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曾是一名优越感十足的县城教师,混进学校中层后,更是趾高气扬,屁股早都翘上了天,那优越感更是强的了得,总是目中无人,常常自以为是…</p> <p class="ql-block">2017年,我有幸下农村支教一年,着实被农村学校的优越条件和丰厚待遇惊着了,更被这里潜伏的乡村教师精英的教学艺术和精湛的技艺而感动。从那时起,我就已经学会慢慢低下高昂的头,从此学会了夹起尾巴,那种县城教师和学校中层干部的优越感越来越淡…</p> <p class="ql-block">2021年,我抛弃了之前所有付出换来的那点虚荣,正式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加入一个只有8名教师、十余孩子的乡村学校团队,和几个五十多岁、穿着土气的老头做伴。和他们相处一周有余,为他们坚守乡村的执著而感动,惊讶于他们写在黑板上及学校白色围墙上那一手漂亮的美术字,羡慕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折服于他们那又土又老但又实用的教学方法,更惊叹于,在这个看似学历不高的团队中,尽然潜藏着一名教育专家(在我看来他就是专家),齐老师(齐连虎)提出的那个8一1>8的理论,着实高深,一点也不弱于5十2<5之类的教育话题。其实,更让我羡慕的是,他们个个都是高级教师,在教师队伍里都是潜在的富翁,每一个土里土气的老头都是百万富翁!</p> <p class="ql-block">回想县城教师的十余年生涯,深感自己之前的无知,也颇为尴尬,原来自己这十余年里一直处于一个忽视的教师群体,成了任务最重但待遇最低的群体成员。</p> <p class="ql-block">回想当年,自己也是挤破头才进得城,哪想风云漫漫,不断发展变换的时代,早已挤没了一些东西,曾经被趋之若鹜的县城教师在海量的师范毕业生和盛行的教育改革冲击下,正渐渐陷入尴尬境地。如今的县城教师,不上不下卡在夹缝中,完全被社会忽视掉了,就拿柔远小学来说,几乎没人意识到他们承担了全县小学教育任务中最沉重的一环(柔小人承担了全县1/4以上小学生的教学工作),却拿着最低的报酬,职称评审也早已成了柔小人永远的伤痛。</p> <p class="ql-block">柔小教师有多累?多苦?从2005年起,他们就默默承担了大量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教学任务,大班额和形形色色的家长压迫着他们紧绷的神经。</p> <p class="ql-block">在柔小16年,我亲眼见证了柔小人的精神造就了这所名校的辉煌和名扬陇东的名气,而这种名气吸引着庞大的乡村学生群体在无知无觉间都涌进了这所学校,一个年级从5个班到6个班、7个班、8个班;一个班从50人、60人,到70人,一个学校于2017年也因为她的庞大而成了两个学校,随着华池县城市镇建设的发展,让柔小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难度都已暴增。唯独酬劳和职称数额没有增长!而如今,随着5+2的实施,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还要沦为最廉价的家教!</p> <p class="ql-block">我是亲眼见证了柔小老师的忙,也深知是海量的乡村孩子造就了柔小人的忙碌。处在社会转型最关键的年代里,柔小人全方位的辛劳付出却就这样掩盖在光环与荣耀之下,被这个社会忽视着。而这种忙碌和职称待遇之间不成正比的尴尬,不就是乡村老师眼里的笑话嘛!</p> <p class="ql-block">调入乡下的这几天里,我一直在对比柔小和刘小,也一直在深思,心中既有骄傲和自豪,也有难过和悲伤。我骄傲和自豪,因为柔小是市级名校,是我心中永远的旗帜,我在这里流过汗水,故异常珍视这里。我难过和悲伤,因为柔小人正是被卡在夹缝中间的县城教师,一个柔小人的工作量比基层乡镇和农村教师多岂一两倍能止,而同级的教师,三个柔小人拿着两个乡村教师的工资,晋升中级职称比乡村教师迟了十年不止!而人生又有几个十年?现在回头才发觉,柔小人的光环,也就只是“柔小”两个字而已。</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曾经的柔小人,我知道,柔小人发挥着华池小学教育房梁的作用,却没有人抬头多看他们一眼,多给他们应得的。</p> <p class="ql-block">柔小人是一个沉默的群体,他们的得失鲜有人问津,他们对华池教育的贡献被浮躁流转的社会阉割,他们既承担责任又承担委屈,虽然离开了,但始终视这里为家,内心希望每一个柔小人都安好,都能早日评上职称!愿你们的职称不再被忽视!</p> <p class="ql-block">《青春之坟》</p><p class="ql-block">县城学校就是一座坟</p><p class="ql-block">埋了多少先生的青春</p><p class="ql-block">藏了多少夫子的岁月</p><p class="ql-block">他们在这里洒下了无数汗水</p><p class="ql-block">三十岁那年,他们成了新秀</p><p class="ql-block">组织授予他们二级教师</p><p class="ql-block">四十岁那年,他们成了骨干</p><p class="ql-block">组织授予他们一级教师</p><p class="ql-block">五十岁那年,他们成了名师</p><p class="ql-block">组织授予他们高级教师</p><p class="ql-block">三十年春来秋去</p><p class="ql-block">他们在校园和家庭之间奔波</p><p class="ql-block">他们拼搏,他们付出,他们亲为</p><p class="ql-block">用汗水和泪水换来了无数红色的小本本</p><p class="ql-block">也获得春蚕、蜡烛等无上荣光的称号</p><p class="ql-block">其实,他们就是廉价的护兽人</p><p class="ql-block">六十岁那年</p><p class="ql-block">他们和我们(乡村教师)都成了公园的常客</p><p class="ql-block">都在寻找未燃尽的青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