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四十年代的泰国城市及乡村美丽风光</h5> <h5></h5><h3><b>多姿多彩的生活——养成动手能力</b></h3><h5> 我出生泰国曼谷一个富裕的家庭,1954年随父母北上,一家人移居河南安阳,租住在西大街167号土产杂品合作商店后面。就读于不远处的鼓楼东小学,往东经过古城老鼓楼及鼓楼东街,走几百米就到学校了。还依稀记得学校前有个手压泵井取水的地方,解放初期附近老百姓都要来这里担水,北侧是母亲工作的安阳市花纱布公司及老新华市场(城隍庙旧址)。刚入学校身着白色短袖上衣及吊带短裤装,如同一位十足的洋娃娃,走进学校特别十分引人注目。<br> 走进高大校门,不多远左拐进入门洞,前面就是宽阔青石板校园场地,教室呈U字形状分列两旁,再往北一处篮球场,西面一排学校食堂及教职员工楼房。继续往北走去是一个露天舞台,走下半米多高台阶,就是学校一排教室和宽大后操场。有一个印象,进校门处有一片绿草地,在老师指导下,几位学生播种下南瓜籽,经常勤快浇水施肥,瓜秧长得很快,不懂管理掐头压秧,只见开花就是不结瓜,想起来很有意思的一段经历。父母的影响熏陶教育下,并不是一个身体弱小娇生惯养的孩子,平时在学校里喜欢各项体育运动,被体育老师选中,代表学校运动队,参加小学生运动会的长跑与三项全能比赛项目,健硕身体素质基础就是从小那个时候开始打下的。</h5> <h5></h5><h3><b>学校的小饲养员</b></h3><h5> 小学五年级时,学校为培养学生课外热爱劳动的兴趣,音乐老师戴军牵头成立学校饲养场并担任场长,推荐我为饲养场副场长,激发了少年时期对新事物的兴趣。老师指导下,选在校园食堂北面一处角落地面上,搭建一个几平方米大木质棚架兔窝,喂养七八只安哥拉大白兔。用父母平时给的积攒下来零花钱,特意跑到城隍庙市场西北出口处,挑选买了几只咖啡色新品种水獭兔子,扩大喂养兔子的种群。平时下学了,跟着同学一道去附近国营蔬菜店捡拾菜叶,到城墙边树林摘树叶来喂养兔子,不怕脏臭经常打扫兔窝。<br></h5><h5> 一只只母兔开始不断在地下刨洞,咬下自己兔毛筑窝,细心观察等待,没隔多久毛茸茸小兔仔一只只从洞里跑出来了,真的好高兴好高兴啊。不怕脏不怕累热爱劳动,受到了学校的表彰。谁知一场连续几天的暴雨下个不停,兔棚被水淹没坍塌了,流下了难过伤心的眼泪……。</h5> <h5> 1954-01-01汕头中山公园</h5> <h5></h5><h3><b>全民爱国卫生除四害运动</b></h3><h5> 此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拾麦劳动,不怕吃苦与劳累,表现十分突出,学校特意指派我与另外一位女同学,由报社记者拍摄田间地头拾麦劳动场面照片,发布在学校宣传栏上,代表学校形象对外报道,可惜没有保留这些照片。另外还积极参加全民爱国卫生除四害活动,跟随学校组织的队伍前往郊区的生猪养殖场挖蝇蛆。制作一个小纱布网兜,用来扑灭到处乱飞舞讨厌的蝇子,然后放入纸盒里,活动结束检查评比,数我消灭捕获的最多,受到老师的称赞与表扬。<br> 因此,后来有幸被学校推选,前往郑州参加河南省红十字少年夏令营活动,学校有三位同学幸运的参加,这也算是一种小小荣耀鞭策鼓励吧。</h5> <h5> 1958年安阳市木偶剧团小演员合影......张英群、张益群,1960年参加河南省红十字少年夏令营留影。</h5><p class="ql-block"><br></p> <h5></h5><h3><b>逐渐培养自己动手能力</b></h3><h5> 五年级时,一位老师招募几位同学在一起,手把手讲解电线接头剥离与家用电器简单接线安装方法,并让同学们亲手进行实践体验。增加电工知识,对电器产生极大兴趣的启蒙,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也逐渐培养了独立动手的能力。在家里简单拉扯一个电源插座,安装照明开关与照明灯;布置小小家庭摄影暗房,制作简易照片曝光箱,买来搪磁盘、木夹子、显影定影粉、相纸,自己冲洗放大照片。那个年代,从小就开始萌生有自己一个小小卧室独立空间,有一个简易工作台与物品架,放上自制配电盘,整齐摆放上电工的各种工具、电烙铁、五金工具和配件,添置一个工具箱。<br> 成年长大走进社会,在机床厂工作时期,虽然只是一位铣车工,却对机械制造、五金加工技能感兴趣,跟着其他工人学着动手用三角铁制作工具箱,到外车间裁剪薄板折弯,亲自进行电焊组装。制作小型铁皮蜂窝煤炉具,制作铁铲、铁钩、婴儿学走路轮车、婴儿小推车等物件。利用马口铁皮下脚料,台钳上手工敲打折弯,使用75瓦电烙铁锡焊接成型,水泥封装制作长方形小鱼缸。制作用炉火加热熨烫衣服的简易土熨斗。自学电工知识,学会安装家庭电源插座,双回路控制电源开关,简单修理一般普通家用电器,制作婴儿推车,婴儿学走路车。<br> 那个年代,许多富裕家庭开始购买沙发,很是羡慕。工资收入不多,买不起决定自己动手做。添置木工锯、木工刨,木工角尺、卷尺,买来弹簧,利用家里剩余的木料,仿制做成三人长沙发、两个单人沙发、简易书架、小板凳等,很自豪得意。</h5> <h5> 1960年鼓楼东街小学六二班中小队干部与罗美华老师合影,照片第一排从左开始为赵风云、焦贵炎、姚福晨、罗美华老师、周增轩、韩治家、张益群,第二排闫素兰、钱惠君、路静(路瑞琴)、赵玉文、崔成林。</h5> <h5></h5><h3><b>家庭养鸡和养兔的日子</b></h3><h5> 那个年代,老百姓小家庭经济收入都不高。家庭都使用蜂窝煤,为了省钱,星期天借辆平车去煤场拉回煤粉,再拉些黄土,用自制的蜂窝煤球机手工打制,晾晒干后,孩子们也来帮忙,搬到煤球棚堆放好,整整忙一个星期天,休息日就这样过去了。家家户户都搭建鸡窝喂养母鸡,就是为了不用买鸡蛋省下一点钱嘛。利用废旧木料做鸡窝门,用竹条做鸡站立活动的层架,下部可以打扫鸡粪。每天都要用废煤渣垫在地面上,夏天每天都要及时清扫,不然味道太难闻了,还要制作长条斜面的喂食槽,每天都要将菜叶剁碎煮一下,拌上麸皮与糠来喂食。<br> 楼上阳台养鸡,楼下的煤棚用一块预制板架空,上层堆放蜂窝煤,下层用竹片做个门养兔子。夏天时可以到国营蔬菜店拾些菜叶,冬季只能在郊区大雪覆盖的菜地里刨捡,还要定期骑着自行车去南关自由市场,买些麸皮与糠来喂鸡和兔子。兔子繁殖特别快,下了一窝又一窝。自己动手劳动,乐在其中,这些片段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才有经历过,很难忘记的岁月时光。</h5> <h5></h5><h3><b>家庭水电维修工</b></h3><h5> 1991年11月,一家人迁居南方汕头,走时也顺便带了一些常用工具。新居室位于当时的郊区,各个房间一切都是空荡荡的,多次骑着自行车前往老城区摩罗街购买冲击钻、过墙长合金钻头、木工工具、铁锤、铁錾子、钢锯、钢锉、活扳手、管钳、铁钉、水泥钉、大小木螺丝、万用表,电线、电源插座,配齐一套完整电工工具与工具箱。学着装修工人,制作一个带提手的小木方格盒子,放上常用工具、铁钉、水泥钉、木螺丝等,凭着自学的电工知识以及自己的动手能力,如鱼得水力所能及不断做些小项目小工程。<br> 动手安装卫生间毛巾架、洗涤用品层架,卫生间和厨房的排风扇,就是靠自己打穿墙体来安装的。还进行客厅和餐厅几处壁扇、吊扇、吊灯安装,阳台增添电源插座,客厅、大门外增加日光灯照明,能自己解决就不用麻烦去请人。</h5> <h5></h5><h3><b>温馨的小家庭天地</b></h3><h5> 买了二手两厅两房小居室,老两口十分如意。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并不会因此懒惰,喜欢独立思索,不断勤快改善小家庭环境条件。及时更换家庭老式电源插座为五孔开关插座,安装多处门吸,更换老式日光灯,更换厨房排风扇、洗菜盆下水管、阳台洗手盆排水管;修理家庭挂钟、电风扇等电器,安装两个墙壁风扇;安装床头电源插座及开关,安装洗手间洗涤用品多层架、毛巾架、加热器;安装两套阳台自动定时浇花装置,让出行远门没有后顾之忧。有了电烙铁、焊锡丝、焊药,可以简单改装或者修理一些电器,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br></h5><h5> 两处阳台各自安装太阳能LED一拖二照明灯,阳台铁罩处伸出一段一米长三角铁架,固定太阳能板,增加光照时间,可以同时控制晚上阳台及室内照明。购买4”水管及其他配件,进行空调排水管改造,合理布局安装,将空调水排入下水道,力图完美。自己动手安装网上购买的组合电脑桌;更换家庭多处老水龙头,多次进行老水泵修理;电热水器水垢清洗并更换镁棒;购买配件更换全自动增压水泵的安装,省了一笔人工费,十分自豪得意。<br> 一个人并不是天生什么都会,除了爱好辛勤自学外,还需要不断注意观察学习请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立动手能力。虽然不十分富有,却从来不把钱看得太重,老了还是闲不下来,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乐此不彼地建设着自己舒适温馨的小家。让自己活的更加精彩,累点辛苦点,心里暖暖快乐着,那是自己心爱的家,一处温馨的避风港。</h5> <h5><p></p></h5><h3><b>当一次义务园林工</b></h3><h5> 2019年1月,前往河南安阳照顾年老的老岳父。九个月生活期间,特意购买手电钻、五金、电工工具及工具箱,自己动手进行老住宅环境条件改造。小区庭院很大,绿化带植物树木花草不少,庭院道路旁种植着北方特有的中国槐,伞状下垂的枝叶造型十分美,里面兼种着各种桃、杏、葡萄、石榴、无花果、核桃等果树,另一侧则是一排硕大月季丛、玫瑰花丛……。春天来了便先后绽放出美丽花朵,庭院里处处飘溢着满满的花香。<br></h5><h5> 2016年6月夏季就曾经来过安阳,小住4个多月,不断购置了工具箱、手电钻、电工工具、铁钉、螺丝钉等常用物品,就是利用在家闲赋的空间,力所能及自己动手将居室改造装饰的更加舒适些。2019年在家也不断做些小工程项目,改造卫生间、厨房老式排污口,更换掉总电源处老式闸刀开关为大容量漏电开关,安装多处电源插座,更换老化的电线灯头,清理房间长期闲置不用的物品,将阳台的花盆进行清理,种植几种不起眼的小盆花。</h5> <h5></h5><h5> 将老岳父喜欢的户外一棵歪歪扭扭小桃树进行修剪,用木棍支撑倾斜的树干。陆续买了树枝手剪、拉线树枝剪、大平口剪、手锯,将门口庭院绿地垂挂中国槐、月季、木槿、碧桃、无花果……等树木绿化灌木进行修剪。当然也会应小区一些老人请求,前去帮忙修剪月季花、疏剪香椿树木与果树。让庭院的环境更美,做自己高兴快乐的事情,身体多少得到锻炼,当一次义务园林工没有什么不好。<br></h5><h5> 大地需要阳光,生活需要欢乐。让我们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快乐的面对每一天,让生活永远充满阳光。<br><b>美篇发表后好友的留言:<br></b><b>郭新志:</b>@张益群 勤奋好学,生活总是充满活力。<br><b>麻晓玲:</b>@张益群 我是鼓楼东街小学毕业的,同年级六四班,班长是张树清,我们聚会好几次了。<br><b>马宪昌:</b>@张益群 我是鼓楼东小学六一班的,和周增轩,赵玉文是街坊,你班的路瑞琴当年也算是校花,印象深刻。戴军,罗美花,任铁林等老师也有印象。我们班主任是张广礼,辈秉慧老师,不知你可有印象?小学印象,回忆满满。<br><b>张益群:</b>@马宪昌 时光流逝总是留下满滿挥之不去的年代记忆,少年时光无忧无虑最为单纯与快乐。一晃60年就过去了,小学那一段印象有些模模糊糊,虽然不那么清晣,还是能回忆起几位同学幼稚的面孔。通过五中老同学柴玫牵线搭桥,9月8日晚上,与钱惠君同学联系上,谈及多次见过罗美华老师,几位同学赵玉文、孙爱霞、李厚瑞……,微信视频聊天足足23分钟之久,几十年不见,有着说不完的话语。<br><b>张益群 2021-09-07</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