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看土楼

山蛋丝丝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1年9月7日 白露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今天我们自驾车到福建灵通山附近看客家土楼,下午到东山岛看日落,忙忙的拍了不少照片,挑选些做美篇,留个念想!</span></p> <p class="ql-block">昨天到福建灵通山上拍日落云海,赶上一场大雨,到宾馆太累了,早上6.30分才睡醒,看看窗外边,天那太美了,快快起床。</p> <p class="ql-block">出门看到马路对面奶奶养的小狗狗,个个超萌,可爱极了!</p> <p class="ql-block">灵通山下庄上村的土楼</p> <p class="ql-block">  庄上土楼,因叶姓客家人居住,故又名庄上客家土楼,系世界上最大的土楼,当地居民又称之为庄上大楼,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庄上村,建于清代顺治至康熙年间,系生土夯筑的单元式与通廊式相结合的土楼民居建筑。平面形状呈前方后圆,南北相距220米,周长700多米,楼高9米,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占地34650平方米。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内部建筑分内外两环,均为穿斗式木构梁架,外环三层,共有142个单元。土楼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及1处小东门。楼内除住房外,社会生活诸多功能方面所需的公共建筑和设施应有尽有,是中国农村传统社会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土楼特别之处在于大量使用鹅卵石,连山丘上都被铺满了,此举能很好地防止雨水把山上的泥土冲刷下来。整个土楼为三层建筑,共有147开间房,属全封单元式结构。楼坐西向东,土楼内有四座宗祠,其中最大的宗祠雕梁画栋,构件十分精美,对研究客家建筑风格特点很有价值。由于土楼依山势而建,因此土楼以及内部的各个建筑在分布上显得不规则。</p><p class="ql-block"> 百度得知“庄上城”为明末清初天地会首领叶冲汉祖居地,也是该村叶姓客家人聚居地。土楼建造者曾替郑成功在当地收税,而且得到郑成功部将的支持,因此财力颇丰。楼内住着180多户,1300多叶姓客家人,也是居住人数最多的客家土楼。</p><p class="ql-block"> 两次地震仍安在</p><p class="ql-block">“庄上土楼原设计建筑模式是葫芦形,因当时福建、广东一带明清二军还处在拉锯战,地方上盗贼猖獗,社会动乱。为加强防卫作用,房主便以原“旧寒楼”作为葫芦顶,左右配建两座耳楼“漕洄楼”和“恒升楼”作为葫芦耳,再建一座连体楼“岳钟楼”。岳钟楼没有北墙,它直接依靠在庄上大楼的南墙外,成为小楼依大楼的独特景观,这在福建土楼史上绝无仅有。庄上土楼虽然为土木结构建筑,但各楼的楼墙都建有窗口和枪眼,可以防卫、防震、防水、防火。该楼先后经历了两次大地震、一次特大洪灾,而安然自在。</p><p class="ql-block">楼主故事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寻根溯源,庄上土楼迄今流传着该楼创建人叶冲汉的故事。据说,庄上土楼是天地会首领张耍(又名万礼)和叶冲汉以万为姓早期结义的旧址。</p><p class="ql-block"> 据叶氏族谱记载,张耍,原是个穷书生,一年赴考落第,行乞回家,途经大溪庄上村时,已深夜,到叶家借宿。</p><p class="ql-block">叶冲汉为人讲义气,乐善好施,见张耍憨厚,且一表人才,愿结为友,留居3年,供其练武,视为兄弟。之后叶冲汉为他备足路费,让他上路投军,还特别做了32个饼,让他带着路上做点心,并交代若要给别人吃,一定要先切开面饼。张耍途中歇脚,拿出面饼吃,觉得好奇,切开一看,原来兄嫂怕他路费不够,在每个饼中藏一块白银,张耍看后感激万分。清顺治7年,张耍率部众数千人投奔郑成功,屡建战功,后官封厦门水师提督,统管闽南各县。之后不久,叶冲汉在张耍的帮助下,开始建庄上城。</p> <p class="ql-block">奶奶给我们指路。</p> <p class="ql-block"> 村头路旁有家豆腐店,还是过去的老做法,这里泉水好,做的豆腐很好吃,一块4元,师傅说热豆腐就可以直接吃,就买了一块,真好吃,我们俩午饭吃过了,但还是你一口我一口一会吃完了!</p> <p class="ql-block">村子土楼有年头了,还没有开发,原汁原味,很喜欢!</p> <p class="ql-block">  只见土楼前端为方形,转角抹圆,沿土楼外墙而建设的土楼群高约九米,共有三层。在土楼内还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土楼,这些土楼之间竟然还有不少菜地、果树,土楼之外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和郁郁葱葱的果林。</p> <p class="ql-block">村子盛产柚子,好吃又便宜,2元一斤,我美美的买了一大袋子!</p> <p class="ql-block">  土楼里86岁的爷爷给我们讲土楼的故事!他自豪的讲家里子孙,有一位在清华大学读博士。 </p> <p class="ql-block">爷爷告诉我,以这几块石头为界线,划分村子,土楼一共有三个村子。</p> <p class="ql-block">爷爷家,三层土楼!</p> <p class="ql-block">走出爷爷家看到一对公鸡在打架。</p> <p class="ql-block">村里祠堂,进士碑!</p> <p class="ql-block">练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到土楼最后一个村子,遇见大妈给我说镇府给他们盖新楼,这村人几乎都搬走了,她在老屋养些鸡,现在给鸡喂食来了。让我过几年镇府把土楼改造好了再来,肯定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  土楼曾经是热闹的,如今的土楼却是冷清的了。许多土楼已经不再有尘世的烟火,只是静默地在那里成为故事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  土楼将一个近10米高的小山丘包围在其中,整个建筑依山丘周围地势而建,这样的土楼建造形式十分少见。</p> <p class="ql-block">  站在庄上土楼内的山上,来不及感叹土楼中有山有水的非同寻常,就被目光所及的庄上土楼的气势给镇住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到达福建东山岛。在海边问一位保安,告诉我们拍日落的地方,开车去了这个村子,今天太阳一直朵在云彩后面不露脸,拍的也不尽兴。</p> <p class="ql-block">  白露后,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昼夜温差较大,夜间会感到一丝丝的凉,"白露"代表着暑热的结束,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而在季节转化过程中,丰收的秋季带给了人们与健康有关的食物以及民俗。</p><p class="ql-block">白露节气三候</p><p class="ql-block"> 一候鸿雁来。指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我国最早诗歌总籍《诗经》中第一首诗就是描写鸿雁的。</p><p class="ql-block"> 二候玄鸟归。玄鸟即燕子。可能是商的图腾。《山海经》上说,玄鸟是一种四翅鸟类,羽毛呈淡黄色,喜食鹰肉,性暴戾,居于平顶山。《诗经》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p><p class="ql-block"> 三候群鸟养羞。“养羞”的解释则是:储藏食物。《逸周书·时训》中说:“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朱右曾校释:“养羞者,蓄食以备冬,如藏珍羞。”,表明此时已是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的时节。</p><p class="ql-block"> 白露节气养生</p><p class="ql-block">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p><p class="ql-block"> 饮食调养。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p><p class="ql-block"> 运动调养。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p><p class="ql-block">白露节气习俗:</p><p class="ql-block"> 一、收清露。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p><p class="ql-block"> 二、秋社。秋社和春社都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大约在立秋后四十余日,一般在白露、秋分前后,是一种欢庆丰收、祭祀神灵的喜庆活动。</p><p class="ql-block"> 三、酿米酒。白露这天,人们除了收集露水,还要酿米酒。据说是这天酿出的米酒,色碧味醇,愈久愈香,喝了会让人醉行千里而不醒。《水经注》里对此酒有所记载:“桂阳程乡有千里酒,饮之至家而醒。”</p><p class="ql-block"> 白露节气过后,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在中医上称为"秋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咽干、眼干、皮肤干等症状。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白露的"露"是一种自然现象。节气至此,白昼阳光尚热,水汽蒸发,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