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秋的雨缠缠绵绵的下个不停,走进与北门大桥相邻的上层名人酒店,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学习的组织方安排的房间在15楼,刚安顿好便接到富强兄的电话,说是他已经到了一楼大厅,于是赶紧下楼,把他迎到了房间。</p><p class="ql-block"> 富强兄是我的老同学,他是冒雨来见我的。这几年因为协会组织工作,到成都的机会多了点,但与富强兄的见面并不多,上次见面还是在半年前。</p><p class="ql-block"> 一阵寒暄后我们一边喝茶,一边闲聊。我们聊起了这座酒店的位置,他说这里离他家不远,酒店门前的星辉中路向东前行,红绿灯左转是曹家巷,再走一点就是他家;我们聊起了如今的爱好,我说我喜欢动笔写点感兴趣的,他说他仍然喜欢音乐;我们聊起了曾经同班学习时的趣事,也聊起了部分同学的近况。</p><p class="ql-block"> 按理说我应该对这里很熟悉的,因为1985年到1987年间我就在附近的原省建总公司党校学习,但是今天旧地一瞥却感觉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没有了清静而弯曲狭长的市井小巷,也极少见到青砖的红砖的老房子和筒子楼,满眼里是来去匆匆的路人,装修精美的商铺,以及穿行在高大的楼宇或者商务场所间的各式各样的轿车吉普车。都说所谓的改变,是一种场景,转化为另一种场景。</p><p class="ql-block"> 或许没有改变的,是人们的口音,或者性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成都是有故事的城市,这里的许多地名、景点、甚至路桥街巷……都有典故或者传说,不过对于这个叫曹家巷的小巷子,我没有听过它的典故或者传说,可能很早以前的这条小街上,曹姓是大户吧。呵呵,瞎猜的。不过,既然在这条小街里有过学习生活的经历,所以我觉得我的经历,也是故事,尽管那张写满记忆的纸页已经被岁月揉得皱皱巴巴,或者浸得泛黄。</p><p class="ql-block"> 1985年,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我们省建系统准备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借势省党校系统的培训,开办了政工专业班,脱产学习两年,很有幸,我在其中。这个班是春季开学的,由于要把位于曹家巷东头省建职工大学处的原省建筑工程总公司招待所改建成省建总公司党校,这中间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第一个学期的住宿学习都在梁家巷与解放北路路口不远的“归来宾馆”,到了这年夏秋的第二学期,才正式迁到曹家巷的。</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解放北路由北向南,在接近北门大桥时的左边,有一条小巷顺坡而下蜿蜒向东,一头扎进低矮的老房子或者筒子楼片区,这,就是内曹家巷。街道上行走的人不多,很宁静,很少有汽车驶过,偶尔有人骑自行车路过,清脆的铃声,惊飞路边树上或者房上电线上的鸟雀。</p> <p class="ql-block"> 全班几十位同学都是来自省建系统各下属单位,大家都很平凡,不少人平凡得即使是在本单位都默默无闻;但是同学们的单位却都很牛,建国以来省内各重大建设项目、各著名楼堂馆所的建设单位都出自这些同学所在单位,即便是在国家重点工程或者一些外省的重点项目的建设单位参与单位中,也有四川省建系统的队伍。</p><p class="ql-block"> 班里的同学来自全川各地,年龄相差也很大,最大的大志老哥与最小的燕子差了19岁,即便如此,几十个人相处却十分融洽。不过,因为爱好、性格等原因,也有一些走得更近,就像我与富强兄,以及内江的李兄和建刚同学。因为我们有同一个爱好,就是乐器,富强是手风琴和吉他,我是萨克管和笛子,建刚和李兄分别是小提琴吉他,后来李兄还学了架子鼓,我们的水平都很一般,不过兴趣浓厚,很多的课余时间四个人都“泡”在乐谱中,按照成都人说,就是“扎劲”得很。那时候时兴舞会,学校周末的舞会一般都在食堂搞,小乐队就是以我们四人为主。班里的同学们也有喜欢跳舞的,当时燕同学就在班上推广了一种叫做“十六步”的集体舞,还别说,和着节奏感强的音乐跳一曲这种舞,真的可以放松心情。学校的其他活动也很丰富,我们搞过“春游”,参加过运动会、演出会……记得一次好像是去杜甫草堂吧,中午饭就在街边“打馆子”,那天老板的生意好,菜点了一阵都没有“动静”,好不容易轮到给我们上菜了,第一盘菜刚上桌,老霍夕山两位同声高喊:动手。于是十余双筷子伸向菜盘,顷刻之间菜盘空空,哈哈,现在想起,真想再来一次。</p><p class="ql-block"> 成都与德阳之间不算远,五十多公里,乘火车单边一元二毛钱,即便是乘坐川陕公路的客车单边也就两元,但我和其他德阳同学一样,还是只能每半月回家一趟,因为那时的周未休假只有星期天一天,周六是正常上班时间。</p><p class="ql-block"> 当然,课余时间许多住校同学会去散步,其实主要就是“转街”,首选的就是曹家巷,出门就是,然后捎带近处的北门大桥张家巷李家巷红星桥(曾经的一号桥),较远的城隍庙春熙路……周末就走得更远了,就像同室的和录兄与孟同学,周末只要没回家,基本上大半天见不到人影。当然,府河边也是要去的,虽然那时候的府河的水不清澈,岸边的路也不好,杂草蚊虫也多。</p><p class="ql-block"> 而至今仍然经常回味的,还是外曹家巷的那家卤菜店,味道真的不错,就在富强兄住的筒子楼边上不远,只是我们光顾的时候不多,因为包包不鼓,即便是1986年工(资)改(革)后,每月也只有60元。</p><p class="ql-block"> 别看平时嘻嘻哈哈,可到了毕业时还真的有些难舍难分,成都地区的同学都没有住校,平时很少到宿舍来,而那两天他们大多都到学校来为我们送行,我离校的前一天与“乐队”另外三人在富强家里,那天,我们谈了很多话题,唱了很多歌……从那之后,三十多年了,我们几个见面的机会很少,只是在郫县宋家岭“梦桐泉”聚会时分别各见过一次。当然,对于曹家巷,就基本没有再回来看过,应该说今天,是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 话聊到此时,富强兄很感慨,说随着年龄增大,下一代的下一代长大,身体原因等等等等,或许今后同学之间见面也会也来越少,说希望我今后到成都,一定提前给他一个信息,只要他在成都,一定来会面。说完我们一同站在落地窗前,透过蒙蒙小雨,俯瞰车水马龙的北门大桥。</p><p class="ql-block"> 沉吟片刻,我告诉富强,尽管现在有微信同学群,可以经常相互问候,但是还是要请他在成都与其他同学见面时,代问一声好,我说我觉得这种方式更加亲切些。</p><p class="ql-block"> 是的,如今的我们这个年龄,将面临一个问题,即很多都会慢慢减少,包括那些熟悉的人,包括那些竭力想保存的记忆,包括相聚的机会……因为行走在这个世界的过程,就像手电筒的光柱射向夜空,越远,光亮越弱,直到消失。</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很多人都在算计,算计人,算计成本,算计得失……当然说起成本,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莫过于时间了,所以人们都在追求永恒。但是除了心目中的永恒,现实中真正意义的,有吗?</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十分赞同那一句“开心快乐的过好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想借这篇随笔日志,也是以文字的方式,祝愿我的朋友们,一切都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28日随笔于上层名人酒店)</p><p class="ql-block"><br></p>