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火红的年代

使者

<p class="ql-block">锣鼓敲沸千江水,鞭炮炸开万重云。解放战争的胜利,迎来了1949新中国的诞生,举国上下,一片欢腾。</p><p class="ql-block">亿万劳苦大众浴火重生,一扫长期压抑在心头的阴霾,彻底改变了过去受压迫、受剥削、被奴役的地位。在共产党领导下,强力荡涤着旧社会污泥浊水,澄清了万里尘埃,人民扬眉吐气,开心的笑容喜上眉梢。</p><p class="ql-block">母亲回忆,那时候“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人民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这首歌曲在城乡广为流行。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八九岁的儿童都能唱上几句,更不要说宣传队里那些年轻人了,他们活跃在基层,用嘹亮的歌声宣传群众。</p> <p class="ql-block">1950年,是一个火红的年代。首先是土地改革,把地主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分配到农民手中。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对此,获得土地的群众万分高兴。他们敲锣打鼓,扭着秧歌进城来给政府送匾感谢。</p><p class="ql-block">同时,一场声势浩大的镇反运动拉开帷幕。县政府发动群众检举揭发敌特分子,控诉罪恶的旧社会里那些欺压百姓的罪行和事件。政府根据掌握的问题和事实,把横行乡里的伪保长魏背锅,推上了人民的审判台依法镇压;特别是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伪民团司令,在他逃亡到四川后,被侦缉抓回来公审处决,在全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p><p class="ql-block">母亲说在1950年,年轻的父亲已经担任区长,他以忘我的热忱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轰轰烈烈的三大任务中去。经常加班加点,日以继夜的干工作,虽然机关单位离家不远,但是父亲基本上很少能够有空回家。</p> <p class="ql-block">此时,童工出身的母亲正值青春年华,当工人的经历,养成了具有组织纪律性以及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作为干部家属的她逐步成熟起来。母亲一方面竭尽全力支持父亲工作,任劳任怨料理好家务;另一方面积极参加,街公所组织的社会活动。比如秧歌队、腰鼓队,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宣传新中国的新面貌。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时期,配合新政府积极宣传动员适龄青年勇跃参军,奔赴朝鲜战场,保家卫国。并且组织街道青年妇女,为抗美援朝新入伍的青年军人披红戴花,隆重欢送他们到抗美援朝前线。</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刚获得解放的人们,政治热情非常高涨,他们用欢庆的锣鼓和浓郁民间特色的秧歌,舞动人生、鼓动士气,渲染出一片爱国热情。</p><p class="ql-block">但是人们深知,幸福的生活不是光靠敲锣打鼓、喊口号、帖标语就会来到的。只有把革命的热情化为实际行动,才能创造出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回忆,刚解放的县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尤其是居民生活饥寒交迫,缺衣断炊、流离失所者比比皆是。由于连年兵慌马乱,土地大量荒芜,水土流失,没有任何水利设施。亩产只有几十斤,有的地方连种子都收不回来,许多地区还处在原始落后农耕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共产党领导人民干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劳苦大众,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眼下虽然解放了,但有一大部分人生活无着,当务之急就是要安抚群众,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新生的民主政权才能巩固和发展。</p><p class="ql-block">由于以前战争原因,不少居民的房屋被炮火摧毁,无家可归,成为流浪者。县政府一方面建立难民收容所,将他们收拢起来,由县民政科和妇救会派人管理并负责食宿;另一方面下拨资金,由街道组织修缮队抢修房舍,使流离失所者得到妥善安置。</p><p class="ql-block">新生的人民政府,面临着医治战争创伤,尽快恢复发展城镇经济,繁荣市场,改善人民生活等重任。那时有不少家商号想恢复营业和生产,但缺乏资金,无法购置货物和原材料,政府就积极协调各方关系,使他们得以及时恢复营业或生产。母亲解放前一直打工的烟厂,也在政府的帮助下迅速开工复产,她也能得以继续去那里做工。</p> <p class="ql-block">新社会迎来了新气象,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扫盲运动。在此期间,县里在城镇以及乡村办起了扫盲夜校。办学形式上因地制宜,有妇女扫盲班、青年夜校、干部学习班等。经过集中学习,大部分学生都能记账、写信和看懂普通书报,基本达到识字扫除文盲要求。</p><p class="ql-block">记得母亲说,她就是在扫盲班里,使自己文化知识得到了提高。以前因为家庭贫困,母亲一直没有机会去上学,解放后政府开始办扫盲班时,母亲积极参加,自觉主动去学习,经过刻苦努力,她能够读书、写信,达到了当时的初小水平。</p><p class="ql-block">由于父亲经常外出学习或者工作,当时也没有电话,母亲若有事情了就用鸿雁传书这一古老的方式与父亲联系,通过写信相互沟通传递信息。家里的小木箱里,母亲一直珍藏着一本信纸和一支沾水笔。这在那时候,信纸、钢笔也是稀缺资源,沾水笔便宜好使,更是母亲学习文化知识、与人联系交流的重要工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解放初,国家经过三年的恢复期,使国民经济逐步走向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这时母亲仍然在烟厂上班, 当时私营企业大多设备陈旧,经营落后。加上原料、市场等方面的限制,不少私营企业经营渐感困难,主动要求国家支持,实行公私合营。1955年专署将唐河县豫大烟厂、同华烟厂、新野县民兴烟厂等几个县里的烟厂与地方国营南阳烟厂合并,建立公私合营南阳烟厂,原来县里烟厂的职工,也随着迁徙南阳市继续工作。 其它私营烟厂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停止生产或转营他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说起这个事情,感到惋惜的是在公私合营期间,母亲为了支持父亲的工作,没有随着烟厂工友一起到专区卷烟厂上班,而是选择了留下照顾子女,并且尽力做好父亲的后勤服务。母亲为了家庭的稳定,牺牲了城市国营企业职工岗位,这是她第一次(后来还有一次)失去正式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母亲说,父亲参加革命工作时,实行的是供给制,国家发放个人基本的生活用品,另外只有津贴若干,没有工资。由于家庭贫困,父亲一点微薄的津贴,自己养家糊口就是个问题,还要负责给爷爷、奶奶及其家人日常消费。</p><p class="ql-block">母亲除了干好没完没了的家务外,不得不出去打零工补贴家用,生活异常艰辛。艰苦朴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党的优良传统。那个年代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在生活中基本上没有差别,更没有特殊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母亲说,那时父亲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冬天穿件旧棉袄,一直穿到换季。夏天的衣服洗完后,等到凉干了再继续穿,更不用说讲究什么款式和时尚。</p><p class="ql-block">在大家普遍贫穷的五十年代,小县城里物质更加匮乏,吃穿用的都是凭票限量供应。若有件新衣服,平常也舍不得穿,只有过年、走亲戚或者赶集时才穿。那时人们都很朴素,因为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衣物可穿。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没有穿过打补丁的衣服。百姓衣着的色调以蓝、灰、黑、白为主色,服装样式比较简单,人们的着装比较传统。城里人春秋季,男性以中山装、工装、军装为主。夏季是背心、衬衣、蓝色的短裤或长裤。女性夏季一般着碎花衬衣、长裤为主,一般人很少穿裙子。但是,五十年代的列宁服、连衣裙等具有苏联特点的服饰,在城市职业人群和高校学生中比较盛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在创业时期,有限的资金大部分都用到了工业基本建设方面,改善民生工作遇到不少困难。百姓住的大多还是土墙草房,农村基本没有瓦房。生活用品极其短缺,点灯用的煤油都很紧张。特别是温饱问题,仍然是一个社会难题。家乡的人们饮食中白面(小麦)是稀罕的食品,平常以玉米、红薯、高粱等粗粮为主,并且所占的比例较大。白菜、萝卜等大路货蔬菜为常见食物,很少能吃上白面馍、大米饭。若在青黄不接的四月份,还会出现断粮问题。至于肉类人们吃的更少,基本是在上过年过节时,才有可能吃上点腥荤食物。</span></p><p class="ql-block">那时交通十分落后,城里的汽车就很少,农村的老人、孩子没见过汽车、拖拉机的不在少数,出行基本靠走两条腿走路。偶然见到民间娱乐活动,也就是唱大戏、拉大弦、说古经等传统的民间娱乐。另外,百姓之间聚在一起拉家常,也是信息交流和休闲的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我国工业处在起步爬坡阶段,基础非常薄弱。小县城更没有什么象样的工厂,日用消费品仍然是洋货占领市场,贫穷落后情况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母亲回忆说,在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里,“大炼钢铁”、“吃食堂”、“除四害”是百姓难忘的记忆。当时政府提出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用15年的时间赶英超美。接着各地炼钢小高炉、土高炉,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p> <p class="ql-block">街道动员组织群众,到河边淘铁砂。母亲说,其实淘铁砂就和在家里淘米道理一样,不同的是用水把混在沙子里的铁砂涮出来。没有技术含量,只要细心和有耐性就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母亲与左邻右舍的街坊邻居一起,到西河头去淘铁砂。只见河上人山人海,密密麻麻的人们站在水中,双手端着装有少半盆的河沙,弯着腰就势在河中舀进河水,轻轻地晃动着倾斜的脸盆,沙子随水慢慢地流到河水中,经过三番几次之后,盆底终于留下一小捏灰黑色的铁屑,这就是铁砂,即大炼钢铁用的一种原料。一小捏铁屑就这样从一个个盆底被集中起来,积少成多,逐渐堆成一个个大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午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感觉淘铁砂是轻松的活,大家有说有笑的,劳动热情非常高。可是到太阳西斜的时候不行了,长时间弯着腰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累得腰酸背疼,最后变得酸痛麻木难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时用土高炉炼出的铁,根本达不到合格的标准,往往是渣、铁混合的“豆腐渣”。这种废铁无法再利用,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这些炉子只能算是“化铁炉”,不具备冶炼的功能。由于当时缺乏铁矿石、燃料,就动员群众把家里的铁锅、铁器拿来炼铁,实际上只是把原来的铁器溶化。但是,所得到的铁水却无法再用来制造原来的铁质用品,因为杂质太多。民间铁器告罄后,不得不发动群众到处寻找。盲目的乱采滥挖,即破坏了山林植被,还耽误了田里的农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一位学者讲:回顾这段历史,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我很理解当时国家急于改变落后面貌的心情,也为当年全国人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所谓大炼钢铁运动是得不偿失的。大炼钢铁使大量的煤炭、矿石、林木等资源遭到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带来长期的后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炼钢铁还造成农村有不少庄稼无人收割,烂在地里,造成了丰产不丰收,为次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埋下了隐患。这种尝试用群众运动的方式解决经济建设问题,违背了经济建设客观规律,欲速则不达。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困扰和伤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大炼钢铁的同时,各地陆续建起了集体公共食堂,在那个年代里,似乎一夜间人们就迈进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期待能够享受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洗脸盆子(大喇叭)会说话的现代文明生活,人们对现实和未来充满了喜悦和憧憬 。当时大人小孩脸上洋溢着兴高采烈地表情,群众们说:这下可好了,吃饭不用花钱,也不用自己燎锅点灶的。全街老少,满面春风,喜悦地心情溢于言表,每家每户早上醒来人们揉揉眼睛,洗把脸就不约而同地奔向食堂。刚开始办食堂还真是有声有色,可谓红红火火,就餐者满脸都笑开了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好景不长,街道集体食堂维持了一段时间后便一落千丈,接下来就到了忍饥挨饿的“瓜菜代主食”时期,那难熬的日子,现在年轻人都不知道是啥滋味,这是经历了那个阶段的人们,酸楚无奈的记忆。那时候人们没有粮食吃,为了填饱肚皮,只好以野菜充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有关资料介绍:五八年初夏,推行的“一平二调”,是平均主义和无偿调拨的简称。“一平”是指在人民公社范围内把贫富拉平,搞平均分配;“二调” 是指对生产队这一级的生产资料、劳动力、产品以及其它财产无代价地上调。因此可以说,“一平二调”是特殊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特殊分配方式。同时,各街道、村都办有大食堂,全体吃大锅饭。各家的粮食米面都要上交,家家户户的锅灶都拆了,把铁锅、铁铲、火钳一律收走,集中送去炼钢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平二调”造成了一时的虚假繁荣,很快就昙花一现。大约在秋后的时节,集体食堂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span></p> <p class="ql-block">这一年上级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时间内,完成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务(后来将麻雀改为臭虫),各基层单位每月检查评比一次,年终检查总评,于是在全国掀起除“四害”运动。</p><p class="ql-block">当麻雀被消灭得差不多后,人们都以为粮食收成会很好,可是当农民到了田间却发现,地里边害虫多了起来。原来麻雀不仅是啄食粮食,还会吃田地里的害虫,二者利弊参半。</p><p class="ql-block">为了生态平衡,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国家从苏联进口百万只西伯利亚树麻雀,这种小麻雀和国内的麻雀相差不大,国内的麻雀,体型稍微要大一点,且羽毛没有西伯利亚树麻雀光滑。</p><p class="ql-block">引进西伯利亚树麻雀后,很快就控制了即将泛滥的虫灾。大自然生物链之间自然平衡法则,尚若人为的破坏这种平衡,人们就会受到更多的損失。</p> <p class="ql-block">1959年,父亲被组织部门调动到地委党校,母亲带着四个孩子,来到了地区城市里与父亲团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