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从王家大院沿永吉大道北行三四公里,再东向经介子推故里沿378县道约六公里就到了绵山。</h3> <h3> 介子推故里旌介村。<br> 介子推故里,一说为山西夏县裴介村。现在流行争名人故里,就连施耐庵笔下虚构的大反派人物西门庆也有好几个地方争夺其故里,想来甚是好笑。<br> 至于介子推的故里到底是山西夏县裴介村还是山西灵石县旌介村,在下看来,旌介村离绵山不远,至少应该是介子推隐居之处,而夏县裴介村有可能是介子推出生地也未可知。</h3> <h3>旌介村魁星楼</h3> <h3> 据民国二十三年版灵石县志载:介子推姓王名光,后因其生于介山,隐于介山,以地为姓而称介之推,子推为其字也。<br> 介子推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十多年,曾在断粮饥饿难耐之时,割股奉君,后重耳复国,封赏从亡之臣,但是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言禄,隐居绵山故里。后重耳想起,亲往寻找,然介子推背着老母避往绵山,文公搜山未果,为逼介子推出山,便放火烧山,三日方息,介子推和其母皆抱柳树而死。为表彰介子推,文公将介子推故里改名为旌介里村,意为旌表介子推在其故里(民国时期改为旌介村)。令介子推罹难之日不得举火,是为寒食节。次年文公入山祭奠介子推,见山上草木更盛,介子推所抱之柳树长出新叶,便赐名“清明柳”。将寒食节的第二日叫做“清明节”。将柳树烧剩的枯枝做成木屐,想起介子推就会口中念叨“足下”。<br> 故事感人,然思之便觉文公欲寻介子推,应当是不难之事,何必放火烧山,介公既死,又将其所抱之柳做木屐而踩脚下呢?<br> 相传,重耳放火的起火处在村东一里,村人称做“烧荒地”。众人找到介子推时,其身栖巨石,臂抱古柳,脚蹬黄栌,口衔芦子草,对周边呼喊缄口不应。后来,人们便把介子推栖身的大石头称作“忌板”。柳枯生柏,一大一小,双株并列,恰似子推母子的化身,称为“子母柏”。黄栌长在“烧荒地”,至今半枯半荣,是大火焚烧所致。芦子草叶片上有牙痕,乃痛极撕咬所致。<br> 后人为纪念介子推,在绵山之上介子推遇难之地建庙称其为“介神爷”,又称介庙或者神林庙。经历代修葺规模渐成。现更扩成绵山景区,景区前塑介子推巨像。</h3> <h3> 绵山向北大约九公里,有一古军事要塞——张壁古堡。</h3> <h3>张壁古堡是一个集军事、宗教、星象、居住为一体的军民两用的一个军事要塞,不仅地上防御体系严密,还有大量的地下防御工事——地道。</h3> <h3> 平遥古城,旧称“古陶”,始建于周宣王三年,自秦始皇以来一直是县治所之地。明初,为防御外族入侵,始建城墙。洪武三年扩建,后经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楼。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城墙为夯土包砖。除南门城墙段曾于2004年倒塌重修,余皆基本保留明清时期原貌,是我国保存最完好,历史较早的古城墙之一。<br> 平遥古城内部基本保持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格局。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组成。城市中央有市楼,南北中轴线上的明清街,将古城建筑分为两部分:城隍庙居左,县衙居右,文庙居左,关帝庙居右。道教清虚观居左,佛教寺院居右。平遥也被称作“龟城”,南门是头,北门是尾,东西四座城门为四条腿,城内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仿佛龟背上的花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br></h3> <h3> 从北门外看平遥古城城墙,此为敌楼和马面,马面的作用为防御时形成交叉火力,增强防御能力。</h3> <h3> 从北门外预约入城,疫情期间高中风险区过来的游客不允许进入。</h3> <h3>夕阳照耀下的东南角楼。</h3> <h3>远看角楼,古城的最南面,很多民居的建筑已经不复当年,整个古县城正在大规模恢复明清建筑形式。</h3> <h3>南门内的瓮城,可以增强防御。</h3> <h3>市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