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我离开教师岗位已经15个年头了。每每回忆起当老师的日子,总有一种幸福和满足之感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师范毕业那年初春,学校便安排我们到各县市区学校去实习了。从实习这天开始,我和其他的同学一样,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可能未来的就业岗位就是老师了。从小就梦着当作家的我还真有点不死心,但既然是学校的安排,也只好硬着头皮去了。</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被安排在县城郊区的一所全日制小学,代的是小学五年级语文、自然和历史课。因为学校是村办小学,住宿在学校,每日三餐由村里派饭。那时候,家离校远,也没负担,一门心思也就是教学。也许是刚毕业的缘故,可能是对新岗位的好奇,虽然嘴上说不情愿当老师,但还是认认真真地做起了实习老师。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熟悉教材、备课、批改作业、和学生谈心。周末,孩子们还拉着我骑着自行车到郊外农村游玩,童稚的目光里流露出的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实习的那段日子,很多时候,放学了孩子们还不愿意回家,有找我补课的,有和我谈心的,和孩子们在一起还真的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直到现在,我们分别的场景还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离开实习岗位那天,我班的孩子们全来了,他们从家里拿来了鸡蛋、蛋糕、鲜花、笔记本、钢笔等,非要送我留作纪念,一大早背着我的行囊送了一程又一程,一个个孩子哭得泪人一样不愿离开。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第一天走上讲台,自我介绍还没做完,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生性调皮的男孩,冷不丁往讲台桌上扔了一个扎紧了口绳的方便面袋子,袋子里还发出了刺耳的叫声,天哪,老鼠。就是这个孩子,送我走的那天,他不仅也来了,而且一直拉着我的手,低着头默默不语,还偷偷塞给了我一张小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老师,你别走,我们需要你,再留下教我们一段日子吧!”看着那一张张充满期盼和童稚的脸,我那不争气的泪珠顺着脸颊也扑簌簌流了下来。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的心坚定了,家乡教育事业需要我,孩子们离不开我,我要当一名好老师,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p> <p class="ql-block"> 几个月后,我被分配到老家所在的山区小学任教。那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校舍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土坯房,学生吃住在两三孔破旧的窑洞里。农民穷呀,孩子们更苦,教室的窗户都是用塑料纸贴着挡风,三条腿桌凳那也是常有的事。更为要命的是村里缺水。平时村民把道路上牛羊粪便和杂草打扫干净,在路边顺势挖一口水窖,靠蓄积雨水解决吃水难题。虽然我土生土长在山里,但至少我家所在的村子还是山泉水呢。原本一碗香喷喷的稀面条,因为用的雨水变得像红豆汤一样的颜色,此时真的是难以下咽,让你感触颇多。一次,天下大雪,我要到县城开会,大雪封山不通班车。那天,我和当时在报社工作的老乡一起,踏着厚厚的积雪,沿着崎岖的山路爬行了五个小时才走到现在的坡头乡政府门口。还有一次,从县城回来,恰逢暴雨,我和车上的乡亲们一起坐在吉普车里守了一夜。艰苦的环境,恶劣的条件再一次对我的意志进行了考验。但每当我早上醒来,听到教室里传来那朗朗的读书声时,每当看到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因为有了进步而欣喜若狂时,每当看到山里父老把孩子送到我手里流露出那份期盼和渴望的眼神时,我那动摇的心又蜷缩回来了。村扫盲培训班上,当我看到有的乡亲连钱上的字都不认识时,我明白了,不仅山里孩子需要我,大山和乡亲们更需要我。</p> <p class="ql-block"> 那三年,我除了每天备课、批改作业、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家访外,我还默默承担了县教研室主办的学生作文报纸编辑工作。虽说是个老师,在村里也是红人,今天帮助这家写封信,明天帮助那家编副对联。从开始的我带头写文章,到领着孩子们模仿写,最后鼓励孩子们写文章发表。孩子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了,我办的报纸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那三年,我不仅教学生语文,还兼顾过自然、地理、音乐、体育等课程。当你听到山里孩子第一次在教室里齐声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时,当你看到山里孩子拿着画笔第一次将涂鸦的美术作品展现在自己眼前时,当你想起那昔日里逃课躲进麦秸垛经过自己的教育学习成绩有了大幅提高时,真的,所有的胡思乱想,所有的用心和精力都会集中在山区的教育事业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年寒冬,我的脚面出了个肉瘤,手术后化脓连路都没法走,为了不影响孩子们上课,我选择了住校。当我一瘸一拐地第一次走上讲台时,孩子们那齐刷刷的一声“老师好”,憋得我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转了许久。平时那个班里学习最差、最调皮捣蛋的学生,自发地从家里拿来了祖传秘方膏药给我敷上,“老师,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你都能这样为我上课,我还有啥理由不认真读书呀!”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对我的爱我记在心里,我对孩子们的付出也没有白费,我教的学生不仅都顺利进入了高一年级深造,我所代的语文成绩也在全乡考试中名列前茅。</p> <p class="ql-block"> 三年后,我因工作需要离开了教育事业,但我的学生并没有忘记他的老师,隔三差五还有学生给打个电话或者到我办公室看看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昔日的深山面貌早已日新月异,山民们不仅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更多的家庭还把孩子送入了城区优越的学校。但让我一直后悔的是从刚开始的对当老师有偏见,到后来爱上了教育事业没有多久,还没好好教育山里的孩子就离开了。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有种遗憾和失落在里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