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的母亲 - 韩惠兰

Laura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1年8月20日上午,90岁的母亲突发心脏病走了,走的那么匆忙, 一点痛苦都没有,去得很安详。母亲的一生很平凡,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 有关母亲人生经历及相应的年代历史早在她生前就有所记录,这几天我怀着对母亲思念心情将“母亲一生”写完了, 可以和大家分享了。希望读者能从本文中获取一点点这段年代历史的信息。”母亲一生”最后几年,年迈的老母亲病魔缠身,但她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顽强与疾病作斗争,这种精神会带给我们后人一点启示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母亲1931年3月出生在上海市永嘉路襄阳南路一户封闭式四合院平房内, 太祖父(母亲的祖父)是韩家宅的第五代传人-韩顺岩, 母亲的祖辈们是上海的本地农民, 后来由于西方侵略者入侵,割据地盘后太祖父家所在地变成为了法租界, 周边逐渐商业化了。太祖父从业土地和地产买卖中介,可赚取不菲佣金。 太祖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一直寄养在太祖父的兄长家,只有小儿子韩国兴(我外公)随太祖父母同住。我外婆黄宝珍, 其父(母亲的外公)是从事建筑行业, 与做地产中介生意的太祖父两人关系甚密切,所以将自已的大女儿(我外婆)嫁给了好朋友的儿子(我外公)。外婆比外公年长两岁, 俗话说:“娶妻娶大姊,丈夫如坐金交椅”, 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亲眼目睹了外婆对外公无微不至的照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母亲童年时光家境比较富裕, 餐桌上常有鱼虾蟹,我母亲常常跟我提起她三岁就会自己剥蟹吃, 不用大人的帮忙。太祖父的中介生意不错,在嘉善路开有一家玻璃工坊,又在家附近的转弯角处(襄阳南路永嘉路)开设一家南北杂货店。我外公是高中毕业生, 会讲英语,当时在上海国际饭店大堂任职, 月工资也不低。外公外婆共生育了三儿三女,祖孙三代十口人一起生活。后来上海时局不好,太祖父的地产生意不好做,杂货店也被迫关门了。抗日战争一爆发, 物价飞涨,聊不民生,我外公失业了, 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没有了 ,太祖父只能靠出卖一块土地来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外婆为补贴家用, 经常接收一点手工活在家中做编织头发网套到深夜。 外公外婆为了生存带着最小的儿子去农村(曹河径)租了一间房子做贩卖杂货, 买一些香烟, 糖, 肥皂, 蜡烛等货, 然后带来上海市区卖掉, 从中赚取差价来养家糊口。后来外公总算在美商“德士古” 石油公司谋到一职位,又将家中一部分房屋出租, 孩子们只好睡在低矮的阁楼上, 这样家中经济状况才逐步有所好转。母亲是家中老大,外公与正在上初中的母亲商量说: “你是个女孩子, 我已无经济能力供养你上高中了,但你可选择上护士学校, 学费可以全免, 也可以选择上助产学校, 学费是可以减半的, 好处是学助产师的话, 今后可以自已挂牌开诊所的”。母亲考虑到今后在社会上更独立自主, 就考入了“人和”高级助产师学校(校址在香山路),学制三年。</span></p> <p class="ql-block"><b>母亲和我外公外婆</b></p> <p class="ql-block"><b>外婆和她的三个女儿</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了,同年母亲从助产师学校也毕业了。解放上海后, 解放军部队在上海没有自己的医院, 于是华东军政委员会决定创办首家华东军政委员会保健医院。 当时医院里除了南下干部外,还没有地方医务人员。他们登报招聘医务人员的广告, 被母亲的同学张瑞宝看到了,拉着母亲一起前去应聘,当时医院是在常熟路安福路一幢四层楼的公寓楼里,她们两人都被录用了,通知她们1949年7月27日到医院报到上班。中专毕业2个月后, 母亲一个18岁清纯的小姑娘,激动又兴奋地踏上了工作岗位。入职第一天首先接待她们的是我父亲(王大同),从此母亲与父亲从相识到相熟, 又从相恋到结为夫妻。</span></p> <p class="ql-block"><b>母亲和她的同事们</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母亲上班后发现新医院条件设施十分简陋, 病床是帆布床, 开始就有两只体温表测测体温, 两名内科医生, 两名护士和几名部队护理员。学助产士的母亲, 在华东军政委员会保健医院分院(剑桥医院)当了一名护士, 护士每日两班倒, 每班工作时间十二小时,工作很辛苦。但每次回忆起那段时光,母亲觉得她们当时精神生活特别富裕,特别开心满足。1953年院领导选派母亲去“医学理疗培训班”学习。通过半年学习后回到医院创办了理疗科, 从事理疗技师工作。1954年我母亲与我父亲的爱情修成正果结婚了。婚礼十分简单,单位分配给他们一间房, 床和家具等全是向单位借的旧家具, 每月交租金, 买了少量的床上用品, 母亲新做了两身衣服,父亲新做了一套浅灰色的中山装。婚礼是在医院会议室举行的, 向医院的同事分了一些糖, 然后去杭州旅行结婚的。</span></p> <p class="ql-block"><b>父母亲的结婚照片</b></p> <p class="ql-block"><b>母亲,小舅,大姨,我和妹妹</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医院从简陋逐渐走上正轨,并且发展得越来越好,同时医院改名为上海第一公费医疗医院, 从原来专属部队服务改为享受公费医疗干部服务。 公费医院和华东医院只是一墙之隔, 隔壁的华东医院(南楼)是上海专为高级干部服务的, 而公费医院(北楼)是为一般干部服务的。当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华东医院发现华东与公费只有一墙之隔, 提议两院是否可以合并为一所医院。 解放前南楼华东和北楼公费本来就是一个医院(美国教会创办的宏恩医院)。1960年上海市委决定两院合二为一, 更名为“延安医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6年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两院职工在运动中形成了两大派,一派以原公费医院职工为主的, 另一派以原华东职工为主。 由于派性斗争迟迟不能解决, 1970年上海市委决定两院分开, 华东职工回华东, 公费职工回公费。 不久市委决定公费医院支边云南,在昆明市成立延安医院。当时的社会,都是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1970年国庆节后首批支边人员由我父亲带队出发了,临行前父亲主动向房管所归还了我们上海的住房(复兴西路44弄4号,玫瑰别墅)。我们全家六口乘上了上海至昆明的火车长达64小时到达昆明。医院包了几节火车车厢,每户只能分到两张卧铺票。我家拿到了2张卧铺票,一张是给奶奶的,她年纪大了加之又晕火车, 在火车上只能平卧, 另一张卧铺父母亲和小弟弟轮流休息。我和妹妹只能坐票到昆明了。当时小弟弟还不满10个月还在喂奶,必须添加一些奶粉和奶糕。在火车上冲煮奶粉奶糕很困难,我来来回回跑餐车,见厨房有空了才可以为小弟煮点奶糕。到昆明后生活非常艰苦,虽然分配到住房,但没有家具,因为上海托运的家具几个月后才到达昆明。每月定额口粮以杂粮(玉米,红薯等)为主,细粮少得可怜,记得那时可以用一斤大米换6斤红薯和其他杂粮。我70多岁的奶奶水土不服,近三个月吃不下东西,奶奶抱怨说:“我都被折腾得快死掉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1970年支边昆明前夕,</b><b>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我, 妹妹和小弟的全家福。</b></p> <p class="ql-block"><b>父母同游昆明大观楼公园</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4年我母亲支边14年后, 终于从昆明调回上海华东医院。 回到华东医院上班后,我母亲获得了三十年护龄的奖章,也评上了主治医生的职称。1988年我母亲退休后又被华东医院回聘到人事处档案室工作了两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6年父亲离休后回到上海与母亲团聚,他们在上海才重新有了自己居住地(上海田林八村的居住权)。刚刚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母亲1990年患了乳腺癌,手术后总算痊愈了。1991年父亲患了重症肝炎,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华东医院党办代理举办了父亲的追悼会,华东医院还出面代理申请,将父亲的骨灰匣安放入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母亲痛失夫君的悲伤才算是得到了一丝安慰。</span></p> <p class="ql-block"><b>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之一</b></p> <p class="ql-block"><b>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之二</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亲去世时,母亲才刚过60岁,开始还经常去昆明妹妹家,与小外孙作伴享受天伦之乐,或者在上海与小弟共同生活,小弟结婚后,母亲就变成空巢老人了。2000年和2005年母亲两次去英国探望我,第一次在伯明翰我家住了半年多, 第二次在剑桥我家住了半年多。第一次来访英国时母亲69岁,那时的她很独立,手中拿着一张地图到处走, 一个人去商店买东西, 一个人去伯明翰大学参加熟人中国留学生的毕业典礼, 大家都说“这个上海老太真能干”。</span></p> <p class="ql-block"><b>2000年母亲和我在伯明翰</b></p> <p class="ql-block"><b>2005年母亲在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 脚下踩着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0年正月二十八日母亲八十大寿,我弟弟妹妹为母亲举办一个隆重生日晚宴,来宾除了母亲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外,还请来了母亲多年未见面的老同事们,让母亲度过了一个开心愉快的80岁生日。母亲的生日会后,又与她的兄弟姐妹在一起度过了开心的一周时间。她们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特别亲密, 自从我小舅退休后,每两年他们团聚一次, 结伴一起游山玩水。最后一次是2016年的豪华邮轮游,他们兄弟姐妹一起在邮轮上度过了开心的一周,并游玩了日本和韩国。</span></p> <p class="ql-block"><b>2010年母亲八十大寿,母亲左右两边是多年未见面的老同事们。</b></p> <p class="ql-block"><b>母亲八十生日会与她的兄弟姐妹和亲戚朋友合影</b></p> <p class="ql-block"><b>母亲和大姨在富春江玩漂流</b></p> <p class="ql-block"><b>2014年母亲他们兄弟姐妹在杭州游玩</b></p> <p class="ql-block"><b>2016年母亲他们兄弟姐妹一起乘豪华邮轮旅游</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母亲在85岁时右髋股骨头骨折,置换了人工髋关节,同年发现又患了乳腺癌,开刀切除后又做了化疗,接着又是右手臂骨折,左脚踝关节粉碎性骨折。母亲很坚强每次都能顽强的挺过来,战胜病魔。还记得2018年母亲曾经給我讲过的一段话, 她说道:“我已经87岁了,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自理能力也必然慢慢减退了,只是希望衰退得慢一些。 只要我的思维能力不减退,有两位阿姨对我生活上的照顾,子女们帮我定期购物,目前我还能自已管理我的生活,经济上依靠我的退休工资也是有足足有余的。平时我尽量多动动脑筋,几乎我每天都要上微信和家人,朋友和兄弟姐妹们保持互动,我还会用计算机上网炒股票。虽然我的听力和视力越来越退步,慢慢地和外界交流就越来越困难了,但和同龄人相比起来我已经是算是很好了。我会尽量调整好心态,尽量保持好自我生活能力,争取活过90岁,向活100岁的目标努力奋斗”。</span></p> <p class="ql-block"><b>2018年母亲在七宝游玩</b></p> <p class="ql-block"><b>2021年3月16日母亲90周岁生日,养老院里的老寿星。</b></p> <p class="ql-block"><b>2021年7月建党100周年,母亲获颁一枚“光荣在党50年”的纪念章。</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母亲已经实现了“活过90岁”的愿望,飞向天堂寻她的夫君团圆去了,按照母亲的遗愿她的骨灰已经与父亲的合二为一,安息吧老母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