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按语:今天,9月7日,是宋乃德伯伯诞辰116周年纪念日。1940年10月,八路军来盐阜开辟抗日根据地,自此,宋乃德伯伯成了父亲的首长,也成了父亲的一生挚友。两家一直往来,老一辈去世后,我们晚辈至今仍然往来,算起来有八十一年了,所以很多同志说我们两家是“世交”也恰如其分。今天,我在这里把宋伯伯的生平、丰功伟绩、后人情况以及盐阜人民对宋乃德伯伯的深切缅怀做一个扼要而全面的回顾,籍此表达我,也是盐阜儿女的崇拜心情。</span></p> <p class="ql-block">宋乃德标准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宋乃德生平</span></p><p class="ql-block">宋乃德 ,原名宋守先,字念僧。</p><p class="ql-block">1905年9月7日出生于山西省沁源县城关镇城西村。</p><p class="ql-block">1924年毕业于山西省第一中学。</p><p class="ql-block">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1926年9月受中共山西省太原执委派遣,在沁源,安泽,霍县,屯留一带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宣传革命,发展组织。</p><p class="ql-block">1929年夏,在沁源组织农民暴动,捣毁了国民党县党部。</p><p class="ql-block">1931年任沁源县委书记。 </p><p class="ql-block">1936年冬,任山西牺盟会长治县特派员。</p><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任山西省第五专区巡视员兼潞城县抗日县长,积极改造旧政权,组织民众,镇压汉奸,使抗日斗争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1938年在晋东<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南反日寇“九路围攻”中积极为八路军,决死队筹措军粮,为创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1939年任晋城县抗日县长。</p><p class="ql-block">1940年5月随八路军黄克诚领导的344旅和新2旅由晋东南地区赴豫皖苏地区,任八路军第五纵队供给部部长。</p><p class="ql-block">1940年10月兼任江苏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遵照刘少奇、陈毅的指示,还兼任盐阜区联立中学校长。</p><p class="ql-block">1941年5月至7月,组织当地军民在江苏省滨海县八滩镇一带修筑了90华里的海堤,被当地人民誉为“宋公堤”。</p><p class="ql-block">1941年10月,任盐阜行政公署主任。</p><p class="ql-block">1942年10月至1945年10月任中共苏北财委副书记,书记。在稳定物价,发展经济,支援新四军抗战方面作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1945年11月随新四军3师赴东北后,宋乃德历任辽宁通辽地区专员兼通辽县县长,吉江行署主任,中共嫩江省财委书记兼财政厅长。</p><p class="ql-block">1948年至1949年历任黑龙江省财政厅长,东北人民政府税务总局局长,中共冀察热辽财委副主任。</p><p class="ql-block">1949年2月天津解放后,宋乃德任天津市军管会财经接管部部长。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为全中国解放作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任湖南省财委副主任兼财政厅厅长,在湘三年,采取经济,行政,舆论相结合的手段,打击粮商不法行为,取缔银元黑市,安定了人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在建立国营商业,创办湘潭纺织印染厂,邵阳造纸厂等地方国营企业方面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1953年至1958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党组书记,第一副部长。1958年曾因总结推广河南七里营人民公社办工业的经验,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先后当选中共“八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二届代表。</p><p class="ql-block">1959年庐山会议后,被错定为“彭黄死党”,下放到湖北汉阳造纸厂任副厂长,在“四清”和“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批斗。</p><p class="ql-block">1967年2月23日被“四人帮”迫害致死。</p><p class="ql-block">1979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为宋乃德同志平反昭雪。1980年2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宋乃德同志召开了追悼大会,骨灰移放至八宝山革命公墓。</p><p class="ql-block"> 党对宋乃德的评价:宋乃德同志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经济建设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作风正派。即使在他含冤受屈,受到错误处理的情况下,仍然以党的利益为重,积极工作。宋乃德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宋乃德手书毛泽东诗词《朴算子-咏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经典事迹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巍巍太行 抗日前线</span></p><p class="ql-block"> 1936年冬,宋乃德作为中共秘密党员、牺盟会特派员在长治城内组建牺盟中心区。1937年8月,他建立了80人的“长治牺盟突击队”,后来扩充到200人,主要以学生为主,活动于长治县一带,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晋东南建立的第一支抗日武装。1938年4月,八路军129师、115师一部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率领下,东渡黄河,配合山西新军和国民党军在晋东南反击日寇“九路围攻”,但阎锡山对八路军供给不予补充,给八路军造成了极大困难,在这个关头,宋乃德利用自己任山西省第五专区巡视员兼潞城县抗日县长(阎锡山认可的官)的合法身份与顽固分子斗争,积极为八路军和决死队筹措军粮和军需,为创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专派左权副参谋长亲自前往表扬。</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p> <p class="ql-block">宋乃德参加革命早期照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经典事迹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黄海丰碑——宋公堤</span></p> <p class="ql-block">《宋公纪功碑》(现存于盐城“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宋公堤记(碑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惟民国纪元二十九年庚辰之冬 沁源宋公乃德来宰吾阜宁 下车伊始 咨询民之疾苦 以为政之急 其修筑八滩东北之捍海堤乎 本邑地形 受黄河冲积 变迁靡宁 爰居爰处 悉依堤埝为障 自二十八年秋遭风涛冲击 沿海大堤荡为平地 淹死者万余人 损失财产无数 孑遗之民悚于危殆 迁徙流转 屋庐为墟 当经本地方人士呼吁 得更拨款修复 卒以经费减少 堤身低小 三年四溢 贻害弥滋 公有鉴于此 秋辛巳 具情呈准首长永兴黄公 乃集众议 排万难 征求地方人士谙通治水利工程者十余辈 朝夕研讨 计划兴建 乃运粮筹款 任职分工 征集民夫八千余人 历时二十余日 北堤筑成 继拟赓续 修复南堤 时已届夏季 初役有敌伪阻伺 连戕我监工主任陈公景石 区长陈公振东 公坚不为动 督励益急 适大雨时行 民夫裸体役泥中 公为勤加循抚 己亦力疾 往来雨下 日以继夜 梅雨节候 忽放晴十八日 方将南堤筑成 参加是役者莫不赞公之毅力 而为吾民也 劳瘁甚矣 据统计 筑成长堤 南起华成 北迄淮河 约九十华里 底宽二十一公尺 顶宽三公尺五寸 高度七公尺八寸 动用现币粮食共五十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元有奇 核与历次修筑之经费 樽节盖多多也 既成 凡吾邑东北人民 居者宅安 亡者返处 开荒辟卤 以垦以盐 咸感公之德 颂公之功 公议勒碑 以垂久远 爰乃定名为宋公堤云 湘不文 不能表彰公之公德 仅就身经历 目亲见者 翔实志之 以抒其真 俾后世之人知公造福于吾邑也 如举之艰且困苦 后来子孙尸而祝焉可也 斯为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民国纪元三十年岁次辛巳仲冬之月 邑人杨湘仅撰文 何冰生书丹 顾汝磥篆额 汪周刻石</span></p> <p class="ql-block">宋乃德在抗日战争时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由南到北一条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让咸潮到阜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此无有冲家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闻潮声思宋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则在苏北沿海地区广为流传的民谣,记录下了抗战时期共产党人领导修筑海堤造福民众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40年冬日的一天,在阜宁商会所在地,35岁的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宋乃德正主持一场士绅座谈会。会前,他通过明察暗访发现,当地民众最担忧的是海啸来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39年发生的海啸曾造成今阜宁、滨海一带万余人死亡。当地士绅恳请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拨款修堤。韩德勤虽拨付20万元款项,可层层盘剥后,用在修堤上只有一半左右。不久海啸再次来袭,海堤被冲垮,当地民众再次遭难。愤怒的民众将这个质量低劣的海堤称为“韩小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宋乃德决心修筑海堤。他的建议得到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和政委刘少奇的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41年2月,阜宁县第一届参议会召开,宋乃德锲而不舍地表达修复海堤的决心,为说服大家,他提出修堤经费不由民众来承担,而以盐税作抵,发行100万元修堤公债,作为修堤经费,由政府偿还。这个修堤方案迅速得到各方认可。然而,日伪顽极力破坏公债发行。阜宁城内甚至传出新四军呆不久、筹款100万元后即走等流言,致使公债发行艰难,仅售出10万元。尽管公债发行遇阻,但为了不延误工期,宋乃德果断决定海堤工程按时开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41年5月15日,海堤的修筑拉开帷幕,先后有上万民工参加修堤。大堤开工,一度粮食告急,黄克诚调用军粮救急,解决了修堤民工的粮荒难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6月,梅雨季节到来,所筑堤堆遭到水淹雨浇,极不牢固。又逢时疫流行,许多民工病倒。得知修堤一线人员人心不稳,正患疟疾的宋乃德,不顾高烧骑马赶往工地,途中多次从马上摔下,仍坚持前行,及时赶到后与数万民工同吃同住。众人为他的热忱所感动,留下来继续修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由宋乃德任主任的修堤委员会全力保障民工待遇。民夫每挖运一方土的工资为0.27元,这份酬劳相当于修“韩小堤”时民工的7倍,所挖土方数量记录在公示牌上,以取信于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修堤过程中,数位共产党干部被敌方蓄意暗杀。八滩区区长陈振东遭10多个匪徒捆绑,他说:“我为筑堤而来,今为筑堤而死,死而何憾!” 匪徒残忍地截去他的双腿,将他抛入黄海。宋乃德的安全同样遇到威胁,但他毫不退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41年7月31日,长90华里的捍海大堤终于竣工。新堤刚建成,恰逢海啸来袭,比1939年海啸更为凶猛,冲击时间延长20分钟,但新堤岿然不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地民众对宋乃德心悦诚服,诗人杨芷江写下诗句“范公已往宋公继,拜罢先贤拜后贤”,将宋乃德与宋代名臣范仲淹相提并论。当地人民将这条海堤与范公堤相提并论,称为“宋公堤”。</span></p> <p class="ql-block">宋公堤遗迹现貌</p> <p class="ql-block">“海堤达标工程纪念碑” 上面刻有“……宋公乃德,治政有方,筑堤安民,百世留芳……”</p> <p class="ql-block">宋齐生,崔杭妹夫妇寻访阜宁抗日民主政府第一届参议会遗址(阜宁硕集镇)</p> <p class="ql-block">汪继光当年海堤修成刻送宋乃德的章印(现由宋淮生保存)</p> <p class="ql-block">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大印(现存阜宁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盐阜行政公署遗址立碑(正面)阜宁县陈集镇岔头村</p> <p class="ql-block">盐阜行政公署遗址立碑(背面)阜宁县陈集镇岔头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经典事迹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请江重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41年和1942年,盐阜区行政公署先后在阜宁县境内创办了盐阜区联立中学、盐阜师范、盐阜职业中学等中等学校,培养了大批抗战建国人才,其中尤以盐阜联中在苏北地区影响较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41年秋,刘少奇在陈集乡公所召见刘彬、宋乃德等人,对他们说,这个地区知识分子很多,为了避免这些人流到敌伪地区去,应该开办学校,这样既能团结他们,又能培养人才,希望先办一所联立中学。根据刘少奇的指示,盐阜区党委与盐阜行署立即着手筹办盐阜区第一联立中学,暂由宋乃德兼任校长,规定该校以“抗战建国”为宗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为了选择在教育界有声望的人士当校长,行署主任宋乃德四处物色人才。曾任盐城中学教导主任的江重言先生毕业于中央大学,他一方面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一方面又对共产党心存疑虑,因而采取观望态度,不愿出来工作。宋乃德三次登门邀请江先生出任联中校长,江先生终为领导人赤诚之情所感动,欣然应允出任联中校长。不久,宋乃德备马亲自迎江先生赴任;联中师生召开了欢送宋校长、欢迎江校长大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有趣的是现在盐城中学,盐城师范学校,阜宁中学三所学校的校史中都认定宋乃德为共产党办学的首任校长,原因就是这三所学校都是由共产党创办的第一联立中学派生出来的,有共同的“血缘”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江重言</p> <p class="ql-block">2018年宋齐生、崔杭妹与“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暨苏北分会”部分成员参观盐城中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盐阜人民缅怀宋乃德</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5年8月25日,盐城新四军研究会在盐召开座谈会,纪念宋乃德诞辰一百周年。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赵鹏出席座谈会并讲话。赵鹏讲话中追叙了宋乃德的革命生涯,缅怀宋乃德在盐期间为保卫和巩固新生的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抗日根据地经济和教育事业,修筑沿海防潮大堤所作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座谈会上,宋乃德的战友、子女相继发言,追忆宋乃德的生平事迹和崇高品格。</span></p> <p class="ql-block">2005年9月8日,盐城市人民政府举行座谈会 纪念宋乃德诞辰100周年。</p> <p class="ql-block">赵鹏,祝斌与宋乃德子女合影</p> <p class="ql-block">左起:宋淮生、祝斌、宋齐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5年9月,宋乃德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召开,盐城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计高成、滨海县副县长王成松、滨海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徐振理、杨午华(杨芷江之子)、田雅如(田厚斋之孙)等应邀赴京参加。</span></p> <p class="ql-block">宋乃德诞辰110周年纪念会会场</p> <p class="ql-block">盐城市新四军研究会长计高成发言</p> <p class="ql-block">滨海县副县长王成松发言</p> <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15日,中共滨海县委、滨海县人民政府举行系列“修筑宋公堤8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包括“重走宋公堤长跑”“座谈会”“书画展”。参加活动的应邀嘉宾有宋齐生(宋乃德之子)夫妇、黄煦(黄克诚之子)夫妇、曹嘉杨(曹荻秋之子)夫妇等二十余位。中共滨海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启标。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滨东,县政协主席姚兆春,县委副书记李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申建春出席。主宾共同<span style="font-size: 18px;">缅怀革命先辈,重温红色记忆,汲取前行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纪念“修筑宋公堤80周年”长跑活动,宋齐生、黄煦和滨海县领导共同发枪。</p> <p class="ql-block">纪念“修筑宋公堤80周年”长跑场面</p> <p class="ql-block">宋公堤纪念碑亭</p> <p class="ql-block">纪念“修筑宋公堤80周年”活动在海堤上 左起:赵霞、崔杭妹、宋齐生、曹嘉杨、汪峻、黄煦</p> <p class="ql-block">参加纪念“修筑宋公堤80周年”的上海新四军研究会嘉宾 左起:王树林、赵霞、曹嘉杨、顾宪</p> <p class="ql-block">参加纪念“修筑宋公堤80周年”活动的嘉宾 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汪汉忠、李继峰</p> <p class="ql-block">徐振理在向参加纪念“修筑宋公堤80周年”活动的嘉宾介绍宋公堤事迹</p> <p class="ql-block">纪念“修筑宋公堤80周年”座谈会</p> <p class="ql-block">宋齐生发言</p> <p class="ql-block">黄煦发言</p> <p class="ql-block">吴启标发言</p> <p class="ql-block">全体参会人员观看记录片《黄海丰碑宋公堤》</p> <p class="ql-block">纪念“修筑宋公堤80周年”座谈会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纪念“修筑宋公堤80周年”座谈会后,汪峻向宋齐生赠送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纪念“修筑宋公堤80周年”书画展 宋齐生与韩艿壮合影</p> <p class="ql-block">宋齐生、黄煦、曹嘉杨等参观纪念“修筑宋公堤80周年”书画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宋乃德家庭的盐阜情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盐阜是老一辈奋斗过的地方,也是宋乃德辉煌人生的一个标志点。这儿有抗日战争名誉全国的民心工程——宋公堤,有长唱不衰的民谣,还有海滨宽广的宋公大道,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有几经风雨,但精神不朽的《宋公纪功碑》,这些历史的人、事、物结合在一起,将昭示宋乃德的名字与盐阜人民一起与日月同辉,流芳千古。自然盐阜地区就成了宋乃德后人的第二故乡,因此常回家看看就再自然不过了……</span></p> <p class="ql-block">宋乃德、陈宜方夫妇(上世纪五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宋乃德全家(上世纪五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2005年宋乃德后人在阜宁县寻访父母亲的红色足迹 左起:宋淮生、宋琪、崔杭妹、邹其传(陪同人员)、宋齐生。</p> <p class="ql-block">2005年宋淮生、宋齐生寻访杨芷江之子杨午华</p> <p class="ql-block">2005年宋齐生在滨海县古黄河入海口</p> <p class="ql-block">2005年宋乃德后人与“新四军三师和苏北抗日根据地”图片展览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1年宋淮生参观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留影</p> <p class="ql-block">2011年宋淮生、郑成庆夫妇在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前留影(邹其传、管湘生、赵玉华陪同)</p> <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宋齐生,崔杭妹夫妇与管湘生在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宋公纪功碑》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9年宋齐生与管湘生一起到访管伯宁家老屋,这是宋乃德夫妇与女儿宋淮生、宋海生生活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2019年宋齐生在滨海港宋公大道上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18日宋齐生、崔杭妹夫妇参观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与《宋公纪功碑》合影</p> <p class="ql-block">最新宋乃德后人聚会合影(二代,三代,四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