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仍在进行。低风险并不等于零风险,常态化疫情防控仍需大家的坚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做好常态化疫情个人防护。</h3> <h3> 新冠肺炎小知识<br> 传播途径<br> •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br>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br> •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h3> <h3> 健康监测:<br> 幼儿每日来园前须由家长测温,如个人有发热、头痛、乏力、干咳、肌痛、流涕、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班级老师报告,坚决不能带病入园。如实报告旅居轨迹和健康状况。</h3> <h3> 外出须知:<br> 外出采购应该就近选择附近的超市或者在营业的便利店,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前确定好采购物品,合理分配采购人员(尽量选择年轻人出门,避免老人和孩子等),减少外出人员和时间。同时在途中要远离人群密集处,保障他们的安全。<br> 面对电梯按钮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区域,应该使用面巾纸、消毒纸等隔开,避免直接用手触碰。一旦触碰以后,及时洗手、消毒。</h3> <h3> 回家清洁须知<br> 外出归来,清洁到位,当我们外出回家时,进门后进行彻底的清洁,防止将病毒携带至家中。记得用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h3> <h3> 正确戴口罩:<br> 正确戴口罩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习吧!<br> 小口罩,要戴牢,佩戴前后要洗手。<br> 深在外,浅在内,鼻夹在上请记好。<br> 挂耳朵,贴面部。拉开褶皱全包牢。<br> 金属条,捏一捏,压紧鼻夹密封条。<br> 口罩外,细菌多,及时更换很重要。<br> 全家人,共防疫。抵抗病毒能胜利。</h3> <h3> 分餐制:<br>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做到“私筷不进公盘、夹菜使用公筷”。外出就餐注意保持距离。</h3> <h3> 室内通风有讲究:<br> 开窗通风,有效降低空间内的致病因子浓度,太阳光直接照入室内,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通风时长要达到30分钟。一般来说,每天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就足够了。房间较小或感觉寒冷的情况下,开窗时间应缩短一些;房间较大、室外无风或较暖和的情况下开窗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些。</h3> <h3> 健康锻炼不能少:<br> 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h3> <h3> 防控疫情——我能做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