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与子清的相识,是经人介绍的。深圳市环保局有个处室叫宣教中心,这个中心的一项任务是抓深圳市创建绿色学校(单位)工作。大慨在2000年前,这个中心的主任是一位女同胞,叫张小兵,她对中小学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抓得一直很紧。我当时在笋岗中学当校长,在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意义后,立即在学校开展创建工作,很快干出了点成绩,也很快得宣教中心的重视。张主任对我们的工作多次给予指导,多次予以肯定。不久,张主任退休了,接替他的是赵子清。子清来之前,张主任特地当面把我介绍给他,让我们互相之间有了初步地了解。不用说,她的介绍使我有了子清这位忘年交和益师良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晚上,我翻箱倒柜,找出保存的当年在宣教中心主任赵子清的带领下,去学校评估绿色学校的资料。我之所以保存这些资料,是因为我对从2002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全国环境宣传纲要截止时间)参加过的绿色学校评估工作十分怀念。看着这些材料,我仿佛回到那个年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2年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对绿色学校(单位)创建工作抓得越来越紧,有时一个星期有三天到学校评估。子清总喜欢请我参加,客观地说,他是市绿办主任,我是专家组组长,加上我熟悉学校,他当然希望我能有更多担当;学会的工作弹性大,其它人基本上是评上绿色学校的校长,学校工作机动性小,难以抽调。但更重要的,我们俩一直对这项工作的认识是相当一致的,配合得非常黙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我们都意识到,创建绿色学校,说到底,就是要努力提高人的环境意识、努力改变不注意保护环境的状况,加强环保宣传,做好绿化美化工作。这里所说的人是指学校(单位)每一个人:学生、老师、职工、领导一个都不能少。那种认为创绿工作只要学生参与就行了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在所到学校看到这么一件事,这所学校清洁工被安排在一个常人不去的边角地方蜗居,居住地与学校整体环境差距很大;问他一点与创建工作相关的事,他也一问三不知,引起我们的警觉;我们有意找个别职工,甚至老师,询问他们对学校创绿工作的认识,给出的回答,也不能令人满意。于是赵主任和我们断定,“环境意识的提高”在这所学校落实得不好。结果显而易见,评估未过关,需要花力气整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以后,在预查和实评中,我们当然也会一项项打分,但特别注意把提高全员的环境意识放在首位。在这方面做得好的,给予加分。有一次我们去一所学校检查,发现他们节约资源和环保之间关系的认识非常到位,这方面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要求每个班的值日生课后负责关灯;负责收集学生丢弃的废纸;学校创绿专栏中公布节水、节电的细则,并按月公布用水、用电情况曲线。象这所学校的工作,我们给了充分地肯定,每到一校都会大力宣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创建工作加快速度的那些年,由于参加评估人员不足,一个半天又得跑三所学校检查,工作还是比较辛苦的。2003年,当时宝安区的公明学校在成功创建省绿色学校以后,提出2004年我们国家接受第二批国家级绿色学校。公明学校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加上那时市内去那儿的道路也还没有修好,一来一回得要大半天时间,但学校只要需要,我们会很快赶去。有一次,严重堵车,我们在白芒关附近堵了足足三个多小时,我们都毫无怨言,但子清总觉得还是安排得不周到,特别是让我这个年纪大的人在车上呆这么长时间,他觉得很内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自愿参加环境教育事业的人,最高兴的事莫非是通过努力,争取更多的人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子清和我一直都很注意做这项工作。经过努力,自願参加我们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中有市、区教育局地理教研员,有创建工作非常成功的校长。后来深圳的大学中的专家也参加我们的队伍,特别是深圳高职院的物流专家沐潮博士加入,子清和我还特别按排活动表示欢迎,在以后的评估中,他们还真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带好一个评估团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何况这个团队的领导和成员分属环保局和教育局。但对我们所在地球的热爱、自觉保护地球的决心,把这个团队的人紧紧捆绑在一起。不过,为了保持我们团体的活力,作为我们团队的头赵子清还是花费不少心血。他不仅带领我们紧张地工作,也不忘组织我们在深圳美丽的景点,休息,学习,研讨。一些对评估绿色学校评估的修改意见也在这里诞生;他还组织我们外出参加国家和各省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是,去浙江台州参加国际环境教育论坛,在那次论坛上,我们终于发现,在环境教育上起步较晚的我国已经在迎头追赶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全国学校(单位)大规模地开展创绿工作,更是难得的中国特色,使我们感到自豪;他还特別让我们一起参加编写深圳第一本《中学生环境教育教材》,当拿到这本根据多年创建工作实践经验编出的书,回顾多年来在环境教育工作上的付出,我为能在环境保护上能做一点微薄的工作,感到欣慰。</p> <p class="ql-block">令人佩服的是,那个年代,创建绿色学校仅仅是赵子清在深圳市环保局的一小部份工作,他在2003年主持宣传教育中心工作之后还兼任《中国环境报》深圳记者站站长。在此十年期间,他采写的报道有近千篇,几乎每周都有他的稿件登上中国环境报的头版,所写作品《环保先进?污染大户!》获得《中国环境报》全国环境新闻一等奖、深圳市新闻奖一等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更佩服他的是,有一天,他觉得 机关不是他事业的归宿。他向往更自由的人生舞台。</p><p class="ql-block">2005年9月,国家环保部宣传教育中心与红树林杂志社计划合作筹办中国第一本少儿绿色杂志。国家环保部领导希望赵子清去挂帅。这与他内心早有的文学梦环保心不谋而合。他当即放弃市政府机关中层领导待遇,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旅。</p><p class="ql-block">2007年,由他主编的中国第一本少儿绿色杂志《绿色未来》诞生,向全国50000所绿色学校推广;2009年他主编的《红树林》杂志中学版也正式创刊,当时的市委副书记李意珍亲自批示祝贺;去年,他与同事们一起努力,创刊28年的《红树林》杂志全年发行量达119万份,成为“深圳大刊”,在深圳市所有期刊发行量中排名第一。</p><p class="ql-block">多么了不起,他为我国的环境教育又做了件实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赵子清,1964年生,江西赣州人。红树林杂志社编审(正高),世界科学技术教育协会副主席。1980年始先后在江西师范大学本科、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1984年毕业后,先后在江西赣南师范大学、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国家环境保护部绿色未来杂志社、深圳红树林杂志社分别担任主任、处长、总编辑、董事长、副主席等职务。是全国“第八届图书金钥匙奖”得主,深圳特区三十年•三十户书香人家。其代表作《鉴赏心理的奥秘》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系统永久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