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p><p class="ql-block">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初为大学士和珅的私邸。同治初年,这里的第三代主人恭亲王奕,身兼议政王、军机领班大臣等要职,重权在握,显赫一时,乃大筑邸园,同时也对府邸部分进行了修缮与改建。我们看到的恭王府的建筑规模与格局,就是在那个时候最后形成的。 恭王府前半部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为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总占地面积将近六万平方米。其府邸建筑庄重肃穆,尚朴去华,明廊通脊,气宇轩昂,仅次于帝王居住的宫室。府后的萃锦园则衔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其间景致之变化无常,开合有致,实为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 根据现有的文献记 载,在这块位于京城前海西岸,被"蟠龙水"环抱着的风水宝地上,元、明两朝曾经有过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香火旺盛,游人如织,就连皇帝也来此礼佛上香。大约十六世纪中叶,该寺院才逐渐荒废,沦落为明朝廷的供应厂;清朝入主北京以后,在这里建造大小不等的院落若干,供内务府等普通旗人居住。 乾隆四十年前后,在皇帝面前红得发紫的和珅,相中了这块四周萦水,遥接西山,而且又离“皇上家”不远的风水宝地,遂以高价购买下这里的多处房产,建造成大名鼎鼎的“和第”。</p> <p class="ql-block">俱乐部摄友4姐妹。</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全景布局图。</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的“三绝一宝”是:</p><p class="ql-block">第一绝是恭王府的大门西洋门。</p><p class="ql-block">门额上外刻有“静含太古”四个字,内刻“秀挹恒春”四字,意为享太古之幽静,拥满园之春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扇画展。</p> <p class="ql-block">恭王府的第二绝是位于邀月台东部的大戏楼。大戏楼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可以容纳200余人。</p><p class="ql-block">整个大戏楼是纯木结构,采用三卷勾连搭式屋顶,以前供亲王观戏,戏楼内厅堂很高大,但音响效果非常好,处在大堂最边远的角落,戏台上的唱词也听得清清楚楚,这在设计上确实到了绝妙的境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邀月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恭王府的第三绝是藏于山洞的福字碑。这块碑一直被和珅藏着,它原本是紫禁城的镇城之宝,上面留有康熙墨。</span></p><p class="ql-block">恭王府的一宝指的是满园的“福”字。传闻,和坤在设计这座园子的时候,共设计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藏于其间,取谐音“福”。除了前面的蝠池,后面的蝠厅和中间以邀月台为身子的整体蝠形建筑造型外,其他蝙蝠都藏身于长廊雕版之中,唯有第一万个“福”不是蝙蝠而是作为一绝的“福字碑”。府内处处被“福”字笼罩,据说因此恭王府的宝气不散,以至于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这座著名的王府居然幸免于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