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于村庄的舞台庙院等公共设施的一管之见</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张耀德</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专家学者们是怎么定位先有村庄还是先有城市的。但至少在我们这个渭河上游,秦岭与黄土高原交界之地的山区小县,我想还是先有村落,后有城镇的吧。</p><p class="ql-block"> 以我个人粗浅的文化认知,真不知道那怕是武山现存的最小村庄的由来,更说不清她的前世今生,也就难以想象她的未来模样。但我坚信,能作为村庄居住的地方,一定都是一代又一代先人智慧的结晶打造而留存的。能存在几千年、几百年、几十年都是人与自然相互磨合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古老不是罪过、古老不是愚昧、古老不是守旧、古老更不是落后。文明是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继承发展、绵延不绝的。请所谓的“现代文明人”不要用那种眼神、那种语言、那种神情、那种认知看村庄、说村庄、想村庄,甚至于去消灭村庄。</p><p class="ql-block"> 至少在我们这儿没有两个村庄是相同的。虽说每个村庄都是大同小异,但每个村庄都各有特色。也就有各自的自然、人文特点。大到自然资源、人口数量、社会经济、产业特色,小到家居院落、生活习俗、邻里街坊、人文精神。有人说是风水,有人说是庄风,有人说是家族,也有人说是风脉。尽管每个村都有庙宇、闲话台、公共活动场所,恰恰这三个地方,最能看出村庄的人情世故来。越是兴旺发达的村庄,这三个地方越讲究,也越受到村人的爱护。是庄里人的公产!说文一点,他代表了村庄的文明程度! </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武山的村庄庙宇不是宗教、也不是封建迷信活动场所。而是这个村的集体配置和文明水平的体现。烧香献盘、求神问卦是普通百姓解心结的一种古老方式,用现代医学之说是心理自我疗法。庙会攒神是群众性的自娱自乐,教化民众积德行善的啊。和所谓的封建迷信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是传统文化的延续而已。没有大众的民间传承,还有什么古建筑、古遗址、古文物可存?也就没有了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之说吧。所谓地域文化,绝大部分是百姓民间传承下来的哟。所以,愚以为继承和发展好村庄的传统文化建设与管理也是现代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过去、现在、未来相承才能使地域文明星火相传、绵延不绝、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村庄永远不会消亡!地球村也不会消灭地域文化!</p> 民建甘肃省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令平先生如是说: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重建宋庄戏台功德碑文</font></b></h1>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戏台者,戏剧之舞台也!后功能日趋多样,遂为一地民众集会议事、休闲娱乐之中心,乡风民俗、道德弘扬之所在,乃文化传承、民心凝聚之重要载体也!</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宋庄村,古村也,村史悠久,源远流长。村落背山面水,地理优渥,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北面青山怀抱,南向渭水翻波,桃杏果蔬满园,五谷桑麻蔽野。先辈耕读传家,历重文教,村风文明,贤达辈出。</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村中原有古戏楼,每丰年乐岁,民众张灯结彩,歌之舞之,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文化民俗,籍此传承。后戏台毁于历史风云,仅留“戏楼滩”之名流传,村民颇多痛惜,久有重新之愿也!</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是关键,文化建设乃根本也!</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沐改革开放之春风,精神文明建设之提升,近年来村中文化活动兴盛,戏台之重建遂成村民之心声。</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辛丑年八月,时维金秋,国值盛世,百业昌兴,人心向善,得村两委大力支持,村中有识之士率先义举,乃重建戏台。举村民众、外职人员及企业商贾慷慨解囊,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筹措资金80万元,遂选新址择吉日重建戏台。奠基之日,紫燕萦台,祥云缭绕,山水尽显祥和,民众无比欢欣,安泰繁荣之景象,彰显此举奉天承运,顺承民愿也!</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工程自二零二一年八月奠基,历经 月告竣,戏台总面积276.6平方米,钢筋混凝结构,设计新颖,雕梁画栋,硫瓦飞檐,蔚为壮观。</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乐善好施者,仁义者也,缅怀先贤者,礼之端也。斯戏台落成,淳风正俗,导民向善,乃盛世盛举,民愿民福,故录其芳名,弘扬美德,昭示后人,撰立于文,勒之于珉,彪炳千秋,继往开来!</font></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撰文:民建甘肃省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令平</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书丹:</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时在公元二零二二年岁次壬寅年 月</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宋庄戏楼重修理事会 仝立</font></div> 有了敬畏之心,才能谋得福报。如果连神灵祖先都不敬畏那还能为人民服务?有敬畏之心,才有敬畏之行;有敬畏之行,才有敬畏之德;有敬畏之德,才有敬业之本。有规矩自然会知方圆! 龙王也好,家神也好,都是我们的祖先。都是保佑一方平安的神灵,过去也好,现在也好,到庙里祈祷,都是为了家人或一方吉祥平安,都是良好祝愿。许善念、祝善愿、行善事、求善报也。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自然也就有了共同点,也就有了自豪感。热爱家乡的具体表现就是积极参与家乡的公益事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为公共事业的奉献精神,就是一个热爱家乡的有高尚情怀的人。您说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