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几日一位相识的同学,通过微信发来一组《1998金华解放东路》照片。这些珍贵的照片里,有一张她老家莲花井的照片。没承想,这张照片仿佛一股无形的引力,将我的思绪牵回五十六年前,那个难忘的知青下乡日……</p> <p class="ql-block"> 五十六前的今天,我们这一批金华一中(65)届落第学子,打起背包来到这靠近金华南山的徐村插队落户。我们的下乡虽比老三届还早了一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思想觉悟有如何高。个中缘由,我想应该是冲着当年那条“凡知青在农村劳动两年以上,可以在高考时优先录取”的高考政策去的。</p> <p class="ql-block"> 记得,“金华一中”毕业前夕校方举办过一次报告会,其间曾邀请一位早年下放兰溪马涧女知青邵少华作过报告。据说那位下放多年的兰溪马涧女知青邵少华由于表现突出,已被浙农大畜牧系优先录取。金一中校方基于这样的事实,将其作为我们这届毕业生学习的榜样,来个先进榜样示范效应,也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p> <p class="ql-block"> 另外那时的县镇一级政府在执行的下放政策时和64年也有所不同,包括街道居委会和知青父母所在单位65年没有和64年一样,执行强制性动员下放政策,而是大力宣传和鼓励社会青年和应届毕业生自愿报名下乡,除了上述高考优先录取政策以外,记得当时最诱人的政策还有:下放和参军一样,二、三年就好回来的;以后培养青年干部也是优先在下乡知青之间挑选的等等。</p><p class="ql-block"> 诚然,尽管当时知青下乡的动机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谁也没有在农村长期安家的思想准备。记得下乡第二年66年高考前夕的四月间,徐村知青中就有宋、张两位知青专程去金华报名参加高考,那时他们每人还白交了报名费一元。</p> <p class="ql-block"> 但是令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没多久文革开始了。那些借以动员知青下乡(包括高考优先录取、和参军一样、培养干部后备军等等)的政策都被批判而消亡。后来文革中徐村和湖镇知青外出串联上海,几经周折基本搞清了知青下乡原委。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以后的初高中毕业生从此失去了考大学的机会,毕业后,必须首先下乡去当知青两年以上,“去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然后其中的少数人才会被推荐保送参军或到当地简陋的小学当教师,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p> <p class="ql-block"> 同样,文革开始那年,耐不住性子的我们也在1966年年底,开始外出串联。由上海接待站安排的住宿点在黄浦区文化宫,巧不巧我们遇见了金华64年下放湖镇的知青。从上海回来我们并未立即返乡,而在金华位于莲花井的“地区第二招待所”,重新扎下营来。我们逗留在城里,意欲再观望一下形势,而作下一步谋划。</p> <p class="ql-block"> “二招”的对面恰巧又是文前那位提供照片女知青“老咪”的家,闲来无事也曾拜访过。而正在这段时间里,纯粹来自打酱油的清湖知青胡某将他的讲大书功夫,在二招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侦探故事吸引了大批听众。胡正有了如此的铺垫,就为他以后成为大岩徐村的常客打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直到1967年3月19日中央军委下达 “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后的有一天,“二招”突来了几位军代表,随即拿出了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出《关于处理下乡上山知识青年外出串连、请愿、上访的通知》,通知我们立即回乡去“抓革命、促生产”。在此情势下,我们这次串联,实际上已到了“曲尽人散”卷起铺盖走人的时候。未及,我们相继离开盘恒多日的“二招”,回到各自下放的乡村。</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五十六年过去。除了文前那张莲花井照片,还有金村六位女知青在下放当天在汽车站的合影,恍惚间成为我们今生难忘的记忆。每当9月3日这个知青“下乡日”到来,都会时不时会让人回忆起在徐村的日日夜夜,提醒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这段“被忘却了的纪念”。往事如烟,记忆犹存。人生如梦,如幻似梦。惠存此照,陪伴终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1年9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