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男神”——环保志愿者万平

骑乐无穷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万平,一个有着铮铮铁骨的硬汉,就是为了报答当年做知青时,社员乡亲对他的养育之恩,毅然辞职,做出了志愿治理沙地的惊人之举。</p><p class="ql-block"> 当初示范区这片沙地(当地称沙坨子),如果再不进行生态修复,风吹沙动,将吞噬示范区外的这个村庄。万老师做为当年的下乡知青,回城后再访时,看到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深感责任重大,他希望自己能为乡亲们做点什么——遂从2000初(当年47岁)开始了不畏严寒酷暑、不畏风沙雨打、不畏忍饥挨饿、不畏冷嘲热讽的艰苦卓绝的治沙工作。</p><p class="ql-block"> 至今日已二十多年了,当年的“老万老万干赔不赚”,实现了心愿——使沙地变绿州,村保住了、民理解了,早成立了“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一步步走上正轨——开创了一項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事业。</p><p class="ql-block">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p> <p class="ql-block">  我能与万老师相识,缘于2006年暑假环吉林省的骑车旅行和《新文化报》的一篇介绍万老师的专访。</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是从通榆县城往向海骑行,天擦黑时我的车胎三连扎,尽管自己能修理,但也耽误了不少时间,以至于当晚到向海就太牵强了。何况此时突然起风,恍忽间看到公路上是一条条“黄蛇”扭动着,虽然明知道是风吹沙走的缘故,但黑灯瞎火的还是令人毛骨悚然。为安全,我反身回到刚经过的大房身村找宿。这里可没有宾馆旅店,还算有福,借住到了村部——有炕有被褥,谢天谢地!屋里还多一物,就是细细的黄沙,地上炕上桌上窗台上到处都是一层——纯属当地持产。全扫是没那工夫啦,我只能清理了一小块炕地,够住就行。</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谢过人家,速速赶路直奔向海。也知道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可向海给我美好的希翼,想象着一片水草丰美的景象。等到了地,真是让我傻了眼,干巴巴的,草不盛、水不汪,特别是看到一只细高脚的白鸟孤零零的站在干涸水塘的淤泥地中那一刻,我的眼泪瞬间流下来——令人大失所望!这可如何是好?这得治理呀!带着这份郁闷之情,心痛着离开。</p><p class="ql-block"> 我是深怀崇尚自然、尊重自然、感恩自然之念的人。这也是我爱旅行(自然)并选择骑自行车的原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骑行结束回到家,翻看月余积攒的《新文化报》,一篇整版报道环保志愿者万平的文章映入我的眼帘,令我欣喜!他所在的同发新合屯生态示范区与我所经之地不过五十公里,他的工作太有意义和价值了,堪称伟大!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若是能为他敲敲边鼓,也算是尽一分心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遂多方联系,于当年国庆节,带着儿子专赴同发拜访“干赔不赚的老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时,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云集于示范区,热闹的很。学生分拔寄宿于老乡家,也给乡亲们带来了一笔小收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每每学生围着万老师问这问那,万老就象机关枪般慷慨陈词,激情饱满(当然其中有时也夹杂着一些怨气),充分展现了他的艰苦奋斗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也是他能抗过这么多困苦的根本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有这么多志愿者能助一臂之力,万老师也深感欣慰和自豪!由此开始了我们延续至今的交往,由志愿服务发展成了一种纯洁的友谊——饱含敬佩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年送给万老师一块圆形绿地上书大红的“爱”字的牌匾还掛在墙上,万老师真是“保持平凡大英雄、真的名士自风流”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次相约,满心欢喜。原定2号晚上见,可外出风尘仆仆往回赶的老万(快七十的人了),还是因为又骤然紧张的疫情形势,耽误了乘车,以至未能按时到家。这也使我得以有机会在乡上住了一晚,欣赏到了如梦如幻的乡村夜色,这景至,来这么多回都不曾见过。一改往昔灰头土脸的样子,令人心生欢喜和向往。这一切都有万老的小助手戴鹏亲人般的安排妥当!🙏🙏</p> <p class="ql-block">  翌日,小雨淅沥沥,即便如此,打着伞也要沿小鎮大道小跑一圏。这已是我出行时雷打不动的习惯,与在家时一样。万老师最快也要中午才能到,闲着也是闲着,买了几斤小鱼收拾干净,心想能给老万改善一下伙食。在他那,食之绿色是绝对的,想吃香喝辣那是不要想,他也没那个工夫。</p> <p class="ql-block">  中午一点,万老师乘坐的班车准时到达,依然是笑容满面、可爱可敬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他与小助手戴鹏简短沟通交流后,老戴就开车将老万和我送回到示范区。</p> <p class="ql-block">  示范区于我已不仅仅是耳熟能详了,每次来都是回家的感觉——无比亲切!</p><p class="ql-block"> 示范区“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大门牌被齐人高的蒿草遮挡,虽不显大气,可这也正是我们想要的样子,五星红旗永远在示范区上空迎风招展,真正的生态修复已然呈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门口的房墙被描绘的五彩斑斓、生机勃勃,以示范区为“实践基地”的学校、机构的牌匾紧密排列在墙上,其带动作用不可估量!</p> <p class="ql-block">  室内陈设自然是因陋就简,“讲真话、做实事、想国家、尽责任”在这可不仅仅是一句标语和口号,这的确是万老师二十多年的生动写照,是他的肺腑之言——直白,却是真实感人,令我钦佩!</p> <p class="ql-block">  别出心裁的“生态会议室”——清风拂面、满眼绿色、心生喜悦、共谋发展。偶尔还在这弄个铁锅炖——很是惬意!</p> <p class="ql-block">  老万最初就是在示范区中间,一片寸草不生的黄沙丘中建起了根据地。二十多年的辛勤耕耘,真真正正的是沙丘固、生机现——欣欣向荣!</p> <p class="ql-block">  老万经常是这样一个人,坚定的向前!沿着方圆一公里的示范区边界线,万老师光巡检的里程,这些年估计也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圏了,何等的毅力和坚韧——伟大的苦行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早饭后,我代万老师进行今日的示范区巡查。现在,他已可以凝心聚力的进行案头工作了,为继任者披荆斩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做好铺垫。</p> <p class="ql-block">  如今示范区沙地生态恢复很好,以前每天要巡检一到二圈,一是观察、修补,二是要与擅闯的放牧者战斗——难、难、难!</p> <p class="ql-block">  在落满厚厚的枯枝败叶的沙地上前行,现在说好听的象是徒步旅行。当年万老师可就苦啦,出工出力、汗流夹背,就象在大石头上弹脑瓜嘣一样。可苍天不负有心人,十年树木、二十年更是绽现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沿界巡查一圈的轨迹图。</p> <p class="ql-block">  示范区围栏界桩,全是靠人力一点点加固竖起,在当年坑坑洼洼、软沓沓的沙地上进行这样的劳作,其艰辛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  各种看着不起眼,不知姓甚名谁的绿植可是实实在在的生根发芽、年复一年,长势喜人,防风固沙,作用大大的!</p> <p class="ql-block">  看到鲜蘑菇了,我最喜欢它们了,小时候采过大松蘑。现在是买的多,亲身采的太少了。正好带着手巾,小心亦亦的把它们置身其间,之后我象护花使者一样精心。晚上我给老万加个了菜——鲜蘑炒辣椒!</p> <p class="ql-block">  刚牺牲不久的大喜鹊,看着怪可惜的,但这就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走好路、尽力展现足矣!</p> <p class="ql-block">  大门旁房墙上的这幅画,生动、简洁、明快的表达了这里的一切——独木难成林,<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众人拾柴火焰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些年里,各路志愿者涌跃跟进,一点点努力,一点点改变,终于量变到质变,沙地变绿洲!</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也曾于07年5月,在单位同事、朋友中发动了一次募捐20元活动,两天时间,筹集了2700元,包括一些劳动用品,迅及送到老万手中。至今万老师念念不忘:是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p><p class="ql-block"> 与之付出相比,何足挂齿。惟愿助一臂之力,铁肩担道义!</p> <p class="ql-block">  如今老万的身后可是一个团队,一群人在追随他的足迹,继续开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修复大业。今年的“99公益日”,腾讯公益“寻找遺失的科尔沁”配捐活动将于9月7一9号进行,欢迎您一起加入(识别下图二维码),一块做公益!坚信“每个人做一点点,世界就会改变很多”!</p> <p class="ql-block">  老万的姑娘——晓白,就是志愿者中的杰出代表。当年在怀着身孕的情况下,与老公一起放弃南方的工作,回到穷乡僻壤跟随老爸一起战天斗地,誓把旧貌换新颜!</p><p class="ql-block"> 有志者,事竟成!</p><p class="ql-block"> 今天,身为“通榆环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的她,正带领团队冲在一线,全方位的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人是最宝贵的,后继有人,有有担当的人,才是战无不胜的法宝!</p> <p class="ql-block">  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的主要成员(左起)</p><p class="ql-block"> 万晓白 秘书长</p><p class="ql-block"> 戴鹏 团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 王铁义 党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 万平 理事长</p><p class="ql-block"> 王春玲 执行会长</p><p class="ql-block"> 李彦伦 财务</p><p class="ql-block"> 赵金蛟 项目主管</p> <p class="ql-block">  下图左侧的这位仁兄——董洪波,土生土长的同发人,追随帮助万老师18年,从青春小伙变成了小伙的爹。现在因为孩子正读髙三,学业压力大,他主要陪伴孩子,协会的工作暂时退居二线。</p> <p class="ql-block">  点点荣誉,既是实至名归又是催人奋进的铺路石!</p> <p class="ql-block">  下图都是志愿者们捐建的示范区围栏。</p> <p class="ql-block">  曾徒步考察过黄河全域的周汝尧,听说万老师的事迹后,专程到示范区拜访并赠书留言——心心相通。</p> <p class="ql-block">  如今,紧邻示范区的新合屯一改往昔的黄沙满眼、风沙漫天的恶劣景象。早已是大地披绿装,黄土垒房变成红砖青瓦的大院落,牛羊满圈。眼见得乡亲的脸上不是那样的愁苦了,一听说是来看万老师的都满是笑眼。</p> <p class="ql-block">  我这次刚回来,就听说协会为帮养牛羊户解决放牧的问題,主动让牛羊到示范区里享受天然牧草。示范区的承载量也是有限,各户轮流,这是个更好的开始。可以让农户们更体验到良好生态的价值,环境保护推广工作也可以更有效、持续、深入的开展!</p> <p class="ql-block">  万老师在我的心目中,绝对是劳苦功高,是我的“老男神”。做不到日日相伴,心里总是千千结。有机会得以拜访,就象过节一样迫不及待。我的厨艺虽不高,但愿意操刀颠勺,特别是这次老大嫂不在身边,我可以一显身手,虽都是粗茶淡饭,但也是甘之如饴。不擅饮酒的老万每每都是拿出志愿者送的陈年老酒,与我共饮、谈笑风生。一句“艰难的时侯过去了”,饱含着他多少辛劳和心血,万老师也从当年风流倜傥的大帅哥变成了今天刻满光辉岁月的老少年——真是汗水不会白白的流!</p> <p class="ql-block">  早上弄的鱼,小戴又给加了鲇鱼一起炖——美味!</p> <p class="ql-block">  老先生,事必躬亲、身先士卒。我操刀、他就生火洗碗,当仁不让的老黄牛!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胜于言教。</p> <p class="ql-block">  水饺、蒸饺都是万大嫂给包好冻在冰箱里的,她的美食我是吃不够的。这回一歺歺,我只是做点辅菜,也很有烟火气嘛,老万大哥那是笑的合不拢嘴。我们以后就是大哥小弟相称了——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  毕竟要老有所养,万大嫂在县城边开辟了新的根据地,是以前的老房。退休后这些年一直在帮老伴忙活也没时间打理,现在腾出手了。</p><p class="ql-block"> 看看大嫂给我们准备的自给自足的生态美宴!</p> <p class="ql-block">  大大的桃李子,任谁不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  天下没有不散的莚席,虽说将依依昔别,这也是让我们明天更好的欢聚!</p> <p class="ql-block">  这次的通榆之行,开通县城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与第一次来此旅行时是判若两人、大相径庭。县政府没有围墙,全开放,一早楼前房后都是运动健身的人,不看门脸还以为是运动场。道路在扩建,棚户区在改造,就连我住的宾馆——不算小的,住的满满当当,超乎想象!</p><p class="ql-block"> 不怕慢就怕站,不怕穷就怕懒。</p><p class="ql-block"> 共建设——家乡美!</p><p class="ql-block"> 共祝愿——祖国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6日</p> <p class="ql-block">沈阳的韦大姐给我指出了文中两处笔误——立改!🙏🙏🙏</p> <p class="ql-block">同事张姐——通榆人,感同身受、热情评论。🙏🙏🙏</p> <p class="ql-block">小戴——通榆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团支部书记,听着万老师环保课长大的同发年轻人的代表,紧跟万老师的脚步,民心所向、希望所在!✊️✊️✊️</p> <p class="ql-block">小莫莫,与我儿同龄,一个骑行过新藏公路的小伙——佩服!我们在吉林偶遇,惺惺相惜的忘年交。他说到了我心坎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