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只字不差地重听了笑来写作第六课,大脑设备又被升级的感觉。1000多块钱的课,价值超预期100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写作的过程就是简单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只不过过程是双向的。处理的过程增加了一次输入,输出的过程增加了处理,相辅相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有人天生输入设备有问题。如果你的孩子学东西慢,千万不要以为是因为他不努力,他只是输入设备不灵敏而已。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比别人差,因为很多人的处理、输出设备以后都处于闲置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有了输入,接着就要去处理信息了。而很多人,处理器是不连接输入器的。因为处理起来,需要耗费大量脑细胞去思考逻辑,或者有的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从小在语言学习上的输入设备是非常灵敏的,我也是后来才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小学一年级时,没有任何汉语拼音基础的我,轻松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考试轻松满分。当时我以为所有同学都会,但不是的,大部分同学完全不懂,甚至还有得零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一刚学英语时,有些县城的同学已经会很多单词了,而我连26个字母都不知道怎么读。三个月后的期中考试,我轻松拿了满分,并成为班上唯一一个连续在大考中得满分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这些只为了证明,我在语言学习上的输入设备天生比较好。但后面我却并没有把输入设备和处理器很好地连接起来,甚至断开了。结果就是,我的英语成绩只是一般般的好,不算差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输出配备一定不要闲置。这点我太有感触了,写不出文案的时候,一定不要硬憋,而是要每天保持输出,哪怕小碎步输出也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 如何选书?看出版社、看作者、看版次、看印次、看印数、看“编”和“著”、看参考文献、看索引、看书评、牛人读什么、不读译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搜索、付费、整理,是搜集素材的三部曲,不要贪恋免费,不付费你可能不知道会错过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攒素材比攒钱更有意义,钱可能会被花掉,而素材却可以持续不断为未来的你服务,甚至产生复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