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是个礼乐之邦,音乐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的音乐历史叙述着这个民族的欢乐与悲哀,也演示了民族的兴盛和衰败。音乐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千万种美妙的声音,有千万种解读与演绎。古人对于音乐孜孜不倦的研究与创造,便成就了我国最美丽、最异彩纷呈的音乐史。</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乐器缤纷多彩,其中十种乐器为最为广泛的演示乐器,即琵琶、二胡、编钟、箫、笛、瑟、琴、埙、笙和鼓,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乐器”。</p><p class="ql-block"> 早在周代,我国就产生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八音分类法》。所谓“八音”,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它是按乐器的制作材料对各种乐器的分类。</p><p class="ql-block"> 据郑玄注的《周礼•春官•大师》记载:“金”指青铜制成的钟鎛(古代乐器,大钟);“石”指石制的磬;“土”指陶土制成的埙;“革”指皮革蒙制成的鼓和鼗(泼浪鼓);“丝”指以丝为弦的琴瑟;“木”指木制的柷(木制古代乐器,形状像方形的斗)和敔(古乐器,奏乐将终,击敔使演奏停止);“匏”指用匏或瓠制成的笙;“竹”指竹管制成笛和箫。</p><p class="ql-block"> 从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里,我国一直沿用“八音”分类法。按照“八音”分类,中国古代十大乐器分类如下:</p><p class="ql-block"> “金”类:编钟;</p><p class="ql-block"> “土”类:埙;</p><p class="ql-block"> “革”类:鼓;</p><p class="ql-block"> “丝”类:琴,瑟,二胡,琵琶;</p><p class="ql-block"> “匏”类:笙;</p><p class="ql-block"> “竹”类:箫,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所作的《琵琶行》中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属于拨弦类弦鸣乐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琵琶,本作“批把”,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一书中曾有记载:“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其含义是:琵琶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琵琶)。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称为“马上所鼓也”。</span></p><p class="ql-block"> 琵琶为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p><p class="ql-block"> 琵琶共分为五弦琵琶、四弦琵琶、南音琵琶、响琶、月琶、高音琵琶、电琵琶、水晶琵琶等八种。</p><p class="ql-block"> 琵琶这个乐器早在秦朝就有了,最初的形制跟现代琵琶不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古代琵琶是圆形的,而现代多以梨形为主。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中说“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当时琵琶的弹奏是横抱,用拨子在弹奏的,弹奏的方式自由而无拘束,不必像演奏传统乐器一样正襟危坐,就算是在马背上也可以轻松弹拨。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就改称琵琶,成为“八大王”的半壁江山。</p><p class="ql-block"> 说起琵琶,很多人会想到我国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沉鱼落雁”中“落雁”的典故则是王昭君在出塞途中弹奏一首《出塞曲》,幽怨的琵琶声令人肝肠寸断,就连天上飞过的大雁,看见她的美貌,听见凄凉的琴声都纷纷地掉落在地上。所以,我们常看到的王昭君的形象都是抱着琵琶的绝色美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琵琶十大名曲有《塞上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阳春白雪》、《草原小姐妹》、《海青拿天鹅》、《彝族舞曲》、《火把节之夜》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琵琶演奏经典名曲《十面埋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唐代刘长卿《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诗云:“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p><p class="ql-block">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朝将西方和北方各民族统称为“胡人”,“胡琴”则为西方和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亦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奚琴”,宋代称“嵇琴”。</span>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span style="font-size: 18px;">胡琴已传进大江南北,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始</span>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p><p class="ql-block"> “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p><p class="ql-block"> 二胡根据琴筒情况分为四类:圆筒二胡、八角二胡、六角二胡、扁筒二胡,由此还引伸出双层底托二胡、前八后圆二胡等类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之一,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绘气势壮观的意境。</span>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听松》、《赛马》等,其中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 (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风靡全国。一九九一年,一位英国音乐家在美国的一场音乐会上听了《二泉映月》的录音后激动地对一位贝多芬的故乡人说:“中国的贝多芬!中国的《命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阿炳原版二胡全曲《二泉映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云:“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p><p class="ql-block"> 编钟是中国古代汉族运用的一种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p><p class="ql-block"> 编钟虽作为一种较为古老的打击乐器,但其音质、音准、音色等方面,绝不逊色于其他打击乐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可发两个频率音,这两个音,一般为大小三度音程。编钟的</span>音乐清脆明亮,悠扬动听,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又有歌钟之称。</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古代,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象征的礼器。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p><p class="ql-block"> 另外还有磬、錞于、勾鑃,基本上都是钟的变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编钟</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八年,湖北随州一座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全套编钟上装饰有人、兽、龙等花纹,铸制精美,花纹细致清晰,并刻有错金铭文,用以标明各种的发音音调。由此可见,早在二千四百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就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编钟的出现甚至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还要早将近二千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曾乙候编钟演奏《楚殇》</p><p class="ql-block"> 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乐曲《楚殇》,表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被流放时的悲愤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唐朝张祜诗《箫》曰:“清籁远愔愔,秦楼夜思深。碧空人已去,沧海凤难寻。”</p><p class="ql-block"> 萧的产生,其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远古时期。中国考古学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质发声器,考古学家称之为“骨哨”。这批骨哨是用鸟禽类中段肢骨制成的,古代人将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一支中空的骨管,然后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们长七厘米左右,管径六至八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开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几个音来。尽管考古学家们称之为骨哨,但从它的形状、结构和发声原理同现代箫笛作一比较,已基本上具备了乐器的雏形。</p><p class="ql-block"> 在虞舜时代,就曾出现过一部称之为"箾韶"的古代乐舞,"箾"即是今天的"箫"字。因为这部乐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箫来演奏的,所以我们认为《韶》的演奏使箫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到了大禹时代,又出现了古代人民歌颂大禹治水为内容的古代乐舞《大夏》,它共分为"九成"(九段音乐),用"籥"伴奏,又称为"夏竹九成"。竹就是排箫的前身。由此可见从《箾韶》到《大夏》,箫曾在中国音乐史上经历过多年的辉煌时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箫一般由竹子制成,也有玉制的玉箫和铜制的铜箫等。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箫和八孔箫之分。</span></p><p class="ql-block"> 箫又分为洞箫、琴箫<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玉屏箫、紫竹洞箫、九节箫、现代八孔箫等,</span>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p><p class="ql-block"> 萧的经典曲目有《妆台秋思》、《平沙落雁》、《平湖秋月》、《欸乃》、《关山月》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浙江余姚河姆渡骨哨</p><p class="ql-block"> 出土自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骨哨长六点一至十一点八厘米不等,用禽类的肢骨中段制成,在凸弧一侧或两端各钻一圆形或椭圆形音孔,是距今约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明代德化窑白釉瓷箫,现藏于故宫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孔子在齐闻韶图》</p><p class="ql-block"> 《论语•述而》中有言:“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箫笛大师张维良演奏萧曲《平沙落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唐朝诗仙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p><p class="ql-block"> 笛子,一种吹管乐器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span style="font-size: 18px;">被称作“民乐之王”。</span></p><p class="ql-block"> 笛在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中,已被古人寄予了治国安邦的神圣愿望。《乐书》中书:"笛之涤也,可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七孔,下调,汉部用之。盖古之造笛,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所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者也,其制可谓善矣。",由此可见笛的"涤荡邪气"或"涤邪秽"内涵,与中国古代宫廷雅乐的功能殊途同归。因此,在中国古代,笛的存在、笛的演奏与应用,在宫廷雅乐乐种中,均有明显而突出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笛在中国是最富于艺术表现的民族乐器之一,除了笛子独奏形式外,在民间,它也广泛地被应用于器乐的各乐种中。在传统的"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十番鼓"、"十番锣鼓"、"潮州大锣鼓"、"西安鼓乐"、"河北吹歌"、以及其它北方各地的管乐中,笛是重要的旋律乐器。由于笛音色明亮独特,穿透力强,以及它灵活善变的适应能力,使其在民间乐队中担任多种角色。</p><p class="ql-block"> 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其中竹子的种类很多,有蕲竹、苦竹、紫竹、白竹、湘妃竹等。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红木做的笛子,古时还有骨笛。</p><p class="ql-block"> 笛子不但演奏技巧丰富,而且它的品种也多种多样,有曲笛、梆笛、定调笛、加键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两派。</p><p class="ql-block"> 笛的经典曲目有《姑苏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代笛子,现藏于故宫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出土于<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骨笛</span></p><p class="ql-block"> 河南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早期墓地遗址发掘出十六支竖吹的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八千余年历史。竖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大致相同的音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竹笛大师刘宽忍演奏竹笛名曲《牧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诗中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先秦便极为盛行,汉代亦流行很广,南北朝时常用于相和歌伴奏,唐时应用颇多,后世渐少使用。</span></p><p class="ql-block"> 瑟的起源十分久远,在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并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其他如江苏、安徽、山东和辽宁等省,只有一点零星发现。</p><p class="ql-block"> 瑟,形状似琴,有二十五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p><p class="ql-block"> 瑟的形制大体相同,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体中空,体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另有木质瑟柱,施于弦下。</p><p class="ql-block"> 瑟与琴合奏被称为“琴瑟和鸣”,由此可知瑟在古代弦乐中的地位。据《仪礼》记载,古代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中,都用瑟伴奏唱歌。战国至秦汉之际盛行“竽瑟之乐”,魏晋南北朝时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乐器,隋唐时期用于清乐,以后则只用于宫廷雅乐和丁祭音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二十五弦瑟(上图),为西汉初期的古瑟,保存完好,弦柱俱全,且保持出土的原位,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曾侯乙墓共出土瑟(下图)十二具,多用榉木或梓木斫成,全长约一百五十至一百七十厘米,宽约四十厘米,通体髹漆彩绘,色泽艳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瑟独奏古琴曲《屈原问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弹琴》诗云:“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span></p><p class="ql-block"> 琴发明于伏羲时代(伏羲在位年代公元前二千四百年至公元前二千三百七十年),为五弦之琴;或云为神农(公元前二千三百七十年至二千三百三十八年)所作。(《古史考》:“伏羲作琴、瑟”;《纲鉴易知录》:“伏羲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桑为瑟”;《说文》:“琴,苞牺氏所作弦乐也”;《帝王世纪》:“神农始作五弦之琴,以具宫商角征羽之音。历九代至文王,复增其二弦,曰少宫、少商。”)。琴发现的地点在今鲁西豫东地区(伏羲之都在今河南淮阳,神农之都在今山东曲阜)。</p><p class="ql-block"> 琴一般长约一百二十至一百二十五厘米,宽约二十厘米左右,厚约六厘米左右。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有伏羲式、神农式、仲尼式、列子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剑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和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众器之中,琴德最优”,这个琴指的就是古琴。 “琴者靠天地之声”,“通神明,惊鬼神”,“因而瓠巴鼓琴,飞鸟翔集,渊鱼出听;师旷鼓琴,六马仰秣,玄鹤延颈”,几乎古代所有有关音乐的故事都来自古琴。古琴又有着极为广阔的艺术表现力,清越、古朴、圆浑,而又极富穿透力和质感,所以其表现境域十分宽广。清微淡远的《平沙落雁》、质雅清纯的《梅花三弄》、悠闲舒缓的《渔樵问答》、刚烈粗厉的《广陵散》、哀婉沉痛的《长门怨》、气势磅礴的《流水》,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古琴所不能表达的。</p><p class="ql-block"> 琴面装有七根弦,由粗而细,自外向内按五声音阶排列。琴面还嵌有十三个琴徽,以标识弦上音位而用。演奏时右手拨弦有散、泛、按三种音色变化:散声以空弦发音、其声刚劲浑厚;泛音是以左手轻触徽位,发出轻盈虚飘的乐音;按声是左手按弦发音,移动按指可以改变音高,并能奏出滑音、颤音或其他装饰音。此外还能演奏同度、八度、五度等音程。有关古琴的文献记载及传谱浩如烟海,是我国古代音乐的珍品。</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琴和笛、箫等其他乐器一样,隔墙也能欣赏其乐声,它是为高贵宾客演奏用的高级乐器。宾客在聆听琴曲时,必须正襟危坐,就如现代西方人欣赏古典音乐时不能随便离开座位那样。</p><p class="ql-block"> 在琴厚重的人文积淀之外,琴的审美在世界音乐中也是独树一帜,没有肆意的宣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隋唐时期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古代关于因为琴而展开的爱情故事有许多,《凤求凰》就是流传千古的一例:司马相如早年他家徒四壁, 生活贫困。一次,他在富豪卓王孙家作客时,即席弹奏琴曲,引起卓王孙的女儿文君的爱慕,卓文君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和司马相如私奔。琴界根据这段故事,创作了《文君曲》、《凤求凰》等作品,来赞扬他们的爱情。传说司马相如富贵之后,又打算"聘茂陵女为妾",卓文君非常气愤,演唱了琴曲《白头吟》来表示决绝和抗议,从而制止了司马相如娶妾的企图。可见“琴也,情也。”,琴音能传情,也能绝情。</p><p class="ql-block"> 古琴有十大名曲:《广陵散》、《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渔樵问答》、《阳春白雪》、《潇湘水云》、《阳关三叠》、《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醉渔唱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宋“龙吟虎啸”仲尼式古琴,由王世襄先生旧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先宏先生古琴演奏《凤求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著名画家顾炳鑫先生作于一九八八年的《凤求凰》 立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唐代刘禹锡的诗《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中曰:“山阳昔相遇,灼灼晨葩鲜。同游翰墨场,和乐埙篪然。”</p><p class="ql-block"> 陶制的埙是古代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 埙的起源和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p><p class="ql-block"> 最初的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称为“陶埙”。埙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p><p class="ql-block"> 埙最早出现于约七千年前,大部分是二音孔和三音孔,至殷商时期有五音孔和六音孔,五音孔陶埙已能吹奏七声音阶和部分半音,发音古朴醇厚而悲壮。(现在的埙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已不常见)。</p><p class="ql-block"> 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如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掘的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商代的埙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有陶制、石制和骨制的,以陶制最为常见,形体多为平底卵形;战国时期陶埙也为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状的;秦汉以后,埙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p><p class="ql-block"> 埙是一种中音吹奏乐器,因为它的音色古朴醇厚,与古人说话时贯用的高频调相比,显得格外柔润,所以特别受到古人的推崇。又因埙音韵中自带的一股朴拙抱素、悠扬凄清的气质,也常被文人用作送别之乐。</p><p class="ql-block"> 埙的种类很多,有卵形埙、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牛头埙、笔筒埙 等多种类型。传统的埙多为卵形埙,如今则有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等多种,样式美观,工艺精细。</p><p class="ql-block"> 主要的埙曲有《楚歌》、《伤别离》、《幽谷》、《苏武牧羊》、《阳关三叠》、《悲风》、《哀郢》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河姆渡文化陶埙(复制品)</p><p class="ql-block"> 原物于一九七四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唐代三彩人头埙,在北京天坛神乐署陈列展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陶埙独奏《枉凝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曹操《短歌行》中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p><p class="ql-block"> 笙,古称卢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笙</span>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发声,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也是唯一能吹吸发声的乐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笙的形制多样,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常用于芦笙舞伴奏和芦笙乐队合奏。</span>在传统器乐和昆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子或唢呐的伴奏,为旋律加上纯四度或纯五度和音。<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现代国乐团中,笙可以担当旋律或伴奏的作用,</span>经过 改革,已在乐队中可独奏、重奏或合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值得一提的是笙对西洋乐器的发展也曾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笙最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一七七七年法国传教士阿米奥又将笙传到欧洲。一七八O年,侨居俄国的丹麦管风琴制造家柯斯尼克仿照笙的簧片原理,制造出了管风琴的簧片拉手,俄国科学院院士雅•什太林撰文称赞笙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管风琴”。此后,它还促进了其他自由簧乐器的产生,如风琴、口琴、手风琴等等。</p><p class="ql-block"> 传统笙一般为十三簧、十七簧或十九簧,经过改良后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二十六簧、三十六簧、三十七簧、四十二簧等多种。</p><p class="ql-block"> 曾侯乙墓室中出土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匏制</span>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笙,距今已二千四百多年历史了。匏是类似葫芦的草本植物,匏类乐器是指笙、竽一类的乐器。作为中国最早可以吹奏和声的古老乐器,笙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而且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墓室中出土的匏制笙</p><p class="ql-block"> 曾侯乙墓室中出土的笙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目前所知最早的笙的实物。共出土六个,笙管数不尽相同,有十二管、十四管、十八管三种。簧片用竹制,瓠身表面涂着黑漆,上施朱色和黄色的精美彩绘花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图为瓠身和笙管,下图为整体的匏制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墓室中出土的匏制笙复制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代笙,现藏于故宫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唐代陶彩绘持笙女俑,现藏于故宫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民乐大师胡天泉笙独奏《阿细欢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唐朝张建封《竞渡歌》:“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p><p class="ql-block"> 鼓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从文献记载看,鼓的产生,首推黄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传说。相传黄帝征服蚩尤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夔是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吕氏春秋•古乐篇》中后人认为夔就是巨鳄,鳄鱼皮之坚硬,制成鼓后就算不能“声闻五百里”,想必敲击起来也十分响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能通天意,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应用。</span>在原始社会,击鼓是氏族部落传递某种信号或者震慑、驱赶野兽而用。由于那时鼓框的制作材料大多为陶制或木制,鼓膜由动物皮蒙面,因此很难保存下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为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四千五百年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鼓在古代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span>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是原始社会最早产生的乐器之一。周代有八音,<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为节奏乐器的鼓,被称为“八音之领袖”。</span>古文献中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p><p class="ql-block">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鼓有建鼓与悬鼓之分,两者的差异是不同的支立方式,建鼓是通过一根长杆穿鼓腔而过,长杆插于鼓座从而将鼓立起。</span>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繁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p><p class="ql-block"> 鼓比起其他乐器的声音,更加令人心情激昂、精神振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鼓在军事中运用广泛,战鼓更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从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虎座鸟架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唐代鲁山窑花瓷腰鼓,现藏于故宫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原创鼓乐《兰陵王入阵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美篇是根据网络上有关文章、视频、图片整理编辑制作而成。视频和图片的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