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我的大学之司训队驻地西合营“禁书”图书馆,作者:立金

<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中都会有酷爱读书的时候,尤其是年青人。可是时逢图书匮乏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人们在市面上是看不到什么图书的,图书馆多呈半关闭状态,书店售卖的图书也是零零落落少的可以数过来。作者有幸在司训队驻地发现被封闭的图书,并在管理老师的帮助默许下得以在业余时间阅览真是不易,自然留给作者的记忆是难忘的,收获也是不小的。作者用文字记录这段往事,庆幸自己在最好的年龄读了很多书,对丰富自己的思想、探索生活的苦辣酸甜应该帮助不少。当然也有感恩,感谢西合营学校老师给予自己读书的便利和帮助。</p><p class="ql-block">编辑此篇很是感概,因为我们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深知书籍的匮乏,一个是少之甚少,一个是私下传借的书籍也许是“禁书”,书籍在那个年代尤其的珍贵。</p><p class="ql-block"> 编者</p> <p class="ql-block">我的“禁书”图书馆</p><p class="ql-block">一一 谨以此文向西合营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按照1973年度的训练计划,高炮师汽车驾驶员的训练,将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驾驶,一般道路驾驶和复杂道路驾驶。各阶段穿插安排汽车理论、车辆维护保养和车辆故障排除的课程。学员在6个月内,每人要完成1200公里及500个摩托小时的实际训练,最后完成各门课程的书面考试,车场考试和路面考试,才能最后结业,并获发军人实习驾驶员执照。</p><p class="ql-block"> 据说每年训练司机,都有中途不适被退回的。应该说,每个学员都清楚的知道学习任务艰巨,内心都承担着不小的压力。</p><p class="ql-block"> 学员们上车训练第一步,就是田明泉曾在司训队车场教我的那套,起步停车换档位,这叫基础训练。基础训练还包括式样驾驶,通俗说就是汽车“跑8字”、“ 过单、双桥” 、“钻杆儿”和“倒车库”。学员们要在教室学习的,包括交通规则、信号标示、汽车构造与日常保养。汽车驾驶训练的第一阶段,要训练两个月时间。</p><p class="ql-block"> 学员发的《汽车驾驶员教材》,是一本一公分那么厚的书,比尹学军教员给我的那本砖头似的教材,要简单多了。</p><p class="ql-block"> 学员们天天分拨外出训练或在家里上课。几天时间过去,所有人都晒得黑不溜秋的。尤其是外出训练的,收车回来满身是汗、一脸灰土,疲惫不堪。</p><p class="ql-block"> 我跟车去看过四分队的基础训练,跟我的想象完全不同。他们自己开辟修建的训练场地,是在壶流河河滩的一块平地上,每个班一块白灰画的8字形场地,学员们轮班驾车跑8字,尹教员说这是在训练使用方向盘控车的感觉,可我原先以为是练习如何打方向盘。</p><p class="ql-block"> 起步停车和换挡,是在来回的路上练习,也是学员们一个个轮班开。这时坐新学员练车的教练车,就是活受罪。这车每一次起步、停车、换挡都是前冲后撞,踩刹车老是一脚死刹。人在车厢里像筛沙子一样被前后筛来筛去,难受的很。</p><p class="ql-block"> 车上没轮着开车的学员们,都端坐在汽车大箱的最前侧,进行所谓“想象驾驶”(后来人聪明,发明了模拟驾驶)。学员两眼注视前方,想象着这车是自己在开,脚下、手上还比划着动作。一根横跨着架在汽车大箱两则的厚木板,就是学员们共同的座位。</p><p class="ql-block"> 学员开车换班时,上车的学员要在车门外立正喊报告,等待助教班长上车的召唤;下车的学员,临下车前,会得到助教班长对他刚刚驾驶这一段路的讲评,下车学员下车后,会在车门外向助教班长立正敬礼。</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车辆与现在的汽车有很大不同。那时学驾车,仅仅是换档技术,就够你学习两三个月的,还不见得能学好、学精。那时的卡车,变速箱没有同步器,换档前要靠冲车提速或轰空油实现变速齿轮同步,司机感觉到了高一档的车速时,先踩离合器摘档,再踩离合器增上新档位;减档时,先摘到空档,同时轰一脚空油以实现同步,再踩离合器挂到想减的档位。</p><p class="ql-block"> 这套操作,我原先以为是练习左脚踩离合器与右手挂挡的配合。但在真正行车状态下操作换档,实际上是在练习学员控制和判断车速的感觉,当车速提到与新档位要求的车速同步时,换档像是有吸引力,不踩离合器都能轻松换挡;如果对车速感觉不准确提速不够,硬要换新挡,那变速箱的齿轮就因没有同步,被转速不同的变速齿轮打得咔咔的狂响。新学员的通病是越响越使劲往里挂,越是硬挂就越是咔咔的狂响。</p><p class="ql-block"> 基础训练第二周,出入车场的道路上就设置了单枕木和双枕木,汽训术语叫“单桥”和“双桥”。这是要求学员对自己驾驶的车辆,形成准确的操控感觉,能保证自己驾驶车辆的车轮“想走哪就能走哪”。</p><p class="ql-block"> 出入学校车场大门的这段道路,助教们也交给学员驾驶了。那大门的宽度有限,教练车过大门时,两侧大箱板距两边大门垛子的距离,最多富余20公分,驾车学员开得心惊肉跳,生怕撞到了大门垛子。这是在逼学员形成对自己驾驶车辆的空间感,练出“想过就可以过去”的基本功。</p><p class="ql-block"> 这时再看教练车出入车场就有趣了,有的车能平稳驶过单桥,有的车刚上单桥就滑了下来,还有的车竟能平稳驶过双桥。各分队和各班的训练水平,一目了然。助教班长带自己学员过单桥双桥,真有点竞赛表演的意思,学员表现好,赢得一片喝彩;学员连单桥双桥都过不去,助教自然感觉灰头土脸。</p><p class="ql-block"> 最有意思的是胡大队长专对车辆过大门下了一道命令,他命令凡教练车过大门撞坏门垛子的,助教班长必须带领全班学员,于当天原样修复大门垛子,还不能耽误当天的训练任务。从此,隔三差五就能看见某某班大中午不休息,班长领着全班学员在修大门垛子。“修门垛子”也成了助教们之间互相奚落、调侃的口头禅。</p><p class="ql-block"> 部队在学校驻训,难免遇到与老师学生接触的事情。餐厅那里原来就放有一张学校的乒乓球台子,偶尔有老师学生和我们的学员在一起打球。那天中午不知是事先有约还是临时发生的,几个中学生和我们的学员打乒乓球较上劲了,也跟我们在高中时打乒乓球的规矩一样,胜者做庄,败者轮流攻擂。那天的胜者是学校张老师家的女孩,她们家就住在校园,大家都常见面的。没想到她打乒乓球这么厉害,几个学员都被她打败,当兵的全输了还不服。</p><p class="ql-block"> 我在学校时,打乒乓球也是个老擂主。我看不下去当兵的这么输,忍不住上去叫阵攻擂。几个回合摸清那女孩的球路之后,就开始打我拿手的发球强攻,那女孩有点不适应我的发球,我连连得分,攻擂得胜,好歹替当兵的扳回一城。</p><p class="ql-block"> 女孩的妈妈张老师是个数学老师,还兼管着学校的杂物仓库。汽训教员们有时应急,派我找她借黑板、文具之类的,我们常有交往。</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借黑板架子,张老师带我到餐厅后边的一个杂物仓库去取。当房门打开时,眼前是一排落满尘土的书架,书架上有好多书,令我惊喜万分。 我随手拿起一本,是《安徒生童话》,紧忙向张老师借阅。张老师告诉我说:“这里全是原来老师范学校的书,现在封存在这儿算是禁书,早就禁止借阅了。”</p><p class="ql-block"> 我哪见过这么多书,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看书机会,我苦苦哀求张老师帮助我。张老师琢磨了好一会,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她说她会把我们常借用的东西都集中放在这个仓库,以后借、还这些东西,我可以直接来这儿,事前打个招呼就行。这样,我就可以自由的待在这个屋子里面看书,而张老师也不算违规借出禁书。</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给了我一把房门钥匙,一再嘱咐我此事不能告诉任何人。进门看书时,一定要反锁上房门,不能让任何人看见。我那天激动得连声感谢张老师,扛起门后刚借的黑板架子,一路小跑回到队部,小心脏砰砰乱跳,比捡到金元宝还要高兴。</p><p class="ql-block"> 当我第一次自己单独进入仓库看书时,再次被惊喜震撼。</p><p class="ql-block"> 原来那排书架的后边,满地堆着更多的书籍,足有一米那么深。外圈这些书架是当“围墙”用的,围到里面一堆一堆的全是各种各样的图书。这些书的封面上,都盖有“察哈尔西合营师范学校图书馆”的椭圆形红色印章。</p><p class="ql-block"> 我后来就此询问张老师,才知道眼下的这个西合营中学校园,实际上是一九二九年创建的察哈尔省立西合营师范学校,解放后这里叫“蔚县师范学校”。西合营中学是利用这几年师范学校停办空闲的校舍师资,临时搬过来的。</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还说,当地传说这个师范学校,当年是中共在察哈尔地区最早的活动中心,最初建校的老师中,有好几个老师都是北京派过来的中共地下党。</p><p class="ql-block"> 我说嘛,一个村镇中学怎么会这么大,原来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师范学校,还是当年的红色堡垒。我暗自庆幸,我真的很幸运。当年老师范学校的学生,可是百里挑一、千挑万选那么考进来的,我稀里糊涂就住进了师范学校的宿舍,还拥有了阅读图书馆书籍的机会,我哪来的这般福气。我暗下决心,一定珍惜这天赐良机,争取多读些好书。</p><p class="ql-block"> 真正开始读书时,会感觉时间宝贵。按说我一个通信员,没有汽车训练任务,应该有大把时间。但我时常被“抓差”,因为我是大队部唯一能“机动”使用的人。</p><p class="ql-block"> 赵教员叫我借黑板,黑板借来了,他顺便要我照着教材上的汽车构造图,画在整块黑板上。我在家自学过素描,画这个是小菜。教员们发现我这点儿能耐了,有黑板上画图的事,会叫我帮忙。</p><p class="ql-block"> 开拉水车的助教田振华也叫我去帮忙。他在十几公里外的九宫口拉水,水源是当地从大山里引下来的山泉水。他要把粗水管子顺插到高高的引水槽上,再把水引导到汽车上的两个大水罐里,一个人操作这些确实挺费力。</p><p class="ql-block"> 跟助教田振华去拉水,是我挺喜欢的差事。拉水车经过西合营邮局,可以顺便把我取送报纸、信件的事情做了。拉水车也是个教练车,装有副制动,田振华时不时拿我当学员练练手,增添些教车经验;我也时不时当一把编外学员,熟悉熟悉道路驾驶技术。</p><p class="ql-block"> 我最初对开车有点发怵,因为我个子矮,脚踩油门、刹车都有点费劲,看道路要从方向盘的空隙处往外看,有点心虚。田振华说了:“雷锋比你还矮!怕什么怕,矮就想点解决的办法!”他拿块方木垫在驾驶座椅后靠背,我整个人一下前移了十多公分,踩油门、看道路都踏实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田振华教车话不多,句句说到点子上。我也不含糊,说一遍就明白,操作一次就能记住。我们在拉水往返的道路上,一边拉水一边学车,几乎与学员们的训练进度保持同步。</p><p class="ql-block"> 田振华是个蔫豹子,胆子贼大。那天,他突发奇想,要探探我们天天拉的这山泉水,究竟是从哪个山上流下来的。他带我开着空水车沿着那条引水槽就进山了。那水槽旁边有条碎石路,田振华就沿着这条山路往深山里开。</p><p class="ql-block"> 车开了一个多小时,山路越来越窄,两边山峰耸立,怪石嶙峋,白云缭绕,我们的车像开进了幻境。</p> <p class="ql-block">汽车再往前开,两边的山峰像是挤在了一起,感觉汽车快擦着两边的峭壁了,光线也暗了下来,有点瘆的慌。田振华打开汽车大灯,盯着昏暗的山道,继续往里面开。他那幅执着的模样,跟郑大马开车爬山勘察道路时的样子,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p><p class="ql-block"> 汽车停下了,好像卡住了。我们俩下车看道,前面的山道被巨石阻断,人能过去,汽车是不能通行了。我有点着急,这汽车卡住无法调头,我们怎么回去啊!</p><p class="ql-block"> 田振华蔫笑,让我上车。这蔫豹子挂上倒档,轰了两脚油,车就动了,他看着倒车镜倒车,汽车车厢两边几乎擦着山岩石壁倒着行驶,这主儿没有一丝慌乱,就那么一路倒着开车,一直开到汽车能调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此后多少年,我再没见过有人敢这么倒着在狭窄的山路上开车,田振华这一手,是个绝版。</p><p class="ql-block"> 郑大马评价队里的几个助教时,曾说田振华“人蔫车快胆子大”,郑队长看人看的,那可真叫一个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