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玉树藏语意为“遗址”。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西北与新疆接壤,东南与四川毗邻,西南与西藏交界,俨然是整个青藏高原的地理中心。</b></h1> <h1><b>玉树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唐蕃古道”和“中华水塔”的美誉。<br></b><b>玉树藏传佛教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地处中原通往西藏的唐蕃古道上,藏传佛教的寺院颇多(玉树州共有238座寺院),宗教色彩浓厚,保留着原始纯粹的藏文化,是一方比西藏更神秘的净土,被誉为藏传佛教最完整的地方,人们往往崇尚西藏而忽略了它的存在。<br></b><b>如果把青海誉为人间天堂,玉树藏族自治州这一藏域秘境,则是镶嵌在天堂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b></h1> <h1><b>玉树是一个神奇而又神秘的地方,由于平均海拔高度(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和交通极为不便(不通火车,乘汽车从西宁到玉树市也要15小时以上)的两个原因,目前玉树仍然保持着较好的原始生态环境,也没有过度的商业开发,就像人间的伊甸园。</b></h1> <h1><b>在环游塔里木盆地饱览了我国西部的盐湖景观和雅丹地貌之后,我们走入这个藏域秘境,去探索一下那里的宗教文化和自然景观。</b></h1> <h1><b>文成公主庙</b></h1><div><b><br></b></div><h1><b>文成公主是唐太宗宗室女,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长途跋涉到达拉萨。据传,玉树的白纳沟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在这里,当地藏族头领和群众为公主举行了她进入吐蕃地界以来第一次极为隆重热烈的欢迎仪式,文成公主见藏族人民如此好客热情,深受感动。为了感谢和报答当地藏族人民,文成公主决定在此多住些日子,向藏族群众传播中原地区汉族人民的文化。文成公主言传身教,帮助当地藏族人民学会驾牛开荒,耕耘播种,学会了垒石砌墙,伐木盖房,学会了纺纱织毯,凿石打磨,唱歌跳舞等。文成公主曾亲率工匠和百姓在沟内的悬崖峭壁上浮雕凿刻了各种佛像、大小佛塔和重要经文等数十处。在当地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文成公主是天上的菩萨娘娘。</b></h1> <h1><b>文成公主庙并不是供奉文成公主的寺庙,这座寺庙是唐贞观15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选址,在大译师伊西央的支持下,由唐蕃工匠开凿的佛像,称为“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是文成公主进藏时留下的规模最为宏伟而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br></b><b>整组浮雕佛像,依山就势,安排巧妙,布局合理,构图新颖;人物造型大方、体态丰满、容貌秀美,形神兼备,立体感很强,整个浮雕充分显示了古代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b></h1> <h1><b>公元710年,即唐中宗景龙四年,金城公主婚配藏王赤迭袒赞而路过白纳沟时,发现文成公主遗留下来的九尊雕刻佛像特别壮观,为了不使公主的功德被风雨所剥蚀,她派人在雕佛像上修筑了一座庙宇,并赐名“文成公主庙”。</b><div><b><br></b></div><div><b>现在文成公主庙被列为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b></div></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文成公主庙别名“加萨公主庙”,又称“大日如来佛堂”,坐落在结古镇以南的白纳沟。文成公主庙面积有80多平方米,高13米,依岩崖修建而成。寺庙精巧玲珑、幽静雅致。</b></p> <h1><b>文成公主庙不大,院内左侧是一尊汉白玉的“南无观世音菩萨”塑像,右侧是一尊汉白玉的“南无地藏菩萨”塑像; 中间是一座焚香炉,炉周围早已是烟雾弥漫,站在院中犹如腾云驾雾一般;站在狭小的天井里仰望,庙堂却显得雄伟高大,颇为壮观。</b></h1> <h1><b>进入寺庙正殿时,须脱帽、脱鞋,以示尊敬。</b></h1> <h1><b>佛堂中酥油灯日夜长明。</b></h1> <h1><b>文成公主庙内供奉的主佛像藏语称“觉俄囊巴诺泽”,汉语称“大日如来”,梵语为“毗卢遮那”。相传此佛象与供奉在拉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像具有同等的加持威德。<br></b><b>主佛大日如来佛位居正中, 高约8米,头戴朝冠,两耳佩有垂至两腮的金环,身着唐代盛装,双手自然交叉,垂放腹前,双腿盘坐,佛面五官端正、眉目清秀、双目正视,显得神态端庄稳重,性情娴静慈祥,结跏趺坐在双狮仰莲座上。</b></h1><div><b><br></b></div><div><b>可能是维修,佛像旁架了一个梯子。</b></div> <h1><b>在主佛像的两侧,各有四尊高约4米的菩萨,系随佛弟子。左上是弥勒佛和虚空藏,左下是地藏菩萨和观音菩萨</b><b>。</b></h1> <h1><b>右上为金刚持菩萨和普贤菩萨,右下为佛说文殊师利和除盖障菩萨。</b></h1><h1><b>佛像立在小莲花座上,个个手持宝物,有的手拿莲花,有的手持金刚杵,有的手捧牡丹,有的手托宝瓶,有的手端如意宝食碗,有的手握七星上方剑,姿态各异,表象逼真,栩栩如生。<br></b><b>八尊菩萨造型、服饰兼有吐蕃早期风格和初唐中原艺术特征。</b></h1> <h1><b>信众们虔诚地跪拜祈福。</b></h1> <h1><b>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b></h1> <h1><b>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盛大场面</b></h1> <h1><p><b>文成公主庙已经成为藏汉团结的象征,成为信徒们顶礼膜拜的佛堂,1300多年来,一年四季香火从不间断,酥油灯昼夜常明,前来朝拜的当地藏族群众把这里视为玉树高原上的“洞天福地”。<br></b></p></h1><h1><br></h1> <h1><b>文成公主庙旁的白塔</b></h1> <h1><b>文成公主庙旁的玛尼堆和究经幡</b></h1> <h1><b>2010年4月14日玉树大地震时,很多座寺庙遭到了破坏,而文成公主庙却没受到什么影响。</b></h1> <h1><b>禅古寺</b></h1><div><b><br></b></div><h1><b>“禅古”意为“花石头”,禅古寺就得名于寺院附近的一块花色磐石。<br></b><b>禅古寺全称为“青海禅古扎西求来寺”,位于结古镇禅古村,距文成公主庙16公里,始建于公元12世纪,因修建和管护文成公主庙而享有声誉。</b><b>现在文成公主庙仍由该寺和附近的卓玛邦杂寺共同管辖。</b></h1> <h1><b>蔚为壮观的禅古寺</b></h1><div><b><br></b></div><div><h1><b>2010年4月14日的玉树大地震中,禅古寺完全被毁,此后经过大约半年时间的四度选址,5年重建,最终新禅古寺涅榘重生。</b></h1><br></div> <h1><b>唐蕃古道就是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交通大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道路,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著名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大道。<br></b></h1><h1><b><br></b></h1><h1><b>千年唐蕃古道从这里通过。</b></h1><div><b><br></b></div> <h1><b>禅古寺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b><b style="color: inherit;">是玉树地区著名的噶玛噶举派寺院,最鼎盛时该寺僧众达五百余人。</b></h1><div><br></div><h1><b>禅古寺是特殊的佛门胜地。相传是阿弥陀佛、龙树菩萨化现加持过的人间净土,曾有化境再现的自然遗存和口碑传说。</b></h1> <h1><b>禅古寺分上下两寺,寺内建有大经堂、佛塔、僧舍、佛殿和讲经院等。<br></b><b>大经堂内辟有藏传佛教宁玛、噶举、萨迦和格鲁四大教派的佛殿,藏传佛教四大传承的开派祖师,传承大师和各派供修的本尊及护法共于一寺,在藏区极为罕见而彰显独特氛围,再现了无门无派的佛教根本宗旨,形成了游一寺而综览天下佛教的宗教文化奇观。</b></h1><h1></h1><h1><b><br></b></h1><h1><b>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主要宗派之一,比较全面的继承了吐蕃时期传播下来的教法仪轨,并且将这一教法仪轨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极其庞杂而又分门别类的教派体系,在藏传佛教诸多教派中独具一格。宁玛派内部有远传经典、近传伏藏和甚深净相三大法脉传承体系。</b><b><br></b><b><br></b></h1><h1><b>噶举派是藏传佛教重要的教派之一。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语,而“举”字则意为传承。故“噶举”一词可理解为佛语传承或教授传承。“噶举”一词还可以表示“口传”的意思,特别是噶举派注重对密法的实际修炼,而对密法的修行又必须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这也是“噶举派”命名的因素和由来。由于这一派的祖师玛尔巴、米拉日巴等人修法时都着白布僧裙,因此有“白教”的称呼。</b><b><br></b><b><br></b></h1><h1><b>萨迦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由于萨迦教派在历史上曾掌握了西藏地方政权,故由教派名又称地方政权名称。该派寺院围墙上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三怙主”菩萨的红、白、蓝三色条。又俗称“花教”。</b><b><br></b><b><br></b></h1><h1><b>格鲁派是藏传佛教宗派之一。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汉语中俗称“黄教”。它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出现的教派,逐步占据了藏传佛教的主导地位。创教人宗喀巴。</b></h1> <h1><b>寺中供奉有十粒僧舍利,曾于焚化时呈现彩虹之异相。寺内收藏有《甘珠尔》、《丹珠尔》等佛经3万余卷,大小佛像不计其数。<br></b><b>禅古寺有传统的“才周”宗教节日,寺前的草坪上共有119人出场跳神舞,场面十分壮观。</b></h1> <h1><b>本想入内参观、礼佛,但寺院中门可罗雀,僧众全无。经向路人询问才知道,现在是寺庙放假期间,致于放的什么假,假期多长,一概不知。只能外观一下,悻悻而归。</b></h1> <h1><b>摄于2021年7月</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