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三名宅 连宏生绞圈房拔头筹 ——话说合庆镇华星村连家宅

长桥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连宏生绞圈房)</font></h3> 现在的浦东新区合庆镇华星村第七村民小组有一个宅村,名叫连家宅。最早的连家宅属川沙县城南区川东乡连家村,后来成了川东乡第十六初级社,1956年小社并大社,连家宅与北边的陆家宅川东乡十五初级社成立了华星高级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成为蔡路公社华星大队。1982年建立村机制至今,2000年,隶属合庆、蔡路撤二建一的合庆镇人民政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连荣山宅院外景)</font></h3> 2021年9月初,有位关心老建筑的朋友告诉我,在合庆镇华星村第七村民小组的连家宅,一宅出了三座名宅,一是连荣山的石库门宅院,二是连秀山的中西合式的民房,三是最有名的连宏生的一天井、一客堂、两正房、两披加两厢房的江南绞圈民宅。现在,华星村七组动迁,唯有这三幢房留存基地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连荣山宅院仪门)</font></h3> 川沙中学新校区建成后,连荣山石库门宅院就在校园里,已经整修一新,进校门就能看到。进门外天井园内一株香樟树需两人合抱,整个宅院,不管是天井、正厅、正房都比较宽大,给一种爽心悦目之感。该住宅现在是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 笔者前去了解三座名宅时,正巧遇到江南绞圈房子主人连宏生的后代,他们非常热情地接待了笔者。 据《上海通志》齐心记载,连宏生是一个穷苦之人,十三岁时,就拜师做木匠,学成后就在上海宁波路开了一间木匠铺。恰巧有一日,有几个外国人,拿了断线的网球拍请他修理,结果他用上海的土产羊肠线给他们穿上去。经过使用,那些网球爱好者都称赞这线好,于是好多外国人都前来修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连宏生客堂西半间陈列的“连长记”发展史)</font></h3> 这时连宏生就想到不做木匠,干脆改做球拍,球网、网球架等,并将店名改为“连长记球拍号”。这一改,还真是一炮打红,所以到1930年,在现北京西路、西康路口开设工场,并招兵买马,品种也扩展到所有体育项目需要的球类、用网、服装等等。在上海创办了第一家体育用品商店——“上海连长记体育用品商店”,商店名称延用至今。 1946年,连宏生因劳累过度逝世,并留下遗嘱,在国家一旦需要时,可将“连长记”全部捐给国家。1947年,全运会召开,连长记中标,供应所有场地设备和比赛用品。1956年,公私合营时,连宏生子女固然一分不取股权,将“连长记”无偿交给国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连宏生客堂东半间陈列的是旧时浦东的生活用品)</font></h3> 2009年9月,连宏生先生的女儿连金文投入多年的积蓄,把连宏生的400平方米老宅进行了修缮,将客堂创办成“连宏生文化体育用品博物馆”(笔者认为最好称陈列室),里面陈列的展品主要分两大部分,西半间主要为连宏生、“连长记”史料,东半间主要为浦东旧时的民间用品,有些已经将明显绝迹。2015年8月17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沪府(2015)57号文件”,将连宏生民宅列为上海第五批市级优秀历史文化保护建筑。 但是,由于地块已经动迁,周边土地明显高于连宏生宅,在今年“烟花”肆虐上海时,宅内积水高达半米。浦东新区消防队接报后立即赶往现场,只用半小时就排除积水。此事,连宏生后代已经向市政府反映,相关开发部门也同意解决,希望能尽快予以解决,否则对展品保护不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连秀山住宅)</font></h3> 连秀山,新中国成立前,在上海经营油漆生意,他的的这座住宅是1939年建造的。笔者朝房内一看物品已经完全徹空,有些玻璃窗已经敲碎。但整个外墙非常完整,仪门为金山石抱框,门楣上有“驷马盈门”的浮雕。该民宅由一正两厢房及配房组成,正厅屋顶为硬山小青瓦两坡样式。从我的观察上看,进仪门有门廊,山墙为带有西式的观音兜(浦东俗称:肚兜),并装有巴洛克式涡卷,造型上看起来受西式建筑影响。连秀山民宅也是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 (2021年9月5日采访,9月5日晚成稿,9月6日 上午修改,<div>9月6日上午1030时制作完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