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徐大纬 周飞华 王安宇</p> 上海老县衙(网络) 上海老县衙(点石斋画报) 1291年8月19日朝廷准奏松江知府设立上海县,县衙设在上海镇来榷场(今十六铺 外咸瓜街、老太平弄北)。1298年,上海县衙迁往曲尺湾,今学院路附近(1524年地图称宋家湾、1875年地图称曲尺湾)。据称,1915年上海老县衙从盘踞600多年的曲尺湾的学院路迁往杨家桥的蓬莱路171号地方。<br><br>老城厢的原住民大部分人都知道学院路附近曾经是老县衙的旧址,这条学院路曾多次更名、旧称甚多:新衙巷、新衙前街、县西街、院西街、县东街、院东街,老学前街、旧学前街等等,五花八门。 老城厢老县衙位置图(徐大纬)<div><br></div> 上图中今学院路、三牌楼路、昼锦路、县左街和四牌路围合的区域(蓝色区域),就是老县衙的占地范围,请跟随我们去现场看一下老县衙三牌楼、光启路范围内的现况是怎样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上海老县衙的现况</font></b></h3> 老县衙局部航拍图(寿幼森) 无人机航拍图“上海老县衙旧址部分民居分布图”中的红圈内都是老县衙撤离后建造的部分民宅,如傅家街39弄1-3号、 傅家街64弄1-3号、光启路92号、盛家街77号、昼锦路58号、昼锦路66号等等。进入室内踏勘后发现,这些民宅全部都是采用立帖式木结构建造的早期石库门和绞圈房,从我们拍摄到大量的木柱和石础等构件以及仪门来看,它们佐证了这些民宅都属于早期石库门或上海绞圈房。 光启路78弄1号木柱(周飞华) 光启路92号木柱(王安宇) 7盛家街77号木柱(王安宇) 傅家街64弄1-3号木柱(周飞华) 昼锦路66号早期石库门石框(王安宇) 傅家街39弄1-3号仪门(周飞华) 三在里中期石库门里弄(周飞华) 1906年天津启新洋灰公司开始生产“马牌”国产水泥,量多质好,因此,1911年以后,上海开始逐渐淘汰木结构建造早期石库门的施工方法,大量采用水泥建造砖墙承重和钢筋混凝土圈梁的砖木结构石库门民宅,从此,带有巴洛克风格的门楣和窗楣的中、晚期石库门取代了木结构的早期石库门,例如静修路114弄的“三在里”,就是1912年-1916年期间(原住民俗称“袁世凯当政时期”)建造的联排式中期石库门里弄的典型代表,宅内配置亭子间和阳台,屋内看不见任何木柱和柱础。由于木结构民宅频频发生火灾,所以,1911年以后租界的工部局已经不再批准建造木结构的中式民宅,老城厢也开始沿袭租界的这一规定,严格控制建造木结构的早期石库门。<br><br>南市区地方志大事记述,老县衙1915年搬离学院路在蓬莱路成立上海县的“新县衙”,这样,居民或地产商势必只能在1915年-1916年老县衙搬迁以后进入曲尺湾地块开始购地建房,此时,再大规模地兴建木结构的早期石库门里弄和上海绞圈房,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那么,这批早期石库门里弄和绞圈房究竟是何时建造出来的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老县衙真的是1915年迁往蓬莱路171号的吗?</font></b></h3> 1912年上海城内道路警岗图 “上海警岗图”局部放大 (徐大纬) 老县衙地块1947年行号路图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曾经留下了一张《1912年上海城内道路警岗图》至关重要,上图蓝色部分即是老县衙所在的范围内的放大图,除了有一个“民政长署”以外,老县衙的其他职能部门荡然无存,反倒是出现了许多的“里”、“坊”和“街”的名词,毫无疑问,这里在1912年之前早已开始大规模开发建造民宅了,当今仍然遗留着的那些早期石库门里弄建筑可以证明,它们是在1911年或之前已经兴建和完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拿“1912年上海城内道路警岗图”的局部放大图和1947年的行号路图的老县衙区域进行比对,“盛家街”、“善福里”“仁寿坊”<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红点和红圈内)</b>在两张图上的位置高度重合、一一对应,藉此,可以证明老县衙在1912年前肯定已经撤离了学院路。所以,“<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老县衙1915年搬迁到蓬莱路171号去办公</b>”这一说,并不属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院路地区在“1912年城内道路警岗图”上出现街、里和坊,当然是根据当时民宅建造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录的,不可能凭空捏造,而且,建造这些建筑需要一定的备料和施工周期,不可能瞬间完成,所以,可以估计从1911年已经启</p><p class="ql-block">动了老县衙这块地皮的土地交易和买卖,房产开发商也已经介入民宅的建造和开发。 </p> “新衙门”蓬莱路171号(网络) <p class="ql-block">上海地方志“南市区志大事记”(2001年12月16日):“民国四年(1915年) 5月14日上海新县署在旧抚标右营基地(古称杨家桥,今蓬莱路)开工,12月20日落成。”,新楼俗称“新衙门”。从<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11年至1915年年底</b>之间,在这5年的时间里,老县衙既不在学院路附近,又不在蓬莱路171号办公,消失得无影无踪,老县衙真的是1915年迁往蓬莱路171号的吗?那么,之前在哪里办公呢?<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上海老县衙曾经消失过五年吗?</b>目前,这还属于一个未解的悬案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史学研究者一般认为上海在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建县,至今已经有729年了,其间,县衙门的所在地曾有过<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迁四址,</b>一址是今小东门的外咸瓜街老太平弄北,二址是老城厢的学院路,三址是1915年迁至蓬莱路171号,四址是1933年迁往上海县北桥,然而,“1912年上海城内道路警岗图”证明了1912年学院路街坊里弄民宅的存在,可以认为是一个铁证,不容忽略,因此,我们呼吁对这一关乎上海城市变迁的重大历史事件予以关注和深入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