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25号</b><br> 放暑假了,妈妈带我们到爷爷那边看看他,爷爷正在院子里移栽他的多肉宝贝们。我发现爷爷这里有好多好多的多肉,有迷你版的还有超大版的,有的挂在篮子里,有的种在木船里,还有的种在各种各样的盆子里。 再一仔细地观察,我发现这些多肉种的土和我平时看到的土不太一样。它们全部用的黑乎乎的土,爷爷说那就是种多肉的营养土。我问爷爷为什么必须要用营养土呢?爷爷说:“这些营养土里都含有颗粒土、泥炭土,就是为了保证肥料充足的同时也能保证土壤疏松透气,大家基本都是用这个。”但是我记得书上说普通的黄土也是很有营养的。妈妈看我在那边问这个问那个的,她就对我说:“反正暑假没事情干你自己去试试看不就知道啦!”经妈妈这一说,我还真来了大兴趣。于是,我精挑细选了2盆差不多大小品种一样的多肉,这是只属于我的多肉。我打算一盆用营养土种植,另一盆用普通黄泥土种植。我还特意选了一个黄的盆放黄泥土和一个蓝的盆放营养土,是不是很好看呀! 我分别在两个盆里放进一样多的黄土和营养土,再把我那精挑细选好的多肉移植到两个盆里。再浇点水,很完美啦! 我想着后面要对比这两盆多肉的生长情况,得先记录下多肉现在的大小吧。我分别在这两盆多肉上选了两片相隔最远的叶子,并做好标记。经过测量,蓝盆(营养土)中这两片叶子距离有13厘米,黄盆(黄泥土)中这两片叶子距离有11厘米。为了公平一点,我把两盆多肉放在同一个地方。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它们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吧! <b>6.28号</b><br> 这几天雨水有点多,看到多肉的时候发现有点烂叶了。大家都说多肉特别好种,我还以为种上就会自己生长呢!怎么我的多肉就烂叶了?妈妈说雨水多了还是会烂的。我想着得赶紧处理一下烂的叶子吧!处理烂叶时我发现蓝盆(营养土)的多肉下面烂了两大片叶子,我有点心疼,还好黄盆(黄泥土)的多肉没有什么损失。看来营养土排水能力不如黄泥土。 清理好之后,我再次测量了标记叶子的距离。黄盆(黄泥土)中这两片叶子距离竟长了1厘米,现在有12cm了!不过蓝盆(营养土)中这两片叶子距离没有多少区别,还是13厘米。想了下感觉要给这2盆多肉移一下窝了,换一个干燥点的地方晒晒太阳。 <b>7.5号</b><br> 这几天进入高温状态,阳光有点毒呀!发现我的多肉有点晒得干巴巴了。于是我又给它们挪地方了,这次选择放在室内看看会不会好点。 <b>7.8号</b><br> 持续几天的高温下来,人都晒干了,我还是赶紧看看我室内的多肉现在怎么样了?情况不理想啊!好像还是在烂叶子怎么回事呢?蓝盆(营养土)的多肉又烂了2片叶子,怎么办呢?我心里有点着急又心慌。我赶紧让妈妈打电话问问爷爷,爷爷说还是要放外面多晒晒,根部水分太多。可是我摸了摸土,很干也没有什么水啊!还是先听爷爷的话,搬出去晒晒再看看吧!令我欣慰的是,黄盆(黄泥土)的多肉目前还是很正常生长。 <b>7.16号</b><br> 去奶奶家住了几天,这几天一直下雨,我心里一直记挂着我种的多肉。回家一看,竟然快要烂根死了,我伤心地哭了。妈妈叫我把泥土和多肉都倒出来晒一下,看看能不能救起来。于是,我马上小心地把它们倒出来晒一下,希望能救活起来。 <b>7.18号</b><br> 经过两天,干的差不多了,我重新将它们装盆。看了下,真的已经小得可怜了。黄盆(黄泥土)中最远的两片叶子距离只有9cm了!蓝盆(营养土)中最远的两片叶子距离只有8.5cm了!我心里很难受。 <b>7.23号</b><br> 黄盆多肉基本烂了,好伤心,第一次亲自种多肉失败了。我发现原来大家说的最好养的植物也没有那么容易,但是我还是打算交给爷爷手里,看看还能不能恢复生机。 <div><br></div><div><br></div>多肉植物直径统计表: <p class="ql-block"><b>我的观察收获:</b></p><p class="ql-block"> 虽然这次种植活动失败了,但是我还是有收获的!第一,我知道了营养土和黄土的区别,营养土的排水性能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如果照顾不好,多肉植物还是很容易烂叶。第二,多肉植物喜欢干燥的一点环境,如果水分太多,就容易烂,所以种植多肉一定要注意不能浇太多水。第三,下大雨的时候,最好把多肉移到室内。就算多肉出现了烂叶的现象,也还是可以补救的,得尽快把土和多肉倒出来晒晒。第四,多肉还是更适合种在营养土里。可能是因为营养土中有更多对多肉有力的东西。我也很好奇会是什么呢?期待我的后续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