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九)———北红村、龙江第一湾

QQ的视界

<p class="ql-block">“一路向北”我们到达了祖国最北的城市——漠河。来到了北极村找北,可是北极村依然不是祖国最北的角落!北极村是其镇政府驻地,为中国最北的城镇,中国最北村庄不是北极村,真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 7月19号我们要继续向北,走进祖国最北的村落———北红村。</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北行政村——北红村位于漠河的东北部,在黑龙江的上游,地处中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53度33分,与北极村北纬53度29分有4分之差,所以北红村才是我国最北村庄。它与北极村相距有一百公里,开车要一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昨天夜里北极村就下起了大雨,一大早我们就冒雨出发了!夏天这里的气温适宜,像我们内地十月的天气,雨天气温就会降好几度,需要穿薄外套出行!去往北红村的路况也不太好,汽车时有颠簸摇晃。这里的网络信号也更加不好,没有人住的地方手机就完全处于无服务状态!冒雨前行,我们还遇到一阵滂沱大雨。7:19分我们看到了北红村的标识牌,这时雨小了很多,下车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北红村的原名叫做大草甸子,村里有将近三百户人家,而俄罗斯后裔就占了百分之四十左右,是黑龙江上游最具俄罗斯风情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这里三面环山,黑龙江由西向东,从小村北边静静穿过, 2019年7月,北红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p> <p class="ql-block">村子就在路边,这里的房子大多是木头的,看上去十分的原始古朴。村子里很安静,看不到一个村民,这个点他们还没出来活动呢!我们从“寻北之家”开始在村子里溜达。</p> <p class="ql-block">最北警务室</p> <p class="ql-block">这里才是最北的邮局吧?</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风情处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教堂</p> <p class="ql-block">北红村有一个北红哨所,哨所的另一面就是黑龙江。守望祖国最北。</p> <p class="ql-block">一见到边境、哨所、军事管理区之类的字眼我们就兴奋,这可是我们普通人难得一见的地方,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只能是各种拍!</p> <p class="ql-block">北红哨所旁的一个条幅,上面的内容通俗易懂,比喻形象,真是富有边境特色啊!</p> <p class="ql-block">祖国的北极点在哪儿?你踩到了吗?面对上北下南的祖国地图,真正的极北在鸡冠上北极村偏右的地方,在漠河图强县,那里是“龙江第一湾风景区”。官宣资料显示,中国最北点位于漠河市龙江第一湾景区内的乌苏里卡伦浅滩上,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3°15′30″,北纬53°33′42″。</p> <p class="ql-block">有界碑在这矗立</p> <p class="ql-block">我们驱车前往龙江第一湾景区。到了景区售票处,雨还没有停,景区很简陋售票的地方就是个搭起的简易房子,连厕所都没有。停车场是泥沙铺就的,一下雨坑坑洼洼,走起路来都要小心翼翼。停车场的一角有个搭起来的简易厕所,得踩着泥水来回。我们的到来算是给售票处带来了一些生气,因为下雨景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可能看不到“龙江第一湾”,但是经过了十天的长途颠簸,来到这里又怎能不去看看呢?景区就在那里,你不亲自走一遭,就不会跟它有亲近感,不会有属于你们的故事。我们十几人决定冒雨前往!这里的门票50,景交85!最好用现金支付,因为这里还是没有手机信号!要想上网,只能连售票处的无线。</p> <p class="ql-block">买好票我们坐上了景交,车窗外茫茫一片。司机给我们带到第一处游览地方“乌苏里浅滩”给我们半小时时间打卡、拍照,一会再坐他的车去看龙江第一湾。上图是龙江第一湾的样子,借用的图片,因为此次行程跟它无缘,没有一睹芳容!</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标语是不是很有意思?交警和民警在这还身兼多职呢!旅游就是一切,一切为游客服务,多么贴心啊!</p> <p class="ql-block">此地海拔287米。这才是中国的最北点,来到这你才可以自豪地说“我在祖国的版图上找到北了!”</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黑龙江畔的一块巨石,因为雨水和黑龙江蒸腾的雾气把景物融为一体,到处白茫茫一片,这独好的风景不得相见。</p> <p class="ql-block">一石擎天,镇守边关!</p> <p class="ql-block">上车继续前进,我们来到“龙江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小雨还没停歇,眼前的第一湾隐约可见!奔腾不息的黑龙江流到这里遇到阻碍,顺势绕了个近180度的湾再向前流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近看第一湾,雨雾中可以隐约看到湾的一半。龙江第一湾像一位沉睡的小公主,把自己裹在白纱里,不知何时醒来。登高看全景的希望已十分的渺茫,哪怕现在雨停太阳出来,要驱散这雾气也是需要点时间的。我们抱着就是看不见它,也要走到最高点的信念,开始了999级阶梯的攀爬。</p> <p class="ql-block">一条木栈道通往山顶,坡度很陡,雨又让木质的阶梯变得湿滑增加了攀爬的难度,可是什么也阻扰不了我们走到最高处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被雨雾笼罩的白桦树,行走其间是不是很有诗意?</p> <p class="ql-block">观景点,迷朦一片!</p> <p class="ql-block">来到最高处,这有一片平坦、开阔的场地。这是最高处的一块标识牌。</p> <p class="ql-block">这块牌子提醒人们:这里是边境管理区。</p> <p class="ql-block">看不到龙江第一湾,我们开始下山。</p> <p class="ql-block">没有亲眼看到龙江第一湾的全貌,借用几张图片,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12点半,我们回到景区出口,就要离开祖国最北点了,“一路向北”终于走到了尽头。剩下十天的行程,我们就要从这最北点折返,一路往东南方向进发!沿着边境线,我们准备晚上到达呼玛住宿。</p> <p class="ql-block">一路有很多个驿站,供我们休息、补给用,现在来说其实就是我们内地的“服务区”。康熙24年(1685)4月,当瑷珲兵将进巢雅克萨之时,循嫩江溯江而设,自墨尔根起,依次为二站、三站、四站、五站……,直至雅克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镇附近),共设25站。以后这条驿站路填设至漠河共三十站。驿站的设立对抗击沙俄侵略,保卫边疆领土,沟通边疆与内地的交通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雅克萨战争的结束,清守兵撤走,驿站随之荒废。所开辟的驿路,只偶尔有鄂伦春人通行。光绪13年(1887),吉林候补道李金镛从陆路赴漠河督办金矿,重新开辟了此路。</p> <p class="ql-block">这些顺序号驿站,是黑龙江域中独有的特色。驿站依道路而建,顺序号用来标注同一条路上的驿站,最初是以马一天的路程为距而设。从地名学意义上看,大量驿站地名被历史定格,沿用至今,说明历史上的黑龙江驿路、驿站,对本地社会发展、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影响之深。</p> <p class="ql-block">光绪十三年,李金镛筹办漠河金矿,力图将此驿道拓进到洛古河,“黄金之路”就此被开辟。这就是“黄金之路”名称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这条路直奔呼玛,在其中二十二和十八驿站停车休息过。</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北古人类遗址,即十八站遗址。</p><p class="ql-block">十八站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位于大兴安岭东坡、呼玛河左岸18米高的二级阶地上。出土:刮削器、尖状器、石叶、石片和石核等1070件,地质年代属于更新世晚期,距今约一万二千年前。出土石器,器形、风格、大小与北京周口店、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出土的石器颇相近。</p> <p class="ql-block">十八站是个很干净、服务设施很齐全,外部环境精心设计打造的驿站!处处体现着鄂伦春族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晚上七点多我们到达呼玛县城,姐妹们聚在一起尝尝东北的大锅炖!也庆祝我们今天走到了祖国版图的最北端,终于找到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