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赤子心,悠悠母校情 ——记贲德院士报告会

美友31559906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献身雷达,功高望重</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桑梓情似海</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荣归母校,激励后生</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此间仍少年</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天高云淡,百果飘香。当和煦的秋风送来沁人心脾的凉意,当九台一中人翻过辉煌的一页,肩负使命,踏上新征程时,我们开蓬门、扫花径,有幸迎来中国工程院贲德院士及夫人石慧芝女士。九台区教育局汪家伟局长、我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b></h1><h1><b> 贲德:我校50年代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雷达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作,是 PD火控雷达领域的奠基者,我国机载火控雷达的研制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之一。2020年度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021年度被提名为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排名第五)</b></h1><h1><b> 为激励在校学生奋发努力、学成报国,2019年贲德院士和于本水院士共同出资100万元,设立“院士奖学金”,专门奖励那些学习刻苦、立志报国的一中学子。2020年,刘博同学和崔钦齐同学成为“院士奖学金”的首批获得者,奖金为每人20000元。</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初心不改,风雨无阻</b></h1><h1><b> 七十载栉风沐雨,春华秋实。曾经的弱冠少年,而今已是耄耋老人,然而不变的是贲老眷恋母校的拳拳之心,是贲老重返母校的满满热忱。</b></h1><h1><b> 2021年8月31日下午一时许,贲德院士携夫人石慧芝女士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母校——九台一中,我校以翟彦辉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在校门口迎接,老人家精神矍铄,步履轻盈,热情地同各位领导合影,随后在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校史馆。</b></h1><h1><b> 八十载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不变的是一中人的努力拼搏与开拓进取,校史馆中展现了九台一中的历史文化沉淀、卓越的建设发展成就和强大的校园文化精神,贲老院士对此百感交集,感慨万千。</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20px;">心怀赤诚,解惑答疑</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在九台一中校长翟彦辉与党总支书记杨成波的陪同下,贲老院士在科技楼会议室与我校优秀学生代表王浩羽、王景晗、赵悦含等人进行了交流,学生代表分别表达了对贲老院士的仰慕之情并立志向贲老学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努力拼搏,报效祖国。</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其中,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校联考理科总分全校第一、七校前十,来自三年一班的王浩羽同学对此次有机会与贲老院士面对面交流感到非常荣幸并表示今后也将像贲老一样投身科研事业;在2020-2021学年度被评为吉林省级“三好学生”的来自三年二班的王景晗同学对贲老从事的雷达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立志要考取雷达专业并决心拿到“院士奖学金”。</b></h1><h1><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 贲老院士也对优秀学子寄予厚望,并殷切地嘱托:</b><b style="font-size: 20px;">“作为一中的毕业生,我已经毕业七十余载,一中校风好,老师知识渊博,是一中培养了我,造就了我。大家要对一中怀有感恩之心,一中是名副其实的名校,大家要珍惜这里,学好每一门学科,因为任何一门学科最终教我们的都是真、善、美。知识面越广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学得越多对你的人生越有利,所有学科都有用。</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比如,我的学生时代学的是俄语,那时候大家没有机会跟外国人交流,不重视俄文学习,认为俄语学科可有可无。我抱着</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inherit;">‘既然学了就要学好’的态度学习俄语,不但学好课本内容,还要找俄文杂志去看。工作之后,我在科研方面遇到了困难,我找到了一本能解决这一难题的书,而这本书恰恰是俄文的,这样我的俄语功底就发挥了作用,帮我解决了问题。所以你们一定认真刻苦地学透知识、学好本领,立志成为国家栋梁之材!”</b></h1><h1><b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 在交流的过程中,耄耋之年的贲老对当年教他的一中老师如数家珍,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可见一斑。</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而贲老渊博的学识、谦恭的态度让同学们深受感染,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科学家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明星,而我们的老校友贲德院士才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的星!</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随后,翟彦辉校长又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贲院士是我们九台一中的骄傲,我相信大家只要肯努力,未来也可以像贲院士一样成为一中的骄傲,一中将不遗余力地为你们的发展保驾护航,我们会始终坚持‘教育与教学并重,成人与成才并重,文科与理科并重,常规办学与多元发展并重,学科建设与年级管理并重’的办学方略,培养‘崇德、尚礼、博学、大气’的一中人。” 整场交流同学们如沐春风,信心满怀 。</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r></p> <h1><b>  交流之后,学生社团帆影社社长谢雨桐代表全体学生赠送贲老一份特殊的礼物——印有一中校史的记录本,上面写满九台一中全体在校生想对贲老说的话,也许有些语言还略显稚嫩,但却饱含一中学子对贲老深深的敬仰与由衷的感激。</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20px;">激情讲学,鼓励后生</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下午二时三十分,贲老院士在报告厅进行讲学,汪家伟局长亲自莅临活动现场,校长翟彦辉,党总支书记杨成波,携副校级领导全程参会。活动设主会场一个,分会场71个,共同聆听贲德院士讲学。</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会议由翟彦辉校长主持,翟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对贲老院士及夫人的归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崇高的敬意,同时一并欢迎和感谢汪家伟局长的到来。</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贲老院士在讲学中结合数十年的宝贵科研经历和学术实践,为同学们介绍了现代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的发展历史、成功战例和雷达的用途。是深入浅出的科普课堂,激发了学生对雷达的兴趣。</b></h1><h1><b> 最为可贵的是,贲老院士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还与大家分享了求学过程和工作经历。他幼时家境贫寒,但立志求学,克服艰难险阻最终圆梦。工作后为突破国外封锁,在严苛的研究环境和紧迫的研究进程中连续十几年没有休息,最终实现了中国的技术独立和创新。贲老院士的讲座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妙语连珠,报告厅内掌声不断。</b></h1><h1><b> 最后,贲老院士告诫大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我们如何才能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四点——做人好品德,做事好本领,锻炼好身体,胸怀坦荡荡。</b></h1><h1><b> 两个小时饱含深情的讲学,是一位老院士对母校的悠悠赤诚,是对后生学子的殷殷期盼。</b></h1><h1><b> </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翟彦辉校长总结:贲老院士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大课,我相信全体师生通过老校友的讲学一定会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贲院士已经八十六岁高龄,他耄耋之年仍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精神矍铄,尤其让我们敬佩,应该说贲老的一生奋斗和追求最好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贲老今天再次阐释了做品德好、本事好、身体好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正是他自己光辉的人生写照,希望全体同学以贲德院士为榜样努力学习、增长本领、锤炼意志、强健体魄,更重要的是要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成为向院士那样的国家民族栋梁之木材!</b></h1><h1><b> </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学生代表向贲院士献花</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相聚总是那么短暂,半个多世纪的学子情深,纵使远隔万水千山,依旧难以割舍。贲老的讲学让我们师生受到鼓舞。相信在未来,我们会以校为荣、建校爱校,以创业干事的热情,谨记校训,牢记使命,奋发进取,勇担重任,在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新贡献。 </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 20px;">附:翟彦辉校长主持稿</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尊敬的贲德院士及夫人,尊敬的汪局长,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秋凉尊客至,花香贵宾来。今天,我们九台一中敞开蓬门、洒扫花径,用最诚挚的心情,迎接我们敬爱的老校友贲德院士及夫人石慧芝女士。在此,我代表全体师生,向贲德院士和石慧芝女士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崇高的敬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贲德院士于1951年-1954年在我校就读。在此期间,他努力学习,发奋苦读,在艰苦的条件中磨炼身体和意志,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工作以后,贲德院士投身于国防建设,长期从事军用雷达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白,成为我国机载火控雷达的奠基人,使我国的军用雷达站在了与美国相同的水平上,为国家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01年,贲德先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国家对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的科研人员所授予的最高学术称号,是我们真正应该追随的明星、偶像,也是我们一中人的骄傲、乃至全体九台人民的骄傲!如果说全国人民崇拜的科学家是袁隆平、钟南山的话,那么贲德院士和同为我校校友的于本水院士就是我们九台的袁隆平、一中的钟南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多年来,贲德院士对家乡九台、对母校一中始终怀有深厚的情感,始终关注母校的发展、关心在校学子的成长,多次回母校参观,给在校生讲学。贲德院士生活十分俭朴,尽管如此,2019年,他和于本水院士从工资收入中共同出资100万元,设立了“院士奖学金”,专门奖励那些家庭贫困、学习刻苦、有志于在关键领域为国家做出积极贡献的优秀学子。这对一中学子来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鼓励,更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是我们全体一中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贲德院士携夫人重回母校,使我们能在辛丑金秋,有幸一睹科学家的风采,我相信,这必将在师生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也一定会让在校学子产生深刻的感悟!下面,就请贲德院士进行精彩的讲学。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贲德院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感谢贲德院士精彩的讲学,请学生代表为贲德院士献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刚才,贲德院士为我们科普了雷达知识,回顾了他求学时代的奋斗经历,给在校学子寄托了深切希望,更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大课。我相信,全体师生通过老校友的讲学,一定会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贲德院士已经86岁高龄,但他以耄耋之年,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精神矍铄,尤其让我们敬佩。他对师生“做品德好、本事好、身体好全面发展的人”的嘱托,也正是他自己光辉的人生写照。希望全体同学以贲德院士为榜样,努力学习,增长本领,锤炼意志,强健体魄,更重要的是要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成长为像院士那样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材!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贲德院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贲德院士和夫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今天的报告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策划:翟彦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摄影: 范 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撰稿: 董 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欢迎关注长春市九台区第一中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微信公众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