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读书体会:读《改变,从写作开始》有感

刘相成

最近根据工作室读书安排,品读了刘秀艳校长给成员们配备的《改变,从写作开始》一书,不读不知自己肤浅,读了才知道之前写的所谓教育故事简直就是自己的心情随记,根本算不上教育叙事(惭愧中……),此书作者刘祥老师共用30讲,从论文写作,教育叙事或读后感等等各种样式在写作时可能遇到的误区、注意事项、思维路径、立意策略、选点技巧、写作技巧、框架建构甚至论文的投稿要诀都一一详述,条例清晰,紧接地气,可以说是手把手教我们进行写作,真是为了我们的写作能力成长用心到了极致,读着其中的文字,不仅体会到了作者的深厚写作功底,更体会到了作者对初写者的暖心叮嘱,感恩遇到你! 正如书中所说:你离优秀教师或许只差一支笔!作者倡导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这四个不停,正如一把尺子,可以丈量出一个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情怀的短长。也许,你们和我之前一样,认为阅读了,思考了不就是成长了么,难道非要以写作的形式输出才是提高吗?现在通过跟随叙事者团队写了三个月的叙事(虽然有时候因为事情偶尔掉队),默然发现,写作,还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进行专业写作,可以让我们更理性,让我们的知识结构更成体系。脑子里思考的东西,要想形成文字输出,确实需要逼着自己提升,不是偶尔闪现的点滴思考所能代替的,这一点确实深有体会。正如作者所言,写作其实就是一种储蓄,我们的文字便是存单。凭着这样的存单,我们能在需要的时候提取出足够的财富,满足自己当下的某些需求。 为什么要写作,写作是为了什么,作者在前言中就已经概述:写作,为了记录我们的思想;写作,为了反思我们的行为;写作为了提升我们的能力;写作,为了提炼我们的精神。写作无模式,理清思路是关键,我从这本书中,还看到了最能凸显写作能力之处:框架建构之后的标题呈现方式。每一讲的文稿、每一模块的标题都字数一致,前后呼应,还又能体现出作者思想的整体框架,这个功夫实属了得,短时间内还真学不来。例如随机找一讲,14讲主标题:教学反思与课程意识。作者表达思想的论据全部总结到了三个小标题中了:该教的、想教的与在教的;该做的、想做的与在做的;该呈现的、想呈现的与在呈现的。配上这样的标题,标题之下再充实上有内涵的论据,相信这样的文章谁看了都会为作者的写作功底服气。整本书每一讲都是这一模式,确实让人佩服。相信这个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待我实践中慢慢学习吧,确实感触到了作者的写作能力之高明,思维逻辑之缜密,语言表达之巧妙,大写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