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发区三小语文教研活动

卿🐾

秋风明月,人间九月;往日不悔,来日可期;时光如水,岁月深流;稳稳前行,静待绽放。 2021年9月2日,下午5:00。在王德金校长的号召下,由龚爱军主任组织、主持,全校语文教师开展了以“图示任务单教学研讨”为主题的学习交流活动。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环节,首先,由公瀚卿老师对图示任务单相关内容做简要汇报。接着,由陈畅老师做相关课型《海底世界》的无生试讲。在两位老师汇报交流后,由到场的语文老师畅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最后,由龚爱军主任作总结发言。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图示任务单相关内容汇报</font></b></h1> 公瀚卿老师从图示任务单的设计理念、作用、思维图示类型(三图示)及怎样在教学中应用四个方面作了汇报交流。 在交流图示任务单的作用时,公瀚卿老师重点阐述了,传统教学模式与新课改要求下运用图示任务单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别。同时,也分析了学生在使用图示任务单时,是如何提升思维品质与表达能力。 最后,公瀚卿老师以《海底世界》的三图示为例,讲解了各图示的设计理念及活动安排。在这过程中,公瀚卿老师重点强调了,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基于语文要素有层次、有梯度的进行安排教学活动,每个活动环节不是摆设,要突出本课的重点。任务要求及目标的设置要有过程性的体现,小组活动安排要有明确的步骤指引。并在学生分享图示的过程中适时穿插、补充相应的教学内容。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海底世界》无生试讲</font></b></h1> 陈畅老师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以《海底世界》为例,为全校语文教师作了该课的说课及无生试讲。 再分享过程中,陈畅老师将说课穿插在无生试讲的每个教学环节中。既让老师们知道了该部分的设计意图,也让老师们明白了这部分应怎样运用图示任务单开展教学活动。陈畅老师的无生试讲向老师们展现了课堂活动的多样性。如:情境创设,身份拟定,让学生闭着眼睛感受海底的黑暗与微光,与小组成员一起模拟海底动物的声音,用双手的动作去模仿动物活动的样子等。 通过陈畅老师生动的试讲及细致的解说,老师们也有了自己的不同的学习感受与心得。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全体教师交流心得体会</font></b></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肖悦娜老师</b></div><div> 这次交流学习让我感触很深,我从两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div> 一、小学阶段,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图示教学的感官刺激,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使枯燥的学习变得快乐起来。学生每节课都在一定的任务驱动下进行积极学习,乐于参与学习活动,思维可视化的图示往往起到一图胜千言的作用,把课文知识恰当的以图示呈现,学生在理解图示、完成图示,交流图示并用图示进行展示的过程中,也完成了思想的内化与提升。</div><div> 二、图示可以更形象、直接的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图示设计的内容是精准击破本单元重难点的,图示即方法,图示即重点,通过支架更好的引领学生突破重难点。</div></div></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郭雪川老师</b></h1><div> 今天通过公瀚卿老师和陈畅老师的讲解,让我对语文课的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图示任务单教学,用简单的图形、符号、浓缩的文字构成特有的样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既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又能把握知识的整体性。<br> 课文的展开必须抓住一个主题,几个关键词,这样就让我们不得不细致的研究语文要素,同时在设计问题时也要考虑得更全面。学生在课堂小组实际操作时,老师布置的任务要细致、准确,涉及到个人,做到人人参与高效的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这也提醒我在实际运用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资源设置合适的小组学习内容。<br> 今天的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创新的教学方法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地形成“图像连篇”的画面。让今后的语文课堂妙趣横生,生动高效。</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星月老师</b></h1><div>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在教学中利用图示任务单,如何利用导学图 助学图 展学图来建立孩子思维,在利用导学图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过程性的体现,注意孩子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地位。明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在利用助学图教学过程中,明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清楚的,注意在助学过程中一定要穿插一些知识点。在利用展学图教学过程中,运用1+x的方法拓展课外阅读 ,一定要对课内外阅读对比统整 ,最后教学要形成一个闭环。培养孩子整合信息,介绍事物,完整表达的能力。<br> 在孩子初次接受这样的学习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化引导过程,比如小组讨论,要明确小组讨论如何分工如何合作,不能简单要求小组讨论。<br> 每篇课文的课后问题就是为语文要素服务的,一定要充分利用课后问题,提升孩子阅读,表达, 写作的能力。</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孙烨老师 </b></h1><div> 此次教研我更加认识到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图示任务单在教学中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把复杂零散的知识有序地组织起来,通过主题和各分主题之间的连接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内在把握和有效学习。<br> 在思维导图的制作中,图示任务单的完成过程,往往是按照课堂知识的逻辑顺序来进行安排的,通过这一逻辑顺序易于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br> 这种授课方式也能够改善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br> 通过直观的图示形式展现抽象复杂的理论学习知识,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和对知识的迁移学习,和对重难点的把握。同时通过一个主题的发散,对课堂所要讲授的全篇文章有系统的把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br> 所以作为老师应与时俱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不断提升自己,不断丰富自己,从而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此次教研收获颇丰。<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秦艺桐老师</b></h1><div> 今天的教研活动使我收获颇丰,对三图式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图示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思维过程呈现出来,为学习提供了支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三图示的运用,贯穿于整个教学,使教学从整体感知,到重难点突破、拓展延伸、整合归纳,层层递进、条理清晰。既是学生学习的支架,也是老师教学的支架。图示教学中,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的运用,实现了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突破了语文要素,同时兼顾了人文主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积极使用图示教学,提高教学效率。</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高惠老师</b></h1><div> 通过公瀚卿老师对图示任务单理论的讲解以及陈畅老师的无生课例教学,让我深深认识到将图示任务单融入到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它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支架,帮助我们突破重难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其中导学图通过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助学图为学生提供系统化、流程化、方法化的帮助与指导,使知识内化,展学图则能让学生将内化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图示任务单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并且将知识形成体系,我以后会多向两位老师学习,将图示任务单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语文素养。</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美琪老师</b></h1><div> 通过参加今天的语文教研活动,我收获良多。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语文要素的落实可运用"三图示":导学图、助学图和展学图。导学图引导展开学习,创设情境和氛围,引发学习的思考和探索,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助学图在于教学主要过程,提供系统化、流程化、方法化的帮助与指导,使儿童有效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并逐渐形成图示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展学图在知识的应用与拓展阶段出现,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启发学生通过有意义的建构形成优质的认知。一节好课,应是精讲+1或精讲+2,精讲一篇课内的课文,拓展一篇或两篇同类型课外的,最后对比统整,形成闭环。</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杨荣娟老师</b></h1><div> 通过公老师图示任务单教学的理论及陈老师关于图示任务单运用到课文教学的说课,让我深深认识到图示任务单教学融入到我们语文教学课堂,对老师教及学生学有着重要桥梁作用。三图示的应用,能给我们提供教学支架,帮助我们突破课文中重难点,让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分配任务,合作完成,不仅有利于课文学习,同时同学间互助的学习模式更容易让孩子爱学、乐学、赛学。多样的学习模式、小组成果展示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由一到多,由多归一,课堂的学习不但从课文中走出去,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最终回归课文,也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艳美老师</b></h1><div> 听了公老师和陈老师关于图示任务单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分享,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可视化与统整性,将学生思考的过程一点一点细化,并以图示形式展示出来,提升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输出能力;将多篇作品进行对比统整阅读,求同找异,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是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闫浩老师</b></h1><div> 参加了今天下午三小的语文教学研讨,打通了对语文授课的深层理解,拓展了对语文学习的认知。<br> 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知识输出,还要求学生深入学习并内化以及实现知识输出。,这才是是完整的语文教学。而图示任务单的设计及应用就是在理念与实操方面更科学和富有逻辑。设计理念中语文要素是重中之重。<br> 图示任务单的运用不只是提供教学支架,突破重难点,更是可以提升思维品质、提高表达能力。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有导学图、助学图、展学图。<br> 本次教学研讨除了理论学习,优秀老师还做了授课示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的认知进一步提升,受益匪浅。</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龚爱军主任总结发言</font></b></h1> 首先,龚爱军主任对公瀚卿老师及陈畅老师所分享的内容作了简单总结。在课本的研读、语文要素的把握及教师用书的理解等方面,对全体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iv> 其次,龚爱军主任重点强调了统编教材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并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核心价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基于此,在关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要教导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龚爱军主任再一次强调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观点,倡导老师将学习机积极的使用起来,让学生的课堂既充实又有乐趣。</div><div> 最后,龚爱军主任也说到了组织本次教研活动的初衷,她希望公瀚卿老师和陈畅老师能将自己在李洪涛主任工作室中学到的东西,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全校的语文教师,带领着他们把图示任务教学法,理解的更加透彻,并灵活的运用到教学活动中。</div><div> 同时,龚爱军主任也提出了对全体语文教师的期许。她希望在接下来小学部组织的一系列教研活动中,老师们能将图示任务单的使用理解的更深入,让自己的教学思路更清晰,进一步明确今后的教学重点与方向。<br><div><br></div></div>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育教学的路没有捷径,老师们将终其一生为教育事业奋斗。可能我们起步稍晚,但我们会用勤奋去铸就成长的路。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人:公瀚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审稿人:龚爱军</div>

图示

教学

老师

语文

学生

学习

任务

课文

龚爱军

陈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