过境商人)。由于邮政服务点分布不广,航班不密,班期不能固定,邮件运行迟缓,代办所只能寄发函件,不能广泛办理邮政业务。为了打一个长途电话,用户睡在电报局等电话是常事。笔者认为:在过去的年代里一个小城镇能具备这些条件,邮政管理经营这么完善、机构健全,在全国来讲是不多见的。当时也算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小邮票览尽新堤近代变迁,方寸之间包罗万千世界。这枚难得一见又弥足珍贵的带地名戳邮票,是古镇近代邮政史的缩影,她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新堤昔日的辉煌。本文最后再次感谢刘乐源老师无偿赠予,让“宝贝”回家,令我感动。我将好好珍藏,继续研究。</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1年8月30日完稿</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程康、湖北省洪湖市人,洪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任科员。毕业于湖北省广播电视大学新闻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收藏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文旅潮研究会会员、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会员、湖北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荆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荆州市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下过乡当过兵。曾在洪湖县文化馆、洪湖市群众艺术馆、洪湖历史博物馆、洪湖市图书馆、洪湖市委宣传部、洪湖市文联供职。曾任洪湖市群众艺术馆、市图书馆副馆长,洪湖市文联机关党支部副书记,组联部主任,《洪湖文学》执行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洪湖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代表作有《中国博物馆大观》、《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湖北省民间美术探源》、《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货币史况》、《洪湖汉绣丶淡水贝雕发展历程初探》、《浅谈群众艺术馆干部的美学修养》、《浅议群文调研干部的基本素质》、《依靠社会力量办好图书馆》、《发挥水乡优势、加速旅游业发展》、《梦回军营》、《爸爸、父亲节快乐》、《我和洪湖舰的故事》、《诗话江峰阁》等著作和论文五十多篇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作者有关洪湖新堤历史的研究文章,不断被《今日头条》、《中红网》、《红旅潮》等全国知名网站刊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