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南京总统府(金陵)内的“印心石屋”</span></p> 南京总统府(两江总督署遗址,陶澍曾任职两江总督署。)内的“印心石屋”石碑,原置于陶澍创建的龙蟠里惜阴书院(南京图书馆前身),后移于总统府内煦园花厅和桐音馆后面的假山。 此山堆砌颇具匠心,石径萦纡,高处石梁空架,行若古栈;低处幽径回旋,如入荒谷;内有拱门数重,石洞透光,不辨远近高低。山顶湖石,形态各异,若从不同方向细观,可寻出数种动物形状。 假山群中,有一块石碑,上有道光皇帝御笔“印心石室”四个大字。此碑原在西南角的望亭中,后来移到这里做了假山的垫脚石,被发现后即嵌在假山里。碑的四周有游龙、寿纹等图案,上款写“道光乙未秋日”,下款为“御书”。碑正中从右至左四个大字“印心石屋”。碑上还有几方印章,分别是“清虚静泰”、“慎德堂御书宝”、“道光之宝”。 在煦园西南角的望亭下还刻有陶澍所立“资江印心石屋山水全图”碑,描绘的是陶澍老家的山水。全碑高48公分、宽155公分,清楚、明确地标有山、水、房、塔的名称,说明文字达600余字,其中约400字为谢恩奏折。 印心石屋山水全图1 印心石屋山水全图2 蜀岗印心石屋图 金陵印心石屋图 沧浪亭印心石屋图 清河 印心石屋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南京总统府内的花厅,两江总督陶澍称之为“潇湘馆”为清朝两江总督、幕僚以诗文为友的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二、陶林二公祠和惜阴书院</span></p> 在“总统府”东苑景区内,有一座陶林二公祠。这是清代光绪年间,南京乡绅出资,由时任两江总督左宗棠奏准朝廷恭建的,纪念的是一代名臣陶澍和林则徐。 陶澍在江苏工作15年,也是他一生政绩最突出的时期。他不惧别人攻击和诽谤、甚至威胁,坚决施行了“漕粮海运”“纲盐改票”这两件一改旧制陋规的大事,成效显著,轰动朝野;他整肃吏治、兴修水利、整顿仓储、赈恤灾民等也为时论所推重。江南地区在他的治理下,成为当时国内经济最为发达、人才聚集最多的区域。 <p class="ql-block"> 在南京龙蟠里九号“惜阴书院”(江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前身),现江苏省文化厅。一百七十五年前(清道光十八年),也正是在这里,一间新颖突出的书院拔地而起。该书院当时的名称叫“惜阴书舍”(后称惜阴书院),为清末南京八大书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 书舍原有两进两层四十四间书屋,能供数百学子在此读书。百数年来,几历坎坷,许多的古迹已不复留存,而惜阴书院却顽强地生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 现在书院的后院部分作为遗址保留,规模虽然不及从前,但概貌依旧,风韵犹存。当年所植的两株银杏还在门前充满生机而枝繁叶茂地见证着它们曾经辉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道光十八年戊戌(公元一八三八年 六十一岁)陶澍在江宁龙蟠里四松庵旧址置博山园。园成,邀陈銮、袁起等人吟诗题词。作《陶桓公像赞》。四月, 陶澍在此地创建惜阴书院,“金陵省城博山园新增惜阴书舍,酌定《惜阴书舍章程》十条章程,强调研经究史为致用致具,以垂久远。”。“惜阴”二字并是为弘扬陶侃的惜阴精神而名。陶澍捐银一万两,发典生息,作书舍经费。惜阴书院规模较大,聘请了当时名儒薛时雨为书院山长,挑选优秀学生入学,书院教学内容以经、史、诗、赋为主。书院还采取类似今天的奖学金制度,每月考试的前十名,分别奖以银两,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陶澍一生尊师重教,在家乡和任职之处办了不少书院,惜阴书院可能是陶澍创办的最后一座书院了。</p><p class="ql-block"> 他很注重人才要有实学,他是既具有经世致用思想,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贤能之人,一批俊彦才杰也由于他的发现、引荐、鼓励、提拔:如魏源、包世臣、冯桂芬、周济、姚莹、林则徐、左宗棠、胡林翼等。</p> <p class="ql-block"> 1839年,陶澍卒于两江总督任上。惜阴书院后在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增葺改为上元高等小学。随后,又在书舍侧建祠祀晋陶侃和陶渊明。陶澍本人就是寒窗苦读,珍惜光阴的榜样。道光帝曾两次赐匾“印心石屋”,以表彰陶澍的勤奋好学,政绩卓越。陶澍谢恩摹刻的“印心石屋”卧碑也一直置于惜阴书院,后来才移至长江路292号大院(两江总督署旧址)。陶澍去世后,后人为纪念他,在书院建陶文毅公祠。到光绪三十三年,后人在惜阴书舍故址建立江南图书馆,成为江苏第一所近代图书馆,也是我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惜阴书院作为南京图书馆特藏部,惜阴书院现存的陶风楼经多次整修焕然一新,楼前的两棵百年银杏及姿态奇特的松柏生机盎然,与“景陶堂”原址的平房,构成一幅江南园林美景。</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三、镇江焦山的“印心石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 </span> 江苏镇江焦山摹刻御书“印心石屋”碑,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东吴路焦山东麓的慧寺东侧,焦山碑林宝墨轩内。定宋庆历八年(1048)曾收集梁、唐书法家的石刻,筑宝墨亭收藏,经元、明、清多次兴废,清道光年间(1821~1850)重建于海云庵内。</p> <p class="ql-block"> 1958年镇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将散存在南郊的碑刻集中于焦山,并修缮玉峰庵、香林庵、海云庵等寺庙旧址用作碑刻陈列。现存碑刻近500通,其中史料和书法艺术方面的碑刻各200余通,其他方面的碑刻约50余通。各类书体具备,均出自名家手笔,由摩崖石刻与碑林陈列组成。焦山原有“印心石屋”碑七十二石,现存三十余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中华陶氏资江九续族谱”六十卷,撰编工作已全部完成。印刷厂在紧锣密鼓地赶印之中。颁谱大典将在今年的国庆举行。现将艺文篇中的《陶文毅公旅游景点》卷,陆续地分享给大家。感谢各位亲一路的支持与鼓励!❤️❤️❤️🙏🙏🙏🌹🌹🌹</p><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right;">本文录自</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华陶氏资江九续族谱》艺文篇</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文毅公旅游景点》</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主编、作者:陶双</h5><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