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Chicago),位于伊利诺伊州(Illinois)东北角,东临烟波浩瀚的密西根湖(Lake Michigan),西枕广阔无垠的中西部大平原(严格来说,地质上的“北美大平原”(Great Plains)还在更西面、伊利诺伊州之外了),为美国仅次于纽约(New York)和洛杉矶(Los Angeles)的第三大都市。<br> <div>之前没有来过芝加哥。除了机场转机,多年前读研时曾跟随老板来过其西面不远的小城迪卡尔布(DeKalb),在北伊利诺伊大学(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开会,期间随老板和他的同行朋友偷闲东去,看了一场白袜队(Chicago White Sox)的比赛;但毕竟未能踏进档糖(downtown)半步,不算真正来过。这次来芝加哥参加侄子婚礼,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后第一次搭机旅行;不乘此机会看看档糖,说不过去。<br></div><div><br></div><div>上图为芝加哥在伊利诺伊州的位置。<br></div> <h3>可以说芝加哥档糖的最大看点是其建筑。有种说法,“学建筑的甚至喜欢建筑的不去一次芝加哥,定会终身遗憾”,应该不假。而穿城而过的芝加哥河(Chicago River)两岸正是主要看点所在;比如由西向东,从富兰克林-奥尔良街桥(Franklin–Orleans Street Bridge)到靠近河流入湖口的威廉·费伊桥(William P. Fahey Bridge)一段,是热门的打卡之地。<br></h3><div><br></div><div>上图是从富兰克林-奥尔良街桥北岸处看西南面的北滨江广场150号(150 N Riverside Plaza)。该建筑高54层,2017年竣工,属于现代主义(Modernism)风格。因为地皮紧张,设计师(芝加哥的格奇合伙人事务所(Goettsch Partners))也是煞费苦心,让其下部使劲往里缩,侧看像削尖的铅笔,遂得“音叉”(Tuning fork,末有一柄,另一端分叉,型如字母U,主要用于乐器调音)的绰号。2019年,该设计获美国建筑师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AIA)芝加哥分会(Chicago Chapter)的最高设计奖,也算是名至实归。</div><div><br></div><div>现代主义风格是一种简约、几乎没有装饰的建筑风格,其构想形成于20世纪初,但直到该世纪下半叶其作品才大量涌现。<br></div><div><br></div><div>这个地方叫“狼点”(Wolf Point),据说这个名字可能来自于一位原住民酋长,阴差阳错,他的名字被翻译成了狼(Wolf)。芝加哥河在这个位置是一个呈丁字形的三叉水路口,东来的主河道在此分成南北两支,图中建于1916年的湖街桥(Lake Street Bridge)是南支的门户,湖西街(W Lake St)以此横跨南支。</div> 根据维基百科(Wikipedia),“芝加哥”一词源自当地原住民,其最早源自法语对迈阿密-伊利诺伊语(Miami-Illinois language)"shikaakwa"一词的转写,是指一种洋葱的近缘种。至于本文题目中的“芝城”,则是当地华人喜用的名字。<div><br></div><div>这是从富兰克林-奥尔良街桥上看西南方向。图中C位当然还是北滨江广场150号。</div><div><br></div><div>左边绿色玻璃弧形立面的是建成于1983年、36层的瓦克大道333号(333 Wacker),属于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建筑风格,其设计获1984年度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奖。它右边的蓝色大厦是落成于2002年、37层的瓦克北大道191号(191 North Wacker),属于现代主义风格。再右边淡蓝色的是竣工于2020年、55层的瓦克北大道110号(110 North Wacker),现代主义风格。110号右前方较矮的深色立面大楼是落成于1970年并于2002年翻修、30层的瓦克北大道150号(150 North Wacker),属于所谓国际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照片右边露出部分、下方有一个红色雕塑的则是竣工于2017年、52层的河点大厦(River Point),正式名称是北滨江广场200号(200 North Riverside Plaza),也是现代主义风格。</div><div><br></div><div>后现代主义风格起源于1960年代,种类比较繁杂,其关键应该是对简约甚至有时过于单调的现代主义风格的批判和修正。如果没有弧形立面,大概瓦克大道333号也只能归类于现代主义风格吧?<br><br>而国际风格由现代主义风格强调的理性所衍生,兴起于1920-1930年代,特点是排斥传统、民族性、地域性和个性,几乎走到了各处建筑样式千篇一律的极端。<br></div><div><br></div><div>瓦克大道333号和瓦克北大道191号的设计者都是纽约的国际建筑设计界大牛KPF建筑事务所(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KPF),位于上海浦东、常被人们调侃为“开瓶器”的环球金融中心(101层,目前世界第11高楼)就是他们的杰作;据说瓦克大道333号是KPF设计的第一座摩天大楼,竟然让其一炮而红、名声大噪。瓦克北大道110号也是由格奇合伙人事务所设计。瓦克北大道150号的设计者则是芝加哥的乔尔·希尔曼事务所(Joel R. Hillman & Associates)。而河点大厦的设计出自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纽黑文(New Haven)的皮卡德·奇尔顿事务所(Pickard Chilton)。</div><div><br></div><div>从西面的水路来看,富兰克林-奥尔良街桥是从南北两支河道过来、然后一路向东进入密西根湖的门户。</div> <div>18世纪前,现在的芝加哥地区是伯塔瓦托米(Potawatomi)原住民的世居地,此后属于法国的新法兰西(New France)和路易斯安那(French Louisiana)的交汇处;1763年法国在“七年战争”(Seven Years' War,1756-1763)中铩羽而归,割让新法兰西和路易斯安那的东部给英国,于是此地成为英国北美殖民地的一部分。</div><div><br></div><div>七年战争妥妥的是一场世界范围的大战,似乎当时的欧洲列强均有参战,说它是“第零次世界大战”好像也并不过分。不过这里需要记住的重点只是,英国和法国在这场大战中不是一伙的。<br></div><div><br></div>上图是从富兰克林-奥尔良街桥南岸看桥梁,该桥建于1920年。背后是商业建筑“商品市场”(Merchandise Mart),它拥有18层地狱(不对,18层地下室),正中的塔楼有25层地上楼层,总建筑面积达37.2万平方米,在1930年开业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一直以拥有独自的邮政编码为傲。一般认为该建筑属于装饰风艺术(Art deco)风格,但融入了仓库、百货公司和摩天大楼的建筑特征。装饰风艺术发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法国,特点是讲究所用材料的精细贵重,强调内外装饰的优雅别致。<div><br></div><div>商品市场的设计出自芝加哥著名的格雷厄姆、安德森、普罗布斯特和怀特事务所(Graham, Anderson, Probst & White,GAP&W),主设计师为阿尔弗雷德·肖(Alfred P. Shaw,1895-1970)。<br></div> <div>1770年代,拥有黑人血统的海地商人让-巴蒂斯特·杜·萨布尔(Jean-Baptiste P. du Sable)来到这里,成为第一个外来的定居者;他娶伯塔瓦托米人为妻,并开设了这一地区的第一家货栈,现在被人们称为“芝加哥的创始人”("Founder of Chicago")。</div><div><br></div>从芝加哥河南岸、建筑的正面看商品市场。<div><br></div><div>商品市场在20世纪超过一半的时间为著名的肯尼迪家族(Kennedy family)所拥有,直到1990年代末被售出。早期芝加哥地区建筑和室内装潢设计行业供应商的批发业务几乎可以在此被一网打尽,后期则有不少零售业进驻。这个大厦的另一个观光亮点是其每晚的灯光秀,此处按下不表。<br></div> <div>1795年,美国在“西北印第安战争”(Northwest Indian War,1785-1795,交战双方分别为美国和英国支持的原住民部落联盟)中获胜,此后30余年间原住民的地盘被年轻的合众国逐步蚕食,直至1833年所有原住民被强行迁离,芝加哥镇(Town of Chicago)成立,此地区正式成为合众国的一部分。<br></div><div><br></div>沿芝加哥河南岸向东,上图中的威尔斯街桥(Wells Street Bridge,建于1922年)是富兰克林-奥尔良街桥东面第一座桥梁,一艘游轮正要从桥下穿过。芝加哥河中大小游轮无数,沿芝加哥河的游轮观光是一桩不小的生意。<div><br></div><div>实际上沿河的南岸有一条专门供人步行的“芝加哥河滨步道”(Chicago Riverwalk),但它接近河面,地势比南岸的瓦克大道(Wacker Dr)上层(下层也是车道)低了一大截。觉得还是走在瓦克大道上层靠河的人行道上视野更开阔一些。</div> <div>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芝加哥这个小镇很快成为美国东部和西部之间甚至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于是这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不快都不行;公元19世纪,从空白起点增长到超过一百万人口居然只花了不到百年的功夫,在当时的世界上绝无仅有!<br></div><div><br></div><div>还是威尔斯街桥,把镜头抬高了一点。后面北岸的高层是60层的拉萨尔北大道300号(300 North LaSalle),落成于2009年,也是一幢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其设计也出自皮卡德·奇尔顿事务所。<br></div> <div>19世纪下半叶的两个重要事件不可不提。<br></div><div><br></div><div>第一个是1860年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1865)被提名为该党总统候选人。说这个事件左右了美国历史的走向,当不为过。</div><div><br></div><div>第二个是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Great Chicago Fire)。大火从10月8日晚上一直烧到10日早上,约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近300人丧命,约10万人无家可归。但不幸中的大幸是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如铁路和料场得以幸存,随后的灾后重建也是日新月异,不久座座现代化的钢石结构建筑从原先木结构建筑的废墟上拔地而起,开了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城市大兴土木之先河;其中于1885年建成的高达10层的“家庭保险大楼”(Home Insurance Building),乃全球史上第一幢摩天大楼。芝加哥城市建设的兴旺发达也造就了当地的建筑设计行业,才华横溢的建筑师纷纷脱颖而出,成为美国甚至全球的业内翘楚。有人说芝加哥是“建筑师们的试验田,建筑大师的摇篮”,此言不虚!</div><div><br></div><div>威尔斯街桥桥面。威尔斯街是由北向南的单行道。<br></div> <div>还有一个事件重要性稍次一点,但也值得一提,那就是1893年芝加哥成功举办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这届世博会吸引了2,750万游客,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世博会,没有之一;显然,它也极大地促进了芝加哥的城市建设。另外,该世博会的供电合同被著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供职的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拿下,除了自产的灯泡寿命有点短、于是不得不派出一个专职小分队在展区巡逻不断替换失效灯泡这点颇为搞笑,整个展会以西屋交流电方式的供电和照明中规中矩、无懈可击;这可以说是交流电彻底战胜直流电的一个重要标志,详情按下不表。<br></div><div><br></div><div>再往东就是拉萨尔桥(LaSalle Bridge,建于1928年)了,拉萨尔北大道(N LaSalle Dr)由此跨过芝加哥河主河道。</div><div><br></div><div>渐入佳境,更多既有名又有趣的建筑开始出现,我们慢慢看、慢慢聊 . . .</div> <div>进入20世纪之后的头等大事当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其结果之一是包括芝加哥在内的美国北方传统工业城市的重工业得以大幅度扩张。而大战爆发一年之后发生在芝加哥河上的一幕惨剧,至今让闻者唏嘘不已!上图是为此立下的纪念牌,位于拉萨尔桥东南角,大约是惨剧现场西面一点点。<br></div><div><br></div><div>1915年7月24日上午,2,500余名乘客兴致勃勃登上排水量1,900余吨的伊斯特兰号(EastLand)轮船,准备前往密西根湖东岸、60余公里外的印地安纳州(Indiana)密西根城(Michigan City)郊游,但尚未启航该轮即在此地再往东一点的河道内侧翻,造成852人身亡!史称"伊斯特兰灾难"(The Eastland disaster)。</div><div><br></div><div>如此狭窄的河道,最深处也就6米左右(实际上轮船侧翻后仍有半截船体露出水面),这么大一条船,而且并不在航行之中,居然会弄出这么大的祸事,妥妥的就是传说中的阴沟里翻船!据说多数身亡的乘客当时正好在底舱内躲避那天夏季少见的阴冷,侧翻之时突然被船上各种家具砸伤碰伤,晕头转向之际顷刻被淹,所以难以逃出升天。通常认为事故原因是该轮上层建筑过重,因此重心不稳。三年之前泰坦尼克号(Titanic)沉没事故震惊世界,从而导致美国《海员法》("Seamen's Act")于1915年年初出台,规定无论轮船大小必须携带足够让所有乘员逃生的救生艇。伊斯特兰号并不符合要求,但精明过头的船老板选择增加救生艇而非减少乘员数量,此为惹祸增重之一;而头年轮船装修,一些地板由木料换成水门汀,则为惹祸增重之二。</div><div><br></div><div>顺便提一下,幸存者中有一位是后来成为橄榄球名人的乔治·哈拉斯(George Halas,1895-1983)。实际上他当时为了练肌肉姗姗来迟,赶到码头的时候轮船早已侧翻河中。事后他的名字进了报纸上的遇难者名单,结果朋友前往他家致哀的时候才发现他竟然毫发无损、稳坐家中。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后来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IUC)打橄榄球、棒球和篮球(三球通吃,不服不行),并于1918年帮助学校橄榄球队夺得当年大十联盟(Big Ten Conference)的冠军。大学毕业之后为现在芝加哥熊队(Chicago Bears)的前身打球,退役后成为教练和老板。他也是全国橄榄球联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NFL)的创始人之一,1963年首批进入职业橄榄球名人堂(Pro Football Hall of Fame)的入选者共17人,他是其中之一。</div> <div>一战之后不久禁酒令(Prohib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开始实施,美国进入禁酒时期(Prohibition Era,1920-1933)。对禁酒令的前因后果尚待进一步学习了解,在此不予展开;总而言之禁酒令开启了芝加哥的所谓“黑帮时代”("Gangster Era")。黑帮以走私酒精饮料为业,整个时代与禁酒时期几乎完全同步,其中的代表人物、芝加哥黑帮老大阿方斯·卡彭(Alphonse G. Capone,1899-1947)出现在不少影视剧中,在美国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当然禁酒令被撤消之际,就是酒类走私行业寿终正寝之时;此后芝加哥的黑帮生意只能与时俱进、升级换代,大多转入贩毒行业 . . .<br></div><div><br></div><div>这是从瓦克大道上层人行道上看下方的河滨步道。<br></div> <div>接下来就是禁酒时期末期的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1929-1933)了。因为芝加哥的经济严重依赖重工业,大萧条给芝加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超过50%的工业界工作岗位流失,黑人和墨西哥人的失业率超过40%!<br></div><div><br></div><div>黑帮老大卡彭也有其另一面,他在大萧条期间曾积极参与赈灾,被许多芝加哥市民视为“现代罗宾汉”("modern-day Robin Hood")。<br></div><div><br></div>上图中左边的咖啡色建筑是建于1914年的里德·默多克公司大楼(Reid, Murdoch & Co. Building),建筑风格属于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设计师为以设计工业类用房和仓库建筑见长的芝加哥本土建筑师乔治·尼蒙斯(George C. Nimmons,1865-1947)。该建筑1975年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也是一座芝加哥地标(Chicago Landmark)。<div><br></div><div>芝加哥学派按时间分为第一学派和第二学派,这里是指出现于19、20世纪之交的第一学派,特点是开始使用钢结构,采用砖石包层,允许大面积平板玻璃窗并限制外部装饰物的数量,貌似就是现代主义风格的萌芽。<br><div><br></div><div>图中右边的桥梁是建于1929年的克拉克街桥(Clark Street Bridge),是同一位置重建的第八座桥梁。<div><br></div><div>伊斯特兰灾难的发生地差不多就是图中游轮所在的位置。<br></div></div></div> <div>19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在芝加哥得到充分彰显。仅芝加哥一地的钢铁产量在整个二战期间年年超过英国,在1943年至1945年间年年超过纳粹德国,不服不行!当然,工业的增长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因大萧条而暂停的大迁徙在第二波中以更快的速度恢复,数十万南方非裔抵达该市,在钢铁厂、造船厂和铁路系统工作。<br></div><div><br></div><div>回望拉萨尔北大道300号和拉萨尔桥。<br></div> <div>二战期间的另一件大事是,1942年底,作为绝密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的一部分,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1901-1954)在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成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受控核反应,为二战末期原子弹的制造和使用埋下伏笔。<br></div><div><br></div>这是建于1987年、35层的克拉克北街321号(321 North Clark),这幢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由建筑设计业大牛SOM建筑事务所(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SOM)设计,建成开业时被《芝加哥太阳时报》("Chicago Sun-Times")评为“年度最佳城市发展”奖("C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ar")。SOM是芝加哥规模最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在中国也有不少作品,比如位于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88层,目前世界第33高楼)是由SOM的著名建筑师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D. Smith,1944-)设计的。<div><br></div><div>图中下方的桥梁当然是克拉克街桥。</div> 战后尤其是1970年代开始的行业结构性变化导致芝加哥的重工业发展逐步走低,此后高科技行业的崛起和全球化以及工作外包,更是让芝加哥的重工业雪上加霜,低技能工人大量失业。当然,这种变化也促进其产业结构的调整 . . .<div><br></div><div>现在转过头来看看芝加哥河南岸的建筑。</div><div><br></div><div>这是建于1930年、41层的拉萨尔-瓦克大厦(LaSalle-Wacker Building),装饰风艺术风格,位于拉萨尔桥南侧偏东,设计出自芝加哥的霍拉布和鲁特建筑事务所(Holabird & Root)。<br></div> 今天的芝加哥是金融、文化、商业、工业、教育、技术、电信和交通的一个国际枢纽;芝加哥地区是世界上国内生产总值(GDP)最高的地区之一,2018年的数字是6,890亿美元。芝加哥的经济高度多元化,没有一个行业雇佣了超过14%的劳动力,曾被评为美国经济发展最为平衡的城市。芝加哥的奥黑尔国际机场(O'Hare International Airport)为全美第三大机场,在全球排名中名列第六。根据维基百科,虽然上世纪下半叶芝加哥都市区的工作岗位减少在三到四成之间,但最后20年其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都市区平均水平,这说明其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当成功。毫无疑问,芝加哥是经济发展萎靡不振的锈带(Rust Belt)中一个不可多得的亮点。<div><br></div><div>瓦克大道,由东向西看,拉萨尔-瓦克大厦西侧的大厦是始建于1927年、26层的建设者大厦(Builders Building),被认为属于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风格,目前的式样是SOM于1980年代翻修时重新设计的。<br></div><div><br></div><div>新古典主义风格始于18世纪中叶,其表现是希望回归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风格的“纯洁”,反对无意义的华丽装饰,属于一种复古倾向,或者说是对当时一些流行建筑风格的反思,以简单明了、一望便知的冷淡风格为其主流。<br></div> <div>芝加哥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城市,相对于夏季的炎热,其冬天的寒冷更是令人生畏;而且因为临湖,冬天凌冽的湖风刮得不是一般的厉害,故芝加哥也有“风城”(Windy City)的绰号。<br></div><div><br></div>继续沿瓦克西大道的河边人行道向东。<div><br></div><div>右边深色的高层是1989年竣工、46层的里奥·伯内特大厦(Leo Burnett Building),以著名的广告大亨李奥·贝纳(Leo Burnett,1891-1971)的名字命名(实际上大厦建成之后贝纳的广告公司占据的楼层达28层之多)。其建筑风格为后现代主义,但外墙窗户装饰有芝加哥学派的痕迹。设计者为康涅狄格州哈姆登(Hamden)的罗氏-丁克卢建筑事务所(Roche-Dinkeloo)。</div> <div></div><div>芝加哥的旅游业非常发达,每年为城市创造超过百亿美元的收入。芝加哥城区的绿化工作也做得相当到位;2016年,芝加哥曾被评为美国第六大最适宜步行的大城市。<br></div><div><br></div><div>回望克拉克街桥、背后的里德·默多克公司大楼和拉萨尔北大道300号、以及右边的克拉克北街321号。<br></div> 芝加哥的餐饮业非常发达多样,其中包括闻名全美的所谓“芝加哥披萨”(Chicago pizza)。2003年,时尚杂志《罗伯报告》("Robb Report")将芝加哥评为全国“最特别的餐饮目的地”("most exceptional dining destination")。<div><br></div><div>这个圆柱形的大厦是商住两用建筑马利纳城(Marina City)的其中一幢2号西座(另一幢1号东座在后面,只露出一点点),两幢皆65层,被认为是现代主义风格;实际上整个马利纳城除了这两幢大厦,还有一个马鞍型的礼堂和一个中等高度的饭店建筑。整个建筑群完工于1968年,两幢大厦因其酷似玉米棒的独特外形而成为芝加哥市的地标,并大量出现在相关影视作品和宣传画册中。马利纳城建筑群的设计师为芝加哥本土建筑师伯特兰·戈德伯格(Bertrand Goldberg,1913-1997)。</div><div><br></div><div>图中下方的桥梁为建于1962年的迪尔伯恩街桥(Dearborn Street Bridge)。此处是早年芝加哥城区的主要跨河点,历史上第一座桥梁建于1834年,那时芝加哥的居民人口只有区区350人。</div><div><br></div><div>实际上里奥·伯内特大厦与马利纳城一南一北、隔河相望。根据维基百科,2014年11月2日,曾经于2012年走钢丝成功横越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的尼克·瓦伦达(Nikolas "Nik" Wallenda,1979-),在不佩戴安全带、也没有设置安全网的情况下,以黑布蒙住双眼走过横跨芝加哥河的钢索。当时尼克·瓦伦达是从马里纳城西座顶楼179米处,以19度仰角的斜度走向里奥·伯内特大厦顶楼193米处,138米的距离,总共费时6分52秒。<br></div> <div>通常美国城市的规模到了芝加哥这种程度,职业体育不厉害都难。除了前述各自拿过总冠军的白袜队和熊队,芝加哥还有名字带牛不牛都不好意思、六获NBA总冠军的芝加哥公牛队(Chicago Bulls),一获职棒大联盟(Major League Baseball)总冠军的芝加哥小熊队(Chicago Cubs),三获国家冰球联盟(National Hockey League)冠军的芝加哥黑鹰队(Chicago Blackhawks),以及一获职业足球大联盟(Major League Soccer)冠军的芝加哥火焰足球俱乐部(Chicago Fire FC)。<br></div><div><br></div>从迪尔伯恩街桥面向西看。都是前面提过的建筑,除了最左边玻璃外墙的那幢,它是建成于2014年、59层的一十一大厦(OneEleven),名字出自它的地址,瓦克西大道111号(111 W Wacker Dr),现代主义风格,由纽约的亨德尔建筑师事务所(Handel Architects)设计。 除了以上职业体育,一年一度的芝加哥马拉松赛(Chicago Marathon)是世界六大马拉松大满贯赛(World Marathon Majors)之一,每年吸引数万人参赛。<div><br></div><div>从迪尔伯恩街桥面向西看南岸一侧。</div><div><br></div><div>C位蓝色的是一十一大厦。最左边的是建成于1992年、49层的瓦克西大道77号(77 West Wacker),立面由银灰玻璃和葡萄牙白色花岗岩(Portuguese white granite)构成,被认为是芝加哥后现代主义建筑最典型的例子之一(玻璃立面上的花岗岩材质网格确实有点出其不意、锦上添花,不知道是不是以此区别于现代主义风格),获伊利诺伊结构工程师协会(Structural Engineers Association of Illinois)颁发的1994年度最佳结构奖(Best Structure Award)。其设计者是西班牙的里卡多·波菲尔建筑工作室(Ricardo Bofill Taller de Arquitectura)。没有第13层的大楼在欧美屡见不鲜,但这幢大厦缺的是第49层,原因只是想让顶层变成第50层,就这么简单!另外据说其大堂的设计别具一格,而且其中陈列了一些颇负盛名的雕塑,值得入内一看。<br></div> <div>芝加哥是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H. Obama II,1961-)和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Michelle L. R. Obama,1964-)的故乡。当年奥巴马以资浅国会参议员的黑马身份竞选总统,竟然一鸣惊人成为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奥巴马夫妇的住所位于城市南侧的肯伍德(Kenwood),芝加哥大学附近。<br></div><div><br></div>从迪尔伯恩街桥头看东北方向的马利纳城;现在背后的两幢也尽收眼底。方形的是竣工于1972年、52层的AMA广场大厦(AMA Plaza);再后面更高的则是落成于2009年、98层的特朗普国际酒店大厦(Trump International Hotel & Tower)。 <div>芝加哥的犯罪率在美国大城市中名列前茅,比如谋杀率明显高于纽约和洛杉矶这两个美国最大的城市。据说芝加哥的大部分暴力犯罪都与试图控制贩毒地盘的黑帮团伙有着密切关系。<br></div><div><br></div>马利纳城下面19层都是停车场。 芝加哥另一个正面的名列前茅则是其高等教育,主要以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这两所著名私立大学为代表。其中芝加哥大学的校友和教职员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Fields medal)的人数分别达到惊人的100人和10人,在1901年以来得奖的全球大学排名榜上名列第四;而西北大学的数字也分别达到22人和1人。另外产生于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更是名震遐迩。根据维基百科,截止2019年,共有13位在职教授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在所有8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共有33位是芝加哥大学的校友或教职员,占比近40%。<div><br></div><div>从迪尔伯恩街桥面朝东看。</div><div><br></div><div>图中中偏右最大的大厦是建成于1962年、41层的肯珀大厦(Kemper Building)。其东侧是竣工于1926年、40层的珠宝大厦(Jewelers Building)。再往左图中正中背景中有一个不太高像香槟酒瓶的建筑,它是落成于1929年、37层的碳化物和碳大厦(Carbide & Carbon Building)。左边黑色立面的是完工于1960年、36层的瓦克东大道71号(71 East Wacker)。再左边那个高塔是竣工于1928年、18层的马瑟塔(Mather Tower)。而马瑟塔左边则是落成于1923年、22层的伦敦担保大厦(London Guarantee Building)。<br></div><div><br></div><div>图中的桥梁是巴丹-科雷吉多尔纪念桥(Bataan-Corregidor Memorial Bridge),也按其路名称为州街桥(State Street Bridge);该桥始建于1939年,因为二战中钢铁短缺导致竣工日推迟至1949年。“巴丹-科雷吉多尔”是指二战中的1942年美军在菲律宾对日军的两场战役,巴丹半岛战役(Battle of Bataan)和科雷吉多尔岛战役(Battle of Corregidor)。</div> 芝加哥对美国文坛的贡献也不可小觑。《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的艺术评论家哈丽特·梦露(Harriet Monroe,1860-1936)创办的《诗歌》("Poetry")杂志影响深远,尤其是在发掘美国著名诗人和剧作家托马斯·艾略特(Thomas S. Eliot,1888-1965)一事上,功不可没 . . .<div><br></div><div>与上张同样方向,但左侧露出了一点AMA广场大厦和特朗普国际酒店大厦。</div> <h3><font color="#010101">回到河的南岸。这是河中的划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图中左侧是迪尔伯恩街桥,右侧是马利纳城2号楼底部的船坞。</font></h3> 巴丹-科雷吉多尔纪念桥、马利纳城1号、AMA广场大厦和特朗普国际酒店大厦。<div><br></div><div>AMA广场大厦之前曾经长期作为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的办公大楼而被称为IBM大厦。其设计者是现代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著名德裔建筑师路德维希·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但凡德罗不幸未能看到大厦的开工。该建筑于2008年被列为芝加哥地标,并于2010年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它是这两个名单中最年轻的芝加哥建筑。<br></div><div><br></div><div>AMA广场大厦的风格属于国际风格,不过说实话,从AMA广场大厦这个建筑而言,实在看不出为啥它是国际风格而不是现代主义风格。<br></div> 从巴丹-科雷吉多尔纪念桥上看AMA广场大厦和特朗普国际酒店大厦。<div><br></div><div>特朗普国际酒店大厦当然是特朗普老头家的,属于现代主义风格,由SOM的阿德里安·史密斯设计,目前高度上列芝加哥第2、美国第7、世界第32。<br></div> 从巴丹-科雷吉多尔纪念桥上看东北方向。<div><br></div><div>图中桥梁是建于1930年的欧文·库普西内桥(Irv Kupcinet Bridge),按路名也称为瓦巴什大道桥(Wabash Avenue Bridge);貌似“欧文·库普西内”这个名字是后来取的,以纪念芝加哥著名报人欧文·库普西内(Irving "Irv" Kupcinet,1912-2003)。</div><div><br></div><div>碳化物和碳大厦在图中右上角。这是一座装饰风艺术风格的建筑,当时作为著名石化公司联合碳化物(Union Carbide)在芝加哥的总部,由伯纳姆兄弟事务所(Burnham Brothers,已不存在)设计,的的确确是在模仿一个深绿色的香槟酒瓶,它于1996年被列为芝加哥地标。伯纳姆两兄弟休伯特(Hubert,1882–1962)和小丹尼尔(Daniel Jr.,1886–1961)的父亲是芝加哥著名建筑师丹尼尔·伯纳姆(Daniel H. Burnham,1846-1912),曾任前述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的工程总监(Director of Works);他也是于1909年出炉的《芝加哥城建规划》("Plan of Chicago")的主要作者,尽管该规划因为大萧条的原因并未完全得到实施,但对芝加哥20世纪城市建设的影响不可低估(比如河滨步道的开发就是源自该规划中的点子)。另外后来的建筑设计界大牛GAP&W也与老丹尼尔渊源深厚,详情此处按下不表。<br></div><div><br></div><div>左边远处有尖塔的建筑是1921年竣工的箭牌大厦(Wrigley Building)。其右边黑色的标准立方体建筑是1965年落成、35层的公平大厦(Equitable Building)。</div> 同样位置,差不多是正东方向。图中中间下方低矮的白色建筑是基督教科学会第十七教堂(Seventeenth Church of Christ, Scientist),由著名建筑师哈里·韦斯(Harry Weese,1915-1998)设计;韦斯最出名的作品是美国首都华盛顿(Washington DC)的地铁系统(Washington Metro)。基督教科学会(Church of Christ, Scientist)是美国的一个基督教教派,中文不太好翻;位于首创地波士顿(Boston)的第一教堂(First Church of Christ, Scientist)是其母教堂和总部。<div><br></div><div>教堂后面的大楼是芝加哥河滨步道希尔顿花园酒店(Hilton Garden Inn Chicago Downtown Riverwalk),大楼建成于2016年,25层,现代主义风格,由芝加哥的GREC建筑事务所(GREC Architects)设计。其西侧立面由明暗相间的金属板块组成,据说灵感来自芝加哥河,建筑师将波光粼粼的河面特写照片放大,从而得出立面的原始样本。<br></div><div><br></div><div>希尔顿花园酒店右边咖啡色的大楼是女帽商城大厦(Millinery Mart Building),落成于1928年,24层,属于新哥特式(Neo-gothic)风格,由芝加哥的里斯曼和赫希菲尔德事务所(Rissman & Hirschfield,已更名)设计。<br></div><div><br></div><div>新哥特式风格也称为哥特复兴式(Gothic revival)风格,始于18世纪中叶的英格兰,但在世界各地的兴起时间参差不齐,重点是对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向往,也是对稍早一点的新古典主义的反叛。<br></div><div><br></div><div>女帽商城大厦右前方的黑色建筑是摩纳哥酒店大楼(Hotel Monaco),13层,始建于1912年,后经过多次翻修,属于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师是乔治·哈维(George L. Harvey,1866-1923)。<br></div><div><br></div><div>最右边当然是珠宝大厦。</div><div><br></div><div>教堂左边就是前述瓦克东大道71号,现代主义风格,其设计者为芝加哥的米尔顿·施瓦茨事务所(Milton M. Schwartz & Associates)。<br></div><div><br></div><div>再左边的是前述马瑟塔。这是一个占地极小的瘦高八角形塔楼,地基只有30x20米的面积,有时被芝加哥人称为“倒置望远镜”("The Inverted Spyglass")。当时马瑟塔作为马瑟铁路货车公司(Mather Stock Car Company)的未来总部,由芝加哥神学院(Chicago Theological Seminary)的建筑师赫伯特·里德尔(Herbert H. Riddle,1875-1939)设计,也属于新哥特式风格。马瑟塔于2001年被列为芝加哥历史地标(Chicago Historic Landmark)。</div><div><br></div><div>注意到马瑟塔左边的伦敦担保大厦有一个全玻璃的立面,与原来的风格完全不搭,没有查到是什么时候改建的;当然所谓正能量的说法就是“古典建筑与现代主义的完美协调”,见到一句广告词,正是如此:"... synchronizes th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of 360 North Michigan Avenue with a modernist 22 story all glass tower addition..."。(伦敦担保大厦的地址是密西根北大道360号,全玻璃立面的新楼22层高。)</div> 从巴丹-科雷吉多尔纪念桥上看南面的珠宝大厦和肯珀大厦。<div><br></div><div>珠宝大厦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由挪威裔工程师约阿希姆·吉耶弗(Joachim G. Giæver,1856-1925)和早年在纽约从事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弗雷德里克·丁克尔伯格(Frederick P. Dinkelberg,1858-1935)共同设计,于1978年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并于1994年被指定为芝加哥地标。早年这幢大楼有一个最高可达22楼的运车电梯,运送珠宝的车辆可乘该电梯直达位于楼内高层的珠宝店,珠宝商以此措施掌控珠宝被打劫的风险,可谓用心良苦。<br></div><div><br></div><div>方方正正、简简单单的肯珀大厦属于现代主义风格,应该没啥异议。它由肖-梅斯事务所(Shaw, Metz & Associates,已更名)和吕西安·拉格朗日建筑师事务所(Lucien Lagrange Architects,已不存在)共同设计。这个“肖”当然就是商品市场的主设计师阿尔弗雷德·肖。<br></div> <h3><font color="#010101">从巴丹-科雷吉多尔纪念桥上看西面的里奥·伯内特大厦、瓦克西大道77号、一十一大厦、拉萨尔-瓦克大厦以及建设者大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巴丹-科雷吉多尔纪念桥北端的AMA广场、也就是AMA广场大厦脚下看珠宝大厦和肯珀大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AMA广场上的一组雕塑作品,题为《人间系列-绅士们》("Living World Series - Gentlemen"),出自台湾雕塑家朱铭(Ju Ming,1938-)之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转上欧文·库普西内桥往南岸走。这是从桥上看西面方向,都是些熟悉的建筑,不再赘述。河上的桥梁当然是巴丹-科雷吉多尔纪念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欧文·库普西内桥上看北岸的马利纳城,AMA广场大厦露出一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欧文·库普西内桥上看南岸的建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回到南岸,近距离看瓦克大道对面的基督教科学会第十七教堂,还有后面河滨步道希尔顿花园酒店由明暗相间的金属板块组成的立面。</font></h3> 欧文·库普西内桥南端西侧的一小块绿化地是希尔德广场(Heald Square),广场以1810-1812年间迪尔伯恩堡(Fort Dearborn,见下文)的美军指挥官内森·希尔德(Nathan Heald,1775-1832)的名字命名。<div><br></div><div>这是广场上的青铜雕塑,希尔德广场纪念碑(Heald Square Monument),雕塑人物为乔治·华盛顿将军(General 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和美国独立战争的两位主要金主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 Jr.,1734-1806)和海姆·所罗门(Haym Salomon,1740-1785)。雕塑出自雕塑家、作家和教育家罗拉多·塔夫特(Lorado Z. Taft,1860-1936)之手(塔夫特逝世之后由他的几位助手完成),它于1971年被列为芝加哥地标。</div> <h3><font color="#010101">纪念碑背面。</font></h3> 希尔德广场纪念碑的西侧下方是越战老兵纪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它由本人也是越战老兵的艺术家加里·蒂勒里(Gary Tillery,1947-)创作,2005年落成。<div><br></div><div>图为刻有从芝加哥出征的越战阵亡将士的名字的大理石碑,面朝芝加哥河,其上方是瓦克大道的上层人行道。</div> <h3><font color="#010101">刻在大理石碑下方石板地上的越战大事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理石碑外侧是一个喷泉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嵌在喷泉池西侧矮墙上的美国各种军事机关以及红十字会的徽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越战老兵纪念碑处看AMA广场大厦和特朗普国际酒店大厦。</font></h3> 沿瓦克东大道向东北。从越战老兵纪念碑西面的州街(State St)开始瓦克西大道变成瓦克东大道,接下来的一小段河道折向东北方向。<div><br></div><div>这是从欧文·库普西内桥东面看北面的特朗普国际酒店大厦。</div>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最好得用广角镜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向西南方回望一路看过来的建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离东面的芝加哥重要地标只有一箭之遥了 . . .</font></h3> 这大概是芝加哥最重要的桥梁,落成于1920年的杜萨布尔桥(DuSable Bridge),熙熙攘攘的密西根大道(Michigan Ave)由此横跨芝加哥河。与芝加哥河上的其它桥梁一样,它可以升高让高大的船只从下方通过。桥梁位置位于所谓密西根-瓦克历史街区(Michigan-Wacker Historic District)之内,其本身也被列为芝加哥地标。至于名字,当然是为了纪念前述被称为“芝加哥的创始人”的杜·萨布尔。<div><br></div><div>图中左边是箭牌大厦,其右边是建于1925年、36层的论坛报塔楼(Tribune Tower),再右边是公平大厦。</div> 从杜萨布尔桥南端附近看瓦克东大道南侧的伦敦担保大厦,左侧是密西根大道东侧、落成于1928年、34层的密西根北大道333号(333 North Michigan)。<div><br></div><div>伦敦担保大厦属于布杂艺术(Beaux arts)风格,但也掺杂了历史主义(Historism)风格的成分,它由芝加哥本土建筑师阿尔弗雷德·阿尔舒勒(Alfred S. Alschuler,1876-1940)设计,为当时的主要租户伦敦担保与事故公司(London Guarantee & Accident Company)而建。它也属于密西根-瓦克历史街区,并于1996年被列为芝加哥地标,另外它也落在了迪尔伯恩堡遗址的范围之内。<br></div><div><br></div><div>根据维基百科,布杂艺术也称为学院派艺术,属于一种由法国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教授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晚期流派,是一种混合型的建筑艺术形式,主要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它也汲取了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强调建筑的宏伟、对称以及秩序性。</div><div><br></div><div>而历史主义的重点是,按照历史上的某种风格重新创作或者干脆直接模仿历史巨匠的作品,从中汲取灵感。所以不妨说,那类复古的风格比如新古典主义皆可看作历史主义的一种。<br></div><div><br></div><div>迪尔伯恩堡是美国陆军于1803年在此建立的军事要塞,以后来成为美国战争部长(US Secretary of War)的亨利·迪尔伯恩(Henry Dearborn,1751-1829)的名字命名(之前经过的迪尔伯恩街和迪尔伯恩街桥当然也来自同一出处)。1812年,美国方同盟与英国方同盟之间的所谓“1812年战争”(War of 1812)爆发;八月,时间短、规模小的迪尔伯恩堡战役(Battle of Fort Dearborn)在要塞附近开打,美军及在此殖民的美国平民不敌英国支持的北美原住民,要塞被摧毁,战斗甚至残酷到有美方的妇女儿童被杀。四年后要塞在原址被重建。这个小规模战役的直接后果是美国政府下决心将原住民往西驱逐,可以说原住民胜了战役但失去了领土。<br></div><div><br></div><div>另外,“1812年战争”这个名字只是表示战争爆发的年份而已,实际上战争进行了将近三年。而这场战争对美国而言最惨痛之事莫过于1814年首都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沦陷,当时的国会大厦(United States Capitol)和白宫(White House)被以加拿大民兵为主的英军悉数烧毁,时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 Jr.,1751-1836)狼狈逃窜到维吉尼亚州(Virginia)乡下。今日强大如斯的美国,历史上竟然也有几近亡国的悲惨一刻!</div> <h3><font color="#010101">伦敦担保大厦大门上方有描绘迪尔伯恩堡的雕刻。其上的“伦敦屋”(LondonHouse)字样是指2016年以来在大厦内营业的伦敦屋酒店(LondonHouse Chicago Hotel)。</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杜萨布尔桥的西南桥头堡,上有描绘迪尔伯恩战役场景的雕塑,主题为“防御”(Defense),1928年由雕塑家亨利·赫林(Henry Hering,1874-1949)完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近看雕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雕塑下方的说明,字迹已经模糊不清。</font></h3> 密西根北大道(North Michigan Ave)的南向,近景左右两侧分别为密西根北大道333号和伦敦担保大厦;远景中的高层为2019年竣工、76层的NEMA大厦(NEMA)。<div><br></div><div>密西根北大道333号是一座装饰风艺术风格的大厦,1997年被列为芝加哥地标;其设计者为小约翰·鲁特(John W. Root Jr.,1887-1963),其父约翰·鲁特(John W. Root,1850-1891)也是芝加哥的著名建筑师,前述拉萨尔-瓦克大厦的设计者霍拉布和鲁特建筑事务所中的鲁特就是他。<br></div> <h3><font color="#010101">从密西根北大道附近看特朗普国际酒店大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杜萨布尔桥的东南桥头堡,其雕塑主题为“再生”(Regeneration),描绘了芝加哥工人在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之后辛勤工作、重建家园,也是由雕塑家亨利·赫林完成于1928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伦敦担保大厦墙角朝北的说明牌,标明此处为迪尔伯恩堡遗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伦敦担保大厦墙角朝东的说明牌,标明大厦本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伦敦担保大厦转角人行道上的迪尔伯恩堡遗址标志。</font></h3> 从伦敦担保大厦脚下的人行道看北面的杜萨布尔桥的两座桥头堡、箭牌大厦、论坛报塔楼以及公平大厦。<div><br></div><div>论坛报塔楼是《芝加哥论坛报》、论坛媒体公司(Tribune Media Company)和论坛出版公司(Tribune Publishing Company)的总部所在地,风格属于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与当时风靡全球的现代简约风逆流而行;设计由来自纽约的建筑师约翰·豪厄尔斯(John M. Howells,1868-1959)和雷蒙德·胡德(Raymond Hood,1881-1934)共同完成。当时不差钱的《芝加哥论坛报》为计划中的总部大楼举办了一个建筑设计有奖竞赛,似乎评选委员会还是更钟情于古典风格,最终这个设计夺得第一。它位于密西根-瓦克历史街区之内,被列为芝加哥地标。它的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墙体上镶嵌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30余块建筑碎片,其中包括中国长城、美国白宫(White House)的砖块、埃及金字塔的石块、以及911恐袭事件中倒塌的纽约世贸中心(World Trade Center)的残骸。<br></div><div><br></div><div>古典的哥特式风格为欧洲中世纪中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建筑风格,发源于12世纪并持续至16世纪。其整体风格给人高耸削瘦的感觉,往往以卓越的建筑技巧表达神秘、哀婉和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风格影响甚大。<br></div><div><br></div><div>公平大厦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是由SOM的布鲁斯·格雷厄姆(Bruce J. Graham,1925-2010)和娜塔莉·德·布洛瓦(Natalie G. de Blois,1921-2013)为公平控股公司(Equitable Holdings, Inc.)设计的办公大楼;大名鼎鼎的格雷厄姆也是芝加哥第一高楼威利斯大厦(Willis Tower)的设计者之一。大厦所在的杜萨布尔桥东北角这个位置也就是历史上杜·萨布尔定居的地方。<br></div> 沿瓦克东大道南侧继续向东(从杜萨布尔桥开始,芝加哥河河道又折回正东方向)。这是从密西根北大道东侧看北面的杜萨布尔桥南岸桥头堡、特朗普国际酒店大厦以及箭牌大厦。<div><br></div><div>从这个方向可以看出箭牌大厦由一南一北两座塔楼构成,分别为30层和21层;当年作为著名的口香糖生产商箭牌股份有限公司(Wm. Wrigley Jr. Company)未来的总部,大厦由GAP&W设计,是芝加哥史上第一座装有空调的办公大楼。另外大厦的外墙材料是釉面陶瓦,其特点是无需定期清洗即可保持干净的乳白色。至于其建筑风格,一般认为属于西班牙殖民复兴(Spanish colonial revival)风格。</div><div><br></div><h3>西班牙殖民复兴风格兴起于20世纪初的北美和墨西哥,以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建筑为基础,美国境内在气候温暖的加州(California)和佛罗里达州(Florida)尤其受到欢迎,后来甚至输出到世界其他地区(比如中国最善于与国际接轨的城市上海在1930年代就开始有这种风格的建筑,通常认为其式样是从影响甚巨的好莱坞电影中山寨而来);陶瓦和灰白等淡色泥墙是这类建筑的标配。</h3><div><br></div><h3>箭牌大厦左后方那个大厦是建成于1977年、56层的住宅楼河广场大厦(River Plaza),现代主义风格,设计者为芝加哥的戈登和莱文事务所(Gordon & Levin)。</h3> <h3><font color="#010101">更东面一点,包括了论坛报塔楼以及公平大厦的一角。</font></h3> 继续往东。<div><br></div><div>C位顶上有广播塔高耸其上的大楼是竣工于1989年、37层的NBC塔楼(NBC Tower),它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NBC)的芝加哥总部所在地。设计也是出自SOM的阿德里安·史密斯之手,被认为是一座装饰风艺术风格的典型建筑。<div><br></div><div>图中最右边的是落成于1992年、31层的喜来登芝加哥酒店(Sheraton Chicago Hotel & Towers);其设计出自芝加哥的所罗门·科德威尔·布恩茨事务所(Solomon Cordwell Buenz & Associates),属于后现代主义风格。</div></div> 这是瓦克东大道南侧、密西根北大道333号东面的芝加哥建筑中心(Chicago Architecture Center),它所在的大厦是1970年完工、30层的伊利诺伊中心1号(One Illinois Center),属于国际风格,设计者是由AMA广场大厦的设计者路德维希·凡德罗领衔的密斯·凡德罗事务所(Office of Mies van der Rohe)。<div><br></div><div>实际上“伊利诺伊中心”是一个密西根北大道以东占地五个街区的大规模高层建设项目,我们下面还会看到属于它的建筑。<br></div> 这是瓦克东大道、斯泰森北大道(N Stetson Ave)路口。<div><br></div><div>左边的高层是落成于1980年、47层的哥伦布广场大厦(Columbus Plaza),现代主义风格,也属于伊利诺伊中心,由芝加哥的藤川-康特拉托-罗汉事务所(Fujikawa Conterato Lohan & Associates,密斯·凡德罗事务所是它的前身)设计。</div><div><br></div><div>右边的咖啡色建筑是建成于1980年、33层的凯悦芝加哥第二酒店(Hyatt Regency Chicago II),现代主义风格,也属于伊利诺伊中心,由芝加哥的爱泼斯坦父子国际公司(A. Epstein & Sons International)设计。</div><div><br></div><div>中间后侧立面上有奇怪花纹状的大厦是竣工于2009年、82层的商住两用大厦水色塔楼(Aqua Tower),其变化多端的阳台造型营造出水面波浪样式的建筑立面,与大厦名字立意相符;据说阳台的不规则曲线以及对鸟眼视力不透明的特殊窗户玻璃,也可大大减少鸟类对大楼的无谓碰撞。另外立面上那些曲线的施工颇有难度,说是竟然得用GPS作为测量工具。大楼的建筑风格当属流行于21世纪的所谓“当代建筑”(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应该也是现代主义风格的一种),由芝加哥的甘建筑工作室(Studio Gang Architects, SGA)设计,这是这个工作室设计的首座摩天大楼。该工作室的老板是著名女建筑师珍妮·甘(Jeanne Gang,1964-),所以这个建筑也是史上首座由女性领导的设计团队设计的超高摩天大楼。</div><div><br></div><div>左边后侧蓝色的超高层是落成于2020年、101层的商住两用大楼瑞吉芝加哥大厦(St. Regis Chicago),也是现代主义风格,而且也是由甘建筑工作室设计的,因此是全球由女性领导的设计团队设计的最高的摩天大楼。大厦建造之初中国万达集团也参与投资,所以大厦当时的名字是“万达远景塔楼”(Wanda Vista Tower);不久万达因故出售产权退出,瑞吉酒店及度假村公司(St. Regis Hotels & Resorts)顶替加入,大厦遂得现名。其高度目前居芝加哥第3、美国第10、世界第62。</div> <h3><font color="#010101">下面是前述威廉·费伊桥桥面,瓦克东大道从其上方立交,要过桥的话得下去。</font></h3> 瓦克东大道与威廉·费伊桥所在的哥伦布北大道(N Columbus Dr)的交叉路口,朝南方向。<div><br></div><div>右边是哥伦布广场大厦。左边是1979年落成、28层的伊利诺伊中心3号(Three Illinois Center),属于国际风格,也是由藤川-康特拉托-罗汉事务所设计的;顾名思义,它也属于伊利诺伊中心。</div> <h3><font color="#010101">从威廉·费伊桥桥面看西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威廉·费伊桥桥面看东南面下方的河滨步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河滨步道的一个休闲场所。</font></h3> 从威廉·费伊桥桥面看东南方向。<div><br></div><div>现在可以看出瑞吉芝加哥大厦由四座高度不同但相互连接的塔楼组成(东面最低的那座不太明显),第二高者的下部稍稍往外突出。塔楼立面采用曲线设计,实际上是一组交替往上叠加的四角曲面锥台。如何有效抗风是风城湖畔高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这个原因,大楼每层都有贯穿东西向的通道,从而让湖风穿堂而过,甚至90层左右的地方还有两层几乎空无一物。</div><div><br></div><div>瑞吉芝加哥大厦东面还有两座大厦。最外面的是竣工于2008年、36层的钱德勒大厦(The Chandler),为后现代主义风格,设计者为两家芝加哥的建筑事务所,以德斯特凡诺和合伙人事务所(DeStefano & Partners,已不存在)为主,洛文伯格事务所(Loewenberg & Associates)为辅。靠近瑞吉芝加哥大厦的则为竣工于2007年、45层的帆船赛大厦(The Regatta),为现代主义风格,设计者同样是上述钱德勒大厦的这对设计搭档。<br></div><div><br></div><div>图中最右边的是建成于1989年、45层的瑞士芝加哥酒店(Swissôtel Chicago),为现代主义风格,整个建筑是一个标准的三角柱体,也属于伊利诺伊中心。其设计出自哈里·韦斯事务所(Harry Weese Associates),这个哈里·韦斯就是设计前面那个教堂的建筑师。</div><div><br></div><div>中间的大厦是完工于2013年、45层的湖滨东之海岸大厦(Coast at Lakeshore East),为现代主义风格,其设计者为芝加哥的bKL建筑事务所(bKL Architecture)。“湖滨东”(Lakeshore East)是位于芝加哥河以南、靠近湖滨的这个区域里的一个巨大的商住高层系统,包括上述水色塔楼、钱德勒大厦和帆船赛大厦在内的至少20幢摩天大楼。<br></div> <h3><font color="#010101">从威廉·费伊桥下来沿哥伦布北大道向北。这是NBC塔楼朝东的立面。</font></h3> 这是伊利诺伊东街(E Illinois St)北侧的建筑群。<div><br></div><div>左边的墨绿色大厦是建成于2013年、42层的最优中心大厦(Optima Center),为现代主义风格,设计者是大卫·霍维事务所(David Hovey & Associates)。右边同样绿色的是同一建筑群里的最优特标大厦(Optima Signature),也是由大卫·霍维事务所设计,落成于2014年,54层。它前方有一个裙楼的是竣工于2008年、31层的费尔班克斯城际广场大厦(Fairbanks at Cityfront Plaza),也为现代主义风格,设计者是德斯特凡诺和合伙人事务所。</div> 沿伊利诺伊东路向西,满眼都是熟悉的建筑。<div><br></div><div>马路左侧下方是一个停车场;市区街道的基础设施分层随处可见,是芝加哥城区道路基础设施的一大特点。</div> <h3><font color="#010101">最优特标大厦也有一个裙楼,里面是大楼的停车场,其大红玻璃的外立面鲜艳夺目,与上方绿色的玻璃立面形成强烈反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儿实际上是长条形的绿化带城际广场(Cityfront Plaza)的北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沿城际广场向南,左手边是NBC塔楼的西侧立面。这个小广场实际上也就是刚才看见的分层处停车场的上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小广场向西看,左边的高楼就是公平大厦,右侧则是论坛报塔楼,中间的一高一矮就不用再说了。</font></h3> 向西穿过公平大厦北侧一小段路之后视野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眼前是颇为宽阔的杜萨布尔桥东北侧的广场。前面说过,这里也就是杜·萨布尔当年定居的地方,它于1977年被美国内政部(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列为国家历史地标(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这个广场的英文名字是Pioneer Court,译成“先驱庭”如何?<div><br></div><div>注意到箭牌大厦南北两楼之间的高处有悬空走廊相连。<br></div> <h3><font color="#010101">箭牌大厦下端貌似有一层将南北两楼连成一体,但实际上也是一个悬空走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广场北面的论坛报塔楼。大概目前在装修,大厦被圈了起来,无法走近查看其墙体上镶嵌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碎片,可惜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广场上北端靠近论坛报塔楼一侧的芝加哥著名体育比赛解说员杰克·布里克豪斯(Jack Brickhouse,1916-1998)的半身塑像,始立于2000年,并于2009年进行了翻修。布里克豪斯长年为白袜队、小熊队、熊队和公牛队的比赛作现场解说,以极富感染力的解说享誉全美。塑像基座下部的"Hey-Hey"是他解说中的口头语,每当己方球队有出色表现比如棒球打出一个本垒打(home run)或者橄榄球跑出一个达阵(touchdown),他都会兴奋地喊出“Hey-Hey”。另外塑像基座上的生年(1917)应该有误,他是1916年1月24日出生的。</font></h3> 广场南侧的一个低矮建筑,四壁完全透明,从屋顶形状可以大致猜出是啥。没错,苹果店!屋顶应该是一个倒置的iPad。<div><br></div><div>这个2017年才完工的建筑的设计者是英国伦敦的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而该事务所的老板是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R. Foster,1935-),他在中国也有不少作品,比如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div> <h3><font color="#010101">苹果店店内又有分层,这是从北侧看低了不是一点点的南面靠芝加哥河一侧。应该是建筑的设计者巧妙地利用了原来的地形,顺势而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还是从上往下看,东南方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西南方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长桌,所有苹果店内的标配;不过方凳倒是第一次见到。</font></h3> 这是苹果店西侧、杜萨布尔桥东北角的杜·萨布尔头像,立于2009年,作者是芝加哥本土艺术家埃里克·布洛姆(Erik Blome)。<div><br></div><div>实际上杜·萨布尔的名字在历史上被长期忽视,其在芝加哥的历史作用直到20世纪中叶才广为人知,杜萨布尔桥的更名更是到2010年才姗姗来迟。<br></div> <h3><font color="#010101">从杜萨布尔桥北桥头看东南方向,河上的桥梁当然是威廉·费伊桥,南岸的建筑都是前面介绍过的,不再啰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杜萨布尔桥的东北桥头堡,雕塑主题为“探索者”(Discoverers),描绘了路易斯·乔利特(Louis Jolliet,1645-1700)、雅克·马奎特(Jacques Marquette,1637-1675)、罗伯特·德·拉萨勒(René-Robert Cavelier, Sieur de La Salle,1643-1687)、亨利·通蒂(Henri de Tonti,1649-1704)等早期探索北美大陆的欧裔探险家,由雕塑家詹姆斯·弗雷泽(James E. Fraser,1876-1953)完成于1928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杜萨布尔桥北桥头向南偏西看车水马龙的密西根北大道。</font></h3> 既然到了芝城,不尝试芝加哥披萨肯定是不行的。<div><br></div><div>这是位于箭牌大厦北楼底层的卢·马尔纳蒂披萨店(Lou Malnati's Pizzeria),这个网红连锁店专卖芝加哥风格的深碟披萨(deep dish pizza)。</div> <h3><font color="#010101">走艳丽路线的店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蒜香炸鸡翅,好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深碟披萨,已经干掉了半个!其实这种披萨浇头(topping)内容并不是太丰富,但不是一般的多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披萨店门外的小广场,位于箭牌大厦与北面的地产经纪人大厦(Realtor Building,建成于1963年,13层,现代主义风格)之间,名曰“美洲国家广场”(Plaza of the Americas),1963年由当时的墨西哥驻芝加哥总领事馆为纪念美洲国家组织(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OAS)的全体成员国而设立,广场上升有每个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的国旗。广场正中是墨西哥第一任总统贝尼托·胡亚雷斯(Benito Juarez,1806-1872)的全身铜像,由墨西哥总领事馆于1999年捐赠,以代替由当时的墨西哥总统于1977年赠予的旧塑像。贝尼托·胡亚雷斯是现代墨西哥的缔造者,可以说是墨西哥的民族英雄;他出身于一个原住民农民家庭,身高只有1.46米,是全球史上最矮小的国家元首之一。现塑像作者的名字是朱利安·马丁内斯(Julian Martinez)。</font></h3> 以关于新冠疫情的观感作为此篇的结束:<div><br></div><div>这是2021年6月的中下旬,加州和伊利诺伊州正从疫情的限制中开放出来,事后看来那段时间确实是病毒肆虐的一个低谷。不过当时旧金山湾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和芝加哥两地民众戴口罩情况的差异还是相当明显:湾区室内比如超市内不戴口罩的很少,而芝加哥正相反,室内戴口罩的很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