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当学生沉浸在综合实践课程的新奇与乐趣中时,带队老师们在做什么呢?</p><p><br></p> <p> 一到滨海实践基地,安顿好孩子们之后,老师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会议室。为了基地与文华学校更好的对接,基地老师们和文华带队老师一起参加会议。基地老师详细地介绍了课程设置、生活安排、安全注意事项等,旨在为孩子们提供更舒适安全、更有趣有料的实践体验。继而,大发主任和对外交流中心许华主任也和带队老师们做了交流:“这几天我们要与学生同吃同住同休息,先做父母再做老师。”在滨海实践基地老师们对学生的陪伴不是父母,却胜似父母。</p><p> </p> 陪伴 <p> 在滨海的四天,不同于孩子们在文华学习生活的日子。这四天里,哪里有学生,老师们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一天下来,当真疲惫不堪,可是只要孩子们实践得开心,学有所得,带队老师也都发自内心的觉得值。</p><p> </p> <p> 老师们时刻把孩子放在心上,白天陪同活动,体察每个孩子的情绪,抚慰想家的孩子,就餐时帮孩子们盛粥,叮嘱孩子们勤喝水,晚上班里的孩子睡下了,他们才回去休息。</p> <p> 雅雯老师此次来滨海,也是克服了重重阻碍。她新接班级,又是英语老师,按照安排应该带班里的大孩子们来;但家中宝宝尚小,从没有离开过妈妈,一旦分离四天,对宝宝和妈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最终,雅雯老师决定,辛苦自己的父母带着宝宝一起来滨海。因此,就有了下面的照片,上课时间,雅雯老师一直陪着班里大孩子;吃饭时,陪着自己的小宝宝。她的耐心和温柔,她的宽严相济,她的牺牲小我,已经赢得了班里孩子们的信任与喜爱!</p><p> 其实,滨海此行,像这样牺牲小我、全程陪伴班级大孩子的老师还有很多,像蒙蒙老师、莹莹老师、双玲老师、张婷老师、蓓蓓老师、池老师、曹敏老师等等(可能有漏掉的,请恕我无法一一列举)宝宝都还比较小。</p><p> 她们没有以此提出异议,只是坐在一起聊天聊起孩子的时候,会流露出对孩子的思念。昨天,和莹莹老师坐在一起,聊起宝宝,莹莹老师说和宝宝视频时,宝宝会因为好几天没见到妈妈而闹别扭地说不想妈妈,不见妈妈。莹莹老师只是讲述这样的一件事,没有主观的去表达感受,但是我们听来,就会替莹莹老师觉得挺失落的。母子更连心,但分离也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学习过程吧。</p><p> 带队老师们,在工作态度上,用兢兢业业形容,恰如其分。</p> 教书 <p> 在基地,除了实践课,还有自主提升课。有的老师每天3节课连轴转却不喊苦不喊累。一有空,就开始随时随地的教研,在走廊里,在餐桌旁,在休息室。夜晚的实践基地格外寂静,校园里月明星稀,唯有我们的教学楼上一片灯火通明。老师们昂扬的授课声,孩子们清脆的回答问题声……不时在月下传来,令人神往。</p> 育人 <p> 在滨海的学习生活,毕竟不同于在文华的日子,孩子们难免兴奋,需要老师投入格外多的精力。</p> <p> 带队的大发主任、许华主任、宋瑜主任、晓辉主任和曹敏主任,统筹协调整个大队伍,解决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们的身影,融在了孩子们的身影里。</p> <p> 四天时光流逝,说快也快,说慢也慢。这四天里,成长的不光是孩子,也有老师。</p><p> 谢谢您,我亲爱的带队老师们!</p><p> 我们都辛苦了!</p><p><br></p> <p> 秋日下午微凉的风从车窗里吹来,抬头仰望回家的路,回忆着这几天的点点滴滴,突然觉得大爱无言,老师们用默默无闻的陪伴书写了最美的华章。</p><p> 滨海之行,相信同学们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满满的真情。让我们铭记这美好回忆,开启人生新的征程。</p> <p>文字:王丽梅</p><p>图片:王丽梅、班主任</p><p>审核:李振发</p><p>签发:于进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