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社——文化传承在民间

野菜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nbsp;&nbsp; 粤曲,是采用广州方言表演的曲艺品种,发源于广东佛山、流行于两广的粤语方言区、流传到港澳、东南亚和美洲粤籍华侨聚居地。粤曲源于戏曲声腔,重在唱功,多为锣鼓吹打音乐,音乐性强,曲调优美,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乐工清唱而萌发始兴,建国后历经了复苏、低潮、到再度繁荣。</p><p class="ql-block">&nbsp;&nbsp; 珠江三角洲地区饮茶传统历史悠久,酒楼茶馆听曲成为时尚群众性文化活动,粤曲广泛普及于民间喜庆、祠堂、庙会等各种场所,2011年5月23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nbsp;&nbsp; 高州市红棉曲艺社由粤曲爱好者林叔、何叔发起组建的民间曲艺社团,成立于2015年,何叔是中学校长退休下来的,林叔世居小县城。靠自家小屋开的便利店讨生活,曲艺社就是以小店为依托,逢周一晚开唱,目前自愿参加社团的粤曲爱好者已有20多人,有年过八十的老者、有在校的初中女学生、有市粤剧团年轻演员、有街坊邻里,有男的、有女的、有弹的,有唱的,有看的...</p><p class="ql-block">&nbsp;&nbsp; 何校长在采访中说:“我们唱戏,不仅仅是个人爱好,不仅仅是健康身心,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努力。”</p><p class="ql-block">&nbsp;&nbsp; &nbsp;2021. 08.31</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