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疯狂系列之二/谁是药姑山宣传第一人

古文耕读

<p class="ql-block">  谁是通城县药姑山文化宣传第一人,数据最能说话。</p><p class="ql-block">  八年来在药姑山行走四千多公里,写下二百多篇记录文章;接待千余专家教授考察药姑山;积极参与申报咸宁市“中国古瑶文化之乡”、大坪乡“中国楹联文化乡”、“中华诗词之乡”。</p> <p class="ql-block">   世界那么大 先要了解家</p><p class="ql-block">  从大坪集镇往药姑山,穿过天桥便进入花墩村。刷黑的道路两旁屋舍俨然,碧绿的稻浪在一望无垠的旷野中起伏,远处青山隐隐,白云依依。</p><p class="ql-block">  旧传古时堪地先生说,此地钟灵毓秀,不出盛世的文章,就出贤达的人才。花墩村背依小药姑山,横岭在其后,尖山在其前,药姑山十景“滴水岩瀑布布”、“尖山拱秀”有其二。查阅通城《同治县志》,胡世鹏、胡天台等收录在列。</p><p class="ql-block"> 盛世的文章古时没有,仅有一篇知县表彰胡天台的记事和一篇诗文。现代稍有代表的,也仅胡沙岸、李御等几人。</p><p class="ql-block">  出不了盛世的文章,必出贤达的人才。清嘉靖年间,胡天台定居花墩村罗家畈,修桥铺路,湘鄂赣周边地区多有善迹,事迹收录于《湖北交通志》,推为通城乡贤之首。</p><p class="ql-block">  山因水而灵秀,水因山而流深。潜移默化的花墩人,养成了乐山乐水,乐于奉献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2015年3月18日,胡艳平离开生活二十年的广东,辞去医护工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离家愈久,热爱愈深。及至回家仔细打量故乡的时候,却有些模糊。</p><p class="ql-block">   2015年6月23日,一个偶然的机会,胡艳平和通城教育局、大坪乡政府领导一行登药姑山,期间有向导介绍药姑山每个景点的来源及故事。</p><p class="ql-block"> 那天路程很长,从大坪内冲起步,经过蓝家岭,大风塝、独烛照青天、五马奔朝、烽火台等十几个景点,行程二十公里,步行十几个小时,到下午三点才到郎坪八爹屋里吃午饭。</p><p class="ql-block"> 那顿午饭让她记忆犹新,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之后,胡艳平回忆向导讲的景点故事,通宵查阅药姑山资料。</p><p class="ql-block"> 天然药库、瑶族早期千家峒,胡艳平猛然发现,生她养她的家乡,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金山银山。</p><p class="ql-block">  生在宝山不知宝。本地人背井离乡,选择到异乡寻求生存,这无疑是一种悲哀。</p><p class="ql-block">  想起自己在异乡漂泊<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十年</span>,虽然经济得到了改善,却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父母生病无人照顾,孩子需要陪伴、教育的时候不在身边。每次父母生病住院,都是来去匆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愧对父母和孩子,</span>成了胡艳平的一块心病。</p><p class="ql-block">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药姑山有如此独特的古瑶文化、药文化,怎么不好好利用这个特色资源呢?</p><p class="ql-block"> 胡艳平暗想:“这才是我这辈子想要做得事情,推广家乡文化,让他形成文化名片,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真正造福地方百姓。”</p><p class="ql-block">   机会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人生就是这样,当自己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机遇也会降临。</p><p class="ql-block">   2015年,胡艳平的几个朋友成立咸宁市龙窖山瑶文化旅游开发促进会,邀请她做通城区域的秘书。胡艳平二话不说,立即答应。</p><p class="ql-block">   不懂药文化,网上可以学,林场的老师可以请教。</p><p class="ql-block">   不懂瑶文化,网上可以查,专家可以请教。</p><p class="ql-block">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管风雨兼程。胡艳平不怕困难,身体力行。   从此药姑山上经常看见一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背着大包小包,拍照、作记录的</span>女人身影。翻山越岭,攀岩附壁、饿了吃块饼干,渴了捧一口山泉,累了石头上休息,不顾多处摔伤,行走在药姑山的每个溪谷。  </p> <p class="ql-block">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p><p class="ql-block">  2015年11月1号,胡艳平接到一个任务,在三仙坦峭壁上刻字。药姑山海拔1261米,山下暖阳依旧,山上却寒风呼啸,雾凇成雪,冰冷刺骨。三人手指冻僵了放在碳火上烤,搓搓继续,饿了吃块面包,每天工作八小时。经过八天坚持,终于完成任务,“瑶族早期千家峒”几个醒目的大字屹立在药姑上的石壁上,成为药姑山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p><p class="ql-block">   2016年2月,为开通二省四县全长41公里的古瑶茶道,胡艳平多次奔走在崇阳、赤壁、临湘、通城四县,经过几月努力,6月4日正式开通。当天,邀请武汉三十多所院校的专家教授步行,在临湘古塘召开研讨会议,将全程41公里茶道命名为“古瑶茶道”。</p><p class="ql-block">   不怕危险,不忘初心。为了更快推动药姑山古瑶文化开发,2016年7月,咸宁瑶促会正式安装二省四县市的旅游路线导向牌。在安装的整个过程中,胡艳平亲自带队。有次从白云寺下来,山路陡峭,路右边和前方都是悬崖,胡雄文摩托车刹车突然失灵,摩托车越开越快。</p><p class="ql-block"> 得知消息的她惊恐万分,此刻怕是要命丧于此。</p><p class="ql-block"> 生死一瞬间,她突然觉得,能够死在她所热爱的药姑山上,也无憾了。</p><p class="ql-block"> 关键时刻,求生的欲望让她叫胡雄文选择撞在路旁的巨石上。</p><p class="ql-block"> 摩托稀碎,两人受了一些小伤。有惊无险,捡了一条命。</p><p class="ql-block"> 他们坐在地上半个小时都没回过神来,胡艳平坐在后面,鞋子撞个稀巴烂,只好打着赤脚下车。</p><p class="ql-block"> 两人走到横岭隧道累了,坐在渡槽水泥板上,拿着路边采的黄精、淫羊藿拍成短视频苦中取乐。</p><p class="ql-block"> 视频不胫而走,一晚上点击率达到60多万。</p><p class="ql-block"> 2017年盛夏,胡艳平带着儿子随胡雄文、沈佳亮探索刘家沟,溯溪行至林深处,一条一米五长,胳膊粗大五步蛇突然丛岸上冲下,胡艳平拉着儿子飞也似的从水里跳出,那蛇快速潜入清澈见底的水潭中,离胡艳平仅半米之遥。</p><p class="ql-block">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p><p class="ql-block"> 因为对古瑶文化、药姑山爱的深沉,胡艳平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p><p class="ql-block">  上天不会辜负每个努力的人。2017年12月,咸宁市被评为“中国古瑶文化之乡”,通城评为“古瑶文化传承展示基地”。胡艳平的努力,得到了回报。</p> <p class="ql-block">  优秀的政协委员 无私的宣传大使</p><p class="ql-block">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胡艳平被推荐为通城县第十、十一届政协委员。</p><p class="ql-block">  她积极参政议政,多次为民解决实际问题;多次和政协领导参与政协学习,参与活动和调研工作;多次策划参与药姑山文化旅游冰雪节、樱花节。积极参与挖掘立马九岭防线抗战文化;积极参与通城义工活动十年。</p><p class="ql-block">  2020年10月,在咸宁地区一百名人会上,胡艳平用十五分钟宣传药姑山古瑶文化,得到专家教授领导认可,推动了咸宁地区古瑶文化旅游热潮;引进通城新联会、大坪商会、大坪诗联书画协会、电商直播基地、中国女书传承基地等挂牌瑶祖故里大观园;争取全国49家媒体齐聚瑶祖故里大观园;申报大坪杨部中学门口菜地变成绿化带;争取十万人游通城到瑶祖故里大观园,一年接待专家教授领导游客过万;积极参与大坪诗词楹联文化创建工作,成功申报大坪乡“中国楹联文化乡”等系列工作。</p><p class="ql-block">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胡艳平被评选政协通城县第十届优秀政协委员;当选新的社会阶层代表理事;通城旅游局授予促进旅游业发展先进工作者称号;被湖北瑶祖故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多年评为先进工作者,瑶祖故里大观园授予特别贡献奖。</p><p class="ql-block">  “努力为家乡古瑶文化旅游挖掘保护宣传传承助力,真正带动地方经济,造福百姓!”胡艳平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p><p class="ql-block">  她做到了。</p><p class="ql-block">  2019年,通城县启动内冲瑶族村“中华古瑶文化第一村”美丽乡村建设。2021年,内冲瑶族村获得通城县首个达到申请创建4A景区要求。2023年,大坪乡迎来中华诗词学会对“中华诗词之乡”创建的验收</p><p class="ql-block">  经过八年的努力,获得诸多荣誉,胡艳平并没有半点自傲。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制作短视频,写成小通讯,宣传家乡,推广家乡。</p><p class="ql-block">  胡艳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能把药姑山宣传出去,哪怕吃再多得苦她也愿意;家乡没有留守父母和儿童,一家人其乐融融就心满意足了。</p><p class="ql-block"> 她说这辈子就是为药姑山而生,将来也会为药姑山而死,她死后希望骨灰撒在药姑山顶,一定要看见药姑山文化旅游开发成功,这是她这辈子唯一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她说:“人活着就要有梦想,哪怕在行走的路上,摔得头破血流,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药姑山,爱你千遍不厌倦,宣传路上,不忘初心继续起航!”</p><p class="ql-block"> 她没有说,她熬过多少夜,摔过多少次跤,无助的时候流过多少次泪。</p><p class="ql-block"> 她是药姑山文化宣传第一人,当之无愧的第一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