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一座阳光流淌的城市

dier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有灿烂的阳光,每年日照3000小时以上,故有“日光城”的美誉。这里有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这是一个多彩的民族,一个洗涤灵魂的地方。这,就是雪域高原——拉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拉萨,藏传佛教的圣地,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海拔3658米。这里是世界屋脊的心脏,离地球最远、离天空最近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一片虔诚信徒的聚集地。长久以来,无数信徒不辞辛劳,万千长头拜到这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是一个无法用眼看透、用心揣摩的地方。尽管来过、走过,但对我来说还是一样充满神秘!充满向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拉萨的颐和园——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园林”,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是他们处理政务和举行宗教活动之地。这里是西藏的世外桃源,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座秀美的园林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七世达赖喇嘛时期,后经历代扩建,是西藏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一座典型藏式风格的人造园林。每年大地回春时,达赖喇嘛便从布达拉宫移居此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格桑颇章。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圆寂后,僧人们从仓央嘉措的一首歌:“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羽借我.不到远处去飞,只到理塘就回。”中得到启示,于是找到了出生于四川理塘的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这位钟情于山水的七世达赖于公元1755年开启了罗布林卡建设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据藏文献记载,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执政时期,由于患病在身,而这片丛林中有一清泉,每年夏天他都到此沐浴疗疾。于是当时的驻藏大臣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出资搭设了一些帐篷,以供达赖休息和诵经之用,这就是“乌尧颇章”,(乌尧,藏语意为帐篷,颇章意为宫殿,即帐篷宫或凉亭宫),这就是罗布林卡的前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751年七世达赖又在“乌尧颇章”的东侧,修建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三层宫殿“格桑颇章”(贤杰宫),并取名“罗布林卡”,其为建园之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格桑德吉颇章1926年兴建,1928年竣工。一层是13世达赖喇嘛的金银库,二层是接见贵宾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达旦明久颇章,始建于公元1954年,1956年竣工。是中央人民政府资助,专为14世达赖兴建。宫殿高两层,30多个房间,俗称新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宫殿既有寺庙的建筑特点,又有宫殿、别墅之艺术风格,比其他宫殿更显得富丽堂皇和优雅别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达旦明久颇章是永恒不变宫。这是富丽堂皇的藏式宫殿,这里庭院颇具江南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七世达赖喇嘛晚年,奏请清世宗皇帝批准,允许他每年夏季在格桑颇章处理政务。从此,罗布林卡逐渐由休闲疗养之地演变为处理政教事务的夏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后的历代达赖也遵从了七世达赖的定制,均在每年的藏历三月十八日从布达拉宫移居罗布林卡,处理政教事务,举行庆典,消夏避暑,享受布达拉宫以外的轻松生活。直到十月底再迁回冬宫布达拉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达旦明久颇章穿出,来到一处象征着权利与地位的黄墙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准增颇章建于18世纪八世达赖喇嘛时期。为双层藏式平顶建筑,是历代达赖喇嘛的藏书阁。二楼为阅览室,也曾是13世达赖喇嘛进行修持的中心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金色颇章建于1922年,专为13世达赖喇嘛兴建,1926年重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百年的日晒雨淋,古老的建筑也需要不断的修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位于拉萨老城区的大昭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供奉着当年唐朝文成公主的嫁妆,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这里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昭寺正门顶上的“神鹿听法”雕塑也是大昭寺的金顶,吉祥双鹿法轮在阳光中金光闪闪熠熠生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昭寺藏语意为佛殿,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们常说“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当年松赞干布为了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大昭寺,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今天的“拉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昭寺是西藏的第一座寺庙,建造时只是为了供奉佛像和藏经,不属于哪个教派,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庙,每年这里都会举办传昭法会,历代达赖和班禅的受戒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于藏传佛教者而言,拉萨的中心并非布达拉宫,而是大昭寺。有传说“到拉萨不去大昭寺等于没去过拉萨”,这里是藏民心中世界的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昭寺周围的八廓街,每天都有许多虔诚信徒朝拜的身影,来这里的朝圣者比游客还多,他们手拿转经筒,围着大昭寺转经。在这里,我不由得被那种神圣的力量而感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八廓街也称八角街,这里承载着拉萨1300年的历史文化,历经千年,人们到此朝圣、经商,便形成了最早的拉萨老城,被誉为“天堂的街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八廓街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具有浓郁的藏族风貌。这里是拉萨的宗教、经济、文化、民族手工艺乃至西藏的风土人情的集结地,也是旅行者到拉萨必去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遗憾八角街经幡柱子上的风马旗没打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八角街是藏语“帕廓”的音译,是一个围绕大昭寺一周的转经道,被藏族人称为“圣路”。在这里藏民们手拿转经筒,嘴里念着六字箴言,以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之朝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八廓街上,从早到晚,人头攒动,络绎不绝。有步履匆匆的游客,形形色色的信徒,磕着长头的虔诚者以顺时针方向虔诚地转经,他们一步步地循环着,汇成了一股股不停涌动的人流。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八角街煨桑处。“桑”是藏语的音译,就是“烟”的意思,“煨桑”就是“烟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传说煨桑与战争有关,当出征或狩猎的人归来,部落的人会燃一堆松柏枝和香草,并向他们身上洒清水,用烟和水驱除掉身上的污秽之气,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宗教与民俗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草木茂盛、牛羊肥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与我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来八廓街相比,这里虔诚朝拜的人还是少了些,但是满大街穿着藏服拍照的游客却很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漫步八廓街,转角遇见玛吉阿米。八廓街的建筑大都是白色,只有这两层小楼是黄色,特别醒目。一不小心我就来到了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相遇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传闻当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被选定为转世灵童时,已经是十四岁春情萌动的年龄。他进宫后,不甘心过活佛那清规戒律的生活,经常晚上微服出宫来到这个酒馆和心爱的人玛吉阿米幽会。一天清晨,有人在大雪中追踪到他的脚印。不久,他心爱的玛吉阿米失踪了,自己也被康熙定罪为:耽于酒色、不守清规,解送京师。当被解送到青海湖时,染病圆寂,终年24岁。但他那凄美之极的仓央嘉措情歌和情诗却永存于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玛吉阿米”是流传在藏区的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当年仓央嘉措就是在此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在那东山顶上》,这首诗流传至今。这里被称为“西藏最有爱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世间那么多故事,没有一个比得上他的传奇;世间那么多爱情,没有一段如他的凄美。仓央嘉措不是最好的诗人,但当他的文字遇上了他的经历,在青藏高原上却幻化成最美的天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跟随绕着转经道虔诚转经的信徒们一起走,感受着他们的虔诚,也领略着拉萨的街头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跟在转经人后,感受洗心之旅。漫漫人生路,也许,信仰才是让人笃定安然的航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八廓街中体验小巷迷城,在老城中穿过弯弯曲曲的巷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站在八廓街,分明可以感到那无比神圣的力量——信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能代表西藏民风民俗的千年古街,蓝天白云阳光下,每一处都显得精致华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面对朝拜者,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平静、祥和、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位于大昭寺东北、冲赛康市场南面,是清朝中央政府于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在西藏设立的第一座驻藏大臣衙门,供历代驻藏大臣办公和居住,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雍正年间,清朝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直到辛亥革命爆发的一百八十三年间,清朝政府共派遣了八十四任驻藏大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园中的石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驻藏大臣衙门为三层楼房的典型藏式院落。由于紧邻拉萨最繁华的街市八廓街,因从大院南楼的窗户近距离可观赏到八廓街的繁华市井,所以人们习惯地称为“冲赛康”,意为“可以看到集市的房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经典的藏式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然时过境迁,但在街头巷尾及八廓街转经的人潮中,你依然可以寻找到熟悉的味道,依然会沦陷在温暖的阳光下,被虔诚的信徒所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拉萨,那是一个给人精神归属感的地方。有人说,这片土地似有神圣灵性,因而引来众多人的藏地情结。没去过西藏的人,西藏便成了一个梦,一个朝思暮想的梦。而去过西藏的人,西藏则是一种瘾,去了还想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照片的效果与文字的描述都无法将那一刻的震撼完全体现,唯有眼睛看到的和心灵感悟到的才是醉美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近西藏,收获的不只是风景,更多的是心灵的洗涤与震憾。既便你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你也会从心底被藏民的信仰和虔诚而感动和敬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雪域高原,不光洒满阳光,还充满着神秘,让人敬畏和崇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谢谢关注!续篇持续发布!</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