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维湖印记》

太阳海(金讯波)

<p class="ql-block">  选自散文集《天露》作者 金讯波</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的大湖,我去过几个,如美国的盐城湖、坦桑尼亚的维多利亚湖、中国的青海湖,再就是一些小湖,如微山湖、千岛湖、东平湖、西湖……,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非洲的马拉维湖(Lake Malawi)。</p><p class="ql-block"> 马拉维湖,位于非洲东非大裂谷的最南端,南北长560公里,东西宽长24~80公里,面积3080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72米,平均水深平均水深273米,北端最深处达706米,属非洲第三大淡水湖,世界第四深湖。</p><p class="ql-block"> 据科学家解释,早在1500万年前的中生代,非洲中线自北向南,地幔物质上升分流,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张力,最终使地幔上面的地壳发生了大断裂,从而形成了上千公里的大裂谷。也就是说,此处的地壳,被撕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堪称地球的伤疤。周边的河水顺势而汇入伤疤的深处,从而形成了,自北向南的一字行排列的维多利亚湖,坦干伊喀湖,马拉维湖。</p><p class="ql-block"> 维多利亚湖的北端出口是尼罗河的源头,马拉维湖的周围,有14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南端有一出口,流经希雷河(Shire)同赞比西河相连。</p><p class="ql-block"> 纵观湖泊形成的方式,像这种由地壳断裂下沉形成的湖叫地堑湖。世界上,属于这类湖泊有很多,其特点是,这一类湖泊一般都比较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6年,做为驻坦桑尼亚首都中国医疗队成员的我,和同事们一起,赶往中国援坦煤矿基地巡诊,途中要路过马拉维湖北岸。</p><p class="ql-block"> 黑人司机开车,接近湖畔地区时,柏油路变成了土路,坑坑洼洼,弯弯曲曲,两旁尽是四五丈高的茂密竹林。快到湖边时,可见散在的由茅草屋组成的村落,附近有人在种水稻,多数是女性。</p><p class="ql-block"> “嗨,你好!”她们挥手用中文向我们打招呼。 “嗨,<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奖宝!(你好的意思)</span>”我们用斯瓦西里语回敬她们,看得出当地民众对我们很友好,知道我们是中国医疗队医生,因为这么偏僻的地方外人很少来光顾。</p><p class="ql-block"> 黑人司机向我们介绍说,六十年代,中国医疗队经常到这里巡诊,老百姓都熟识他们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想,他们都是我的老前辈,论资历,论水平他们都是大学附属医院、省级大医院的大教授,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他们响应国家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非洲偏僻的农村,以完成国际援助义务。应该说是“大材小用”,但他们没有一点怨言,全心全意地扑在卫生事业第一线上。看到他们工作的足迹,使我不由自主地,发自内心地敬佩我们的老前辈们的贡献,也只有中国医疗队,能深入这偏僻而落后的地区为非洲人民服务。“唉,真的,老队员们太伟大了!”</p><p class="ql-block">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些老队员们,现在多数已经作古,《祖国不会忘记他们的》,我国中央电视台有过这样一个节目。后来有同事说,在节目中还见到过我,那已是后话。不过,回想起来,当年,确实有过新华社在非洲采访过我。回国后,我还真的被国家卫生部和中央电视台邀请,加入纪念中国医疗队援非40周年的影视创作。</p><p class="ql-block"> 国家现在强大了,国家的强大,不是一天能建成的,国家的伟大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甚至是每一个领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说当年巡诊,快到中午时分,大家说在马拉维湖湖边吃饭。黑人司机就是向导,寻着曲折颠簸的小路,又走了一段时间后,终于驶出了竹林,此时,天空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 啊,好大的湖面呀!大家的心一下子变得轻松愉悦起来。</p><p class="ql-block"> 天是蓝的,水是蓝的,天上没有一丝云彩,水上没有一朵浪花。</p><p class="ql-block"> 极目远眺,广阔的湖面由远渐近,随着水面深浅以及阳光反射的角度不同,湖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的地方像一堆透明的白色果冻,有的地方却像一块儿泛着幽光的绿宝石,而大部分区域却像海洋般的湛蓝深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起马拉维湖,有许多特点,光湖边上的沙滩,就有不同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在湖的北岸,沙是黑色的,宽阔的沙滩一望无际。远处不知谁放置了几把躺椅在树下。大家陆续下车,有人向躺椅方向走去,有人奔向湖边。 </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背书,出发前,还特地翻阅了一下有关资料。</p><p class="ql-block"> 马拉维湖,是一个多边国家围成的湖,其北岸及东北岸是坦桑尼亚,东岸是莫桑比克,西岸及南岸属于马拉维。但在湖中靠近莫桑比克一侧有属马拉维的利科马岛,岛上有传教机构和一座1911年建的圣公会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从地理上看,马拉维湖有非洲温暖的心脏之称,在坦桑尼亚人心目中,该湖叫尼亚萨湖(Lake Nyasa),来源于班图语,意为大水或湖泊。然而,在1965年改名为马拉维湖。1984年,湖的南端马拉维湖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马拉维湖之所以优美,是那景色,美到它像一片梦境之湖,美的让人,不敢去打破它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有人喜欢喧闹,有人喜欢宁静,不过,我还是喜欢宁静。</p><p class="ql-block"> 黑色的沙滩,海一样的湖面,饱受风吹日晒的躺椅,木色陈旧灰暗。我静静地躺在上面,望着天与湖的交界处,给人的感觉是,天是那么的远,湖是那么深。风是凉的,徐徐吹来,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的寂静。寂静之中,不免渗出着苍凉,苍凉的使人思绪退回去了遥远的过去。</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世界,一人的独享,这就是美丽的马拉维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世上的美,美不过天堂,我说,马拉维湖是天堂上掉下来的一块变色的蓝绿宝石。</p><p class="ql-block"> 说到宝石,朋友,你见过一眼望不到边的巨大宝石吗?我见过,它就是美丽的马拉维湖。宝石的东西两边是山峦迭障,终年云雾缭绕,山脚下随处可见浅褐色的花岗岩巨石,形状各异,互相叠重,其景色极为壮观。这种静谧而壮丽的湖光山色,真像是隐藏在人间的一片未被打扰的仙境。</p><p class="ql-block"> 资料中显示,马拉维湖不仅风光旖旎,而且集多种佳景于一身,有的地方高崖环绕,雨季风高浪急,惊涛拍岸。有的地方草原丰沛,流水潺潺,那是各种野生动物的天堂。有象群,有河马,有长颈鹿,有水牛……,还有各式各样珍禽希鸟,特别是北部湖区,被誉为中南非洲最壮丽的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马拉维湖的美是大自然的馈赠,更为奇异的是,马拉维湖还有一个未解之谜。它既不是海,又不是水库,但几乎每天都有“潮起潮落,”几乎随时都有“放水蓄水”。庞大的泱泱湖水,说没就没了五六米深,说涨,一会又涨回来了。你说有规律,还真有规律, 据当地人说,每天大约上午9时左右,湖面开始消退,一直下降6米多才停止,然后维持大约 2小时,湖面又继续下落。4小时后,消失的那部分湖水才开始缓缓回升。下午7时,水位升至湖满四溢,大约两小时后,马拉维湖又恢复了原有的丰盈姿容。</p><p class="ql-block"> 太奇妙了,谁能解释这大千世界的奥秘?有人可能依马拉维湖水彼此消涨规律,来着手来研究。可有时,其湖水的变化,并无一定的规律可循。有时一天出现一回,有时数日或数周才一回。但每回都是上午9时左右,上演“潮起潮落”,前后约持续12小时。</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不少国家的地理学家纷纷前来探究,学说一大堆,但谜底至今仍未解开。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吃过午饭,有人想到湖里游泳,我第一个来到水边。水温很暖,小小的浪花像大海退潮一样,“哗”,轻轻地舔吮着我的脚趾,一会儿舔一下,一会儿舔一下。啊,舒服极了!舒服的使人恨不得扑入水中。</p><p class="ql-block"> “No,No!”黑人司机朋友见我真的要游泳,从远处呼呼跑来,连说带比划,示意这里不能游泳,小心,别让鱼把‘小鸡’咬掉了”。大家听完一阵哄笑。</p><p class="ql-block"> 其实,鱼不危险,只是这里不是游泳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起鱼,马拉维湖的鱼却有特色,光其淡水鱼就约有200多种,其中80%左右是当地特有品种,鱼种之多,实属世界第一。然而,在马拉维湖众多的鱼类中,慈鲷鱼最具有其代表性。在世界鱼类种,可以说,慈鲷科是进化最为成功的鱼种之一,因其本身变化无穷的色彩、强壮的体魄、优雅的体形、超强的水土适应能力,已成为观赏鱼种的最佳选择。这种鱼不但外表美丽非凡,观赏价值极高,而且还具有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养鱼,尤其是漂亮的鱼。此时的我,站在水里,水面没过膝盖,清澈的湖水让你可以看到水下欢快的五光十色的小鱼,游来游去。</p><p class="ql-block"> 小鱼都在浅水区,慈鲷鱼我没见过大的,据说成年鱼有10cm长,我们所见到的幼仔多数为3cm大小。这里的小鱼真多啊,真想逮它几条,其实,逮不住,根本逮不住。</p><p class="ql-block"> 慈鲷鱼,是一种非常灵活的鱼种,游速快,转速也快,有时,你看它在静止不动,一受惊动,会像箭一样窜离。</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慈鲷鱼, 中文学名慈鲷,拉丁学名Cichlidae,别称丽鱼。</p><p class="ql-block"> 慈鲷鱼大部分性格暴躁,喜欢打斗,多数品种有领地概念,不轻易让它鱼侵犯,排他性强,但很少见有成群的打斗,和睦相处才使其鱼的种类繁多,数量增加。</p><p class="ql-block"> 对于后代,它们保护得无微不至。雌性慈鲷先则把受精卵含在嘴里,直到孵成小鱼,并把它们一一带大。一有风吹草动,就把成群的小鱼收回口中,威胁解除后才会从母亲的口中游出,正是这种慈爱的天性,人们称它为慈鲷鱼。</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动心来马拉维湖旅游,如果问我,最佳时间是在旱季,也就是从4月到11月。这个时间气候宜人,水位平静,湖水澄澈。</p><p class="ql-block"> 据说马拉维湖南部也很好,沙滩绵延洁白,白天躺在岸边晒个日光浴,晚上参加一个沙滩烧烤,都是不错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悄无声,往事犹新目前过。记得当年离开马拉维湖的时候,我的心一直留在湖畔。不是因为要去巡诊,不得不起身赶路的话,如果是旅游,非玩它三天三夜不可。</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马拉维湖,你使多少人流连忘返过,遗憾的是,我却只能在夜晚的脑海中,重温你的容貌。</p><p class="ql-block"> 遥远的非洲,遥远的马拉维湖畔,你不会忘记,中国医疗队员不远万里来到你的身旁,走村入户,为贫穷的人民看过病治过病。</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五十年过去了,一批一批医疗队,从未间断过。哪个国家做到了,只有中国。</p><p class="ql-block"> 马拉维湖,自从你被葡萄牙人第一次向世人报道以来,不乏也见过不少外国人,只有中国政府以国家的名义派往医疗队,长期为当地人民无赏服务,也只有中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界是个地球村,中国人,自古就有行善施救的传统和帮助别人的好习惯。为什么有些国家喜欢打仗呢,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呢?我不想以高深的理论来解释,只依基因与遗传的角度来作证,他们的侵略是天性。只要人体内有这种基因,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世界的历史证明,只有自身的强大,才能抵御外侵,才能维持世界的和平。</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马拉维湖里的慈鲷鱼,它们虽有个性,但从不打群架,从不一个群体去消灭另一个群体。世界是万物的,生灵是相通的,世界需要和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马拉维湖,美丽而神秘的马拉维湖,我非常想念你。不论任何时候,你的格调都是那样的安静与内秀。请允许我许个诺,我的余生如有时间,一定会再去看你,尽管那时,我已不再年轻,但我仍然愿意,静静地躺在你的身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